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 、课程概况 英文名称:Medical Immunology 先修课程:解剖学、组织学、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遗 传学及细胞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 后续课程:药理,病理,病理生理 总学时数:34学时 理论学时:34学时 实验学时: 学时 课外实践: 学时 学分:2学分 适用专业:临床、麻醉、口腔、法医、影像,预防等 、课程简介 1.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医学免疫学是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为医学院校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与其 他基础医学课程、临床医学学科具有广泛交叉和渗透。通过对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 握免疫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特点,适应性免疫应答及固有性免疫应答的规律、产物 及特点,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免疫学的诊断和防治。通过课堂讲授及讨论等形式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作风,以及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扎实的免疫学知识, 为学生学习后续的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及临床课程奠定基础。 2.教学组织与方法: 进行相关的集体教学备课、教案讲义审核、教学方法研究及多种教学手段探讨与应 用。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交互式课堂教学方式,辅助现代教育技术(CAI多媒体教学) 和传统教学手段。核心内容以讲授为主,重点内容以介绍为主,一般内容以自学为主。 3.教学保障: 电脑、投影仪、扩音器、通畅的网络设备等。 4.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教学网站: ①选用教材:《医学免疫学》(第6版),曹雪涛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1 ②参考书目: 《医学免疫学》(第6版),曹雪涛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医学免疫学》(第3版),龚非力编著,科学出版社
③教学网站: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 川、课时分配安排 理论课 序号 讲课内容 课时分配 1 医学免疫学绪论,免疫器官 2 9 抗原 2 3 免疫球蛋白 2 4 补体系统 2 5 细胞因子 2 6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2 7 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 2 8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提呈 2 9 适应性免疫应答 4 10 固有免疫 2 11 免疫调节、免疫耐受 2 12 超敏反应 4 13 免疫缺陷病 2 14 自身免疫病 2 15 肿瘤免疫 2 合计 34 V、正文 理论教学大纲 本大纲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教学内容中重点内容下划实线,难点内 容下划虚线,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内容下划双实线。 第一章免疫学绪论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现代免疫概念和免疫系统的功能在正常与异常时的表现。掌握固有免疫及 适应性免疫的概念与特点。 (二)熟悉免疫学的概念。 (三)了解抗原与免疫系统的组成,了解免疫学的发展史及展望。 二、教学内容 (一)免疫概念,免疫学研究范畴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三)免疫应答的类型:固有免疫及其特点:适应性免疫及其特点。 (四)免疫学发展史及展望:了解免疫学发展经历的经验免疫学时期、科学免疫学时期 和现代免疫学时期。 第二章 免疫器官和组织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免疫器官的组成。掌握免疫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二)熟悉胸腺微环境,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的概念和意义。 (三)了解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概况。 二、教学内容 (一)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及其功能。 (二)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及脾的结构,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三)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的基本概念。 第三章抗原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抗原的概念与抗原的两种特性,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掌握抗原表位的概 念和类型。 (二)熟悉决定抗原分子免疫原性的因素;抗原的分类及其医学意义。 (三)了解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的概念与作用。 二、教学内容: (一)抗原的概念:抗原的免疫原性与免疫反应性。 3
(二)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三)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四)抗原的分类及其医学意义。 (五)超抗原;佐剂:丝裂原的基本概念。 第四章抗体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掌握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及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掌握单克隆抗体的概念 (二)熟悉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免疫球蛋白的独特型:熟悉五大类免疫球蛋白的特 性与功能。 (三)了解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免疫原性:免疫球蛋白的多样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 二、教学内容 (一)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 (二)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基本结构及其他成分。 (三)免疫球蛋自的水解片段。」 (四)免疫球蛋白的免疫原性。 (五)免疫球蛋白的功能:V区和C区的功能。 (六)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 (七)人工制备抗体: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主要种类。 第五章补体系统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补体的概念及其组成;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MBL途径与旁路途径的异同; 补体的生物学效应。 (二)熟悉补体经典途径、MBL途径与旁路途径的激活过程。 (三)了解补体系统的命名;补体活化的调控;补体受体:补体与疾病。 二、教学内容 (一)补体系统的概念、组成与命名。 4
(二)补体经典途径,MBL途径与旁路途径的激活过程。■ (三)补体活化的调控:自身调控与调节因子的作用。 (四)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五)补体与疾病 第六章 细胞因子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细胞因子的概念与共同特点;细胞因子的分类 (二)熟悉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活性。 (三)了解细胞因子受体的分类;细胞因子临床应用。 二、教学内容 (一)细胞因子的概念与特性。 (二)细胞因子的分类(六类)。 (三)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四)细胞因子受体。 (五)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 第八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一、教学要求 (一)掌握MHC的概念;经典的HLAI类分子和HLA II类分子的编码基因;MHCI类 和II类分子的分布、结构和功能特点。 (二)熟悉MHC的遗传特征,MHC分子和抗原肽相互作用;MHC的生物学功能。 (三)了解HLA-复合体的免疫功能相关基因,HLA与临床医学。 二、教学内容 (一)MHC概念,经典的HLA-I类分子和II类分子的编码基因,免疫功能相关基因。 (二)多基因性、高度多态性、.单元型遗传、连锁不平衡。」 (三)MHC-I类分子和II类分子的分布、结构,MC分子和抗原肽相互作用.」 (四)MHC的生物学功能。 (五)HLA与临床医学。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