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特点: ·1.城郊工矿区,发展现食品种: ·2.山地发展仁用杏,最好甜仁杏: ·3.丘陵沙荒地,发展仁干兼用品种。 不吃草的羊,不占地的粮, 铁杆庄稼,抗旱先锋树种
2.存在问题 (1)生产规模小,种植分散。 没有按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地缘优势、 传统优势等形成多样化的商品基地。 (2)品种结构不合理 。老品种栽培面积仍占相当大的比例。 ·品种的成熟期集中,市场供应期短,鲜果供 应期仅30天左右。 ·栽培品种中鲜食品种多,加工专用或兼用品 种少,加工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3)产量和质量低。 ·多管理粗放,无标准化生产技术,果个偏小、 着色差、风味淡、农药残留超标现象较普遍。 很难高产、优质、高效。 ·(4)产后商品化处理水平低。 (5)贮藏保鲜和加工滞后。 ·先进国家杏鲜果贮藏量占80%左右,主要采用 气调贮藏,基本采用冷链运销。 ·我国部分采用冷库、通风库配合保鲜袋、保鲜 剂短期贮藏,常温运输和销售。除仁用杏外, 我国杏鲜果的加工量很少,只有一些小企业加 工果脯、果千、果汁、蜜饯
第二节主要种类和品种 一、主要种类 杏属于蔷薇科李亚科杏属,我国现有10 种和13个变种。 二、主要品种 按主要用途分为鲜食和仁用两种类型
1.兰州大接杏 主产甘肃临夏、兰州一带。 树势强健,有80年生以上大 树,单株产量在200~350公斤 以上。新梢粗壮,紫红色。果 实圆形乃至卵圆形,平均单果 重85克,最大果重200克以上。 果皮黄色,阳面稍有紫红色。 果肉橙红色,质柔软,味甜多 汁,有芳香,质优。离核,仁 甜。当地6月下旬成熟。鲜食 兼可制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