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的社会 9 于是,我们发现,最民主、最和平、最繁荣的欧洲国家,以 及世界上最昌盛的美国,显示出了最严重的精神障碍症的症 状。西方世界的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是舒适的物质生活, 相对平均的财富分配,稳定的民主和持久的和平;但是,正是 最接近这个目标的国家表现出了最严重的心理不平衡的症 状!当然,这些数字本身并没有证明什么,但至少,它们是令人 吃惊的。虽然我们对整个问题还未作详细讨论,但是这些资料 却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奋斗的目标,难道 没有根本性的错误吗 这是否是因为中产阶级富裕的生活在满足了我们的物质 需要之后给我们带来了极度的厌烦之感,而自杀及嗜酒则是 逃避这种厌烦的病态方式呢?这些数字是否有力地说明了这 样的真理:“人不单靠食物而生活?”这些资料是否表明,现代 文明没有满足人的内心需要?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些需要 又是什么呢 以下几章便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并试图就当代西方文化 对生活在我们这个制度下的人们的精神健康和健全的影响情 况作一番批判性的估价。不过,在对这些问题作专门讨论之 前,我们似乎应该先讨论一下社会常态病理这个一般性问题。 这个问题也是本书所表达的思想总倾向的前提
于 是 , 我 们 发 现 , 最 民 主 、 最 和 平 、 最 繁 荣 的 欧 洲 国 家 , 以 及 世 界 上 最 昌 盛 的 美 国 , 显 示 出 了 最 严 重 的 精 神 障 碍 症 的 症 状 。 西 方 世 界 的 整 个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的 目 标 是 舒 适 的 物 质 生 活 , 相 对 平 均 的 财 富 分 配 , 稳 定 的 民 主 和 持 久 的 和 平 ; 但 是 , 正 是 最 接 近 这 个 目 标 的 国 家 表 现 出 了 最 严 重 的 心 理 不 平 衡 的 症 状 ! 当 然 , 这 些 数 字 本 身 并 没 有 证 明 什 么 , 但 至 少 , 它 们 是 令 人 吃 惊 的 。 虽 然 我 们 对 整 个 问 题 还 未 作 详 细 讨 论 , 但 是 这 些 资 料 却 提 出 了 一 个 问 题 : 我 们 的 生 活 方 式 , 我 们 奋 斗 的 目 标 , 难 道 没 有 根 本 性 的 错 误 吗 ? 这 是 否 是 因 为 中 产 阶 级 富 裕 的 生 活 在 满 足 了 我 们 的 物 质 需 要 之 后 给 我 们 带 来 了 极 度 的 厌 烦 之 感 , 而 自 杀 及 嗜 酒 则 是 逃 避 这 种 厌 烦 的 病 态 方 式 呢 ? 这 些 数 字 是 否 有 力 地 说 明 了 这 样 的 真 理 : “ 人 不 单 靠 食 物 而 生 活 ? ” 这 些 资 料 是 否 表 明 , 现 代 文 明 没 有 满 足 人 的 内 心 需 要 ? 如 果 真 是 这 样 , 那 么 , 这 些 需 要 又 是 什 么 呢 ? 以 下 几 章 便 试 图 回 答 这 个 问 题 , 并 试 图 就 当 代 西 方 文 化 对 生 活 在 我 们 这 个 制 度 下 的 人 们 的 精 神 健 康 和 健 全 的 影 响 情 况 作 一 番 批 判 性 的 估 价 。 不 过 , 在 对 这 些 问 题 作 专 门 讨 论 之 前 , 我 们 似 乎 应 该 先 讨 论 一 下 社 会 常 态 病 理 这 个 一 般 性 问 题 。 这 个 问 题 也 是 本 书 所 表 达 的 思 想 总 倾 向 的 前 提 。 健 全 的 社 会 9
健全的社会 第二章社会是否会 呈现病态? 社会常态的病理研究0 个社会整个地在精神上不够健全的说法,暗含着一个 有争议的假设,这个假设与当今大多数社会学家所持的社会 相对主义 ociological relativ ism)立场相反。这些社会学家 提出,任何一个社会,只要它能运转,就是正常的,而所谓病态 则只能从个人不能适应他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的角度来加以 界定。 “健全社会”这一说法包含着一个与社会相对主义不同的 前提。只有在我们假设有不太健全的社会之时,这种说法才有 意义。这种说法又暗含着这样的情况:世上有放之四海而皆准 的衡量精神健康的标准,我们可以依据这些标准来判断每个 社会的健康状况。这种规范人本主义( normative humanism) 的立场基于几个基本前提。 我们不能只根据解剖学和生理学来给“人”这个种属下定 义。人类社会的成员有着共同的基本精神素质,人人都按照支 ①在本章中,我引用了我原来发表的文章“神经症的个人和社会原因”中的 观点,见《美国社会学评论》总第九期,1944年4月
第 二 章 社 会 是 否 会 呈 现 病 态 ? — — 社 会 常 态 的 病 理 研 究 ① 一 个 社 会 整 个 地 在 精 神 上 不 够 健 全 的 说 法 , 暗 含 着 一 个 有 争 议 的 假 设 , 这 个 假 设 与 当 今 大 多 数 社 会 学 家 所 持 的 · 社 · 会 · 相 · 对 · 主 · 义 ( S o c i o l o g i c a l r e l a t i v i s m ) 立 场 相 反 。 这 些 社 会 学 家 提 出 , 任 何 一 个 社 会 , 只 要 它 能 运 转 , 就 是 正 常 的 , 而 所 谓 病 态 则 只 能 从 个 人 不 能 适 应 他 所 在 社 会 的 生 活 方 式 的 角 度 来 加 以 界 定 。 “ 健 全 社 会 ” 这 一 说 法 包 含 着 一 个 与 社 会 相 对 主 义 不 同 的 前 提 。 只 有 在 我 们 假 设 有 · 不 · 太 健 全 的 社 会 之 时 , 这 种 说 法 才 有 意 义 。 这 种 说 法 又 暗 含 着 这 样 的 情 况 : 世 上 有 放 之 四 海 而 皆 准 的 衡 量 精 神 健 康 的 标 准 , 我 们 可 以 依 据 这 些 标 准 来 判 断 每 个 社 会 的 健 康 状 况 。 这 种 · 规 · 范 · 人 · 本 · 主 · 义 ( n o r m a t i r e h u m a n i s m ) 的 立 场 基 于 几 个 基 本 前 提 。 我 们 不 能 只 根 据 解 剖 学 和 生 理 学 来 给 “ 人 ” 这 个 种 属 下 定 义 。 人 类 社 会 的 成 员 有 着 共 同 的 基 本 · 精 · 神 素 质 , 人 人 都 按 照 支 1 0 健 全 的 社 会 ① 在 本 章 中 , 我 引 用 了 我 原 来 发 表 的 文 章 “ 神 经 症 的 个 人 和 社 会 原 因 ” 中 的 观 点 , 见 《 美 国 社 会 学 评 论 》 总 第 九 期 , 1 9 4 4 年 4 月
健全的社会 配精神和感情功能的规律行事,大家都为着圆满解决人类生 存问题的目标而努力。诚然,我们对人的了解还很不完全,迄 今为止,我们还无法从心理学的角度给人下一个完美的定义。 “人学”( science of man)的最终任务便是对可以被称之为“人 性”的东西加以正确的描述。人们通常所说的“人性”实际上只 是指人性所具有的众多表现形式之一,而且常常是指那种病 态的表现形式。人们根据这种错误定义辩护道,一个特定类型 的社会是人的精神素质的必然结果。 自由主义者不赞成人性概念这一极端保守的用法。从18 世纪以来,他们一直强调人性的可塑性和环境因素的决定性 影响。这种强调说法既真实又重要。很多社会学家以此为基 础,进而提出了一种假设:人的精神构成犹如一张白纸,其本 身并没有什么天生的品质,社会和文化在这张白纸上写下了 具体的内容。这种看法与对立的观点一样,既不能自圆其说 也对社会进步起着破坏作用。真正的问题是,我们必须从我们 观察不同的个人和文化之后得到的人性的无数表现形式(包 括正常的和病态的形式),推断出整个人类共有的根本本质 这项任务就是要进一步认识人性的内在规律以及人性发展的 固有目标。 关于人性的这种概念不同于人们习惯上的用法。人在改 造周围世界的同时,也在历史的进程中改造了自己。事实上, 人是自己的创造之物。但是,正像他只能按照自然物质的性质 来改造、改变自然界一样,他也只能按人的本性来改造、改变 他自己。人在历史进程中所做的,便是开发这种潜力,并按照 人性的可能发展方向来改造这种潜力。如果说“生物学的”观 点及“社会学的”观点的提法是把人性的两个方面相互割裂开
配 精 神 和 感 情 功 能 的 规 律 行 事 , 大 家 都 为 着 圆 满 解 决 人 类 生 存 问 题 的 目 标 而 努 力 。 诚 然 , 我 们 对 人 的 了 解 还 很 不 完 全 , 迄 今 为 止 , 我 们 还 无 法 从 心 理 学 的 角 度 给 人 下 一 个 完 美 的 定 义 。 “ 人 学 ” ( s c i e n c e o f m a n ) 的 最 终 任 务 便 是 对 可 以 被 称 之 为 “ 人 性 ” 的 东 西 加 以 正 确 的 描 述 。 人 们 通 常 所 说 的 “ 人 性 ” 实 际 上 只 是 指 人 性 所 具 有 的 众 多 表 现 形 式 之 一 , 而 且 常 常 是 指 那 种 病 态 的 表 现 形 式 。 人 们 根 据 这 种 错 误 定 义 辩 护 道 , 一 个 特 定 类 型 的 社 会 是 人 的 精 神 素 质 的 必 然 结 果 。 自 由 主 义 者 不 赞 成 人 性 概 念 这 一 极 端 保 守 的 用 法 。 从 1 8 世 纪 以 来 , 他 们 一 直 强 调 人 性 的 可 塑 性 和 环 境 因 素 的 决 定 性 影 响 。 这 种 强 调 说 法 既 真 实 又 重 要 。 很 多 社 会 学 家 以 此 为 基 础 , 进 而 提 出 了 一 种 假 设 : 人 的 精 神 构 成 犹 如 一 张 白 纸 , 其 本 身 并 没 有 什 么 天 生 的 品 质 , 社 会 和 文 化 在 这 张 白 纸 上 写 下 了 具 体 的 内 容 。 这 种 看 法 与 对 立 的 观 点 一 样 , 既 不 能 自 圆 其 说 , 也 对 社 会 进 步 起 着 破 坏 作 用 。 真 正 的 问 题 是 , 我 们 必 须 从 我 们 观 察 不 同 的 个 人 和 文 化 之 后 得 到 的 人 性 的 无 数 表 现 形 式 ( 包 括 正 常 的 和 病 态 的 形 式 ) , 推 断 出 整 个 人 类 共 有 的 根 本 本 质 。 这 项 任 务 就 是 要 进 一 步 认 识 人 性 的 内 在 规 律 以 及 人 性 发 展 的 固 有 目 标 。 关 于 人 性 的 这 种 概 念 不 同 于 人 们 习 惯 上 的 用 法 。 人 在 改 造 周 围 世 界 的 同 时 , 也 在 历 史 的 进 程 中 改 造 了 自 己 。 事 实 上 , 人 是 自 己 的 创 造 之 物 。 但 是 , 正 像 他 只 能 按 照 自 然 物 质 的 性 质 来 改 造 、 改 变 自 然 界 一 样 , 他 也 只 能 按 人 的 本 性 来 改 造 、 改 变 他 自 己 。 人 在 历 史 进 程 中 所 做 的 , 便 是 开 发 这 种 潜 力 , 并 按 照 人 性 的 可 能 发 展 方 向 来 改 造 这 种 潜 力 。 如 果 说 “ 生 物 学 的 ” 观 点 及 “ 社 会 学 的 ” 观 点 的 提 法 是 把 人 性 的 两 个 方 面 相 互 割 裂 开 健 全 的 社 会 1 1
健全的社会 来的话,那么,这里提出的观点便既不是“生物学的”,也不是 社会学的”,而是超越于这种二分法之上的。这种观点认为, 人内在的主要感情和动力是人的全部存在的产物,这些情感 和动力是明确、可知的,一部分有益于健康和幸福,另一些则 易于造成疾病与哀愁。任何一种社会秩序都不会创造这些基 本感情和动力,但却决定着哪几种潜在的感情可以表现出来 或者占据优势地位。当人出现在任何一种既定的文化中时,他 总是人性的一种表现,不过,这种表现形式却是由他所处的社 会情况所决定的,并且是这个社会的特定产物。婴儿一生下来 就具有人的一切潜力,这些潜力能够在有利的社会文化条件 下充分发挥出来;整个人类也是如此,在历史的进程中,潜在 的品质会演变成实在的东西 规范人本主义的态度是基于这样一种看法:就像其它问 题一样,解决人类存在问题的办法,也有正确的、错误的、令人 满意的和令人不满意的。如果依照人性的特征和规律发展成 熟,他的精神就会健康。精神病的发生即在于没有这种发展。 从这个前提出发我们可知,衡量精神健康的标准,并不是指用 来判断个人是否能适应一个特定的社会秩序的尺度,而是指 能够就人类生存问题作出满意回答,适用于全人类的普遍准 则 人们最容易对社会成员的精神状态产生错觉,原因在于 人们观念中的“共同确认”( con sen sual validation)。由于大多 数人都有某种思想或感情,这种思想感情就必定是正当的 这种想法实在十分幼稚。再也没有比这更错误的了。这 种共同确认的看法与理性和精神健康都不相干,这种情况正 像我们可以说“两个人发了疯”,也就可以说“上百万人发了
来 的 话 , 那 么 , 这 里 提 出 的 观 点 便 既 不 是 “ 生 物 学 的 ” , 也 不 是 “ 社 会 学 的 ” , 而 是 超 越 于 这 种 二 分 法 之 上 的 。 这 种 观 点 认 为 , 人 内 在 的 主 要 感 情 和 动 力 是 人 的 全 部 存 在 的 产 物 , 这 些 情 感 和 动 力 是 明 确 、 可 知 的 , 一 部 分 有 益 于 健 康 和 幸 福 , 另 一 些 则 易 于 造 成 疾 病 与 哀 愁 。 任 何 一 种 社 会 秩 序 都 不 会 创 造 这 些 基 本 感 情 和 动 力 , 但 却 决 定 着 哪 几 种 潜 在 的 感 情 可 以 表 现 出 来 或 者 占 据 优 势 地 位 。 当 人 出 现 在 任 何 一 种 既 定 的 文 化 中 时 , 他 总 是 人 性 的 一 种 表 现 , 不 过 , 这 种 表 现 形 式 却 是 由 他 所 处 的 社 会 情 况 所 决 定 的 , 并 且 是 这 个 社 会 的 特 定 产 物 。 婴 儿 一 生 下 来 就 具 有 人 的 一 切 潜 力 , 这 些 潜 力 能 够 在 有 利 的 社 会 文 化 条 件 下 充 分 发 挥 出 来 ; 整 个 人 类 也 是 如 此 , 在 历 史 的 进 程 中 , 潜 在 的 品 质 会 演 变 成 实 在 的 东 西 。 · 规 · 范 · 人 · 本 · 主 · 义 的 态 度 是 基 于 这 样 一 种 看 法 : 就 像 其 它 问 题 一 样 , 解 决 人 类 存 在 问 题 的 办 法 , 也 有 正 确 的 、 错 误 的 、 令 人 满 意 的 和 令 人 不 满 意 的 。 如 果 依 照 人 性 的 特 征 和 规 律 发 展 成 熟 , 他 的 精 神 就 会 健 康 。 精 神 病 的 发 生 即 在 于 没 有 这 种 发 展 。 从 这 个 前 提 出 发 我 们 可 知 , 衡 量 精 神 健 康 的 标 准 , 并 不 是 指 用 来 判 断 个 人 是 否 能 适 应 一 个 特 定 的 社 会 秩 序 的 尺 度 , 而 是 指 能 够 就 人 类 生 存 问 题 作 出 满 意 回 答 , 适 用 于 全 人 类 的 普 遍 准 则 。 人 们 最 容 易 对 社 会 成 员 的 精 神 状 态 产 生 错 觉 , 原 因 在 于 人 们 观 念 中 的 “ 共 同 确 认 ” ( c o n s e n s u a l v a l i d a t i o n ) 。 由 于 大 多 数 人 都 有 某 种 思 想 或 感 情 , 这 种 思 想 感 情 就 必 定 是 正 当 的 — — 这 种 想 法 实 在 十 分 幼 稚 。 再 也 没 有 比 这 更 错 误 的 了 。 这 种 共 同 确 认 的 看 法 与 理 性 和 精 神 健 康 都 不 相 干 , 这 种 情 况 正 像 我 们 可 以 说 “ 两 个 人 发 了 疯 ” , 也 就 可 以 说 “ 上 百 万 人 发 了 1 2 健 全 的 社 会
健全的社会 疯”一样。千千万万的人都有同样的恶习,这并不能把恶习变 成美德;千千万万的人都犯有同样的错误,并不能把错误变成 真理;千千万万的人都有同类的精神病态,并不能使这些人变 成健全的人。 不过,个人的精神病症与社会的精神病之间却有着重大 的区别,这意味着我们应区分两个概念:什么是缺陷,什么是 神经症。如果一个人不能达到自由,没有自发性,无法真正表 达自己的思想,而我们又认为自由和自发性是人人都应达到 的客观目标,那么,他就可能被视为有严重缺陷。如果这样 个目标并没有被一个既定社会的多数成员达到,那么我们涉 及的就是社会造成的缺陷现象。一个人同许多其他人一样都 有这种缺陷:事实上,他自己也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缺乏, 没有感到自己与人不同,没有感到被人抛弃,因此自身安全也 不会感到受到了威胁。他知道,他可能失去的丰富生活和真正 的幸福感都会得到补偿,这种补偿便是他与全人类协调一致 的安全感。事实上,他的这种缺陷也许会被他所处的文化捧为 美德,因而他可能会飘然起来。 加尔文教义在人们心中所掀起的罪恶与焦虑感就是一个 实例。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一个人深感自己软弱无力,毫无 价值,不断地怀疑自己是得到了拯救还是受到了终身惩罚;如 果他几乎无法享受真正的欢乐——那么,这个人就存在着严 重的缺陷。但是,正因为文化铸就了这一缺陷,人们便把这种 缺陷看得特别有价值,因而,这个人也就绝不会被当成神经症 患者。可是,如果换成另一个文化环境,同样的缺陷就会给他 带来孤独,使他深感精神不健全,于是他就会患神经症。 斯宾诺莎非常明白地说明了这种社会造成的缺陷。她说:
疯 ” 一 样 。 千 千 万 万 的 人 都 有 同 样 的 恶 习 , 这 并 不 能 把 恶 习 变 成 美 德 ; 千 千 万 万 的 人 都 犯 有 同 样 的 错 误 , 并 不 能 把 错 误 变 成 真 理 ; 千 千 万 万 的 人 都 有 同 类 的 精 神 病 态 , 并 不 能 使 这 些 人 变 成 健 全 的 人 。 不 过 , 个 人 的 精 神 病 症 与 社 会 的 精 神 病 之 间 却 有 着 重 大 的 区 别 , 这 意 味 着 我 们 应 区 分 两 个 概 念 : 什 么 是 · 缺 · 陷 , 什 么 是 · 神 · 经 · 症 。 如 果 一 个 人 不 能 达 到 自 由 , 没 有 自 发 性 , 无 法 真 正 表 达 自 己 的 思 想 , 而 我 们 又 认 为 自 由 和 自 发 性 是 人 人 都 应 达 到 的 客 观 目 标 , 那 么 , 他 就 可 能 被 视 为 有 严 重 缺 陷 。 如 果 这 样 一 个 目 标 并 没 有 被 一 个 既 定 社 会 的 多 数 成 员 达 到 , 那 么 我 们 涉 及 的 就 是 · 社 · 会 · 造 · 成 · 的 · 缺 · 陷 现 象 。 一 个 人 同 许 多 其 他 人 一 样 都 有 这 种 缺 陷 ; 事 实 上 , 他 自 己 也 并 没 有 意 识 到 这 是 一 种 缺 乏 , 没 有 感 到 自 己 与 人 不 同 , 没 有 感 到 被 人 抛 弃 , 因 此 自 身 安 全 也 不 会 感 到 受 到 了 威 胁 。 · 他 · 知 · 道 , 他 可 能 失 去 的 丰 富 生 活 和 真 正 的 幸 福 感 都 会 得 到 补 偿 , 这 种 补 偿 便 是 他 与 全 人 类 协 调 一 致 的 安 全 感 。 事 实 上 , 他 的 这 种 缺 陷 也 许 会 被 他 所 处 的 文 化 捧 为 美 德 , 因 而 他 可 能 会 飘 然 起 来 。 加 尔 文 教 义 在 人 们 心 中 所 掀 起 的 罪 恶 与 焦 虑 感 就 是 一 个 实 例 。 我 们 可 以 这 样 说 , 如 果 一 个 人 深 感 自 己 软 弱 无 力 , 毫 无 价 值 , 不 断 地 怀 疑 自 己 是 得 到 了 拯 救 还 是 受 到 了 终 身 惩 罚 ; 如 果 他 几 乎 无 法 享 受 真 正 的 欢 乐 — — 那 么 , 这 个 人 就 存 在 着 严 重 的 缺 陷 。 但 是 , 正 因 为 文 化 铸 就 了 这 一 缺 陷 , 人 们 便 把 这 种 缺 陷 看 得 特 别 有 价 值 , 因 而 , 这 个 人 也 就 绝 不 会 被 当 成 神 经 症 患 者 。 可 是 , 如 果 换 成 另 一 个 文 化 环 境 , 同 样 的 缺 陷 就 会 给 他 带 来 孤 独 , 使 他 深 感 精 神 不 健 全 , 于 是 他 就 会 患 神 经 症 。 斯 宾 诺 莎 非 常 明 白 地 说 明 了 这 种 社 会 造 成 的 缺 陷 。 她 说 : 健 全 的 社 会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