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书C71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1)各自练读。 (2)点名朗读。 5.质疑问难 6.问题设计与研讨 研讨方式:四人合作,全班交流 (1)三个事例为什么这样排列?为什么前两个事例举的都 是小虫子、小瓜苗这样的小生命? (2)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3)小瓜苗仅仅活了几天,说得上“擎天撼地的生命力 (4)三点思考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7.小结这次质疑与研讨的经验。 8.朗读练习。 9.语言运用:补成一句话 口 不停地在 飞来旋去,骚扰 着我。 在 小憩。 令我震惊。 令我肃然起敬
用书 C71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1)各自练读。 (2)点名朗读。 5.质疑问难。 6.问题设计与研讨。 研讨方式:四人合作,全班交流。 (1)三个事例为什么这样排列?为什么前两个事例举的都 是小虫子、小瓜苗这样的小生命? (2)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3)小瓜苗仅仅活了几天,说得上“擎天撼地的生命力” 吗? (4)三点思考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7.小结这次质疑与研讨的经验。 8.朗读练习。 9.语言运用:补成一句话。 (1)一只__________不停地在__________飞来旋去,骚扰 着我。 (2)_______在__________小憩。 (3)______________令我震惊。 (4)______________令我肃然起敬
用书C71 (5) 昂然挺立 (6) 足以擎天撼地。 (7)我可以 也可以 (8 庸碌一生。 (9)我应许 (10) 遇福遇祸,或喜或忧 10.作业。 见“研讨与练习”。 4紫藤萝瀑布237 课文研讨 整体把握 原先,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我心上”,在繁花盛开的藤 萝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宁静了,喜悦了, 振作了。我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 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 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 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用书 C71 (5)______________昂然挺立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足以擎天撼地。 (7)我可以________也可以___________。 (8)___________庸碌一生。 (9)我应许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遇福遇祸,或喜或忧, ______________。 10.作业。 见“研讨与练习”。 4 紫藤萝瀑布 237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原先,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我心上”,在繁花盛开的藤 萝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宁静了,喜悦了, 振作了。我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 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 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 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用书C71 紫藤萝瀑布,是新时期之初枯木逢春的写照,作者的心曲 正是那时候人们的心声。 问题研究 1.为什么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感情有那样的变化,对 生命有那样的感悟呢? 研究这个问题,应该注意写作时间—1982年,文章又提 到“十多年前”的一大株紫藤萝,后来,拆掉了紫藤花架,改 种果树,理由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这个话 今天听来是多么荒唐,这就是极“左”的论调。 根据这个线索,联系历史背景,就能理解这篇散文的思想 感情了。1966年至1976年,是十年浩劫。粉碎“四人帮 拨乱反正,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神州大地重 又勃发生机,欣欣向荣。联系这样的历史背景,就会明白,紫 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 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作者回顾花和人的命运,悟 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 境的”,这就是说,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 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能老是让悲痛压在 心头,应该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 的事业中去。作者彻悟了,于是“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 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从脚步声中,我们可以感受 到作者新的精神状态。 研究这个问题,还应注意“生死谜,手足情”六字。手足, 比喻弟兄。这里说的是作者的弟弟,小她三岁的弟弟身患绝症, 生命垂危,做姐姐的焦虑悲痛,现在面对紫藤萝,我“浸在这 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 的宁静和生的喜悦”。由此可以明白,“各种各样的不幸” 也包括死亡。那么,为什么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呢? 个体生命是有止境的,人类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就是说, 我们不能陷在个人的不幸中不能自拔,要与祖国人民同命运, 共呼吸
用书 C71 紫藤萝瀑布,是新时期之初枯木逢春的写照,作者的心曲 正是那时候人们的心声。 二、问题研究 1.为什么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感情有那样的变化,对 生命有那样的感悟呢? 研究这个问题,应该注意写作时间──1982 年,文章又提 到“十多年前”的一大株紫藤萝,后来,拆掉了紫藤花架,改 种果树,理由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这个话, 今天听来是多么荒唐,这就是极“左”的论调。 根据这个线索,联系历史背景,就能理解这篇散文的思想 感情了。1966 年至 1976 年,是十年浩劫。粉碎“四人帮”, 拨乱反正,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神州大地重 又勃发生机,欣欣向荣。联系这样的历史背景,就会明白,紫 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 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作者回顾花和人的命运,悟 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 境的”,这就是说,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 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能老是让悲痛压在 心头,应该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 的事业中去。作者彻悟了,于是“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 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从脚步声中,我们可以感受 到作者新的精神状态。 研究这个问题,还应注意“生死谜,手足情”六字。手足, 比喻弟兄。这里说的是作者的弟弟,小她三岁的弟弟身患绝症, 生命垂危,做姐姐的焦虑悲痛,现在面对紫藤萝,我“浸在这 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 的宁静和生的喜悦”。由此可以明白,“各种各样的不幸”, 也包括死亡。那么,为什么说“ 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呢? 个体生命是有止境的,人类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就是说, 我们不能陷在个人的不幸中不能自拔,要与祖国人民同命运, 共呼吸
用书C71 2.“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 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怎么把气味说成颜色,说 成梦幻? 香气,诉诸嗅觉;色彩,诉诸视觉:梦幻,是大脑幻觉 人的各种感觉是可以沟通的。修辞上称之为通感。 3.怎么会出现“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这种谬论? 现在听起来的确不可思议,但是极左思潮泛滥的年代就是 这样。他们非常狭隘地理解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认为赏花不 是劳动者的爱好,赏花就是小资产阶级情调、资产阶级情调, 甚至认为爱花就会腐化堕落。 4.“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句后面说,“我抚摸了 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 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 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这里似乎也有象征 意义,似乎也有哲理,如果确是这样,那么象征什么?包含什 么哲理呢? 确有象征意义,新的历史时期开始,中国人民焕发出旺盛 的生命力,那时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叫做“甩开膀子大干” 大干社会主义的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又像千舟竞发,投 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中去。这两句话又这样一个哲 理,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分子,只有每个 人都奋发有为,四化大业才能灿烂辉煌。理解了这个哲理,就 不难理解作者为什么“加快了脚步 5课文对我们写作有哪些启示? 这样的文章叫做“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要写这 类文章,可以从课文中得到不少启示。 第一,写景状物是抒情言志的基础,首先要把景物写好 在写景状物中要饱含感情,待水到渠成,加以精要的直接抒情 或议论。情从景出,议从景出,才是好文章
用书 C71 2.“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 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怎么把气味说成颜色,说 成梦幻? 香气,诉诸嗅觉;色彩,诉诸视觉;梦幻,是大脑幻觉。 人的各种感觉是可以沟通的。修辞上称之为通感。 3.怎么会出现“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这种谬论? 现在听起来的确不可思议,但是极左思潮泛滥的年代就是 这样。他们非常狭隘地理解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认为赏花不 是劳动者的爱好,赏花就是小资产阶级情调、资产阶级情调, 甚至认为爱花就会腐化堕落。 4.“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句后面说,“我抚摸了一 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 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 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这里似乎也有象征 意义,似乎也有哲理,如果确是这样,那么象征什么?包含什 么哲理呢? 确有象征意义,新的历史时期开始,中国人民焕发出旺盛 的生命力,那时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叫做“甩开膀子大干”, 大干社会主义的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又像千舟竞发,投 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中去。这两句话又这样一个哲 理,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分子,只有每个 人都奋发有为,四化大业才能灿烂辉煌。理解了这个哲理,就 不难理解作者为什么“加快了脚步”。 5.课文对我们写作有哪些启示? 这样的文章叫做“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要写这 一类文章,可以从课文中得到不少启示。 第一,写景状物是抒情言志的基础,首先要把景物写好, 在写景状物中要饱含感情,待水到渠成,加以精要的直接抒情 或议论。情从景出,议从景出,才是好文章
用书C71 情与理,如果有两三层更好。这篇散文,说了“精神的宁 静和生的喜悦”之后,又有一层新意,就显得丰富。 第二,景物的全局和每个局部要细细观察。我们看,作者 既写一树,又写一穗一朵,可以想见她既综观总体,又细察局 部,观察得多么周到细致 第三,对景物要有感情,若景物在自己心目中像自己喜欢 的人一样,写起来就会生动亲切 拟人、比喻之类,并非作文时想到要用什么修辞手法才写 出来的,而是事物在心中就是这个形象,这个感觉。一树紫藤 萝花,在作者心中,像瀑布,像人,它在流动,它在欢笑 在和阳光挑逗,写出来,紫藤萝花就显得分外美好可爱。大凡 写作,总得有想像和联想,才能妙笔生花。 第四,要有感悟,要提炼出精辟的语句。有了点睛之笔, 全文就有灵性了 练习说明 朗读全文。试用你的经历或见闻印证“花和人都会 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 本题除练习朗读外,意在联系生活经验进一步体会课文的 主要哲理。本题提倡个性化阅读,各人的经历见闻不同,对这 句话的体会也可以有深有浅,有自己的侧重点。 二揣摩下列语句,体会写景的妙处。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 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2.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 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 互相挑逗
用书 C71 情与理,如果有两三层更好。这篇散文,说了“精神的宁 静和生的喜悦”之后,又有一层新意,就显得丰富。 第二,景物的全局和每个局部要细细观察。我们看,作者 既写一树,又写一穗一朵,可以想见她既综观总体,又细察局 部,观察得多么周到细致。 第三,对景物要有感情,若景物在自己心目中像自己喜欢 的人一样,写起来就会生动亲切。 拟人、比喻之类,并非作文时想到要用什么修辞手法才写 出来的,而是事物在心中就是这个形象,这个感觉。一树紫藤 萝花,在作者心中,像瀑布,像人,它在流动,它在欢笑,它 在和阳光挑逗,写出来,紫藤萝花就显得分外美好可爱。大凡 写作,总得有想像和联想,才能妙笔生花。 第四,要有感悟,要提炼出精辟的语句。有了点睛之笔, 全文就有灵性了。 练习说明 一 朗读全文。试用你的经历或见闻印证“花和人都会 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 本题除练习朗读外,意在联系生活经验进一步体会课文的 主要哲理。本题提倡个性化阅读,各人的经历见闻不同,对这 句话的体会也可以有深有浅,有自己的侧重点。 二 揣摩下列语句,体会写景的妙处。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 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2.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 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 互相挑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