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1变质作用概述 前面我们讲了岩浆岩和沉积岩,这两类大岩石是人们最先认识的两类组成地 壳的岩石,在地质学的萌芽时期(约三百年前,十九世纪)曾经发生过所谓“火 成论”与“水成论”的论战。 以德国人魏尔纳为代表的一些地质学家,认为所有的岩石都是从海水中结晶 沉淀而成的(沉积岩)——“水成论 以苏格兰学者郝屯为代表的认为并非所有岩石都是水成的,而多数是像花岗 岩,玄武岩这样的岩石,由地下熔融物质冷凝形成的。——“火成论 这两大学派的争论持续了大约三十年,最后以“火成论”胜利告终。现在我 们知道,组成地球的岩石,不仅有“水成”的沉积岩,“火成都市”的岩浆岩,还 有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三大岩类在地壳中分布大致是 岩浆岩占地壳总体积的64.7% 沉积岩占地壳总体积的7.9%,占地表面积的75%; 变质岩占地壳总体积的27.4%。 概念 变质作用——岩石基本上在固态下,由于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 的作用,发生成分、结构、构造等变化的地质作用。 变质岩—由 原岩—变质→变质岩 岩浆岩正变质 正变质岩 拧和出名在图 名亦压
1 第五章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1.变质作用概述 前面我们讲了岩浆岩和沉积岩,这两类大岩石是人们最先认识的两类组成地 壳的岩石,在地质学的萌芽时期(约三百年前,十九世纪)曾经发生过所谓“火 成论”与“水成论”的论战。 以德国人魏尔纳为代表的一些地质学家,认为所有的岩石都是从海水中结晶 沉淀而成的(沉积岩)——“水成论”。 以苏格兰学者郝屯为代表的认为并非所有岩石都是水成的,而多数是像花岗 岩,玄武岩这样的岩石,由地下熔融物质冷凝形成的。——“火成论”。 这两大学派的争论持续了大约三十年,最后以“火成论”胜利告终。现在我 们知道,组成地球的岩石,不仅有“水成”的沉积岩,“火成都市”的岩浆岩,还 有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三大岩类在地壳中分布大致是: 岩浆岩占地壳总体积的 64.7%; 沉积岩占地壳总体积的 7.9%,占地表面积的 75%; 变质岩占地壳总体积的 27.4%。 一、概念 变质作用——岩石基本上在固态下,由于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 的作用 ,发生成分、结构、构造等变化的地质作用。 变质岩 —— 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原 岩 变质 变质岩 岩浆岩 正变质 正变质岩 沉积岩 负变质 负变质岩
二、引起变质作用的因素 地热 (一)温度:影响变质作用的最基本因素150°-180°~800°-900 升温意味着获得了新的能量,矿物中质点活性增强,可使原来的非晶质 变为晶质,原来小晶粒长大 (二)压力 1.静压力——上覆岩石自重引起的,各向等同。 每公里厚的岩石压力为275巴 地下10公里 约2750巴; 地下20公里 约5500巴。 静压力是各向同性的,作用结果使岩石中矿物变为密度大,体积小 的新矿物 2.定向压力——作用于地壳岩石的侧向挤压力,具有方向性,主要是 挤压力 剪切力 构造力的作用造成。 定向压力的作用结果使岩石中片、柱状矿物定向排列。 (三)化学活动性流体
2 二、引起变质作用的因素 (一) 温度: 影响变质作用的最基本因素 150°-180°~800°-900° 升温意味着获得了新的能量,矿物中质点活性增强,可使原来的非晶质 变为晶质,原来小晶粒长大。 (二) 压力: 1. 静压力——上覆岩石自重引起的,各向等同。 每公里厚的岩石压力为 275 巴; 地下 10 公里 约 2750 巴; 地下 20 公里 约 5500 巴。 静压力是各向同性的,作用结果使岩石中矿物变为密度大,体积小 的新矿物。 2.定向压力 —— 作用于地壳岩石的侧向挤压力,具有方向性,主要是 构造力的作用造成。 定向压力的作用结果使岩石中片、柱状矿物定向排列。 (三)化学活动性流体 来源 地热 岩浆热 岩石的断裂挤压 挤压力 剪切力
岩石粒向孔隙及裂隙中以水为主的液体 z、 结构水[含有矿物H2O、CO2] 以H2O、Co2为主,并含有易挥发的物质 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各种因素是相互配合的,而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 主导因素不同,显出有刀言 而水压凹的T四南 控制反应进程 三、原岩在变庋作用中的变化方式(变质方式) (一)重组合 沉积岩在常温、常压环境下形成,进入变质作用环境后,矿物中的H2O、 Co2等在新环境下失去,而转化为新矿物 岩浆岩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形成,进入相对较低的温压环境后,转为新矿物。 (二)重结晶 固态下,矿物岩矿经有限的粒间溶解,迁移、重新结晶,使原岩矿物中的晶 粒增大且紧密相嵌的作用 石英砂岩 石英岩
3 以 H2O、CO2为主,并含有易挥发的物质 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各种因素是相互配合的,而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 主导因素不同,显出有不同的变质特征 。 三、 原岩在变质作用中的变化方式(变质方式) (一)重组合 沉积岩在常温、常压环境下形成,进入变质作用环境后,矿物中的 H2O、 CO2等在新环境下失去,而转化为新矿物。 岩浆岩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形成,进入相对较低的温压环境后,转为新矿物。 (二)、 重结晶 固态下,矿物岩矿经有限的粒间溶解,迁移、重新结晶,使原岩矿物中的晶 粒增大且紧密相嵌的作用。 石英砂岩 石英岩 来源 岩石粒向孔隙及裂隙中以水为主的液体 结构水[含有矿物H2O、CO2] 岩浆中逃返的热气、热液 地壳深处的热液代入各种元素 参预变质作用的各项化学反应 控制反应进程 扩散、迁移一些元素改变化学成分
石灰岩 大理岩 (三)交代作用 主要由于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使得某些成分的原子、离子、分子从 原岩中带出,另一些成分的原子、离子、分子被带入原岩中,从而改变了原岩的 成分。 交代作用是岩石在固态下发生的物质交换。由于化学活动性流体在岩石空隙 中渗透或扩散,促成了交代作用的进行。 交代作用因为有新的成分带入,因此,是变质过程中原岩物质成分变化的最 重要因素。 52变质岩的特征 变质岩中的矿物 特有矿物变质矿物:石榴子石、红柱石、夕线石、蓝晶石、蓝闪石、 十字石、蛇纹石. 共有矿物:石英、长石、云母 二、变质岩的结构 (一)变晶结构 由于原岩在变质过程中的重结形成的结构
4 石灰岩 大理岩 (三) 交代作用 主要由于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使得某些成分的原子、离子、分子从 原岩中带出,另一些成分的原子、离子、分子被带入原岩中,从而改变了原岩的 成分。 交代作用是岩石在固态下发生的物质交换。由于化学活动性流体在岩石空隙 中渗透或扩散,促成了交代作用的进行。 交代作用因为有新的成分带入,因此,是变质过程中原岩物质成分变化的最 重要因素。 §2.变质岩的特征 一、 变质岩中的矿物 特有矿物变质矿物: 石榴子石、 红柱石、夕线石、蓝晶石、蓝闪石、 十字石、蛇纹石… … 共有矿物: 石英、长石、云母 二、 变质岩的结构 (一)变晶结构 由于原岩在变质过程中的重结形成的结构
粗粒变晶结构主要矿物粒径>3mm 中粒变晶结构 1-3mm 等粒变晶结构 细粒变晶结构 1.按变晶的天小可分为 2.按变晶的形态可以分为 粒状变晶结构 石英 米L杰目姓 (二)变余结构:变质程度浅,保留了部分原岩的结构。 变余斑状结构 变余砂状结构 变质岩的构造 (一)变成构造:原岩构造消失,形成新的构造。 斑点构造:炭质、硅质、铁质、红柱石等呈斑点状 板状构造:岩石具平行、密集、平坦的破裂面,沿此面岩石
5 1. 按变晶的大小可分为 2. 按变晶的形态可以分为 (二) 变余结构:变质程度浅,保留了部分原岩的结构。 变余斑状结构 变余砂状结构… … 三、 变质岩的构造 (一)变成构造:原岩构造消失,形成新的构造。 斑点构造: 炭质、硅质、铁质、红柱石等呈斑点状。 板状构造: 岩石具平行、密集、平坦的破裂面,沿此面岩石 粗粒变晶结构 主要矿物粒径 >3mm 中粒变晶结构 1-3mm 等粒变晶结构 细粒变晶结构 0.1-1mm 显微变晶结构 <0.1mm 不等粒变晶结构 斑状变晶结构 粒状变晶结构 石英 鳞片变晶结构 云母、绿泥石 纤维状变晶结构 阳起石、硅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