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内分泌 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和分解存在于某些组织器官中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一个体内信息传递系统,它与神经系统密切联系,相互配 合,共同调节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 人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岛、性腺、松果体和胸腺:散在于组织器官中的内分泌细胞比较广泛, 如消化首粘膜、心、肾、肺、皮肤、胎盘等部位均存在于各种各样的内分泌细胞:此外,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特别是下丘存在兼有内 分泌功能的神经细胞。由内分泌腺或散在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经组织液或血液传递而发挥其调节作用,此种 化学物质称为激素( hormone) 随着内分泌研究的发展,关于激素传递方式的认识逐步深入。大多数激素经血液运输至远距离的靶细胞而发挥作用,这种方式称为远 距分泌( telering):某些激素可不经血液运输,仅由组织液扩散而作用于邻近细胞,这种方式称为旁分泌( paracrine):如果内分 泌细胞所分泌的激素在局部扩散而又返回作用于该内分泌细胞而发挥反馈作用,这种方式称为自分泌( autocrine)。另外,下丘脑有 许多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神经细胞,这类细胞既能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又能合成和释放激素,故称神经内分泌细胞,它们产生的激素 称为神经激素( neurohormone)。神经激素可沿神经细胞轴突借轴浆流动运送至末梢而释放,这种方式称为神经分泌( neurocrine)(图 阳 远距分泌 旁分泌 自分 靶细胞
第十一章 内分泌 第一节 概述 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和分解存在于某些组织器官中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一个体内信息传递系统,它与神经系统密切联系,相互配 合,共同调节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 人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岛、性腺、松果体和胸腺;散在于组织器官中的内分泌细胞比较广泛, 如消化首粘膜、心、肾、肺、皮肤、胎盘等部位均存在于各种各样的内分泌细胞;此外,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特别是下丘存在兼有内 分泌功能的神经细胞。由内分泌腺或散在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经组织液或血液传递而发挥其调节作用,此种 化学物质称为激素(hormone)。 随着内分泌研究的发展,关于激素传递方式的认识逐步深入。大多数激素经血液运输至远距离的靶细胞而发挥作用,这种方式称为远 距分泌(telecring);某些激素可不经血液运输,仅由组织液扩散而作用于邻近细胞,这种方式称为旁分泌(paracrine);如果内分 泌细胞所分泌的激素在局部扩散而又返回作用于该内分泌细胞而发挥反馈作用,这种方式称为自分泌(autocrine)。另外,下丘脑有 许多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神经细胞,这类细胞既能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又能合成和释放激素,故称神经内分泌细胞,它们产生的激素 称为神经激素(neurohormone)。神经激素可沿神经细胞轴突借轴浆流动运送至末梢而释放,这种方式称为神经分泌(neurocrine)(图 11-1)
图11-1激素的递送方式 激素的分类 激素的种类繁多,来源复杂,按其化学性质可分为两大类(表11-1) (一)含氮激素 1.肽类和蛋白质激素主要有下丘脑调节肽、神经垂体激素、腺垂体激素、胰岛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以及胃肠激素等 2.胺类激素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 (二)类固醇(甾体)激素 类固醇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和性腺分泌的激素,如皮质醇、醛固酮、雌激素、孕激素以及雄激素等。另外,胆固醇的衍生物棗1,25 二羟维生素D也被作为激素看待 此外,前列腺素广泛存在于许多组织之中,由花生四烯酸转化而成,主要在组织局部释放,可对局部功能活动进行调节,因此可将前 列腺看作一组局部激素。 表11-1主要激素及其化学性质 主要来源激素 英文缩写化学性质 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TRH 三肽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 十肽 生长素释放抑制激素(生长抑 GHRIH十四肽 长征素释放激素 GHRH 促肾上腺皮制裁激素释放激素CRH 四十一肽
图 11-1 激素的递送方式 一、激素的分类 激素的种类繁多,来源复杂,按其化学性质可分为两大类(表 11-1): (一)含氮激素 1.肽类和蛋白质激素 主要有下丘脑调节肽、神经垂体激素、腺垂体激素、胰岛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以及胃肠激素等。 2.胺类激素 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 (二)类固醇(甾体)激素 类固醇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和性腺分泌的激素,如皮质醇、醛固酮、雌激素、孕激素以及雄激素等。另外,胆固醇的衍生物棗 1,25- 二羟维生素 D3 也被作为激素看待。 此外,前列腺素广泛存在于许多组织之中,由花生四烯酸转化而成,主要在组织局部释放,可对局部功能活动进行调节,因此可将前 列腺看作一组局部激素。 表 11-1 主要激素及其化学性质 主要来源 激素 英文缩写 化学性质 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TRH 三肽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 十肽 生长素释放抑制激素(生长抑 素) GHRIH 十四肽 长征素释放激素 GHRH 四十四肽 促肾上腺皮制裁激素释放激素 CRH 四十一肽
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因子MRF 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抑制MIF 因子 催乳素释放因子 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 PIF 多巴肽(?) 升压素(抗利尿激素) VP(ADH)九肽 催产素 腺垂体 促肾上腺皮持激素 ACTH 三十九肽 促甲状素皮质激素 卵泡刺激素 糖蛋白 黄体生长素(间接细胞刺激素)LH(CSH)糖蛋白 促黑(素细胞)激素 生长素 催乳素 PRL蛋白质 甲状腺 甲状腺素(四碘甲腺原氨酸)T 胺类 碘甲腺原氨酸 胺类 甲状腺C细降钙素 三十二肽 甲状旁腺甲状旁腺激素 PTH 胰岛 胰岛素 蛋白质 胰高血糖素 二十九肽 胰多肽
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因子 MRF 肽 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抑制 因子 MIF 肽 催乳素释放因子 PRF 肽 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 PIF 多巴肽(?) 升压素(抗利尿激素) VP(ADH) 九肽 催产素 OXT 九肽 腺垂体 促肾上腺皮持激素 ACTH 三十九肽 促甲状素皮质激素 TSH 糖蛋白 卵泡刺激素 FSH 糖蛋白 黄体生长素(间接细胞刺激素) LH(ICSH) 糖 蛋白 促黑(素细胞)激素 MSH 十三肽 生长素 GH 蛋白质 催乳素 PRL 蛋白质 甲状腺 甲状腺素(四碘甲腺原氨酸) T4 胺类 三碘甲腺原氨酸 T3 胺类 甲状腺 C 细 胞 降钙素 CT 三十二肽 甲状旁腺 甲状旁腺激素 PTH 蛋白质 胰岛 胰岛素 蛋白质 胰高血糖素 二十九肽 胰多肽 三十六肽
糖皮质激素(如皮质醇) 类固醇 盐皮激素(如醛固酮) 类固醇 髓质 肾上腺素 E 胺类 去甲肾上腺素 睾丸:间质睾酮 T 类固醇 细胞 支持细胞抑制素 糖蛋白 卵巢、胎盘雌二醇 类固醇 EEP 类固醇 孕酮 类固醇 胎盘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糖蛋白 消化道、脑胃泌素 十七肽 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 CCK-PZ三十三肽 促胰液素 二十七肽 心房 心房利尿钠肽 松果体 褪黑素 胺类 胸腺 胸腺激素 肽类 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 激素虽然种类很多,作用复杂,但它们在对靶组织发挥调节作用的过程中,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 (一)激素的信息传递使用
糖 皮质激素(如皮质醇) 类固醇 盐皮激素(如醛固酮) 类固醇 髓质 肾上腺素 E 胺类 去甲肾上腺素 NE 胺类 睾丸:间质 细胞 睾酮 T 类固醇 支持细胞 抑制素 糖 蛋白 卵巢、胎盘 雌二醇 E2 类固醇 雌三醇 E3 类固醇 孕酮 P 类固醇 胎盘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CG 糖蛋白 消化道、脑 胃泌素 十七肽 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 CCK-PZ 三十三肽 促胰液素 二十七肽 心房 心房利尿钠肽 ANP 二十一、二十 三肽 松果体 褪黑素 胺类 胸腺 胸腺激素 肽类 二、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 激素虽然种类很多,作用复杂,但它们在对靶组织发挥调节作用的过程中,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 (一)激素的信息传递使用
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一样,是机体的生物信息传递系统,但两者的信息传递形式有所不同。神经信息在神经纤维上传输时,以电信 号为信息的携带者,在突触或神经-效应器接头外处,电信号要转变为化学信号,而内分泌系统的信息只是把化学的形式,即依靠激 素在细胞与细胞之间进入信息传递。不论是哪种激素,它只能对靶细胞的生理化过程起加强或减弱的作用,调节其功能活动。例如 生长素促进生长发育,甲状腺激素増强代谢过程,胰岛素降低血糖等。在这些作用中,激素既不能添加成分,也不能提供能量,仅仅 起着“信使”的作用,将生物信息传递给靶组织,发挥增强或减弱靶细胞内原有的生理化生化近程的作用 (二)激素作用的相对特异性 激素释放进入血液被运送到全身各个部位,虽然他们与各处的组织、细胞有广泛接触,但有此激素只作用于某些器官、组织和细胞, 这称为激素作用的特异性。被激素选择作用的器官、组织和细胞,分别称为靶器官、靶组织和靶细胞。有些激素专一地选择作用于某 内分泌腺体,称为激素的靶腺。激素作用的特异性与靶细胞上存在能与该激素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受体有关。肽类和蛋白质激素的受 体存在于靶细胞膜上,而类固醇激素与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则位于细胞浆或细胞核内。激素与受体相互识别并发生特异性结合,经过细 胞内复杂的反应,从而激发出一定的生理效应。有些激素作用的特异性很强,只作用于某一靶腺,如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只作用于肾上腺皮质,而垂体促性腺激素只作用于性腺等。有些激素没有特定的靶腺,其作用比较广泛,如生长素 甲状腺激素等,它们几乎对全身的组织细胞的代谢过程都发挥调节作用,但是,这些激素也是与细胞的相应受体结合而起作用的。 (三)激素的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 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都很低,一般在纳摩尔(nmol/L),甚至在皮摩尔(pmol/L)数量级,虽然激素的含量甚微,但其作用显著, 如lng的甲状腺激素可使机体增加产热量约4200000(焦耳)。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在细胞内发生一系列酶促放大作用,一个接一 ,逐级放大效果,形成一个效能极市制生物放电系统。据估计,一个分子的胰高血糖素使一个分子的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后,通过 cAWP-蛋白激酶。可激海参1000个分子的磷酸化酶。另外,一个分子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使腺垂体释放十万个分子的促甲 状腺激素。0.1μg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可引起腺垂体释放Iμg促肾上腺皮持激素,后者能引起肾上腺皮质分泌40μg糖 皮质激素,放大了400倍。据此不难理解血中的激素浓度虽低,但其作用却非常明显,所以体液中激素浓度维持相对的稳定,对发挥 激素的正常调节作用极为重要。 (四)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一样,是机体的生物信息传递系统,但两者的信息传递形式有所不同。神经信息在神经纤维上传输时,以电信 号为信息的携带者,在突触或神经-效应器接头外处,电信号要转变为化学信号,而内分泌系统的信息只是把化学的形式,即依靠激 素在细胞与细胞之间进入信息传递。不论是哪种激素,它只能对靶细胞的生理化过程起加强或减弱的作用,调节其功能活动。例如, 生长素促进生长发育,甲状腺激素增强代谢过程,胰岛素降低血糖等。在这些作用中,激素既不能添加成分,也不能提供能量,仅仅 起着“信使”的作用,将生物信息传递给靶组织,发挥增强或减弱靶细胞内原有的生理化生化近程的作用。 (二)激素作用的相对特异性 激素释放进入血液被运送到全身各个部位,虽然他们与各处的组织、细胞有广泛接触,但有此激素只作用于某些器官、组织和细胞, 这称为激素作用的特异性。被激素选择作用的器官、组织和细胞,分别称为靶器官、靶组织和靶细胞。有些激素专一地选择作用于某 一内分泌腺体,称为激素的靶腺。激素作用的特异性与靶细胞上存在能与该激素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受体有关。肽类和蛋白质激素的受 体存在于靶细胞膜上,而类固醇激素与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则位于细胞浆或细胞核内。激素与受体相互识别并发生特异性结合,经过细 胞内复杂的反应,从而激发出一定的生理效应。有些激素作用的特异性很强,只作用于某一靶腺,如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只作用于肾上腺皮质,而垂体促性腺激素只作用于性腺等。有些激素没有特定的靶腺,其作用比较广泛,如生长素、 甲状腺激素等,它们几乎对全身的组织细胞的代谢过程都发挥调节作用,但是,这些激素也是与细胞的相应受体结合而起作用的。 (三)激素的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 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都很低,一般在纳摩尔(n mol/L),甚至在皮摩尔(p mol/L)数量级,虽然激素的含量甚微,但其作用显著, 如 1mg 的甲状腺激素可使机体增加产热量约 4200000 J(焦耳)。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在细胞内发生一系列酶促放大作用,一个接一 个,逐级放大效果,形成一个效能极市制生物放电系统。据估计,一个分子的胰高血糖素使一个分子的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后,通过 cAMP-蛋白激酶。可激海参 10000 个分子的磷酸化酶。另外,一个分子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使腺垂体释放十万个分子的促甲 状腺激素。0.1μg 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可引起腺垂体释放 1μg 促肾上腺皮持激素,后者能引起肾上腺皮质分泌 40μg 糖 皮质激素,放大了 400 倍。据此不难理解血中的激素浓度虽低,但其作用却非常明显,所以体液中激素浓度维持相对的稳定,对发挥 激素的正常调节作用极为重要。 (四)激素间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