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版 解析S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与 答案B 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含氧酸盐: 解析试管: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呈酸性,使石蕊溶液变 SO2能与H2S反应是因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2十2H2S 红色,但不能漂白石蕊溶液:试管b:二氧化硫能漂白品红 一3S十2H2O,不能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 溶液,使品红溶液褪色:试管c:将SO2饱和溶液加入 3.下列对可逆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BaC2溶液中不会产生白色沉淀:试管d:SO2十2NaOH A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 =Na2SO2+H,O,Na2SO3+BaC2—BaSO3¥+ 应叫可逆反应 2NaCl。 B.在同一条件下,同时向正反应和逆反应两个方向进行 7.将SO2通入一定量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该溶液溶 的反应叫可逆反应 质组成不可能为( )。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与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的反 A.NaSO3和NaOH 应是可逆反应 B.NaHSO D.可逆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NaHSO,和Na2SOg 答案B D.NaOH和NaHSO 解析可逆反应是在“同一条件下”、能“同时”向正反应和 答案D 逆反应“两个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A项错误:在同一条 解析A项,当SO2与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小于1:2 件下,同时向正反应和逆反应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可逆 反应,B项正确:电解水生成氨气和氧气与氢气和氧气点 时,反应后生成Na2SO2,且NaOH有剩余,A项不符合题 燃生成水的反应不是可逆反应,因为反应条件不同,C项 意:B项,当SO2与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大于1:1时, 错误:可逆反应不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例如二氧化硫 反应后生成NaHSO3,B项不符合题意:C项,当SO2与 与水的反应,D项错误。 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介于1:1和1:2时,反应后生成 4.将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2同时作用于湿润的红色布条, NaHSO3和Na2SO2,C项不符合题意:D项,NaOH与 则布条的颜色( )。 NaHSO3能发生反应生成Na2SO4和H2O,D项符合 A.变白 题意。 B.不变 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C.先褪色后又复原 A.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的SO2:SO2+OH D.变为无色 HSO 答案B B.向新制氯水中通入少量的SO2:C2十SO2十2H2O一 解析二氧化硫和氯气虽然都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 4H++2CI+S0 但等物质的量的二氧化硫和氯气同时作用于湿润的有色 C.将SO2通入饱和NaHCO,溶液中:2H++CO一 布条时发生反应S02十Cl2十2H2O=H,SO,十2HC H2O+CO, 不再具有漂白作用,故布条的颜色保持不变。 D.将SO2通人BaCl2溶液中:SO2+H2O+Ba+一 5,将S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均能使溶液褪色,其中利用 BaSO,+2H+ SO2漂白性的是()。 答案B A.酸性KMnO,溶液 解析A项应为SO2十2OH一SO?十H2O:C项应为 B.品红溶液 2HCO3+SO2—SOg+2C02+H20:D项S02与 C.FeCL,溶液 BaCl,不反应。 D.溴水 9.下列关于SO2的叙述正确的是()。 答案B A.SO,既可以是含硫物质的氧化产物,又可以是含硫物 解析A项,酸性条件下MnO将SO2氧化成SO,本 质的还原产物 身被还原成无色的M+:B项,SO2漂白品红溶液:C项, B.SO2是硫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的产物,S0,是硫在空气 2Fe3++S02+2H20—SO+4Ht+2Fe2+;D项,S02 中完全燃烧的产物 +Br2+2H2O=H2SO,+2HBr. C.大气中SO2的主要来源是汽车排出的尾气 6.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o D.SO2具有漂白性,因而可以使石蕊溶液褪色 分别加入SO,饱和溶液(至现象明显) 答案A 石 品 解析二氧化硫中硫元素为十4价,可以是硫元素化合价 实验 BaCl, 溶 自的 NaOH和 降低的产物,也可以是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产物,A项正 混合液 确:硫燃烧只能生成二氧化硫,不能生成三氧化硫,B项错 h A 无色 无色 无现象 无色溶液 误;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C项错 记B红色 无色 无色溶液 白色沉淀 误:二氧化硫有漂白性,但不能使石蕊溶液褪色,D项 红色 无色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错误。 D无色 无色 无色溶液 无色溶液
化 学 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版 解析 SO2 是酸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与 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含氧酸盐; SO2 能与 H2S反应是因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2+2H2S 3S+2H2O,不能说明SO2 是酸性氧化物。 3.下列对可逆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 应叫可逆反应 B.在同一条件下,同时向正反应和逆反应两个方向进行 的反应叫可逆反应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与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的反 应是可逆反应 D.可逆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B 解析 可逆反应是在“同一条件下”、能“同时”向正反应和 逆反应“两个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A项错误;在同一条 件下,同时向正反应和逆反应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可逆 反应,B项正确;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与氢气和氧气点 燃生成水的反应不是可逆反应,因为反应条件不同,C项 错误;可逆反应不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例如二氧化硫 与水的反应,D项错误。 4.将等物质的量的SO2 和Cl2 同时作用于湿润的红色布条, 则布条的颜色( )。 A.变白 B.不变 C.先褪色后又复原 D.变为无色 答案 B 解析 二氧化硫和氯气虽然都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 但等物质的量的二氧化硫和氯气同时作用于湿润的有色 布条时发生反应SO2+Cl2+2H2O H2SO4+2HCl, 不再具有漂白作用,故布条的颜色保持不变。 5.将SO2 通入下列各溶液中,均能使溶液褪色,其中利用 SO2 漂白性的是( )。 A.酸性 KMnO4 溶液 B.品红溶液 C.FeCl3 溶液 D.溴水 答案 B 解析 A项,酸性条件下 MnO- 4 将SO2 氧化成SO2- 4 ,本 身被还原成无色的 Mn2+ ;B项,SO2 漂白品红溶液;C项, 2Fe3+ +SO2+2H2OSO2- 4 +4H+ +2Fe2+ ;D项,SO2 +Br2+2H2OH2SO4+2HBr。 6.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答案 B 解析 试管a: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呈酸性,使石蕊溶液变 红色,但不能漂白石蕊溶液;试管b:二氧化硫能漂白品红 溶液,使品红溶液褪色;试管c:将 SO2 饱和溶液加入 BaCl2 溶液中不会产生白色沉淀;试管d:SO2+2NaOH Na2SO3 + H2O,Na2SO3 +BaCl2 BaSO3↓ + 2NaCl。 7.将SO2 通入一定量 NaOH 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该溶液溶 质组成不可能为( )。 A.Na2SO3 和 NaOH B.NaHSO3 C.NaHSO3 和 Na2SO3 D.NaOH 和 NaHSO3 答案 D 解析 A项,当SO2 与 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小于1∶2 时,反应后生成 Na2SO3,且 NaOH 有剩余,A项不符合题 意;B项,当SO2 与 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大于1∶1时, 反应后生成 NaHSO3,B项不符合题意;C项,当SO2 与 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介于1∶1和1∶2时,反应后生成 NaHSO3 和 Na2SO3,C 项不符合题意;D 项,NaOH 与 NaHSO3 能发生 反 应 生 成 Na2SO3 和 H2O,D 项 符 合 题意。 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 NaOH 溶液中通入少量的 SO2:SO2 +OH- HSO- 3 B.向新制氯水中通入少量的SO2:Cl2+SO2+2H2O 4H+ +2Cl- +SO2- 4 C.将SO2 通入饱和 NaHCO3 溶液中:2H+ +CO2- 3 H2O+CO2 D.将 SO2 通入 BaCl2 溶液中:SO2 +H2O+Ba2+ BaSO3+2H+ 答案 B 解析 A项应为SO2+2OH- SO2- 3 +H2O;C项应为 2HCO- 3 +SO2 SO2- 3 +2CO2 + H2O;D 项 SO2 与 BaCl2 不反应。 9.下列关于SO2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SO2 既可以是含硫物质的氧化产物,又可以是含硫物 质的还原产物 B.SO2 是硫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的产物,SO3 是硫在空气 中完全燃烧的产物 C.大气中SO2 的主要来源是汽车排出的尾气 D.SO2 具有漂白性,因而可以使石蕊溶液褪色 答案 A 解析 二氧化硫中硫元素为+4价,可以是硫元素化合价 降低的产物,也可以是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产物,A 项正 确;硫燃烧只能生成二氧化硫,不能生成三氧化硫,B项错 误;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C项错 误;二氧化硫有漂白性,但不能使石蕊溶液褪色,D 项 错误。 6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10.为了探究铁与硫反应生成的产物中铁的化合价,下面是 A.该过程中可得到化工产品H2SO, 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过程的一部分。 B.该工艺流程是除去煤燃烧时产生的SO2 Fe、S混 操作① 黑色 操作② C,该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只有Fe和S 滤渣 合粉末 惰性气体环境中 固体 加入热的KOH D.图中涉及的反应之一为Fe2(SO,)3十SO2十2H20—一 溶液并过滤 C 2FeSO,+2H2SO 操作③ 加入煮沸的 溶液 答案C 稀硫酸 D 解析根据工艺流程图可知,该工艺中Fe2(SO,):溶液吸 请回答下列问题: 收SO2生成FeSO,和H2S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混合粉末A中硫粉是过量的,原因是 Fe2(S0,)3+SO2+2H20=2FeS0,+2H2S04,该工艺 不仅吸收了二氧化硫,还得到了化工产品硫酸,A、D两项 正确:根据A中分析可知该工艺流程是除去煤燃烧时产 (2)反应在“惰性气体环境”中进行的原因是 生的SO2,B项正确:该过程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 氧、铁、硫,C项错误。 (3)操作②的作用是 ,也 3.(双选)已知70%的硫酸能与Na2SO3固体反应生成SO2 可改用加入 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该反应制备SO2,并检验SO? (4)操作③稀硫酸煮沸的目的是 的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处盛放的是碱溶液,用来吸 收剩余的S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⑤)为证明产物中铁的价态,对D溶液的实验操作最好 是 答案(1)防止因铁粉过量而使滤渣C中的铁粉与 弹簧夹 H2SO,反应生成Fe2+干扰实验 弹 (2)防止空气中的O2参与反应 鲜花 弹簧夹 (3)除去混合物中的硫粉CS 湿润 (4)防止稀硫酸中溶解的氧气氧化生成的Fe2+ Na2S溶液 空 的pH (5)加入煮沸的KSCN溶液,看是否变为红色溶液 试纸 品红溶液(内) 酸性KMnO 等级考·拓展提高 溶液(外) 1.(双选)常温下单质硫主要以Ss形式存在。加热时,S。会 转化为S6、S4、S2等。当温度达到750℃时,硫蒸气主要 A.a、b、c中依次盛装的一定是70%的硫酸、Na2SO3固 以S2形式存在(占9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体、澄清石灰水 ASs转化为S、S、S2属于化学变化 B.实验时,湿润的pH试纸、鲜花、品红溶液、酸性KMnO, B.不论哪种硫分子,完全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硫 溶液均褪色,NazS溶液出现淡黄色沉淀 C.S、S4、S、S3都是硫元素形成的单质,为同种物质 C.此设计可证明SO2水溶液的酸性,SO2的氧化性、还原 D.把硫单质在空气中加热到750℃时即得到S 性、漂白性 答案AB D.点燃酒精灯加热,可证明SO2使品红溶液褪色具有可 解析硫单质之间的转化为化学变化,A项正确;不论哪 逆性,使酸性KMnO,溶液褪色不具有可逆性 种硫分子,完全燃烧的产物都为二氧化硫,B项正确:S2、 答案CD S、S、S都是硫元素形成的单质,但是构成分子的原子数 解析A项,70%的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不同,不是同种物质,C项错误;硫单质在空气中加热会燃 多余的二氧化硫气体最后用碱溶液吸收,但是澄清石灰水 烧生成二氧化硫,不可能与S2相互转化,D项错误。 的溶解度比较小,一般不用其吸收二氧化硫,可以选用 2.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为防治该污染,某工厂设计 了新的治污方法,同时可得到化工产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 NaOH溶液,故错误:B项,二氧化硫不能漂白pH试纸, 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使湿润的pH试纸显红 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色,所以湿润的pH试纸不褪色,故错误;C项,SO2水溶 FeSO 溶液 液使pH试纸变红说明其水溶液具有酸性,二氧化硫能使 02 鲜花、品红溶液褪色说明有漂白性,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H2SO HSO4溶液 褪色说明有还原性,与N2S反应生成S说明有氧化性, 溶液 故正确;D项,点燃酒精灯加热,可证明SO2使品红溶液 褪色具有可逆性,使酸性KMO,溶液褪色不具有可逆 溶液 性,故正确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10.为了探究铁与硫反应生成的产物中铁的化合价,下面是 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过程的一部分。 Fe、S混 合粉末 A 操作① 惰性气体环境中 → 黑色 固体 B 操作② 加入热的 KOH 溶液并过滤 → 滤渣 C 操作③ 加入煮沸的 稀硫酸 → 溶液 D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粉末 A中硫粉是过量的,原因是 。 (2)反应在“惰性气体环境”中进行的原因是 。 (3)操作②的作用是 ,也 可改用加入 。 (4)操作③稀硫酸煮沸的目的是 。 (5)为证明产物中铁的价态,对 D溶液的实验操作最好 是 。 答案 (1)防止因铁粉过量而使滤渣 C 中的铁粉与 H2SO4 反应生成Fe2+ 干扰实验 (2)防止空气中的 O2 参与反应 (3)除去混合物中的硫粉 CS2 (4)防止稀硫酸中溶解的氧气氧化生成的Fe2+ (5)加入煮沸的 KSCN溶液,看是否变为红色溶液 等级考 拓展提高 1.(双选)常温下单质硫主要以S8 形式存在。加热时,S8 会 转化为S6、S4、S2 等。当温度达到750℃时,硫蒸气主要 以S2 形式存在(占9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S8 转化为S6、S4、S2 属于化学变化 B.不论哪种硫分子,完全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硫 C.S2、S4、S6、S8 都是硫元素形成的单质,为同种物质 D.把硫单质在空气中加热到750℃时即得到S2 答案 AB 解析 硫单质之间的转化为化学变化,A 项正确;不论哪 种硫分子,完全燃烧的产物都为二氧化硫,B项正确;S2、 S4、S6、S8 都是硫元素形成的单质,但是构成分子的原子数 不同,不是同种物质,C项错误;硫单质在空气中加热会燃 烧生成二氧化硫,不可能与S2 相互转化,D项错误。 2.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为防治该污染,某工厂设计 了新的治污方法,同时可得到化工产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 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中可得到化工产品 H2SO4 B.该工艺流程是除去煤燃烧时产生的SO2 C.该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只有Fe和S D.图中涉及的反应之一为Fe2(SO4)3+SO2+2H2O 2FeSO4+2H2SO4 答案 C 解析 根据工艺流程图可知,该工艺中Fe2(SO4)3 溶液吸 收SO2 生成 FeSO4 和 H2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SO4)3+SO2+2H2O2FeSO4+2H2SO4,该工艺 不仅吸收了二氧化硫,还得到了化工产品硫酸,A、D两项 正确;根据 A中分析可知该工艺流程是除去煤燃烧时产 生的SO2,B项正确;该过程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 氧、铁、硫,C项错误。 3.(双选)已知70%的硫酸能与 Na2SO3 固体反应生成SO2 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该反应制备SO2,并检验SO2 的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c处盛放的是碱溶液,用来吸 收剩余的S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中依次盛装的一定是70%的硫酸、Na2SO3 固 体、澄清石灰水 B.实验时,湿润的pH 试纸、鲜花、品红溶液、酸性KMnO4 溶液均褪色,Na2S溶液出现淡黄色沉淀 C.此设计可证明SO2 水溶液的酸性,SO2 的氧化性、还原 性、漂白性 D.点燃酒精灯加热,可证明SO2 使品红溶液褪色具有可 逆性,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不具有可逆性 答案 CD 解析 A项,70%的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多余的二氧化硫气体最后用碱溶液吸收,但是澄清石灰水 的溶解度比较小,一般不用其吸收二氧化硫,可以选用 NaOH溶液,故错误;B项,二氧化硫不能漂白pH 试纸, 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使湿润的pH 试纸显红 色,所以湿润的pH 试纸不褪色,故错误;C项,SO2 水溶 液使pH 试纸变红说明其水溶液具有酸性,二氧化硫能使 鲜花、品红溶液褪色说明有漂白性,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褪色说明有还原性,与 Na2S反应生成S说明有氧化性, 故正确;D项,点燃酒精灯加热,可证明SO2 使品红溶液 褪色具有可逆性,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不具有可逆 性,故正确。 7
化学 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版 4.如图所示是一种综合处理SO2废气的工艺流程,若每步都 气体 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含S0的尾气 空气 酸性Fez(SO,)溶液 溶液B 溶液C 品红溶液 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 A B C D A.溶液B中发生的反应为2S02十O2=2SO ①B中应该加入 (填字母)。 B.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溶液C中是否含有Fe3+ A.NaCl溶液 C.由以上流程可推知氧化性:Fe3+>O2>SO B.酸性KMnO,溶液 D.此工艺的优点之一是物质能循环利用 C.盐酸 答案D D.澄清石灰水 解析酸性Fe2(SO,):溶液能吸收SO2,反应的离子方程 ②A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 式为2Fe++SO2十2H,O-2Fe++SO+4H+,溶液 ③D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B中通入室气发生反应4Fe2++O2十4H+一4Fe3++ 2H2O,氧化性:O2>Fe3+>SO,A、C两项错误;溶液C 通过该实验,该小组同学观察到以下三个实验现象: 中含有Fez(SO,)3,可用KSCN溶液检验Fe+,B项错误; a.A中品红溶液褪色 Fe2(SO4)3可循环利用,D项正确。 b.C中品红溶液不褪色 挑战·创新 c.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由上述现象该小组同学确认该气体的成分为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常温下某非金属氧化物形成的 未知气体的成分,该小组成员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发 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持续通入发现浑浊又变澄清。 答案(1)S02CO2和S02 (1)由此该小组成员对气体的成分提出猜想。 (2)①B②验证气体中是否含有SO2③验证气体 猜想1:该气体为CO2: 中是否含有CO2④CO2和SO2 猜想2:该气体为 解析SO2和CO2均为酸性氧化物,并且均能使澄清石 猜想3:该气体为 灰水变浑浊,分别生成CaSO,沉淀和CaCO,沉淀。SO, (2)为了验证猜想,该小组成员设计实验加以探究。该小 还有还原性,能被新制氯水、酸性KMO,溶液氧化而使 组同学按如图所示装置,将气体从a端通入。 溶液褪色:还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等。 第2课时 硫酸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课前·基础认知 一、硫酸的性质 2.浓硫酸的特性。 1.稀硫酸的性质。 (1)吸水性:浓硫酸能吸收存在于周围环境中的水分,故 (1)H2SO,是强酸,电离方程式为H2SO,一2H+十 常被用作千燥剂。 S0。 (2)脱水性:浓硫酸能将蔗糖、纸张、棉布和木材等有机 (2)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 物中的氢和氧按水的组成比脱去。 程式)。 活泼金属 Zn+H2SO,(稀)=ZnSO4+H2↑ (如Zn)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实验 操作 碱性氧化物 H2SO, CuO十H2SO4(稀)=CuSO,十H2O (如CuO) (稀) 碱 2NaOH+H2SO )=Na2SO+ (如NaOH) ①蔗糖逐渐变黑: 2H2O 实验 ②蔗糖体积膨胀,形成黑色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碳, 某些盐 现象 BaC2+H2SO4(稀)=BaSO,Y十2HC】 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如BaC2)
化 学 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版 4.如图所示是一种综合处理SO2 废气的工艺流程,若每步都 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B中发生的反应为2SO2+O2 2SO3 B.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溶液C中是否含有Fe3+ C.由以上流程可推知氧化性:Fe3+ >O2>SO2- 4 D.此工艺的优点之一是物质能循环利用 答案 D 解析 酸性Fe2(SO4)3 溶液能吸收SO2,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为2Fe3+ +SO2+2H2O2Fe2+ +SO2- 4 +4H+ ,溶液 B中通入空气发生反应4Fe2+ +O2+4H+4Fe3+ + 2H2O,氧化性:O2>Fe3+ >SO2- 4 ,A、C两项错误;溶液 C 中含有Fe2(SO4)3,可用KSCN溶液检验Fe3+ ,B项错误; Fe2(SO4)3 可循环利用,D项正确。 挑战 创新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常温下某非金属氧化物形成的 未知气体的成分,该小组成员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发 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持续通入发现浑浊又变澄清。 (1)由此该小组成员对气体的成分提出猜想。 猜想1:该气体为CO2; 猜想2:该气体为 ; 猜想3:该气体为 。 (2)为了验证猜想,该小组成员设计实验加以探究。该小 组同学按如图所示装置,将气体从a端通入。 ①B中应该加入 (填字母)。 A.NaCl溶液 B.酸性 KMnO4 溶液 C.盐酸 D.澄清石灰水 ②A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 。 ③D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 通过该实验,该小组同学观察到以下三个实验现象: a.A中品红溶液褪色 b.C中品红溶液不褪色 c.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由上述现象该小组同学确认该气体的成分为 。 答案 (1)SO2 CO2 和SO2 (2)①B ②验证气体中是否含有SO2 ③验证气体 中是否含有CO2 ④CO2 和SO2 解析 SO2 和 CO2 均为酸性氧化物,并且均能使澄清石 灰水变浑浊,分别生成 CaSO3 沉淀和 CaCO3 沉淀。SO2 还有还原性,能被新制氯水、酸性 KMnO4 溶液氧化而使 溶液褪色;还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等。 第2课时 硫酸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课前·基础认知 一、硫酸的性质 1.稀硫酸的性质。 (1)H2SO4 是强酸,电离方程式为 H2SO4 2H+ + SO2- 4 。 (2)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H2SO4 (稀) — 活泼金属 (如Zn) → Zn+H2SO4(稀)ZnSO4+H2↑ 紫色石蕊溶液 →变红 碱性氧化物 (如CuO) → CuO+H2SO4(稀)CuSO4+H2O 碱 (如 NaOH) → 2NaOH+H2SO4(稀)Na2SO4+ 2H2O 某些盐 (如BaCl2) → BaCl2+H2SO4(稀)BaSO4↓+2HCl 2.浓硫酸的特性。 (1)吸水性:浓硫酸能吸收存在于周围环境中的水分,故 常被用作 干燥剂 。 (2)脱水性:浓硫酸能将蔗糖、纸张、棉布和木材等有机 物中的氢和氧按 水的组成比 脱去。 实验 操作 实验 现象 ①蔗糖逐渐变黑; ②蔗糖体积膨胀,形成黑色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碳, 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续表 微训练D下列关于浓硫酸与Cú反应的叙述正确的 是()。 A在反应中,浓硫酸只表现氧化性 ①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该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②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蔗糖氧化成碳单质, C.在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 自身被还原为SO, 实验 D.每1mol铜参加反应就有2mol浓硫酸被还原,同时 结论 生成2 mol SO2 答案C 在加热时,浓硫酸与木炭发生反应:2H,SO,(浓)+十 △C0,↑+2S0↑+2H,0 解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十2H,S0,(浓)△ C CuSO,十SO2↑十2H2O,分析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可知,浓硫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该反应为氧化还原 (3)强氧化性:能氧化大多数金属单质和部分非金属 反应,在该反应中,每2molH2SO,参加反应只有1mol 单质。 H2$O,被还原,因此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 二、SO的检验 可抽动的铜丝 1.实验探究。 实验 a试管 浓硫酸 浸NaOH溶 先滴入几滴 先滴人几滴 先滴入几滴 装置 液的棉团 BaCl溶液 BaC12溶液, BaCl2溶液, b试管 品红 再加入少量 再加入少量 再加入少量 实验 盐酸 盐酸 盐 溶液 操作 稀硫酸 Na2SO Na2CO 溶液 溶液。 a试管中铜丝表面变黑,有气泡逸出: 实验b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先生成白色沉先生成白色沉先生成白色沉 现象冷却后,将a试管里的溶液慢慢倒入水中,溶液变为 实验 现象 淀,加入盐酸后 淀,加入盐酸后 淀,加入盐酸后 蓝色 沉淀不溶解 沉淀不溶解 沉淀溶解 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O层与Ba+反 Cu+2H,S0,(浓)△CuS0,+S0,↑+2H,0 应生成BaCO3 沉淀,可溶于盐 实验 SO与Ba*反应生成不溶于盐酸,离子方程式 实验 结论 酸的BaSO,沉淀,离子方程式为为CO+Ba+ 结论 SO+Ba2+-BaS0,¥ =BaCOx¥, BaCO+2H* 浓硫酸在与金属的反应中,既表现强氧化性(生成 Ba2++ SO2),又表现酸性(生成硫酸盐) CO2↑+H2O 9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续表 实验 结论 ①浓硫酸具有 脱水性 ; ②浓硫酸具有 强氧化性 ,能将蔗糖氧化成碳单质, 自身被还原为SO2 在加热时,浓硫酸与木炭发生反应:2H2SO4(浓)+ C △ CO2↑+2SO2↑+2H2O (3)强氧化性:能氧化大多数金属单质和部分非金属 单质。 实验 装置 实验 现象 a试管中铜丝表面变黑,有气泡逸出; b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冷却后,将a试管里的溶液慢慢倒入水中,溶液变为 蓝色 实验 结论 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u+2H2SO4(浓) △ CuSO4+SO2↑+2H2O 浓硫酸在与金属的反应中,既表现 强氧化 性(生成 SO2),又表现 酸 性(生成硫酸盐) 微训练 1 下列关于浓硫酸与Cu反应的叙述正确的 是( )。 A.在反应中,浓硫酸只表现氧化性 B.该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在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 D.每1mol铜参加反应就有2mol浓硫酸被还原,同时 生成2molSO2 答案 C 解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H2SO4(浓) △ CuSO4+SO2↑+2H2O,分析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可知,浓硫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该反应为氧化还原 反应,在该反应中,每2molH2SO4 参加反应只有1mol H2SO4 被还原,因此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 二、SO2- 4 的检验 1.实验探究。 实验 操作 实验 现象 先生成 白色沉 淀 ,加入盐酸后 沉淀 不溶解 先生成 白色沉 淀 ,加入盐酸后 沉淀 不溶解 先生成 白色沉 淀 ,加入盐酸后 沉淀 溶解 实验 结论 SO2- 4 与 Ba2+ 反应生成不溶于盐 酸的 BaSO4 沉淀,离子方程式为 SO2- 4 +Ba2+BaSO4↓ CO2- 3 与 Ba2+ 反 应 生 成 BaCO3 沉淀,可溶于盐 酸,离子方程式 为 CO2- 3 +Ba2+ BaCO3↓ , BaCO3 +2H+ Ba2+ + CO2↑+H2O 9
化学 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版 2.SO的检验方法。 三、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待测液稀盐酸无现象✉C游液白色沉淀,可断定溶 1,硫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关系。 液中一定有SO?。 价态: 微训练2下列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的方 法正确的是()。 A.取样,滴加BCl2溶液,看是否有不溶于水的白色沉 性质: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只有氧化性 淀生成 低价态 发生①氧化反应 B.取样,滴加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看是否有不溶 发生©还原反应高价态 于水的白色沉淀生成 2.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 C.取样,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 看是否有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生成 被氧化 +6 +4S0.HS0 D.取样,滴加稀硫酸,再滴加BC2溶液,看是否有不溶 0」s0,2 于水的白色沉淀生成 -2 H 答案C 解析检验SO时,需要首先加入稀盐酸以排除其他 如HSO:不足)s02, 离子的千扰,然后再加入BaCl2溶液即可。A项中不能排除 H CO和Ag+的千扰,B项中不能排除Ag+的千扰,D项中 微判断(1)将SO2通入HzS的水溶液中,若溶液出 引入了S0。 现黄色浑浊,则证明O2具有氧化性。 () (2)在反应H2S十H2SO,(浓)—S¥十SO2↑十2H2O 中,氧化产物为SO2,还原产物为S。 () 答案(1)√(2)× 课堂·重难突破 浓硫酸的特性 (3)浓硫酸在与金属单质的反应中,既表现强氧化性(生 成SO2),又表现酸性(生成硫酸盐)。浓硫酸在与非金属的 重难归纳 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 3.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的区别。 1.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1)本质: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是因为H2SO,分子中 吸水性,浓硫酸吸取物质中本身存在的水 或结晶水的性质 十6价的硫元素具有很强的得电子能力。 脱水性→ 浓硫酸将有机物中的氢和氧按水 (2)表现: 的组成比脱去的性质 浓硫酸能使铁、铝等金属表面形成 由此看出: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物质中本身是否存在水 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钝化,从 分子。 钝化 而阻止浓硫酸与铁、铝继续反应 与金 7思考发羽 属单 应用:冷的浓硫酸用铁或铝制容器 存储 硫酸是《危险化学品目录》中的危险品。经营硫酸,要有 质反应 硫酸 与大多数金属单质反应,如与Cu: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和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经营备案 Cu+2H,S04(浓)△CuS0+S0f+2H,0 证明。 强氧化 与非金属单 如与木炭反应: 质反应 C+2HS04(浓)△ C0f+2S0+2H,0 《危险化学品目录》 与还原性化合物反应,如HS等 危险 2.浓硫酸与金属单质反应的规律。 (1)与活泼金属单质(如Zn)反应:开始产生SO2,硫酸 浓度变小后,产生H2。 (2)与某些不活泼金属单质(如Cu)反应:开始产生SO2 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经背备案证到 (加热),浓度变小后,稀硫酸不再与Cu反应。如1 mol Cu = 与含2molH2SO,的浓硫酸充分反应,生成SO2的物质的 量小于1mol。 10
化 学 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版 2.SO2- 4 的检验方法。 待测液 稀盐酸 →无现象 BaCl2 溶液 →白色沉淀,可断定溶 液中一定有SO2- 4 。 微训练 2 下列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 SO2- 4 的方 法正确的是( )。 A.取样,滴加BaCl2 溶液,看是否有不溶于水的白色沉 淀生成 B.取样,滴加稀盐酸酸化的BaCl2 溶液,看是否有不溶 于水的白色沉淀生成 C.取样,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加BaCl2 溶液, 看是否有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生成 D.取样,滴加稀硫酸,再滴加BaCl2 溶液,看是否有不溶 于水的白色沉淀生成 答案 C 解析 检验SO2- 4 时,需要首先加入稀盐酸以排除其他 离子的干扰,然后再加入BaCl2 溶液即可。A项中不能排除 CO2- 3 和 Ag + 的干扰,B项中不能排除 Ag + 的干扰,D项中 引入了SO2- 4 。 三、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1.硫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关系。 价态: S -2 S 0 S +4 S +6 ↓ ↓ ↓ ↓ 性质:只有还原性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只有氧化性 低价态 发生① 氧化 反应 发生② 还原 反应 高价态 2.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 如 H2S O2(不足) H2 S O2 H2S SO2 O2 →SO3 微判断 (1)将SO2 通入 H2S的水溶液中,若溶液出 现黄色浑浊,则证明SO2 具有氧化性。 ( ) (2)在反应 H2S+H2SO4(浓)S↓+SO2↑+2H2O 中,氧化产物为SO2,还原产物为S。 ( ) 答案 (1)√ (2)× 课堂·重难突破 一 浓硫酸的特性 重难归纳 1.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1)本质: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是因为 H2SO4 分子中 +6价的硫元素具有很强的得电子能力。 (2)表现: 2.浓硫酸与金属单质反应的规律。 (1)与活泼金属单质(如Zn)反应:开始产生SO2,硫酸 浓度变小后,产生 H2。 (2)与某些不活泼金属单质(如Cu)反应:开始产生SO2 (加热),浓度变小后,稀硫酸不再与 Cu反应。如1molCu 与含2molH2SO4 的浓硫酸充分反应,生成SO2 的物质的 量小于1mol。 (3)浓硫酸在与金属单质的反应中,既表现强氧化性(生 成SO2),又表现酸性(生成硫酸盐)。浓硫酸在与非金属的 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 3.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的区别。 吸水性 → 浓硫酸吸取物质中本身存在的水 或结晶水的性质 脱水性 → 浓硫酸将有机物中的氢和氧按水 的组成比脱去的性质 由此看出: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物质中本身是否存在水 分子。 硫酸是《危险化学品目录》中的危险品。经营硫酸,要有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和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经营备案 证明。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