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检测 10.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 川人,不能不教四川子弟。”于是让愿意上 句。(断两处)(4分) 课的学生到自己家里,继续传授。曾经有川 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 大学生回忆蒙先生:“先生身材不高,体态 乃可理也。 丰盈,美髯垂胸,两眼炯炯有神,持一根二 答案: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 尺来长的叶子烟杆,满面笑容,从容潇洒地 乃可理也。 走上讲台,大有学者、长者、尊者之风。” 11.【甲】文中孙权劝说吕蒙学习,主要采 他讲课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不带讲稿, 用直言规劝的方式进行劝说。【乙】文 有时仅携一纸数十字的提要放在讲台上,但 中作者向帝王进谏主要采用设喻说理的 从来不看,遇风吹走了也不管;第二是不理 方式,这种进谏方式的好处是将抽象的 会下课钟,听而不闻,照讲不误,每每等到 道理形象化,便于对方接受。(7分) 下堂课的教师到了教室门口,才哈哈大笑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而去。 儒者之豪迈 他的考试也颇有趣味,不是先生出题考 徐百柯 学生,而是由学生出题问先生,往往考生的 蒙文通一生治经史之学,著作颇丰,但 题目一出口,先生就能知道学生的学识程 他曾说自己学问最深处,恰恰是不著一字的 度。如学生的题目出得好,蒙先生总是大笑 宋明理学。蒙先生指导研究生,上来先是两 不已,然后才开始详加评论。考场不在教 句话。第一句引陆象山言:“我这里纵不识 室,而在川大旁边望江楼公园竹丛中的茶铺 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第二句 里,学生按指定分组去品茗应试,由蒙先生 是他自己的信条:“一个心术不正的人,做 掏钱招待吃茶。 学问不可能有什么大成就。” 蒙文通曾对儿子蒙默讲,自己对问学者 蒙文通以教书为业,却曾两次遭遇未被 一向是知无不言,就像钟,“大叩之则大鸣, 大学续聘的尴尬。一次是20世纪30年代在 小叩之则小鸣”。他的学生常晚上登门问学, 北京大学。他在历史系任教年余,却始终未 他总是热情接待,有问必答,侃侃而谈。夜 去院长家拜访过一次,因而被同事称为“此 深,学生告辞,他常不准走,非等他燃过两 亦稀有之事也”。据说此事弄得院长非常难 根抽水烟的纸捻后才放行。 堪,以致置北大隋唐史无人授课一事于不 他的学生吴天墀说:“先生豁达大度, 顾,也不再续聘蒙文通,而蒙文通也处之泰 不拘小节,行乎自然,喜交朋友,社会上三 然,仍我行我素。后转至天津一女师任教, 教九流,一视同仁。喜欢上街坐茶馆,和人 与“领导”交往依然如故。 作海阔天空的闲谈,也爱邀熟人上餐馆小吃 另一次是20世纪40年代在四川大学, 一顿。”另一位学生隗瀛涛回忆说,一次, 由于学阀玩弄手腕,蒙文通未被文学院续 遇见蒙先生坐三轮车去学校。蒙先生一眼看 聘。但一干学生倾倒于他的学识,请求他继 见他后高声喊道:“隗先生(对他的戏称), 续授课。他说:“我可以不拿钱,但我是四我家有四川近代史资料,你快来看了写文 19
家庭作业·语文·七年级·下册·配人教版 章。我的文章发表了可以上耀华餐厅(成都 如下: 著名的西餐厅),你的发表了也可以吃一顿 调查项目 学校教育满意率 在线教育满意率 回锅肉嘛!” 课堂参与度 84% 32% 许多学者都曾慕名到成都拜访蒙文通, 课堂体验感 76% 37% 交往过后,他们往往发出这样的感叹:“读 学习自主性 79% 45% 先生的书,以为只是一个恂恂①儒者,没想 学习效率 88% 27.5% 到先生还这么豪迈。” 从调查数据来看,目前的在线教育效果 (有删改) 不如学校教育,主要是因为在线教育的本质 【注释】①恂恂:恭谨温顺的样子。 特征是教与学的行为时空分离,而这导致在 12.从蒙先生做人的角度看,你认为他两次 线教育中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不如学校教 未被续聘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育。时空分离阻断师生间的社会性交互,需 (6分) 要学生有更强的自主性,但事实上还有诸多 答案:第一次是因为蒙先生不会阿谀奉 承,讨好“领导”;第二次是因为蒙先 干扰因素大大影响了学生在线学习的自主 生为人光明磊落,不搞阴谋诡计。(意 性,这也导致了在线教育的效果比不上学校 近即可) 教育。有专家分析,当学生找到与之能力层 13.蒙先生曾表示对问学者一向是“大叩之 次相匹配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后,自主性与 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请用直白的 成就感均会提升,从而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语言理解这句话在语境中的含义。 【材料二】智慧教育共同体的打造主要 (5分)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答案:多问则多讲,少问则少讲。或 1构建“智慧教研平台”。教师通过网 “知无不言”“有问必答”等。 络形成一个泛在型的教研共同体,通过合作 14.蒙先生的“豪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 分享进行深度教研,并将教研成果进行固 面?请任选两个方面举例说明。(6分) 化,形成相应的微课资源和评价资源(例如 答案:豪迈的具体表现:智慧幽默,刚 作业等),依托网络实现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正不阿,不拘小节,诲人不倦,慷慨大 从而优化教师教学模式。 方等。举例示例:①慷慨大方—考 2.构建中小学生“在线学习中心” 试时掏钱招待学生吃茶,爱邀熟人上餐 “在线学习中心”依托SG技术及NR、AR 馆小吃一顿。②刚正不阿一在北京大 技术,虚拟教室空间的现场感,让学生身临 学历史系任教年余,却始终未去院长家 其境,可以完全沉浸式地在虚拟环境中学 拜访过一次。 习。“在线学习中心”支持学生登录后从互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联网海量的资源里筛选学习资源,从而提高 【材料一】某校就学校教育与网络在线 学习的精准性。这个学习流程需要学生首先 教育效果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对知识与能力水平进行自测,计算机会利用 20
第一单元检测 大数据对学生自测结果进行精准分析,然后 C.智慧教育共同体能促进学生个性化 依据分析结果,将标签化了的微课学习资源 学习、优化教师教学模式、方便家 进行智能匹配,学生对计算机智能匹配的微 校沟通。 课学习资源进行自主选择后,即可点击听 D.“同写一道作文题”网络作文活动由 课。这样,就真正实现了对学生的个性化、 老师从六个方面向学生推送个性化 精准化在线教育的服务。 作文分析报告。 3.利用全市“人人通”智慧教育共同 解析:根据材料一“当学生找到与之能 体平台,构建联系学生、家长和教师等多方 力层次…学习效果也会更好”可知, 面的教育大平台,将家庭、学校紧密关联起 A项中的“一定”表述过于绝对。根据 来,形成一种虚实结合的未来学习形态,打 材料一“从调查数据来看…主要是因 造智慧教育共同体。 为在线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教与学的行为 (选自《智慧教育共同体实施方案》) 时空分离…参与度和体验感不如学校 【材料三】“停课不停学”期间,“在线 教育”可知,B项强加因果。根据材料 三“近千名老师在网络上…平台对批 学习中心·同步作文”平台开展了一次别开 改后的文章进行大数据分析,形成针对 生面的“同写一道作文题”网络作文活动。 学生的个性化作文分析报告”可知,D 参加活动的五万多名学生通过网络提交作 项表述有误 文,近千名老师在网络上对学生作文从“审 1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4分) 题”“立意”“选材”“内容”“结构”“语言” A,材料一主要运用了画图表的说明方 等六个方面进行批改。平台对批改后的文章 法来说明学校教育与在线教育的不 进行大数据分析,形成针对学生的个性化作 同效果。 文分析报告,并通过智能匹配的方式,向学 B.材料一“目前的在线教育效果不如 生推送适合自己写作个性的范文。参与活动 学校教育”中的“目前”,可以去 的学生反映,这种网络作文的方式,在学习 掉,不影响文意。 的多样化和精准性方面,与传统的作文学习 C.三则材料对传统教学与智慧教育的 相比有更大的优势。 性质和特点分别进行了全面的说明。 (选自网络媒体相关报道) D.综合三则材料可以看出,智慧教育 15.下列说法与原文的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新形态正在蓬勃发展,必将取代传 (C)(4分) 统教学。 A.从材料一可知当学生找到与之能力 解析:B项,“目前”限制了时间范圆, 层次相匹配的资源后,学习效果一 表明“在线教育效果不如学校教育”只 定会更好。 是当前的情况,以后如何还无法确定, B.在线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教与学的时 因此不能去掉。C项,“全面的说明”表 空分离,这是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的 述错误。D项,“必将取代传统教学” 根本原因。 表述过于绝对。 21
家庭作业·语文·七年级·下册·配人教版 17.小玲因为感冒无法去学校上课,请你根 杜甫花木兰邓稼先保尔·柯察金 据材料二为她完成“在线学习流程图” 我选的人物: 的设计,方便她在家学习。(4分) 我的收获: 第一步:登录“在线学习中心” 第二步: 第三步: 答案:(略) 马第四步:点击听课 四、写作(60分) 在线学习流程图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答案:对知识与能力水平进行自测自 牵挂是感情的依托、心灵的闪电、 主选择智能匹配的微课学习资源 精神的升华,是人生七情六欲、喜怒哀 三、综合性学习(10分) 乐及生活万象的折射与聚焦。正因为有 18.你所在的班级将举办以“成长·收获” 了牵挂,人类才有了众多动人心弦的历 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史,也正因为有了牵挂,生活中才涌现 (1)本次活动将邀请每位同学的家长出 出许多缠绵悱恻的故事。 席,但你的家长因要参加朋友聚会而不 牵挂是多方面的。牵挂是对亲人的 想参加主题班会,你打算如何说服他 思念,牵挂是对友人的惦念,牵挂能催 们?(4分) 人奋发向上… 请以《牵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写出 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 (2)成长岁月中,我们也从语文学习中 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收获了许多。根据本次班会的主题,结 答案:(略) 合以下人物中的一位,谈谈你从他们身 上收获了什么。(6分)》 22
第二单元 5黄河颂 【学习目标】 1.了解本诗创作的历史背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诗歌中的语言;提高朗读诗歌的 能力。 2.通过合作交流,理解诗歌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深厚浓郁的思想感情的手法。 3.感受诗歌中所表现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核心·思维激活 ®活0 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 盈活②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 “屏障”?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答案: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 答案:首先,应该明确句中的“臂膀” 篮”较易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指的是什么。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 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 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 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为 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 “民族的屏障”,侧重于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 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其次,应该和上文 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 结合起来理解,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 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 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锐不可当的气度 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 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的制胜法宝。 素能·达标划练 0基础积累 zhuóIiu wan zhuan 1.根据拼音写词语。 (浊流) (宛转) dian feng pi kai bu yu bang yang (巅峰) (劈开) (哺育) (榜样)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