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法律人的精神21 的影响。但是在西南政法大学,你感受到的是完全不同的情景。从 我们入学的第一大开始,我就沉浸在一种浓得化不开的师生爱情, 不对,这里不是爱情,而是这样一种深深的爱意之中。当然我们那二 届问学有~点点特殊,问学们,当你们遇到你的老师老是说西南 78级如何如何,你们不要心甲边感到不舒服,因为有些校友,下边 的校友确实觉得西南的老师一说就是78级,你看人家78级如何如 何,心里雄免有点儿不舒服。因为78级对于咱们的老师们的意义非 常重人。州为他们有将近上华的时间没有从事法律教育,他们被下 放到芳收农场,下放到祖国的最偏僻的地方,去劳动、去改造,结果突 然复办了以后,他们从那些个角落里边回来了。回来了以后刚刚开 始要教书了,就遇到了我这-一批入,见到我们他们仿佛见到了失散 多年的孩子一样的,简直是那样的一种,怎么说呢,真的是太美的 种感觉。其实,当年我们也没少惹他们生:气,经常是在课堂上跟老师 较较劲啊,跟老师讨论,以不太那么尊重的态度跟老师讨论,但是,就 像父母不会当真跟自已的孩子计较一样,老师们一点也不介意,反而 觉得这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自然现象。重庆的夏天非常热,临 近故箬假的时候我]考试:考试的时候,我们发现老师用自己的钱 买了一箱一箱的冰棍,然后又从家里边拿来许多杯子和碗,在每一个 同学旁边放了一支冰棍(掌声)。哎呀!在那一刻,真的,每一个同 学都会感觉到,实际上我们仿佛没有离开自己的家,我们没有离开我 们的父母亲,因为我们的老师真的就是我们的父母亲! 我当时因为家离得太远,所以我们都是暑假回家,但是寒假就放 二十一天假,没办法回家,就在这儿呆着过年。但是过年有一个特别 感入的事情:一会儿跑过来一个老师到宿舍里边,“贺卫乃,你初二 到我家吧!”然后过了一会儿,又一个老师又来了,说是“你初三到我 家吧!”第二天,又一个老师来了“你初四到哪儿去啊,到我家吧!”然 后我说“哎哟,真是对不起了,刘老师,我已经有安排了。”(笑声、掌 声)那样的一种师生情意真的是让入终生难忘。现在我每次回来我 都去拜访我的这几位老师],他们绝大多数都退休了,但我不会忘记
22超越比利牛斯山 培养我对法制史的兴趣的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西南政法的几位老师: 像林向荣老师、杨和钰老师、杨联华老师,他们都是我的老师,杨联华 老师还是我的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他们现任都看上去比以前老多 了,但是他依然关怀着我们,在我们读书的时候,林向荣老师是一个 特别严格的、严谨,甚至有点严归的老帅。有一次到他家里拜访,坐 下以后,师徒二人相对无言。(笑声)老师非常严谨,不苟言笑,对学 生有时候也特别严厉。学生也不知道拿什么话给老师,让老师的脸 能够笑起来。但是两个人愿意坐在那儿互相看着对方(笑声)。林 老师当年教书也是一位教学非常受欢迎的老师,他讲课的那种风格 非常有魅力。我们当时有一个不好的习惯: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大 饭碗,我不知道你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一个饭碗,像放大的糖瓷杯 了,上课时都随身带着,到了中午,比方说十二点下课,当时大家肚子 饿啊,绝大多数老师都会在十一点四十左右的时候受到敲碗的待遇 (笑声)但是林向荣老师从来没有同学去敲过碗,反而是,当林老师 宣布下课的时候,同学都问,“哎,怎么就到十二点了?不对呀,怎么 时间过得这么快?”这样的讲课,这样的老师的教学风格,对我的影 响都非常大。后来这些老师退休了,有时候到北京去,像林向荣每次 到北京去,总要跟他的老学生们见见面,我发现老头子变得非常地慈 祥(笑声)。师徒二人现在变得话多得不得了,不像以前那种相对无 言的状态。这样的一种师生关系会保持永久啊,保持一辈子啊!甚 至有时候会传代,我的孩子都会知道,林爷爷是爸爸的老师。我刚才 提到过我们图书馆的那位肖老师,你想想看要记住那么多的人,这个 人喜欢读黑格尔的,那个人喜欢读大仲马的,那个人又喜欢读先秦诸 子的,她居然能够记得住一也许是她用了一个本子悄悄地记下来, 反正你一去图书馆,她总是会知道你的读书兴趣。许多同学毕业以 后都记得这位肖老师,记得培养了他的读书兴趣的肖老师。 前一段时间,王人博老师调到北京去了,调到中国政法大学当老 师。实际上同学们有时候可能比较着急,现在我们学校里边人才流 失比较多,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们自己在外面也感觉有点着
西南法律人的精神23 急:(掌声)但是,另外一方面你们也要体谅你们有一些走了的老 师,说老实话,一个人在现代补会里边,··个人-·辈子就呆在一个地 方,一个机构,并不是一种止常的现象,人需要有一种流动性。我们 老话讲“人挪活,树挪死”,那么人要挪动挪动。但是比较严重的问 题就是我们不能贝往外挪不往里挪,只有老师往外走,没有同样优秀 的、或者更优秀的教师往里进。所以我想呢,龙宗智校长也好,张国 林书记也好,我想他们现在都非常着急这个问题。因为他们走到任 何一个地方,遇到的校友他们总是要感叹这个事实,甚至个别的时候 表现出对校友的一丝愤怒。这个学校是怎么管的?或者是这些优秀 的教师都被伤心了,他们才走的。但是实际上我从来不会这么想,因 为,我白已就是一个“多动症”的一个患者。我走的学校也比较多, 一会儿这个学校,一会儿那个学校,所以我能够理解。干人博到了北 京以后,他就特别感叹北京的世态炎凉。对人与人之间这种冷淡的 关系他受不了。他在这儿跟大家打扑克,打得没黑没白的,我记得王 人博老师跟他的研究生弟子,就处于这种亲密无间的状态。但是他 到了北京去到了中国政法大学以后,这种事儿没有了,大家最多就是 开会的时候见见面。同学和老师之间的关系非常多的情况下只是 种法律意义上的师徒关系、师生关系而已,而不是一种人情关系。当 然人情关系的冷淡也不完全是坏事,太过亲密也会有过于亲密的问 题。但是我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乡土社会里边出来的人,我是渴望着 人与人之间更加亲密一些,非常美好的这样一种亲密的关系,我还是 更喜欢一些。 上面我们就非常简短地—哟,说简短也不简短了,已经讲了 个半小时了一讲了一下我们学校的精神的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 是开放的胸怀和独立的精神,第二个方面的精神是用扎实严谨的工 作态度和治学精神,第三个方面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每一个 到这块土地生活的人,你只要进人到这个学校里边生活过的人,将来 你就会一辈子会被这个学校打上一个烙印。像在两方国家也是一 样,同样一个人,你是哪儿出生的,你是不是属于校友,最重要的就是
24超越比利牛斯山 你的本科在哪儿读。你的本科在:哈佛读,你是哈佛校友。·个人只 婴在哈佛读过了法学院,那么通常除了校长认为你很有钱,找你来给 母校捐献的时候你是校友之外,其他的时候一般不被认为是校友。 那么在座的各位跟我一样,因为在这里读了四年本科,而身上永远有 这样的一个烙印,那就是:你是西南的。我们走到任何地方,我们都 会自豪地银别人说,“我们是西南的,我们是西南出身的人。”我们每 当谈起自已的母校,想起白己的母校,就不可避免地有一种无法抑制 的情感在涌动,所以我跟我]法学院安排课程的老师说-一 一我们有 时候在外头办一点课程班一“有两个地方的课程你要安排的时候 不需要跟我商量,直接安排就行了。一个地力是我的家乡山乐,另外 一个地方就是我的第二故乡一重庆”(长久掌声) 我刚才说自己什么时候上大学的时候,不少同学都“哇.”地 一声,这样的感叹实际上表示着我这样的人已经是比较老了。事 实上我上大学的时候,在座的本科生同学都没有出生,大家都是80 年代的产物(笑声)。说老实话,时间过得真的非常地快,我自已跟 大家讲西南的精神的时候,自己当年生活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但一转 眼,已经20年以上的时间过去了,所以人生是非常快的,人生要做事 情的时间并不算太长。现在教育的过程越来越长,一个人从本科到 研究生、到博王生。例如,张老师也在北大,是我们那儿很优秀的博 七生,实际上我」知道他已经是一位优秀的学者了。教育的时间越 来越长,实际上我们能够为这个杜会,为这个国家做事情的时间就相 对缩短了。作为一个老校友,我此刻想表达对在座的各位本科同学 的-一种朴素的希望,那就是希望你们到了将来,像我一样的过了二十 几年的时候,也能够像我今天-一样地那么自豪地讲起我的母校,也能 够像我的许多同学,你]的许多校友-一样,在学校期间能够真正地把 自已的基础给夯实,奠定一个非常良好的法学基础和人文基础,毕业 以后能够真正地向世人说,你是一个为西南政法增光添彩的人。最 后我要说,实际上.一个学校的精神不仅仅是要靠在校的老师来缔造 同样重要的是在校的学生。在校的学生也是这个大学里边一个重要
西南法律人的精神25 的成员,没有教授就没有大学,同样,没有学生也就没有大学,所以 人类最早的法律大学一意大利的被洛尼亚大学,实际上是学生管 理的大学。在北大,我们也特别多地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学 校的管理过程之屮。比方说,我们每年度都要由学生来自主地投票, 去评选北京大学法学院十佳教师。我刚才给大家讲过,我们的儿位 校友,树个人都当选过这个十佳教师。另外,全北大的学生还要投票 评出来北京大学十佳教师。学生投票有什么作用呢?学生的投票显 示了一种人心的向背,显示了学生对那些认其教学、非常勤勉地治学 的老师的敬意。他]能够让这个学校的管理者知道谁是最优秀的 人,谁是不那么优秀的人。来白学生的压力永远是一个教师得以白 强不息的精神源泉。所以,虽然西南政法的人员在不断流动,学子们 代一代的不断地进人这个学校,又离开这个学校,但是,我希望在 座的各位同学能够·方面将我们的西南精神继承下来,体现在白已 的行为上,另一方面,更利用你们短暂而宝贵的大学四年的时间,为 这个大学留下更丰富的精神烙印和学术成绩! 谢谢大家!(长久而热烈的掌声) 答问 贺卫方:绍彦老师,我建议咱们不用挑选问题,我会把这些问题 都回答一下。哎哟,这么多问题呀,没关系,我至少要知道提了些什 么问题。我有时候何答问题很简洁,有的问题很长,我争取每个问题 都回答。(掌声) 张绍彦:请同学们提问最好用一句话直接说明问题。因为这么 多问题啊,即使读的话,也要读很长时间。下面我们就请贺老师对同 学们的问题作出回应。(掌声) 贺卫方:好,这样,我先回答书面问题,尽量快点回答完了以后, 可能还有一点时间回答现场的门头提问,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