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的4与特茶
细菌的理化性状 一、化学组成 二、物理性状
细菌的理化性状 一、化学组成 二、物理性状
细菌的化学组成 构成:水(75-90%)、无机盐、蛋白质、 糖、脂类、核酸 元素:C、O、N、S、H、P、K、Na、Fe、 Mg、Ca、Cl 特有成分:肽聚糖、胞壁酸、磷壁酸、D型氨 基酸、砒啶二羧酸、二氨基庚二酸
细菌的化学组成 构成:水(75-90%)、无机盐、蛋白质、 糖、脂类、核酸 元素:C、O、N、S、H、P、K、Na、Fe、 Mg、Ca、Cl 特有成分:肽聚糖、胞壁酸、磷壁酸、D型氨 基酸、砒啶二羧酸、二氨基庚二酸
细菌的物理性状 光学性质:半透明颗粒(透射、折射) 表面积:较一般生物体大一万倍 带电现象:G+菌,PI2-3、G-菌,PI4-5 半透性:细胞壁、细胞膜 渗透压:G+菌,20-25个大气压、 G-菌,5-6个大气压
细菌的物理性状 光学性质:半透明颗粒(透射、折射) 表面积:较一般生物体大一万倍 带电现象:G+菌,PI 2-3、G-菌,PI 4-5 半透性:细胞壁、细胞膜 渗透压:G+菌,20-25个大气压、 G-菌, 5-6个大气压
细菌的生长与营养 一、细菌生长的环境因素 二、细菌的营养类型 三、细菌的营养摄取方式
细菌的生长与营养 一、细菌生长的环境因素 二、细菌的营养类型 三、细菌的营养摄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