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综合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课程代 Pharmaceutics 码 PHAR1069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程 授课对 象 药学专业 学 分 3.00 学时 72 主讲教师 杨红,田盛、贾佳、郑计岳、李环球、何慧、薛洁、钱培刚、王燕、刘扬、程亮、 修订日 邓益斌、徐乃玉、张经硕、阮建清 期 2021.08. 指定教材 镇学初、杨红《药学学科综合训练教程》,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在全球化竞争愈演愈烈列的今天,人才已成为首要的核心竞争力。在我国高等教育肩负者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时代重 任。药学是综合性和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药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通过“学科综合训练”课程,在加深巩固各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 上,综合串联各专业内容的系列实验训练,提升综合素质,将药学学科相关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进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发掘并提升创新能 力,为造就高品质人才奠定基础。 本课程是苏州大学药学院经过多年教学创新探索和实践开设的专业必修课。以本院主编的配套教材《药学学科综合训练教程》(人民卫生出版 社,2015年)为支撑,通过学习药物设计、药物合成级鉴定、药效学研究、缓释片的制备及质量控制、原料药及缓释片的质量评价,以及缓释片的
《学科综合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Pharmaceutics 课程代 码 PHAR1069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程 授课对 象 药学专业 学 分 3.00 学时 72 主讲教师 杨红,田盛、贾佳、郑计岳、李环球、何慧、薛洁、钱培刚、王燕、刘扬、程亮、 邓益斌、徐乃玉、张经硕、阮建清 修订日 期 2021.08. 指定教材 镇学初、杨红《药学学科综合训练教程》,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年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在全球化竞争愈演愈烈列的今天,人才已成为首要的核心竞争力。在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时代重 任。药学是综合性和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药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通过“学科综合训练”课程,在加深巩固各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 上,综合串联各专业内容的系列实验训练,提升综合素质,将药学学科相关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进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发掘并提升创新能 力,为造就高品质人才奠定基础。 本课程是苏州大学药学院经过多年教学创新探索和实践开设的专业必修课。以本院主编的配套教材《药学学科综合训练教程》(人民卫生出版 社,2015 年)为支撑,通过学习药物设计、药物合成级鉴定、药效学研究、缓释片的制备及质量控制、原料药及缓释片的质量评价,以及缓释片的
药动学研究,串联了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各主干课程知识并以案例教学的形式进行实践性教学,培 养从事新药研发相关工作的实践性药学创新人才。 (二)课程目标: 以化学药品新药研发为主线,通过“抗流感病毒活性药物的设计与筛选”虚拟仿真药物设计线上教学,“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及其缓释片的研 究”的实践教学,学习药物设计、药物合成级鉴定、药效学研究、缓释片的制备及质量控制、原料药及缓释片的质量评价,以及缓释片的药动学研 究,串联各主干课程知识并以案例教学的形式,虚实互补的实践性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优化知识结构,强化实验技能,训练抽象思维,培养创新 能力,提升科学素养和专业使命感,达到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为将来从事新药研发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1知识目标: (1)学习在线课“抗流感病毒活性药物的设计与筛选”的奥司他韦的药物设计部分: (2)学习在线课“抗流感病毒活性药物的设计与筛选”的奥司他韦的药物筛选部分: (3)学习“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及其缓释片的研究”中,药物设计、合成及鉴定部分: (4)学习“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及其缓释片的研究”中,原料药的药效学部分: (5)学习“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及其缓释片的研究”中,缓释片制备及片重差异、脆碎度等质控部分: (6)学习“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及其缓释片的研究”中,缓释片药动学部分: (7)学习“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及其缓释片的研究”中,原料药及缓释片的评价部分: 在具体的案例教学中采用虚拟实验配合实际操作,虚实互补,线上一线下相结合,并通过“预习一实验一总结一讨论再总结”的方式,对各专业 课知识巩固深化,层层递进,融会贯通,促进升华和灵活运用。 2.技能目标: (1)教学中采用虚拟实验配合实际操作,虚实互补,线上一线下相结合的系列实验学习,促进学生自学、预习、实验、观察、记录、整理、总 结,巩固各类实验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和运用: (2)严格规范操作,杜绝贪图方便、粗心大意等不良习惯,避免各类事故发生,促进获得满意的实验数据和专业技能的提高: (3)培养各主干课程要求的自学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发现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尽早规划,规避风险和应对风 险的能力,为科研和新药创制打下基础
药动学研究,串联了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各主干课程知识并以案例教学的形式进行实践性教学,培 养从事新药研发相关工作的实践性药学创新人才。 (二)课程目标: 以化学药品新药研发为主线,通过“抗流感病毒活性药物的设计与筛选”虚拟仿真药物设计线上教学,“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及其缓释片的研 究”的实践教学,学习药物设计、药物合成级鉴定、药效学研究、缓释片的制备及质量控制、原料药及缓释片的质量评价,以及缓释片的药动学研 究,串联各主干课程知识并以案例教学的形式,虚实互补的实践性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优化知识结构,强化实验技能,训练抽象思维,培养创新 能力,提升科学素养和专业使命感,达到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为将来从事新药研发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1.知识目标: (1)学习在线课“抗流感病毒活性药物的设计与筛选”的奥司他韦的药物设计部分; (2)学习在线课“抗流感病毒活性药物的设计与筛选”的奥司他韦的药物筛选部分; (3)学习“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及其缓释片的研究”中,药物设计、合成及鉴定部分; (4)学习“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及其缓释片的研究”中,原料药的药效学部分; (5)学习“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及其缓释片的研究”中,缓释片制备及片重差异、脆碎度等质控部分; (6)学习“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及其缓释片的研究”中,缓释片药动学部分; (7)学习“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及其缓释片的研究”中,原料药及缓释片的评价部分; 在具体的案例教学中采用虚拟实验配合实际操作,虚实互补,线上-线下相结合,并通过“预习--实验--总结—讨论--再总结”的方式,对各专业 课知识巩固深化,层层递进,融会贯通,促进升华和灵活运用。 2.技能目标: (1)教学中采用虚拟实验配合实际操作,虚实互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系列实验学习,促进学生自学、预习、实验、观察、记录、整理、总 结,巩固各类实验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和运用; (2)严格规范操作,杜绝贪图方便、粗心大意等不良习惯,避免各类事故发生,促进获得满意的实验数据和专业技能的提高; (3)培养各主干课程要求的自学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发现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尽早规划,规避风险和应对风 险的能力,为科研和新药创制打下基础
3.素质目标: (1)结合新药研发的国家战略,引导将学习重心从知识的传承和积累,转向知识的贯通、深化和拓展,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探求真理迈进。 (2)从创新源头的新药设计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预习整体规划实验,规范操作,培养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3)针对实验过程及结果做好原始记录并保持其原始性和真实性,即使实验结果不满意,细致观察,促进找出问题,激发科研兴趣,避免草率 重来,杜绝弄虚作假,坚守道德底线,培养科研素养和科学精神: (4)在全员参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增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主动性,在针对出现问题的讨论中、在汇集全班数据的对比 中,增强集体意识并获得灵感和升华,体会实验的魅力、科研的不易和集体的力量,培养勤于独立思考,善于讨论思辨,勇于探索创新,乐于互助 合作的品格: (5)在实践中促进好奇心、求知欲向专业兴趣转化,产生扎根药学领域和坚持探索的人生追求,培养以新药创制、行业创新为己任的人生观、 使命感。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小四号黑体) 课程总体目标:1)完成线上虚拟仿真实验:2)完成线下系列实验教学。 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五号宋体) 课程 课程目标 子目 对应课程内容 对应华业要求 标 在线课程“抗流感病毒活性药物的设计与筛选”一奥司他韦的 课程目标 1.1 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药物设计 1:知识 目标 1.2 在线课程“抗流感病毒活性药物的设计与箭选”一奥司他韦的 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药物筛选
3.素质目标: (1)结合新药研发的国家战略,引导将学习重心从知识的传承和积累,转向知识的贯通、深化和拓展,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探求真理迈进。 (2)从创新源头的新药设计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预习整体规划实验,规范操作,培养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3)针对实验过程及结果做好原始记录并保持其原始性和真实性,即使实验结果不满意,细致观察,促进找出问题,激发科研兴趣,避免草率 重来,杜绝弄虚作假,坚守道德底线,培养科研素养和科学精神; (4)在全员参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增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主动性,在针对出现问题的讨论中、在汇集全班数据的对比 中,增强集体意识并获得灵感和升华,体会实验的魅力、科研的不易和集体的力量,培养勤于独立思考,善于讨论思辨,勇于探索创新,乐于互助 合作的品格; (5)在实践中促进好奇心、求知欲向专业兴趣转化,产生扎根药学领域和坚持探索的人生追求,培养以新药创制、行业创新为己任的人生观、 使命感。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小四号黑体) 课程总体目标:1)完成线上虚拟仿真实验;2)完成线下系列实验教学。 表 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五号宋体) 课程目标 课程 子目 标 对应课程内容 对应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1:知识 目标 1.1 在线课程“抗流感病毒活性药物的设计与筛选”---奥司他韦的 药物设计 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2 在线课程“抗流感病毒活性药物的设计与筛选”---奥司他韦的 药物筛选 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及其缓释片的研究”-一-一药 1.3 物设计、合成及鉴定, 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及其缓释片的研究”一一原 1.4 料药的药效学研究 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及其缓释片的研究”-一-一缓 1.5 释片制备及片重差异、脆碎度等质控研究 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及其缓释片的研究”-一一缓 1.6 释片药动学研究 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及其缓释片研究”-一原料 1.7 药及缓释片的评价研究 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意 引导查阅和整理资料,掌握学科前沿:规范地书面 2.1 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尽早规划,规避 完成每个实验的预习工作。 风险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课程目标 2: 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在短时间内完成新药设计和验 2.2 有效培养学生设计和验证的科研创新能力 技能目标 证的教学。 2.3 通过实际操作的系列实验,贯通深化和运用主干课 培养发现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程技能。 力
1.3 “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及其缓释片的研究”----药 物设计、合成及鉴定, 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4 “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及其缓释片的研究”----原 料药的药效学研究 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5 “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及其缓释片的研究”----缓 释片制备及片重差异、脆碎度等质控研究 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6 “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及其缓释片的研究”----缓 释片药动学研究 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7 “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及其缓释片研究”----原料 药及缓释片的评价研究 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课程目标 2: 技能目标 2.1 引导查阅和整理资料,掌握学科前沿;规范地书面 完成每个实验的预习工作。 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意 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尽早规划,规避 风险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2.2 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在短时间内完成新药设计和验 证的教学。 有效培养学生设计和验证的科研创新能力 2.3 通过实际操作的系列实验,贯通深化和运用主干课 程技能。 培养发现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
通过化学药品研发主线设计虚拟仿真实验和实际操 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 2.4 作系列实验,构建了线上线下、虚实结合,串联主 基本的新药研发科研思路、方法和能力,以 干课程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立体化培养体系。 及药学科研的能力。 将学习重心从单纯掌握知识,转向知识的贯通、深 化和拓展并举一反三,为在追求真理的创新中灵活 培养学习为了创新和促进国家发展的责任意 3.1 识和专业素养。 运用奠定基础。 课程目标 3: 3.2 培养系统的新药设计综合能力,新药研发和科研能 培养注重源头创新,安全和环保意识、道德 力 操守 素质目标 在学习中增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讨论、共 培养勤于独立思考,善于讨论思辨,勇于探 3.2 同进步的具体实践,提升专业兴趣和专业技能,明 索创新,乐于互助合作的品格,以新药创 确人生追求。 制、行业创新为己任的人生观、使命感: 三、教学内容 (一)学习在线课“抗流感病毒活性药物的设计与筛选”中的设计内容; 1.教学目标:以奥司他韦的分子设计为例学习抗流感病毒活性药物的设计方法。 2.教学重难点:小分子化合物的立体构象、流感病毒蛋白的三维构象、分子对接方法参数的设置、基于流感病毒蛋白结构的虚拟筛选流程。 3.教学内容:以甲型流感病毒的靶标,神经氨酸酶为例,并通过调节基于药物分子设计经典手段:分子对接方法的核心参数,来了解并大 致掌握基于蛋白结构的药物设计流程。 4,教学方法:线上教学、线下辅导答疑,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药物研发兴趣。 5,教学评价:完成在线练习,并线上考试
2.4 通过化学药品研发主线设计虚拟仿真实验和实际操 作系列实验,构建了线上线下、虚实结合,串联主 干课程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立体化培养体系。 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 基本的新药研发科研思路、方法和能力,以 及药学科研的能力。 课程目标 3: 素质目标 3.1 将学习重心从单纯掌握知识,转向知识的贯通、深 化和拓展并举一反三,为在追求真理的创新中灵活 运用奠定基础。 培养学习为了创新和促进国家发展的责任意 识和专业素养。 3.2 培养系统的新药设计综合能力,新药研发和科研能 力 培养注重源头创新,安全和环保意识、道德 操守 3.2 在学习中增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讨论、共 同进步的具体实践,提升专业兴趣和专业技能,明 确人生追求。 培养勤于独立思考,善于讨论思辨,勇于探 索创新,乐于互助合作的品格,以新药创 制、行业创新为己任的人生观、使命感; 三、教学内容 (一)学习在线课“抗流感病毒活性药物的设计与筛选”中的设计内容; 1. 教学目标:以奥司他韦的分子设计为例学习抗流感病毒活性药物的设计方法。 2. 教学重难点:小分子化合物的立体构象、流感病毒蛋白的三维构象、分子对接方法参数的设置、基于流感病毒蛋白结构的虚拟筛选流程。 3. 教学内容:以甲型流感病毒的靶标,神经氨酸酶为例,并通过调节基于药物分子设计经典手段:分子对接方法的核心参数,来了解并大 致掌握基于蛋白结构的药物设计流程。 4. 教学方法:线上教学、线下辅导答疑,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药物研发兴趣。 5. 教学评价:完成在线练习,并线上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