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岩浆作用及岩浆岩 §1概念 岩浆——上地幔或地壳深处,天然产岀的成分以硅酸盐为主的高温溶融 物质。 化学成分:SiO2为主Al2O3、Go、FeO 依SiO2多少分 超基性<45%、基性45-52%、中性53-65%酸性>65% 富含挥发份:H2O、CO2、NH3、H2S 物理性质:T高(650°-1400℃)P大(几千大气压)粘稠流体 基性——T高、P小、稀 酸性——T小、P大、稠 二.岩浆作用—岩浆形成、运移、冷凝的全部过程。 喷出作用 浅成侵入作用 侵入作用 三、岩浆岩—一 喷出岩 熔融岩浆冷凝后形成的岩石 §2喷出作用与喷出岩
1 第三章 岩浆作用及岩浆岩 §1 概 念 一、岩浆——上地幔或地壳深处,天然产出的成分以硅酸盐为主的高温溶融 物质。 化学成分: SiO2为主 Al2O3、Go、FeO … … 依SiO2多少分: 超基性<45%、基性 45-52%、中性 53-65% 酸性>65% 富含挥发份:H2O、CO2、NH3、H2S 物理性质:T高(650°-1400℃)P大(几千大气压)粘稠流体 基性—— T 高、P小、稀 酸性—— T 小、P 大、 稠 二. 岩浆作用——岩浆形成、运移、冷凝的全部过程。 喷出作用 侵入作用 三、岩浆岩—— 熔融岩浆冷凝后形成的岩石 §2 喷出作用与喷出岩 浅成侵入作用 深成侵入作用 喷出岩 侵入岩
、岩浆活动与火山构造 (一)喷出活动(火山活动、火山爆发)一岩浆形成,向上运移并喷出地表, 在地表冷凝的全部过程。 火山喷发是一种极为壮观而又令人生畏的自然现象,但由于喷发前征擦兆 明显,有一定的地形标志,一般不会给人类生命带来大危害。现代火山活动,内 陆不多,常见一些岛国、沿海地区。 根据火山活动情况分 活火山actⅳ ve volcano—现代仍在活动或周期性活动 美(圣海伦斯)意(维苏威、埃特纳 休眠火山 dormant volcano—人类史后喷发过,但长期以来静止。 (五大莲池) 死火山 extinct volcano—人类史前喷发过,史后从未喷发的火山。 (江宁方山) (二)火山喷发类型 裂隙式喷发—岩浆沉地表狭长的裂隙溢出 地史早期多。通常地球形成初期,地壳薄,此方式较多 现代洋脊附近,冰岛是洋脊在陆地上延伸通过的地方,有较多 的裂隙式喷发。 中心式喷发—岩浆沿火山通道上移从火山口喷出 1.猛烈式:突然喷发(酸性粘度大易发生)喷发开始时,火山突然爆
2 一、岩浆活动与火山构造 (一) 喷出活动(火山活动、火山爆发)——岩浆形成,向上运移并喷出地表, 在地表冷凝的全部过程。 火山喷发是一种极为壮观而又令人生畏的自然现象,但由于喷发前征擦兆 明显,有一定的地形标志,一般不会给人类生命带来大危害。现代火山活动,内 陆不多,常见一些岛国、沿海地区。 根据火山活动情况分: 活火山 active volcano——现代仍在活动或周期性活动。 美(圣海伦斯)意(维苏威、埃特纳) 休眠火山 dormant volcano ——人类史后喷发过,但长期以来静止。 (五大莲池) 死火山 extinct volcano —— 人类史前喷发过,史后从未喷发的火山。 (江宁方山) (二) 火山喷发类型 裂隙式喷发——岩浆沉地表狭长的裂隙溢出。 地史早期多。通常地球形成初期,地壳薄,此方式较多。 现代洋脊附近,冰岛是洋脊在陆地上延伸通过的地方,有较多 的裂隙式喷发。 中心式喷发——岩浆沿火山通道上移从火山口喷出。 1. 猛烈式:突然喷发(酸性粘度大易发生)喷发开始时,火山突然爆
炸,大量的气体、围岩、岩浆一齐喷出,危害大。1902年西印 度群岛的培雷火山喷发,高4000米,山角下圣佩尔城倾刻间被 摧毁,死亡达40000人。 2.宁静式(夏威夷式):基性岩浆容易发生。 3.递进式:猛烈—宁静 (三)火山构造 火山锥:熔岩锥、集块锥、复合锥 火山口、火山通道及火山颈 二、火山喷出物及喷出岩 (一)喷出物:气体、液体、固体 1.气体:在岩浆向上运移的过程中,遭受到上伏岩层的压力越来越 小,这时,在深处高压下,溶于岩浆的挥发份,首先成为气体并沿岩层 的孔隙、裂隙、逸出地表,且量浓度越来越大。成分主要为H2O>60% 喷发前,大量气体;喷发中,仍有大量气体随岩浆喷出;喷发后期, 当岩浆停止喷发后,气体仍徐徐逸出。 2.固体(火山碎屑) 先冷凝或半冷凝在火山通过的物质
3 炸,大量的气体、围岩、岩浆一齐喷出,危害大。1902年西印 度群岛的培雷火山喷发,高4000米,山角下圣佩尔城倾刻间被 摧毁,死亡达40000人。 2. 宁静式(夏威夷式):基性岩浆容易发生。 3. 递进式:猛烈——宁静 (三) 火山构造 火山锥:熔岩锥、集块锥、复合锥 火山口、火山通道及火山颈 二、火山喷出物及喷出岩 (一) 喷出物:气体、液体、固体 1. 气体:在岩浆向上运移的过程中,遭受到上伏岩层的压力越来越 小,这时,在深处高压下,溶于岩浆的挥发份,首先成为气体并沿岩层 的孔隙、裂隙、逸出地表,且量浓度越来越大。成分主要为 H2O>60%、 CO2 、 H2S、 SO2 、 NH3。 喷发前,大量气体;喷发中,仍有大量气体随岩浆喷出;喷发后期, 当岩浆停止喷发后,气体仍徐徐逸出。 2 . 固体(火山碎屑) 1. 先冷凝或半冷凝在火山通过的物质 2. 岩浆液滴,喷到空中,在空中冷凝后落下 3. 围岩
火山弹>50mm 砾灰 250mm 2mm(凝灰岩) 火山渣大小不一、多孔、渣状 3.液体(熔岩) 火山喷发的主体。喷出地表后失去一些挥发份的岩浆称熔浆,熔浆冷 凝后成岩称为熔岩。熔岩是熔浆流动过程中冷凝的,具各种形态(熔岩被、 舌状熔岩流,绳索状溶岩,枕状熔岩,熔岩瀑布,均反映岀流动痕迹 地表熔岩可组成大面积高原,如印度的德高原,由玄武岩组成,厚3000米, 面积100平方公里 C二)喷出岩(火山岩) 由火山喷出物形成的岩石
4 火山弹 >50m m 砾 2—50mm 灰> 2mm(凝灰岩) 火山渣 大小不一、多孔、渣状 3. 液体(熔岩) 火山喷发的主体。喷出地表后失去一些挥发份的岩浆称熔浆,熔浆冷 凝后成岩称为熔岩。熔岩是熔浆流动过程中冷凝的,具各种形态(熔岩被、 舌状熔岩流,绳索状溶岩,枕状熔岩,熔岩瀑布,均反映出流动痕迹。 地表熔岩可组成大面积高原,如印度的德高原,由玄武岩组成, 厚 3000 米, 面积 100 平方公里。 (二) 喷出岩(火山岩) ——由火山喷出物形成的岩石。 来源 火山碎屑岩
火山碎屑岩凝灰岩 熔岩 三、世界火山分布 环太平洋火山带 中、酸性 4内冶『四、ll± 现代世界上活火 山500多座,主要分布 我国台湾处于环太平洋带上,有火山十六座—活火山 黑龙江德都五大莲池,二百多年仍有喷发—休眠火山 南京江宁方山、六合桂子山、燕山期火山—死火山 53侵入作用及侵入岩 侵入作用—岩浆由地下深处向上运移,未达到地表而而在地下占
5 三、世界火山分布 现代世界上活火 山 500 多座,主要分布: 我国台湾处于环太平洋带上,有火山十六座——活火山; 黑龙江德都五大莲池,二百多年仍有喷发——休眠火山; 南京江宁方山、六合桂子山、燕山期火山——死火山。 §3.侵入作用及侵入岩 一、 侵入作用——岩浆由地下深处向上运移,未达到地表而而在地下占 火山碎屑岩 熔岩 次火山岩—岩浆在火山通道内冷凝而成岩石 凝灰岩 火山角砾岩 板块边界上 环太平洋火山带 —— 中、酸性 地中海—印尼火山带 —— 基、酸性 洋脊火山带 —— 基性 脊火山带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