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水泥试验试验日期指导教师(-))试验目的(二)试验记录℃室温水泥品种与等级生产厂家与日期相对湿度%1.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试验试样质量加水量平均值试锥下沉深度标准稠度用次数(g)(ml)S (mm)水量P(%)12P=33.4-0.185S2.安定性测定试样标准稠度用试饼制作试饼检查安定性是检查结果编号日期日期水量P(%)否合格123.水泥强度试验材料用量:水泥质量标准砂质量g用水量水灰比ml
实验二 水泥试验 试验日期 指导教师 (一) 试验目的 (二)试验记录 水泥品种与等级 室 温 ℃ 生产厂家与日期 相对湿度 % 1.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 试验 次数 试样质量 (g) 加水量 (ml) 试锥下沉深度 S(mm) 标准稠度用 水量 P(%) 平均值 1 2 P=33.4-0.185S 2.安定性测定 试样 编号 标准稠度用 水量 P(%) 试饼制作 日 期 试饼检查 日 期 检查结果 安定性是 否合格 1 2 3.水泥强度试验 材料用量: 水 泥 质 量 g 标准砂质量 g 水 灰 比 用 水 量 ml
N/s抗压加载速度龄期成型日期破型日期抗压强度=Pmax/A(N/mm2)抗折强度(N/mm2)编号试验编号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破坏荷载抗压面积(N)A (mm2)(N/mm2)(N/mm2)112324536安定性检验方法》;依据标准:GBT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7.3.3强度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通用硅酸盐水泥,其不同龄期的强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单位为兆帕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品种强度等级3 d3d28 d28d42.5>≥17.0>3.5≥42.5≥6.5≥22.042,.5R≥4.052.5≥23.0>4.0>52.5>7.0硅酸盐水泥52.5R>27.0>5.062.5≥28.0>5.0>62.5≥8.062.5R≥32.0>5.542.5≥3.5>17.0≥42.5>6.542,.5R>22.0>4.0普通硅酸盐水泥52.5>23.0≥4.0>52.5>7.052,5R>5.0>27.032.5>2.5>10.0>32.5>5.5>3.532.5R>15.0矿瓷硅酸盐水泥42.5>15.0>3.5火山灰硅酸盐水泥≥42.5>6.5粉煤灰硅酸盐水泥42.5R>19,0≥4,0复合硅酸盐水泥52,5>21.0>4.0>52.5>7.052,5R≥23.0>4.5
抗压加载速度 N/s 成型日期 破型日期 龄期 抗压强度=Pmax/A(N/mm2) 抗折强度(N/mm2) 试验编号 破坏荷载 (N) 抗压面积 A(mm2) 抗压强度 (N/mm2) 编号 抗折强度 (N/mm2) 1 1 2 3 2 4 5 3 6 依据标准:GBT 1346-201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 1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
第周,第讲次课程名称:《建筑材料实验》摘要水泥试验: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安定性试验、胶砂强度检测授课题目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掌握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安定性试验、胶砂强度检测方法。【重点】标准稠度用水量法中的不变用水量法,安定性试验中饼法以及胶砂强度的试验方法。【难点】标准稠度用水量法中的不变用水量法,安定性试验中饼法以及胶砂强度的试验方法内容
课程名称:《建筑材料实验》 第 周,第 讲次 摘 要 授课题目 水泥试验: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安定性试验、胶砂强度检测 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 【目的要求】 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掌握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安定性试验、胶砂强度检测方法。 【重 点】 标准稠度用水量法中的不变用水量法,安定性试验中饼法以及胶砂强度的试验方法。 【难 点】 标准稠度用水量法中的不变用水量法,安定性试验中饼法以及胶砂强度的试验方法。 内 容
【本讲课程的引入】建筑材料学是实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建筑材料试验是建筑材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试验,预期达到三个目的:1、熟悉、验证、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2、了解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掌握所学建筑材料的试验方法。3、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训练,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讲课程的内容】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一)试验目的标准稠度用水量是指水泥净浆达到规定稠度时的加水量,以水泥质量百分率表示,用于测定水泥浆凝结时间和安定性的用水量。对水泥净浆在标准稠度的条件下测水泥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试验,使不同的水泥具有可比性。(二)试验仪器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仪、秒表、净浆搅拌机、电子天平、锥模、玻璃板、刮刀、湿气养护箱(三)试验条件1、试验室温度20土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试样、水、仪器相同温度。2、湿气养护箱的温度为20土1℃,相对湿度应不低于90%。(四)取样1、散装水泥:同厂家生产的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标号的水泥,一次运进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但一批的总量不超过500t。随机从不少于3个车罐中各取等量水泥,经拌和均匀后,再从中称取不少于12kg的水泥
【本讲课程的引入】 建筑材料学是实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建筑材料试验是建筑材料学的重要 组成部分,通过试验,预期达到三个目的: 1、熟悉、验证、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2、了解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掌握所学建筑材料的试验方法。 3、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训练,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讲课程的内容】 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 (一)试验目的 标准稠度用水量是指水泥净浆达到规定稠度时的加水量,以水泥质量百分率表 示,用于测定水泥浆凝结时间和安定性的用水量。 对水泥净浆在标准稠度的条件下测水泥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试验,使不同的水泥 具有可比性。 (二)试验仪器 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仪、秒表、净浆搅拌机、电子天平、锥模、玻璃板、刮刀、 湿气养护箱 (三)试验条件 1、试验室温度 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 50%;试样、水、仪器相同温度。 2、湿气养护箱的温度为 20±1℃,相对湿度应不低于 90%。 (四)取样 1、散装水泥:同厂家生产的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标号的水泥,一次运进的 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但一批的总量不超过 500t。随机从不少于 3 个车罐中 各取等量水泥,经拌和均匀后,再从中称取不少于 12kg 的水泥
2、袋装水泥:同厂家生产的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标号的水泥,次运进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但一批的总量不超过200t。随机从不少于20袋中各取等量水泥,经拌和均匀后,再从中称取不少于12kg的水泥。(五)试验方法1.标准法(调整用水量法)1)、试验前要做到:①金属棒能自由滑动②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为零③净浆搅拌机运行正常④试模和玻璃涂油(薄薄一层)。2)锅、搅拌机用湿布擦,先加入约120~145mL(精至0.1mL,具体数)水,在5S10S内倒入称好的500g水泥,记录时间。低速搅拌120s,停15s,将叶片和锅壁水泥浆刮入锅中,高速搅拌120s。3)、拌和结束,净浆入模,小刀插,轻振数次,刮平。4)、移至维卡仪上,中心在试杆下,试杆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杆自由垂直下落。5)、待试杆停止沉入或30s后,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mm土1mm的用水量为标准稠度用水量。6)、整个过程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每次试验应在记录中体现什么时间加水,加了多少,距底板多少)。7)、计算: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2.代用法(调整水量法和不变水量法)调整水量法和不变水量法,如发生争议以调整水量法为准,调整水量法,试锥下沉深度为30土1mm,拌和水量按经验确定加水量、不变水量法,拌合水量为142.5mL,根据试下沉深度S(mm),通过公式P=33.4-0.185S确定,)当试锥下沉<13mm时,应改用调整水量法测定。凝结时间的测定1.初凝时间定义:水泥从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作为初凝时间,用“min”计。初凝状态:试针沉至距底板4mm土1mm时。初凝时间的测定步骤:装好初凝测针(有效长度50mm土1mm,直径1.33mm土0.05mm的圆柱体,滑动部分的总质量为300g土1g),调零。②从湿气养护箱中取出养护加水后30min的试件,进行第一次测定。③试针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至2S,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③读取试针停止沉入或释放试针30s时的指针读数
2、袋装水泥:同厂家生产的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标号的水泥,一 次运进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但一批的总量不超过 200t。随机 从不少于 20 袋中各取等量水泥,经拌和均匀后,再从中称取不少于 12kg 的水泥。 (五)试验方法 1.标准法(调整用水量法) 1)、试验前要做到: ①金属棒能自由滑动 ②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为零 ③净浆搅拌机运行正常 ④试模和玻璃涂油(薄薄一层)。 2)锅、搅拌机用湿布擦,先加入约 120~145mL(精至 0.1mL,具体数) 水,在 5S~10S 内倒入称好的 500g 水泥,记录时间。低速搅拌 120s,停 15s, 将叶片和锅壁水泥浆刮入锅中,高速搅拌 120s。 3)、拌和结束,净浆入模,小刀插,轻振数次,刮平。 4)、移至维卡仪上,中心在试杆下,试杆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 丝 1s~2s 后,突然放松,杆自由垂直下落。 5)、待试杆停止沉入或 30s 后,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 6mm±1 mm 的 用水量为标准稠度用水量。 6)、整个过程在搅拌后 1.5min 内完成(每次试验应在记录中体现什么时 间加水,加了多少,距底板多少)。 7)、计算: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2.代用法(调整水量法和不变水量法) 调整水量法和不变水量法,如发生争议以调整水量法为准,调整水量法, 试锥下沉深度为 30±1mm,拌和水量按经验确定加水量、不变水量法,拌合水 量为 142.5mL, 根据试锥下沉深度 S(mm),通过公式 P=33.4-0.185S 确定, ) 当试锥下沉<13mm 时,应改用调整水量法测定。 凝结时间的测定 1.初凝时间定义:水泥从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作为初凝时间, 用“min”计。 初凝状态:试针沉至距底板 4mm±1mm 时。 初凝时间的测定步骤: ①装好初凝测针(有效长度 50mm±1mm,直径 1.33mm±0.05mm 的圆柱体, 滑动部分的总质量为 300g±1g),调零。 ②从湿气养护箱中取出养护加水后 30min 的试件,进行第一次测定。 ③试针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 ④拧紧螺丝 1S 至 2S,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 ⑤读取试针停止沉入或释放试针 30s 时的指针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