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作业·语文·七年级·下册·配人教版 2.根据课文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在 。阅读理解 下列句中的横线上。 长江之歌 A.表现B.出现C.涌现D.闪现 胡宏伟 (1)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B在亚洲的 你从雪山走来, 原野;/它A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春潮是你的风采; (2)听见黄河的涛声,我们的脑海里就 你向东海奔去, 会D出那滚滚的波浪,C出无数可歌可 惊涛是你的气概。 泣的英雄故事。 你用甘甜的乳汁, 3.根据解释,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 哺育各族儿女; 入括号中。 你用健美的臂膀, (1)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 挽起高山大海。 或猛烈的潮流。 (狂澜) 我们赞美长江, (2)辗转。 (宛转) 你是无穷的源泉; (3)原指水势浩大,漫无边际。也指声 我们依恋长江, 势浩大。 (浩浩荡荡) 你有母亲的情怀。 (4)喂养,也用来比喻培养。 (哺育) 4.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 你从远古走来, 一项是(C) 巨浪荡涤着尘埃; A.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你向未来奔去, B.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 涛声回荡在天外。 屏障。 你用纯洁的清流, C.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灌溉花的国土; D.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 你用磅礴的力量, 亚洲平原之上。 推动新的时代。 5.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我们赞美长江, (D) 你是无穷的源泉; A.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我们依恋长江, B.掀起/万丈狂澜。 你有母亲的情怀。 C.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 (选自《中外通俗歌曲鉴赏辞典》) D.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 7.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之上。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6.组诗《黄河大合唱》的作者是光未然, 答案:“臂膀”指长江干流及其支流。 本名张光年,诗人、文学评论家。《黄河 8.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由 答案: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 洗星海谱曲。 之情。 24
第三单元1山灯 9.本文与《黄河颂》有什么异同? 答案:(示例)黄河流域宽广,历史悠久, 答案:异:《黄河颂》表现黄河的巨人形 孕育了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意思对 象,表达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 即可) 屈的意志;《长江之歌》热情赞美长江哺 12.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10 育中华民族的高大形象。同:都是直抒 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 胸臆,热情豪迈,风格相近。 式和群众游行。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回答 10.请你写出两句有关长江的诗词名句。 问题。 答案:(示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 广大网民纷纷发表感言,为阅兵活动 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 点赞。 浩然之广陵》)滚滚长江东逝水,浪 网民“春青”:厉害了!我的国!2019 花淘尽英雄。(明·杨慎《临江仙》) 年阅兵式必将壮我国威,定使国人的自豪 O表达应用 感和民族自信心倍增! 11.结合下列材料,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你对 网民“小朱”:在这次阅兵表演当中, 黄河的认识。 我感受到了国家的繁荣和强大,中国是一 【材料一】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 个强国,很有正义感,而且很团结!我为 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当今的中华民族已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 是今非昔比,一个崛起并强大的中国永远 复回。 (李白《将进酒》) 都是保卫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我要努力 【材料二】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 读书,将来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 作为一个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中学 (歌曲《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 生,你对如此盛大的活动一定十分关注, 【材料三】黄河流域发现了大量旧石器 请你针对本次阅兵活动发表你的感想。 文化(距今10000一7000年)、新石器文 (200字左右,请另附纸书写) 化(距今70003700年)及青铜器文化 答案:(略) (距今3700一2700年)的人类文化遗址。 25
家庭作业·语文·七年级·下册·配人教版 6 老山界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 2.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 3.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精彩的语段。 核心·思难激活】 微活0 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对 起因:红军总部决定翻越老山界。 应本文一一说出这六要素的具体内容。 经过:红军战士历经艰险翻山。 O思维激活 结果:红军取得了翻山的胜利。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并能用一句 盈福幻这篇文章不仅叙事完整,而 话概括故事的内容。 且描写生动,找出文中你欣赏的句子,并说 答案: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 明理由。 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思维激活 时间:从第一天下午到次日下午。 仔细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你欣赏的句 地点:长征路上老山界的山脚下和老山 子写下来,可以从描写、修辞手法或用词上 界的整个山路中。 进行赏析。 人物:红军总部的干部和战士。 答案:(略) 素能·达标机练 O基础积累 han ran ru meng 1.根据拼音写词语。 (酣然入梦) pan tan qiàobi 2.给下列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攀谈)(峭壁) 俏( jǔjue wu ye 峭( (咀嚼)(鸣咽) 「鸣( du cu ke juan za shui 鸣( (督促)(苛捐杂税) 26
第二单元 苛 ( A.①②③④⑤⑥B.④①③②⑥⑤ 奇 ( C.⑤①②⑥④③ D.③⑥④⑤①② 酣( 5.下列对语法知识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甜( (B) 答案:(略) A.“非常”“立刻”“马上”“终于”这四 3.下列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 个词语都是副词。 请找出来并改正。 B.“按照”“关于”“虽然”“但是”这四 (1)满望惊惶军阀欺侮 记念碑 个词语都是介词。 (2)道欠篱笆骨碌澎湃 宿营地 C.“或者”“虽然”“如果”“因为”这四 (1)“记”改为“纪” 个词语都是连词。 (2)“欠”改为“歉” D.“担心”“喜欢”“佩服”“扩大”这四 4.将下列句子按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个词语都是动词。 (B) 。阅读里解 ①此时此刻,长安街上,三军列阵,铁 不灭的星辰 甲生辉,万名官兵正等待三军统帅习主 邓开善 席的检阅。 ②生死关头,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揭开 草地,迷蒙的草地,笼罩在一片阴沉沉 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危难之际, 的寒雾里。哪儿是路?一个古老的谜。这 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砥柱中流,高举 里,丛密的水草掩覆着吞噬生命的泥潭。据 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 传说,唯有生长在草原上的老牦牛,才有指 ③近代以来,列强入侵,东方古国,屡 望辨出一条生存之路。 遭蹂躏,泱泱中华,无战不败。一九三 一支带着传奇色彩的钢铁般的队伍,正 一,日寇来犯,城乡焦土,遍地狼烟, 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 同胞蒙难,民族危亡。 二 ④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 断炊了。 座拥有三千零六十年历史的城市。它迎 在他的干粮袋里,也只剩下几块青稞 来特别的一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饼。那是平时吃野菜攒下的。此刻,他迈着 纪念日。 艰难的步履走着。那匹红鬃小马,他让腿伤 ⑤这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的第 化脓的警卫员骑了。倏地,他那瘦削的脸 一次完全胜利。经此一战,中华民族, 上,浮现出严峻的神态:不远处,又有两名 尽雪前耻,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 战士正倒在“路”旁。 重生。 “好同志,不能倒下…”他奔过去, ⑥十四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最终打赢 弯下身子,拍拍一个战士的肩胛。“首长, 了这场战争。 走,走不动了。”那战士喘着气,望着眼前 27
家庭作业·语文·七年级·下册·配人教版 这位魁梧的中年人,轻声说:“两天没 水草掩覆着吞噬生命的泥谭,根本无路 吃了。” 可走。写出了红军行进中遭遇的恶劣 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从干粮 环境。 袋里掏出那几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 7.文中的“他”是谁?从哪几件事能看出 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他”在艰苦的条件下,与战士同甘共苦 当他伟岸的身影渐渐消融在寒雾里,一 并关心革命战士? 个战士捧着青稞饼,眼窝里闪着泪的波光, 答案:毛主席。他的干粮袋里,也只剩 问:“他是谁啊?”“不知道,有点儿面熟。” 下几块平时攒下的青稞饼;宿营时,他 另一个战士啃了一口青稞饼,回答说:“反 喝了一大碗苦涩的野菜汤;他的马让腿 正是一位首长,不是师长就是政委,嗯!” 伤化脓的警卫员骑,自己艰难地走着: 三 见两名战士倒下,他奔过去,掏出几块 进入草地第七天了。 青稞饼,分塞给战士。 草地沉浸在暝色里,部队准备宿营了。 8.“夜的边睡,正闪烁着星辰,不灭的星 他喝了一大碗苦涩的野菜汤,点燃了一支烟 辰…”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卷,借着马灯微黄的光亮,摊开一幅军事地 答案:中国革命在艰难行进,中国共产 图。快走出草地了。嗯,快了,正义的事业 党人无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他们 从来是必胜的!他轻嘘了一口气,揉了揉网 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流血牺牲, 着红丝的双眼,感到一阵困意袭来。 他们的精神不朽,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 “主席,”警卫员走近他的身边,递给他 辰,永放光辉,同时抒发了作者对革命 一个纸包,鸣咽着,“一个烈士留下的,临 战士无比崇敬的感情。 终时说,一定要交给您。” 9.概括本文的主旨。 他用微微发颤的手,轻轻打开了纸包: 答案:本文反映了长征中红军的艰苦生 呵,几小块青稞饼。他抑制着内心的悲恸, 活,歌颂了领袖与战士之间的相互关爱, 久久说不出话来。说什么好呢?中国革命在 赞扬了红军战士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 艰难中行进,中国共产党人无愧为中华民族 崇高品质。(意近即可) 的优秀子孙。这就是历史啊!他站起身来, 0表达应用 遥望茫茫夜野,缓缓地,摘下了嵌着红星的 10.课文在描写夜里的寂静时,说“耳朵里 军帽。夜的边陲,正闪烁着星辰,不灭的星 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 辰… 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这是以 (有删改) 动写静的手法。你在生活中有过这样的 6.“一支带着传奇色彩的钢铁般的队伍,正 感受吗?请试着写一个片段。(200字左 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句中 右,请另附纸书写) “神奇的土地”怎么理解? 答案:(略) 答案:迷蒙的草地,寒雾笼罩,丛密的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