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上片借歌颂孙权、刘裕, 表明作者抗金救国的宏图大略;下片以宋文帝刘义隆草 率北伐而导致失败的史实,警告当权者不要急于用兵, 显示了作者对恢复大业的深谋远虑。 ■李清照是婉约词派的主要代表作家之一。《醉花阴》这 首词写重阳节独守空闺、思念离人的苦状,成功地刻画 了一个多愁善感的少妇形象,历来被视为宋词中的佳作。 《声声慢》作于李清照的晚年,抒发的是她后半生饱经 忧患的身世之感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上片借歌颂孙权、刘裕, 表明作者抗金救国的宏图大略;下片以宋文帝刘义隆草 率北伐而导致失败的史实,警告当权者不要急于用兵, 显示了作者对恢复大业的深谋远虑。 ▪ 李清照是婉约词派的主要代表作家之一。《醉花阴》这 首词写重阳节独守空闺、思念离人的苦状,成功地刻画 了一个多愁善感的少妇形象,历来被视为宋词中的佳作。 《声声慢》作于李清照的晚年,抒发的是她后半生饱经 忧患的身世之感
第四课柳词质首
JDCD经典晨读
■焚书坑 章碣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①居。 坑灰未冷山东2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赏析】这首诗就秦末动乱的局面,对秦始皇焚书的 暴虐行径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无情的谴责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采纳丞相李斯的奏议,下令在 全国范围内搜集焚毁儒家《诗》、《书》和百家之书, 令下之后三十日不烧者,罚作筑城的苦役,造成中国历 史上一场文化浩劫
▪ 焚书坑 ▪ 章碣 ▪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①居。 ▪ 坑灰未冷山东②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 【赏析】 这首诗就秦末动乱的局面,对秦始皇焚书的 暴虐行径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无情的谴责。 ▪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采纳丞相李斯的奏议,下令在 全国范围内搜集焚毁儒家《诗》、《书》和百家之书, 令下之后三十日不烧者,罚作筑城的苦役,造成中国历 史上一场文化浩劫
■焚书坑据传是当年焚书的一个洞穴,旧址在今陕西省临 潼县东南的骊山上。章碣或者到过那里,目之所触,感 慨系之,便写了这首诗。 诗一开始就接触主题。首句用略带夸张的语言揭示矛盾: 竹帛化为灰烟消失了,秦始皇的帝业也就跟着灭亡了 好像当初在焚书坑里焚烧的就是他的嬴氏天下。这一句 夹叙夹议,明叙暗议,有实有虚。“竹帛烟销”是实写, 有形象可见。“竹帛”是古代写书的材料,这里指书。 “帝业虚”是虚写。这种虚实相间的表现手法极富韵致
▪ 焚书坑据传是当年焚书的一个洞穴,旧址在今陕西省临 潼县东南的骊山上。章碣或者到过那里,目之所触,感 慨系之,便写了这首诗。 ▪ 诗一开始就接触主题。首句用略带夸张的语言揭示矛盾: 竹帛化为灰烟消失了,秦始皇的帝业也就跟着灭亡了, 好像当初在焚书坑里焚烧的就是他的嬴氏天下。这一句 夹叙夹议,明叙暗议,有实有虚。 “竹帛烟销”是实写, 有形象可见。 “竹帛”是古代写书的材料,这里指书。 “帝业虚”是虚写。这种虚实相间的表现手法极富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