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2017年初中语文毕业模拟试题 考生须知:1.作答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 答题纸上相应位置,并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 准考证号等有关信息 2.答题内容一律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 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题共8页,三大板块,21小题,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积累与运用(30分) 1.填空。(每空1分,共12分) (1)客路青山外, 。(《次北固山下》) (2) 把酒话桑麻。(《过故人庄》) (3)夜发清溪向三峡, (《峨眉山月歌》) (4) ,浑欲不胜簪。(《春望》) (5)萧关逢候骑, 。(《使至塞上》) 6)安得广厦千万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 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 ,千骑卷平冈。(《江城子》) (9)求之不得, 。(《关雎》) (10)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 。(《我用残损的手掌》) (11)古人写景写物往往有神来之笔,比如写潭中鱼游来游去“俶尔远逝 ,写春冬三峡水 ,回清倒影”。 2.阅读文段,完成文后题目。(共8分) 公爵:大家让开些,让他站在我的面前。夏洛克,人家都以为囗我也是这样想一一你不过故意装出这一副 凶恶的姿态,到了最后关头,就会显出你的仁慈ce隐来,比你现在这种表面上的残酷更加出人意料;现 在你虽然坚持着照约处罚,一定要从这个不幸的商人身上割下一磅肉来,到了那时候,你不但愿意放弃这 一种处罚,而且因为受到良心上的感动,说不定还会hu免他一部分的欠款。你看他最近接连遭逢的巨 大损失,足以使无论怎样富有的商人倾家荡产,即使铁石一样的心肠,从来不知道人类同情的野蛮人, 也不能不对他的境遇发生怜悯。犹太人,我们都在等候你一句温和的回答
1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 2017 年初中语文毕业模拟试题 考生须知:1.作答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 答题纸上相应位置,并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 准考证号等有关信息。 2.答题内容一律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 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题共 8 页,三大板块,21 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积累与运用(30 分) 1.填空。(每空 1 分,共 12 分) (1)客路青山外, 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 (2)_______,把酒话桑麻。(《过故人庄》) (3)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峨眉山月歌》) (4)___________,浑欲不胜簪。(《春望》) (5)萧关逢候骑, 。(《使至塞上》) (6)安得广厦千万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 (8) ,千骑卷平冈。(《江城子》) (9)求之不得, 。(《关雎》) (10)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 。(《我用残损的手掌》) (11)古人写景写物往往有神来之笔,比如写潭中鱼游来游去“俶尔远逝,________”,写春冬三峡水 “ ,回清倒影”。 2.阅读文段,完成文后题目。(共 8 分) 公爵:大家让开些,让他站在我的面前。夏洛克,人家都以为□我也是这样想——你不过故意装出这一副 凶恶的姿态,到了最后关头,就会显出你的仁慈 cè隐来,比你现在这种表面上的残酷更加出人意料;现 在你虽然坚持着照约处罚,一定要从这个不幸的商人身上割下一磅肉来,到了那时候,你不但愿意放弃这 一种处罚,而且因为受到良心上的感动,说不定还会 h uò免他一部分的欠款。你看他最近接连遭逢的巨 大损失, 足以使无论怎样富有的商人倾家荡产,即使铁石一样的心肠,从来不知道人类同情的野蛮人, 也不能不对他的境遇发生怜悯。犹太人,我们都在等候你一句温和的回答……
鲍西娅:那可不行,在威尼斯谁也没有权力变更既成的法律;要是开了这一个恶例,以后谁都可以借口有 例可援,什么坏事都可以干了。这是不行的 (1)根据文中读音,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地写出这两个汉字。(2分) (2)给文中口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1分) (3)结合语境解释画线词语“有例可援”的意思。(2分) (4)选文作者是 节选自 此剧按内容性质属于剧。(3分)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刚学做菜的王艳老是忘记放盐和其他调料,吃起来让我们觉得味同嚼蜡。 B.在春天,泛舟风光旖旎,美不胜收的襄阳古护城河,那真是惬意无比啊! C.晚自习课上,老师又教了我们一种思路,重蹈覆辙地将这道题做了一遍。 D.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 B.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吃龙虾,会导致病情加重 C.秦兵马俑在沉寂24年后的再次发掘,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 D.福州市荣获全国卫生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5.综合性学习(6分) 最近,某校开展“经典文化伴我成长”活动。请完成下列活动 (1)【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专家疾呼“让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不少地方中小 学已开设国学教育科 【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400多所孔子学院。有关部门选取《弟子规》 《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 统文化走向世界。 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你从两则材料中获得了什么信息?简要概括。(2分) (2)请从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中取材,对出下联。(2分) 上联:胆大心细,赵云夺阿斗。 下联 (3)【众说纷纭】最近,我校开展践行《弟子规》活动。一晚,妈妈因某事严厉批评小明。小明刚要反驳 想到《弟子规》中“父母教,须敬听”的训规,低头不语了。对于小明的表现,你想对他说
2 鲍西娅:那可不行,在威尼斯谁也没有权力变更既成的法律;要是开了这一个恶例,以后谁都可以借口有 例可援,什么坏事都可以干了。这是不行的。 (1)根据文中读音,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地写出这两个汉字。(2 分) (2)给文中□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1 分) (3)结合语境解释画线词语“有例可援”的意思。(2 分) (4)选文作者是 ,节选自 。此剧按内容性质属于 剧。(3 分)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刚学做菜的王艳老是忘记放盐和其他调料,吃起来让我们觉得味同嚼蜡 ....。 B.在春天,泛舟风光旖旎,美不胜收 ....的襄阳古护城河,那真是惬意无比啊! C.晚自习课上,老师又教了我们一种思路,重蹈覆辙 ....地将这道题做了一遍。 D.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 ....,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2 分) A.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 B.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吃龙虾,会导致病情加重。 C.秦兵马俑在沉寂 24 年后的再次发掘,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 D.福州市荣获"全国卫生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5.综合性学习(6 分) 最近,某校开展“经典文化伴我成长”活动。请完成下列活动。 (1)【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专家疾呼“让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不少地方中小 学已开设国学教育科。 【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已有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 400 多所孔子学院。有关部门选取《弟子规》 《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 统文化走向世界。 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你从两则材料中获得了什么信息?简要概括。(2 分) (2)请从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中取材,对出下联。(2 分) 上联:胆大心细,赵云夺阿斗。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众说纷纭】最近,我校开展践行《弟子规》活动。一晚,妈妈因某事严厉批评小明。小明刚要反驳, 想到《弟子规》中“父母教,须敬听”的训规,低头不语了。对于小明的表现,你想对他说
些什么?(2分)(30字左右) 阅读(40分) 阅读下列小说,完成6~9题。(共12分) 会唱歌的门 ①帕比是一个整日乐呵呵的老人。他的头发白了,但总是梳理得整整齐齐:他的蓝眼睛失去光泽了,但仍 然能传送出温暖:他脸上的皮肤也十分松弛了,但他笑的时候似乎连皱纹也柔和得如同春光。他能吹一口好听 的口哨,每天他在自己开的当铺里扫地除尘时,他的口哨声总会悠扬地响起 ②这天一大早,当铺的门铃响了。门铃的声音清脆悦耳,会发出音乐般的回声。这个门铃是帕比家的传家 宝,在他们家已经有一百多年了。帕比非常珍借它,但他更愿意让它美妙的声音给更多的人分享。 ③顾客是一个比柜台还矮的小女孩。“小女士,我能为你做什么吗?”帕比笑呵呵地问。“你好,先生。”小 女孩说,声音小得像耳语。她穿戴整齐,天真纯净,略显害羞。她用一双大眼睛看了帕比一会儿,然后环顾当 铺,似乎在寻找什么。“先生,”她怯生生地说,“我想买一件礼物,送给我的外公。但是,我不知道买什么礼物。” 于是,帕比给她出主意。“怀表怎么样?很准的。我自己修好的。”他自豪地说 ④小女孩没有回答。她走到门前轻轻摇了摇挂在门前的老式门铃。门铃发出好听的声音,回声悠扬,像是 唱歌。小女孩开心地笑了,帕比的脸上也似绽开了一朵菊花。“就是这个,”小女孩兴奋地说,“妈妈告诉我,外 公最喜欢音乐了。”这时,帕比收住了笑。他怕伤了小女孩的心,思忖片刻后说:“对不起,宝贝,这个门铃是 不卖的。也许,你的外公会喜欢这个小收音机。”小女孩看了收音机一眼,低下头,失望地说:“不,他不会喜 欢的。”没有办法,帕比只得耐心地向小女孩说起了门铃与他家族的渊源,希望她能理解他不卖门铃的原因。小 女孩抬起头,两粒豆大的泪珠,挂上了双颊。“我知道了,”她说,“谢谢。” ⑤突然,帕比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他现在是孤身一人,除了一个已断绝来往十年之久的女儿,他没有别的 亲人了,为什么不把这个传家宝传给别人呢? ⑥“等等。”帕比说,这时这个伤心的小女孩已经准备跨出门槛。“我决定将这个门铃卖给你。哦,给你手 帕,擦一擦鼻子,”小女孩拍手跳了起来,说:“谢谢,先生,我外公会很开心的!”帮助了这个小女孩,帕比感 觉非常好,尽管他就要失去他的门铃了。他从门上取下门铃,用彩纸包装好。小女孩高兴地接过包装好的门铃, 忽然安静下来,看着帕比,再次用耳语般的声音问道:“需要多少钱呀?”“唔,让我想想。你身上有多少钱?” 帕比笑着问。小女孩从口袋里摸出所有的钱放在柜台上,总共是两元零四角七分。帕比肯定自己已经失去了理 智,因为他几乎不假思索就说道,“小女士,你今天真走运,这只门铃的价格刚好是两元零四角七分。” ⑦晚上,帕比关上当铺的门后,心里面一直想着那只门铃。别人也会善待它吗?当然,他反复对自己说,做 外公的一定会珍借外孙女送的礼物。忽然,他好像听到门外传来了熟悉的门铃声。帕比打开门,不是精神恍惚
3 些什么?(2 分)(30 字左右) 阅读(40 分) 阅读下列小说,完成 6~9 题。(共 12 分) 会唱歌的门铃 ①帕比是一个整日乐呵呵的老人。他的头发白了,但总是梳理得整整齐齐;他的蓝眼睛失去光泽了,但仍 然能传送出温暖;他脸上的皮肤也十分松弛了,但他笑的时候似乎连皱纹也柔和得如同春光。他能吹一口好听 的口哨,每天他在自己开的当铺里扫地除尘时,他的口哨声总会悠扬地响起。 ②这天一大早,当铺的门铃响了。门铃的声音清脆悦耳,会发出音乐般的回声。这个门铃是帕比家的传家 宝,在他们家已经有一百多年了。帕比非常珍惜它,但他更愿意让它美妙的声音给更多的人分享。 ③顾客是一个比柜台还矮的小女孩。“小女士,我能为你做什么吗?”帕比笑呵呵地问。“你好,先生。”小 女孩说,声音小得像耳语。她穿戴整齐,天真纯净,略显害羞。她用一双大眼睛看了帕比一会儿,然后环顾当 铺,似乎在寻找什么。“先生,”她怯生生地说,“我想买一件礼物,送给我的外公。但是,我不知道买什么礼物。” 于是,帕比给她出主意。“怀表怎么样?很准的。我自己修好的。”他自豪地说。 ④小女孩没有回答。她走到门前轻轻摇了摇挂在门前的老式门铃。门铃发出好听的声音,回声悠扬,像是 唱歌。小女孩开心地笑了,帕比的脸上也似绽开了一朵菊花。“就是这个,”小女孩兴奋地说,“妈妈告诉我,外 公最喜欢音乐了。”这时,帕比收住了笑。他怕伤了小女孩的心,思忖片刻后说:“对不起,宝贝,这个门铃是 不卖的。也许,你的外公会喜欢这个小收音机。”小女孩看了收音机一眼,低下头,失望地说:“不,他不会喜 欢的。”没有办法,帕比只得耐心地向小女孩说起了门铃与他家族的渊源,希望她能理解他不卖门铃的原因。小 女孩抬起头,两粒豆大的泪珠,挂上了双颊。“我知道了,”她说,“谢谢。” ⑤突然,帕比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他现在是孤身一人,除了一个已断绝来往十年之久的女儿,他没有别的 亲人了,为什么不把这个传家宝传给别人呢? ⑥“等等。”帕比说,这时这个伤心的小女孩已经准备跨出门槛。“我决定将这个门铃卖给你。哦,给你手 帕,擦一擦鼻子,”小女孩拍手跳了起来,说:“谢谢,先生,我外公会很开心的!”帮助了这个小女孩,帕比感 觉非常好,尽管他就要失去他的门铃了。他从门上取下门铃,用彩纸包装好。小女孩高兴地接过包装好的门铃, 忽然安静下来,看着帕比,再次用耳语般的声音问道:“需要多少钱呀?”“唔,让我想想。你身上有多少钱?” 帕比笑着问。小女孩从口袋里摸出所有的钱放在柜台上,总共是两元零四角七分。帕比肯定自己已经失去了理 智,因为他几乎不假思索就说道,“小女士,你今天真走运,这只门铃的价格刚好是两元零四角七分。” ⑦晚上,帕比关上当铺的门后,心里面一直想着那只门铃。别人也会善待它吗?当然,他反复对自己说,做 外公的一定会珍惜外孙女送的礼物。忽然,他好像听到门外传来了熟悉的门铃声。帕比打开门,不是精神恍惚
的幻听,门口站着那个小女孩,她笑盈盈地摇着手中的门铃。帕比有点吃惊,俯下身子,问:“怎么了,小女士? 改变主意了?”“没有,”她笑得更灿烂了,“妈妈说,这只门铃是给您的。”没等帕比反应过来是怎么一回事, 小女孩的母亲 ⑧“哦,外公,”小女孩拉了拉外公的手,“给您手帕,擦一擦鼻子。” 6.小说以“会唱歌的门铃”为题,有何含义和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4分) 7.第④段中帕比对小女孩说“对不起,宝贝,这个门铃是不卖的”:而在第⑥段中,帕比却对小女孩说“我决 定将这个门铃卖给你”。是什么原因让帕比发生了“从不卖门铃”到“卖门铃”的转变?(3分) 8.结合全文,试从内容和人物性格的角度,说说你对文末划线句的理解。(2分) 9补充画线部分。请根据情节的发展合理想象,至少运用两种人物描写手法 (20字左右)(3分) 阅读说明文,完成10~12题(共8分) 灯画的民间艺术形象 钟和晏 ①关于“灯画”的定义,已故民间美术学家王树村在他的《民间美术》中,提到各种各样的灯彩一一走马 灯、夹纱灯、画舫灯等,其中有一种绢纱灯画,是画在灯屏上的绢画,故又称为“灯画”。灯画除了手绘之处, 也有木版刻印的灯画,现在,河北武强、山西南部、山东等都还有清代木版戏曲灯画保存 ②过去灯彩的制作成本不菲,通常由豪门富户出资、民间艺人完成后,每年元宵挂在府门、商市或寺庙 王树村把灯画定义为我国连环画的早期形式,他说,“灯画的内容,早期多是山水花鸟,到了清代中叶,因为 戏曲小说盛行,灯画中大量出现了如《贩马记》、《一捧雪》、《水浒》、《聊斋》和《红楼梦》一类的戏曲 小说题材。这类题材的灯画,常是画故事的全部清节,引人看完第一盏,定要看第二盏,直到看完故事终了。” ③在一般的戏剧故事灯画之外,还有一些也许可以称为“戏出灯画”。在三国戏中的《徐母骂曹》中,身 穿红色官服、戴官帽的曹操坐在一张条案前的椅子上,处于画幅右侧正中央的位置;左下角穿暗黄色袍子的徐母 右手拄一根红色拐杖,左手向前伸出,手指正指着曹操脸部的方向;左上侧的背景是一架屏风,从形状看应该是 戏台上的布景,曹操坐的椅子是摆在条案前面的,想来也是对戏台场景的描画。 ④画的戏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有《群英会》、《打金枝》、《断桥》,这些戏曲画被认为是出自内务 府如意馆御用画师之手,因为如意馆档案中曾有“沈振麟画戏出人物册页十八开”的记录。沈振麟是同治年间 擅画人物、山水的宫廷画家,据说如意馆画士对两类作品照例不署名:一类是帝王后妃像,不敢也不准署名;另 类就是小说插图、戏出人物,他们认为这属于“小道”,不屑于署名 ⑤在历史大戏之外,也有一些家庭伦理戏和情感戏。一个《卖水》的场景是站在花园外的李彦贵肩挑一担 水,穿着已经落魄,但还是带着点书生儒稚的气质。还有几幅出现了花园里手持折扇的小姐、拿着团扇的丫鬓 和拄着拐杖的老母亲等人物,让人怀疑是《西厢记》
4 的幻听,门口站着那个小女孩,她笑盈盈地摇着手中的门铃。帕比有点吃惊,俯下身子,问:“怎么了,小女士? 改变主意了?”“没有,”她笑得更灿烂了,“妈妈说,这只门铃是给您的。” 没等帕比反应过来是怎么一回事, 小女孩的母亲 。 ⑧“哦,外公,”小女孩拉了拉外公的手,“给您手帕,擦一擦鼻子。” 6.小说以“会唱歌的门铃”为题,有何含义和作用 .....,请结合全文分析。(4 分) 7.第④段中帕比对小女孩说“对不起,宝贝,这个门铃是不卖的”;而在第⑥段中,帕比却对小女孩说“我决 定将这个门铃卖给你”。是什么原因让帕比发生了“从不卖门铃”到“卖门铃”的转变?(3 分) 8. 结合全文,试从内容和人物性格的角度,说说你对文末划线句的理解。(2 分) 9.补充画线部分。请根据情节的发展合理想象,至少运用两种人物描写手法。 (20 字左右)(3 分) 阅读说明文,完成 10~12 题 (共 8 分) 灯画的民间艺术形象 钟和晏 ①关于“灯画”的定义,已故民间美术学家王树村在他的《民间美术》中,提到各种各样的灯彩——走马 灯、夹纱灯、画舫灯等,其中有一种绢纱灯画,是画在灯屏上的绢画,故又称为“灯画”。灯画除了手绘之处, 也有木版刻印的灯画,现在,河北武强、山西南部、山东等都还有清代木版戏曲灯画保存。 ②过去灯彩的制作成本不菲,通常由豪门富户出资、民间艺人完成后,每年元宵挂在府门、商市或寺庙。 王树村把灯画定义为我国连环画的早期形式,他说,“灯画的内容,早期多是山水花鸟,到了清代中叶,因为 戏曲小说盛行,灯画中大量出现了如《贩马记》、《一捧雪》、《水浒》、《聊斋》和《红楼梦》一类的戏曲 小说题材。这类题材的灯画,常是画故事的全部清节,引人看完第一盏,定要看第二盏,直到看完故事终了。” ③在一般的戏剧故事灯画之外,还有一些也许可以称为“戏出灯画”。在三国戏中的《徐母骂曹》中,身 穿红色官服、戴官帽的曹操坐在一张条案前的椅子上,处于画幅右侧正中央的位置;左下角穿暗黄色袍子的徐母 右手拄一根红色拐杖,左手向前伸出,手指正指着曹操脸部的方向;左上侧的背景是一架屏风,从形状看应该是 戏台上的布景,曹操坐的椅子是摆在条案前面的,想来也是对戏台场景的描画。 ④画的戏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有《群英会》、《打金枝》、《断桥》,这些戏曲画被认为是出自内务 府如意馆御用画师之手,因为如意馆档案中曾有“沈振麟画戏出人物册页十八开”的记录。沈振麟是同治年间 擅画人物、山水的宫廷画家,据说如意馆画士对两类作品照例不署名:一类是帝王后妃像,不敢也不准署名;另 一类就是小说插图、戏出人物,他们认为这属于“小道”,不屑于署名。 ⑤在历史大戏之外,也有一些家庭伦理戏和情感戏。一个《卖水》的场景是站在花园外的李彦贵肩挑一担 水,穿着已经落魄,但还是带着点书生儒稚的气质。还有几幅出现了花园里手持折扇的小姐、拿着团扇的丫鬓 和拄着拐杖的老母亲等人物,让人怀疑是《西厢记》
⑥灯画是灯光映照下的画面效果,一般说,灯画讲究人物传神的神态和鲜艳的色彩对比,对人体比例、五 官细节方面没有那么细致的要求,通常都画得比较随意。在当年,这些灯画也许是很普通的民间画作,因为年 代久了。今天看起来亲切而素朴,尤其是人物的神态表情,几乎让人过目难忘。收藏家张琴说,“其实民间的 形象就是很亲切的,但从来不是轻佻”。 (有删改) 10.从文中看,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灯画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述三点即可。(3分) 11.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灯画在制作时讲究人体比例、五官细节方面等。 B.文中举例从民间到内务府如意馆等是为了说明灯画影响广 C.目前,我国部分地区还有清代木板戏曲灯画的保存。 D.本文通过描绘《徐母骂曹》《卖水》的场景,目的是有利于 读者对灯画艺术取材及艺术价值的理解 12.用简洁平实的语言介绍右侧这幅图(要求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40字左右)。 (3分) 阅读议论文,完成13~15题(共8分) 从三到万马南邨 ①学习文化知识能不能走终南捷径呢?这是许多初学的同志时常提出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不能 过于笼统。一定说能或不能,都不恰当。这要看学习的是什么人,学什么,用什么方法等等,要按照具体情况 进行分析。但是,一般地说,学文化应该一点一滴地慢慢积累,特别是初学的人不宜要求过急 ②“文化”这个词儿在外国文里本来就是积累的意思。我国古代的读书人,很早就重视循序渐进的学习方 法,这是符合于一般规律的正确方法。因为学习不但要靠理解力,还要靠理解记忆力,而无论一个人的理解力 和记忆力无论有多强,要理解和记住刚学会的东西,总要有一个过程;哪一个妄人如果想一下子就把什么都学 会,其结果必定要吃大亏 ③有一个故事在明清人的笔记中重复出现了多次,尖锐地讽刺了这种妄人。这个故事是说:“有田舍翁, 家资殷盛,而累世不识‘之’‘乎’。一岁,聘楚士训其子。楚士始训之搦(nuo)管临朱。书一画,训曰:一字 书二画,训曰:二字;书三画,训曰:三字。其子辄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曰:儿得矣,儿得矣:可无烦先 生,重费馆谷也,请谢去。其父喜,从之。具币谢遣楚士。逾时,其父拟征召姻友万氏者饮,令子晨起治状, 久之不成。父趣(cu)之,其子恚(hui)曰:天下姓氏夥(hu6)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
5 ⑥灯画是灯光映照下的画面效果,一般说,灯画讲究人物传神的神态和鲜艳的色彩对比,对人体比例、五 官细节方面没有那么细致的要求,通常都画得比较随意。在当年,这些灯画也许是很普通的民间画作,因为年 代久了。今天看起来亲切而素朴,尤其是人物的神态表情,几乎让人过目难忘。收藏家张琴说,“其实民间的 形象就是很亲切的,但从来不是轻佻”。 (有删改) 10.从文中看,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灯画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述三点即可。(3 分) 11.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 ....一项是(2 分) A.灯画在制作时讲究人体比例、五官细节方面等。 B.文中举例从民间到内务府如意馆等是为了说明灯画影响广 泛。 C.目前,我国部分地区还有清代木板戏曲灯画的保存。 D.本文通过描绘《徐母骂曹》《卖水》的场景,目的是有利于 读者对灯画艺术取材及艺术价值的理解。 12.用简洁平实的语言介绍右侧这幅图(要求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40 字左右)。 (3 分) 阅读议论文,完成 13~15 题 (共 8 分) 从三到万 马南邨 ①学习文化知识能不能走终南捷径呢?这是许多初学的同志时常提出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不能 过于笼统。一定说能或不能,都不恰当。这要看学习的是什么人,学什么,用什么方法等等,要按照具体情况 进行分析。但是,一般地说,学文化应该一点一滴地慢慢积累,特别是初学的人不宜要求过急。 ②“文化”这个词儿在外国文里本来..就是积累的意思。我国古代的读书人,很早就重视循序渐进的学习方 法,这是符合于一般规律的正确方法。因为学习不但要靠理解力,还要靠理解记忆力,而无论一个人的理解力 和记忆力无论有多强,要理解和记住刚学会的东西,总要有一个过程;哪一个妄人如果想一下子就把什么都学 会,其结果必定要吃大亏。 ③有一个故事在明清人的笔记中重复出现了多次,尖锐地讽刺了这种妄人。这个故事是说:“有田舍翁, 家资殷盛,而累世不识‘之’‘乎’。一岁,聘楚士训其子。楚士始训之搦(nuò)管临朱。书一画,训曰:一字; 书二画,训曰:二字;书三画,训曰:三字。其子辄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曰:儿得矣,儿得矣;可无烦先 生,重费馆谷也,请谢去。其父喜,从之。具币谢遣楚士。逾时,其父拟征召姻友万氏者饮,令子晨起治状, 久之不成。父趣(cù)之,其子恚(huì)曰:天下姓氏夥(huǒ)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