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讲黎明前的文学创作 目录 教材第28章 抗战胜利后的国统区文学 上一页 关于“主观论”的论辨 下一页 三、钱钟书的《围城》 四、通俗小说 五 “九叶”诗派 政治讽刺文学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目录 1 第二十一讲 黎明前的文学创作 ——教材第28章 一、 抗战胜利后的国统区文学 二、 关于“主观论”的论辩 三、 钱钟书的《围城》 四、 通俗小说 五、 “九叶”诗派 六、 政治讽刺文学
載脞利国区文学 (一)辞旧迎新的时代 目录 民主运动风起云涌 2.进步文艺运动和群众性民主运动相结合 二)进步文艺潮流 上一页 1.临近坟墓的黑暗事物的挽歌:讽刺文学盛行 2.黎明曙光的欢歌 下一页 、关于“主观论”的论辩 退出(一)胡风的“主观论” 1.“主观战斗精神” 2.“精神奴役的创伤” 3.现实主义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真理相结合” 2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目录 2 一、抗战胜利后的国统区文学 二、关于“主观论”的论辩 (一)辞旧迎新的时代 1.民主运动风起云涌 2.进步文艺运动和群众性民主运动相结合 (二)进步文艺潮流 1.临近坟墓的黑暗事物的挽歌:讽刺文学盛行 2.黎明曙光的欢歌 (一)胡风的“主观论” 1.“主观战斗精神” 2.“精神奴役的创伤” 3.现实主义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真理相结合” (二)何其芳、邵荃麟、冯雪峰等对“主观论”的批判
三、钱钟书的《围城》 目录 (一)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江苏无锡人 古文家钱基博的长子。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语系。1933 年到英、法留学。1938年回国后历任大学教授,是驰名中 士一页外的学者。学术著作有《谈艺录》、《管锥编》等。 (二)新“儒林外史”:《围城》 下一页 1.“围城”的多层意蕴 退出婚姻的—职业的—人生的 3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目录 3 三、钱钟书的《围城》 (一)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江苏无锡人。 古文家钱基博的长子。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语系。1933 年到英、法留学。1938年回国后历任大学教授,是驰名中 外的学者。学术著作有《谈艺录》、《管锥编》等。 (二)新“儒林外史”:《围城》 1.“ 围城 ”的多层意蕴 婚姻的——职业的——人生的
[例1 目录 围城(节选) 钱钟书 《围城》第三章,褚慎明和苏文纨等讨论婚姻问题) 上一页 慎明道:“关于 Bertie结婚离婚的事,我也跟他谈过。 他引一句英国古话,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 下一页 鸟想住进去,笼子里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 结,没有了局。” 退出苏小姐道:“法国也有这么一句话。不过,不是说鸟 笼,说是被围困的城堡( Fortresse assilegee),城外的人 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4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目录 4 [例1] 围城 (节选) 钱钟书 (《围城》第三章,褚慎明和苏文纨等讨论婚姻问题) 慎明道:“关于Bertie结婚离婚的事,我也跟他谈过。 他引一句英国古话,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 鸟想住进去 ,笼子里的鸟想飞出来 ;所以结而离 ,离而 结,没有了局。” 苏小姐道:“ 法国也有这么一句话 。不过,不是说鸟 笼,说是被围困的城堡(Fortresse assilegee),城外的人 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2.旧中国中上层知识分子的畸形生活和文化心态 目录 A灰色知识分子:方鸿渐、赵辛楣等 B病态知识分子:李梅亭、韩学愈、高松年等 上一页 C迂腐知识分子:方遜翁、董斜川等 下一页 3.《围城》的艺术特色 退出 A博识、睿智、谐趣构成的智性之美 B巧喻迭出、妙语连珠的独特文体 C半是嘲讽半是悲悯的幽默笔墨 5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目录 5 2.旧中国中上层知识分子的畸形生活和文化心态 A灰色知识分子:方鸿渐、赵辛楣等 B病态知识分子:李梅亭、韩学愈、高松年等 C迂腐知识分子:方遯翁、董斜川等 3.《围城》的艺术特色 A 博识、睿智、谐趣构成的智性之美 B 巧喻迭出、妙语连珠的独特文体 C 半是嘲讽半是悲悯的幽默笔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