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at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 新中国成立到1986年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相比,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流 向有什么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贸易的往来和交通条件的日益使 科,我国的人口迁移不仅数量增加,而且频率加快,使各地区 人们的交往更加密切。人口迁移在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 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等很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活动 你的祖籍在哪里?如果你的家庭有跨省界(国界)移动的历史,请说一说 一次移动给家庭带来的影响 2.近年来,我国有一些科技人员、工人、农民迁往东南沿海地区定居。这些人 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产生的影响是否相网?为什么?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9
‖!影响人囗迁移的因素 人口为什么要迁移?人口迁移究竟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从历史和现实人口迁移的发生原因中不难发现,影响人口迁 移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 化: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一般认为,人口迁移 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因素的 综合反映。人口是否从某一个地区迁移到另外一个地区,要看 迁入区是否有吸引力,而这种吸引力可能因环境或个人的价 值观的变化而变化。 (2例 美国的人口迁移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从16世纪起,欧洲人开始移居美国。欧洲移民带来资金和技术,开 发矿山,发展工业和农业。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欧洲失业工人和政产农民的增加,迁往 美国的人数逐年增加。20世纪初,美国每年接纳的移民越过100万。目前,在美国人口中,白 人占82%,黑人占127%;华人有100多万,印第安人有100多万。可以说,没有国际人口的 迁移,就没有今天的美国。移民对美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美国国内人口流动也非常频繁,曾出现过四次国内人口迁移的高潮。第一次是19世纪中 期南北战肀造成的人口大规模西移;幕二次发生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伴随工业化和城市 化的 的发展,人口由乡村大量 流入城市:第三次是20世纪 20年代到60年代,由于农业 危机,自然灾害等原因使南 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第 四次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平 年代初,东北部老工业区的 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有 新资源,新兴工业的阳光地 带”。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 人过人地 着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 经济的重建,还出现人口向 老工业区和域市回流的现象。 10|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我国古代的几次人口迁移 自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开始,一直到周朝,我国人口重心均分布在北方的黄河流域,秦 汉时期,北方大规模战乱屡屡发生,使人口多次迁征南方,内地农民去内蒙古河套地区垦荒或 边的也很多。西汉时,我国北方人口占全国恩人口的2/3左右 东汉末平,北方的草原民族陆续内迁。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期间,北方居民为了躲进战 乱和民族压迫而继续南迁。尤其是在西雷末年“永嘉之乱”以后,发生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北 方人口南迁的高潮。到了唐朝中期,“安史之乱”再次引发了北方居民大规模迁往南方的高漸 在这之后的五代十国,北宋和南宋期间,北方居民囚不堪思受金人的统治仍大举南迁。北家末 年的“靖康之难”以后,达到了人口南迁的第三次高潮。北宋末年,南方人口已占全国人口2/3 左右。元明清期间,政治中心在北京,北方战乱平息,人口数量增加。此外,由于戌边。流放 逃难,避税和经商等原国,还经常发生汉族迁往边疆、边疆少数民族迁往内地等人口流动现象 我国人口迁往海外有很长的历史。唐朝时,我国东南部有居民迁往东南亚、美洲等地落户 渫生。自明朝粼和下西洋开通海上肖路后,去海外谋生的人口逐渐增加 从上还案例中任选一个,进行重点分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哪些因素促使美国成为一个移民国家?哪些因素导致 了美国人口在本土范围内频繁迁移? (2)影响我国古代人口大规模迁移的因素,与影响我国近几十年人口迁移的国 素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 从古今中外的人口迁移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影响人 口迁移的诸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不论是过去 几个世纪具有历史意义的人口向新大陆的迁移,还是如今人口 顿繁地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迁移,都是为了寻求更多的 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获得更好的经济待遇,改善个 人及家庭生活。此外,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 态环境变化,以及个人动机和需求等,也能影响人口的迁移 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
第三节人日的合理容量 ‖!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目前,面对数量庞大且与日俱增的人 口,地球上的可用空间越来越狭小,自然资源也变得越来越匮 乏。近几十年来,人类已充分感受到人口数量过快增长所带来 的种种困扰,日益关注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 理论研究和现实问题都表明,环境对人口的容量是有限度 的,这种限度可以用环境承载力来表示。一般地说,环境承载 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以,人口数量是衡量环 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为了估算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 个地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科学家们提出了环境人口容量 我们知道,当一只木桶的桶底 面积确定后,木桶能容纳多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环境人口容量所下的定义是:一个国 水,立要决于成木稀的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 板完竞有多长。如果各块桶板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 的长度不相等,帮么,木桶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 容纳水量的多少取决于长的桶 板,还是桩的桶板呢?这其中每 的器就是附谓的“木桶此 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资源,科 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 的影响最大 Q读图思考 1.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贤源种类,那么 木桶效应”示了什么道理? 2.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会不会变化?其变化 与哪个因素的关系最密切?源的数量对环境人 容量的大小有什么影响 图1.10“木桶效应
人类的生存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因而资源 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人类的生活除了满足吃,喝 等物质方面的需求以外,还有精神生活的需求。人们的生活和 文化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变化,因此,确定具有什么样的消费水 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中,假定条件不同,不同的人有不 同的估计结果 乐观者认为来世界的人口 悲观者认为目前世界人 命于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一 不会选到环境人口容量的核 多,已经大大超过了地球 量在100亿左右 图1,11对环境人口容量的不同估计 ‖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在保证现代人生活幸福,同时又不降低未来人生存质量 的前提下,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到底适合养 活多少人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科学家在环境人口容量的 基础上,又提出了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所谓人口的合理容 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 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 宜的人口数量。尽管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 精确数值的“虚数”,但是它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 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 社会发展战略。 现实中的人类社会,已经出现了人口过快增长,人口城 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等人口问题,并由人口问题进一步引发了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