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第三章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课时安排:4节 教学课型:理论课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 常见的精神症状名称、定义和临床意义。 容易混淆的某些症状之间的区别。 熟悉: 其他非常见精神症状的含义、表现与临床意义 了解: 正常的心理活动过程
课时安排:4节 教学课型:理论课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 常见的精神症状名称、定义和临床意义。 容易混淆的某些症状之间的区别。 熟悉: 其他非常见精神症状的含义、表现与临床意义 了解: 正常的心理活动过程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重点:各常见障碍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难点:错构与虚构的区别,精神发育迟滞与 痴呆鉴别。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结合临床病案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重点:各常见障碍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难点:错构与虚构的区别,精神发育迟滞与 痴呆鉴别。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结合临床病案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第一节概述 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语 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称之为精 神症状
第一节 概 述 ▪ 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语, 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称之为精 神症状
■人的正常精神活动按心理学概念分为知 (认知)、情(情感)、意(意志行为) 三方面。 正常情况下这三方面有内在紧密联系并 相互配合,与外在环境相协调。但在病 理时则发生紊乱
▪ 人的正常精神活动按心理学概念分为知 (认知)、情(情感)、意(意志行为) 三方面。 ▪ 正常情况下这三方面有内在紧密联系并 相互配合,与外在环境相协调。但在病 理时则发生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