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光的干涉 3.1 光的干涉和相干条件 3.2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3.3薄膜干涉 3.4 迈克尔逊干涉 3.5 时空相干性 3.6 多光束干涉
第三章 光的干涉 3.1 光的干涉和相干条件 3.2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3.3 薄膜干涉 3.4 迈克尔逊干涉 3.5 时空相干性 3.6 多光束干涉
3.1、光的干涉和相干条件 B ·在波的叠加原理成立的条件下,根据交叠区中光强分布可分为两种 情况: 。非相千叠加:观测时间中总光强是各分光强直接相加 I(P)=I1(P)+I2(P) 。相千叠加:观测时间中总光强不等于各分光强直接相加 I(P)=I1(P)+I2(P)+△(P) 通常表现为交叠区中出现了明暗相间的千涉条纹,即光强有了重新 分布。 号=E+20+2E10E20cos(p2-p1) 当两束或者两束以上光波在一定条件下相遇而叠加,出现了明暗相间或者 彩色的条纹,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干涉
3.1、光的干涉和相干条件 当两束或者两束以上光波在一定条件下相遇而叠加,出现了明暗相间或者 彩色的条纹,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干涉
为什么会发生光的干涉现象?(光强为何会重新分布?) I(P)=(E路〉=(E1+E2)2〉=(E+码+2EE2〉 ∴.I(P)=(〉+()+2(1E2)=I1(P)+I2(P)+△I(P) 最后一项为干涉项,是决定是否相干的关键项! △I(P)=2(E1E2〉 干涉项 ={8给经+ ,非相干叠加,非相干光 ,相干叠加,相干光
3.1.1、光的相千条件 什么条件下发生光的干涉现象? ★必要条件: 。同频率。同振向(或分量)。空间有稳定的相位差分布 女充分条件:两振幅差不多 是否相干←→2(B1E2)是否为0 高1=瓦10cos(w1t-k1r1-p10) =E20 cos(wat-kar2-p20)
3.1.1、光的相干条件
√若10⊥20→2(E1E2〉=0→干涉项=0 E2 E(t) E2(t)=()+E()→(E2()》=(()》+((t)》 ∴.I(P)=I1(P)+I2(P)为非相干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