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空 汉高祖 > 汉文帝 汉景帝 > 汉武帝 公元前 公元前 公元前 公元前 202年 180年 157年 141年 易错易混 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 制;汉武帝实施“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历史时空 易错易混 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 制;汉武帝实施“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图示点拨 诸侯封地 封地再分封 诸侯国 侯国 (嫡长子继承) (兄弟) 诸侯国 侯国 侯国 (嫡长子继承) (兄弟) (兄弟) 侯国 侯国 侯国 (兄弟) (兄弟) (兄弟)
图示点拨
知识点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1.背景 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 99 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诸侯王门下聚集 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 2.目的 加强中央集权。 3.提出者 合
知识点二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1.背景 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 无为而治 ” 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诸侯王门下聚集 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 2.目的 加强中央集权。 3.提出者 董仲舒
4.措施 (1)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把 立为正统思想,使儒 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2)兴办太学:汉武帝在 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 《书》《礼》《易》《 》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 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5.影响 从此, 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 远
4.措施 (1)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把 儒家学说 立为正统思想,使儒 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2)兴办太学:汉武帝在 长安 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 《书》《礼》《易》《 春秋 》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 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5.影响 从此, 儒学 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 远
因果探源 汉武帝为什么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1)汉初,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他们依附诸侯王,对 抗朝廷,这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无法适应汉武帝时期政治上 大一统的需要。 (2)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核心是把儒家学说提升到“独尊” 的地位,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有利于实现思想上的大一 统
因果探源 汉武帝为什么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1)汉初,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他们依附诸侯王,对 抗朝廷,这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无法适应汉武帝时期政治上 大一统的需要。 (2)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核心是把儒家学说提升到“独尊” 的地位,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有利于实现思想上的大一 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