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 中国(1195)委内瑞拉、泰国、巴布墨西哥(52)前苏联 大利亚 (282) (197) 《环境生物学》熊自廷P435-456 (六)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我们国家指出,生物物种资源(包括生物生物遗传资源)是维持人类生存 维持国家生态安全的物质基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资源。为什么这样 说呢? 生物多样性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生命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价值包括直 接价值、间接价值、备择价值和存在价值等。 1、直接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主要体现在提供食物、药物、工业原料和科研素材 等方面。 消耗使用价值:是指没有经过市场直接消耗的自然产品的价值。 生产使用价值:是指通过市场交换的生物资源的价值 提供粮食:人类的粮食主要是作物。鸡、鸭、牛、马、水产品 提供药物:发展中国家有80%的人口依靠传统的药物治病。我国中草 药种类12807种。 提供工业原料:木材、纤维、橡胶、煤、天然气等。 科研价值:仿生学、改良生物品种等。比如仿生学:依据响尾蛇的红外 线自动热定位来确定捕捉物位置的原理,成功设计了导弹引导系统;依据昆虫平 衡棒具有保持航向不偏离作用的原理,制造了控制髙速飞行器和导弹航行稳定作 用的振动陀螺仪 2、间接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体现在环境和生态价值等方面,此外,不少野生生 物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给人以美的享受。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主要体现在 生态价值上: (1)能量固定:地球上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主要都是依靠绿色植物通 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使光能通过绿色植物进入食物链,为地球上绝大多数的 物种包括人类提供食物和能量。 (2)维持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多样性程度越高,生态系统就越稳定。 (3)保护土壤:促进土壤发育,保持水土资源。 (4)调节气候。在全球范围内,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减轻全球变暖的压 力;在地区范围内,植物蒸腾作用使水循环到大气,再以雨水的形式返回地面 植被的丧失会导致地区降雨量减少。 (5)净化环境:某些生物对污染物质有抗性,可以吸收和分解污染物 净化环境:另一些生物对污染物敏感因而对环境污染具有指示意义 (6)观赏作用:良好、多样的自然景观有有利于人类身心健康,提高人 们的生活水平 3、备择价值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适应自然变化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许多生物的价 值目前尚不清楚,但是具有在将来被人类所认识和利用的潜能
10 坦桑尼亚 (310) 中国(1195) 委内瑞拉、 澳 大利亚 (197) 泰国、巴布 亚 (282) 墨西哥(52) 前 苏 联 (20000) 《环境生物学》熊自廷 P435-456 (六)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我们国家指出,生物物种资源(包括生物生物遗传资源)是维持人类生存、 维持国家生态安全的物质基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资源。为什么这样 说呢? 生物多样性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生命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价值包括直 接价值、间接价值、备择价值和存在价值等。 1、直接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主要体现在提供食物、药物、工业原料和科研素材 等方面。 消耗使用价值:是指没有经过市场直接消耗的自然产品的价值。 生产使用价值:是指通过市场交换的生物资源的价值。 提供粮食:人类的粮食主要是作物。鸡、鸭、牛、马、水产品 提供药物:发展中国家有 80%的人口依靠传统的药物治病。我国中草 药种类 12807 种。 提供工业原料:木材、纤维、橡胶、煤、天然气等。 科研价值:仿生学、改良生物品种等。比如仿生学:依据响尾蛇的红外 线自动热定位来确定捕捉物位置的原理,成功设计了导弹引导系统;依据昆虫平 衡棒具有保持航向不偏离作用的原理,制造了控制高速飞行器和导弹航行稳定作 用的振动陀螺仪。 2、间接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体现在环境和生态价值等方面,此外,不少野生生 物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给人以美的享受。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主要体现在 生态价值上: (1)能量固定:地球上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主要都是依靠绿色植物通 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使光能通过绿色植物进入食物链,为地球上绝大多数的 物种包括人类提供食物和能量。 (2)维持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多样性程度越高,生态系统就越稳定。 (3)保护土壤:促进土壤发育,保持水土资源。 (4)调节气候。在全球范围内,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减轻全球变暖的压 力;在地区范围内,植物蒸腾作用使水循环到大气,再以雨水的形式返回地面, 植被的丧失会导致地区降雨量减少。 (5)净化环境:某些生物对污染物质有抗性,可以吸收和分解污染物, 净化环境;另一些生物对污染物敏感因而对环境污染具有指示意义。 (6)观赏作用:良好、多样的自然景观有有利于人类身心健康,提高人 们的生活水平。 3、备择价值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适应自然变化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许多生物的价 值目前尚不清楚,但是具有在将来被人类所认识和利用的潜能
4、存在价值 生物多样性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任何物种都有生存的权利,与人类需 求无关。物种不存在,备择价值从何而宋? 中国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初步评估结果表 值类别 价值(元) 直接使用价值 品及加工品年净价值 直接服务价值 0.78×1 小计 1.80×10 间接使用价值 有机质生产价值 23.3×10 C0:固定价值 .27×102 o:释放价值 3.11×1012 营养物质循环与贮存价值|0.32×10 土壤保护价值 64×102 涵养水源价值 0.27×102 净化污染物价值 0.40×10 7.31×10 潜在使用价值 选择使用价值 。09×102 保留使用价值 0.13×10 小计 0.22×102 9.33×10 5、生物链价值 地球上所有动植物之间都有一定的生态功能联系,具体表现就是生物链,即 从低等到高等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形成的能量流动使生物界成为一个内在联系的 整体的现象。生物链最大价值在于以“多米诺骨牌”的形式形成互相保护的网络, 也正是这个完整强大的生态网络保护着人类。研究发现,世界鸟类95%以上是 以昆虫为食,它们是害虫和鼠类的天敌。一只猫头鹰一夜可以吃掉5-6只老鼠, 一个夏季能捕食1000多只老鼠。一只灰喜鹊一年能消灭18000多条松毛虫、金 龟子、避债蛾和蝇等。一只啄木鸟一天就可以吃掉农药喷不到的树心里300-500 只天牛等害虫。一只燕子仅在夏季就能捕食120万只苍蝇、蚊子等 (七)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1990年国际专家( J MEneely)把中国生物多样性排在12个全球最丰国家的 第八位。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物多样性工作组的研究报告认为,中 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度排名世界第三,超过其他亚洲温带国家(中国环境与发展 国际合作委员会,1997) 物种丰富度 我国动、植物部分物种统计表 种数 占世界隶属|占世界 总种总科 数% 数% 苔藓植物 1|106 蕨类植物 2200-2600
4、存在价值 生物多样性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任何物种都有生存的权利,与人类需 求无关。物种不存在,备择价值从何而宋? 中国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初步评估结果表 价值类别 价值(元) 直接使用价值 产品及加工品年净价值 直接服务价值 小计 1. 02×1012 0. 78×1012 1. 80×1012 间接使用价值 有机质生产价值 CO:固定价值 O:释放价值 营养物质循环与贮存价值 土壤保护价值 涵养水源价值 净化污染物价值 小计 23. 3×1012 3. 27×1012 3. 11×1012 0. 32×1012 6. 64×1012 0. 27×1012 0. 40×1011 7. 31×1012 潜在使用价值 选择使用价值 保留使用价值 小计 0。 09×1012 0. 13×1012 0. 22×1012 合计 39.33×1012 5、生物链价值 地球上所有动植物之间都有一定的生态功能联系,具体表现就是生物链,即 从低等到高等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形成的能量流动使生物界成为一个内在联系的 整体的现象。生物链最大价值在于以“多米诺骨牌”的形式形成互相保护的网络, 也正是这个完整强大的生态网络保护着人类。研究发现,世界鸟类 95%以上是 以昆虫为食,它们是害虫和鼠类的天敌。一只猫头鹰一夜可以吃掉 5—6 只老鼠, 一个夏季能捕食 1000 多只老鼠。一只灰喜鹊一年能消灭 18000 多条松毛虫、金 龟子、避债蛾和蝇等。一只啄木鸟一天就可以吃掉农药喷不到的树心里 300—500 只天牛等害虫。一只燕子仅在夏季就能捕食 120 万只苍蝇、蚊子等。 (七)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1990 年国际专家(JAMeneely)把中国生物多样性排在 12 个全球最丰国家的 第八位。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物多样性工作组的研究报告认为,中 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度排名世界第三,超过其他亚洲温带国家(中国环境与发展 国际合作委员会,1997)。 物种丰富度 我国动、植物部分物种统计表 名称 种数 占世界 总种 数% 隶属 科 占世界 总科 数% 苔藓植物 2200 9. 1 106 70 蕨类植物 2200-2600 22 52 80
裸子植物 250 被子植物 30000 32875 椎动物 鸟类 1244 鱼类 特有属、种繁多 中国动、植物部分门类特有种(属)统计表 门]类名称 己知种(或属)|特有种或属特有种或届 数 占已有种 (属)数% 哺乳类 58(种)10(种)18 鸟类 1244(种)98(种) 88 爬行类 376(种) (手中)|6.65 两栖类 284(种) 30(种) 10.56 鱼类 3862(种)104(种)|10.46 6347(和 7(手中)10.5 被子植物3123(属) 246(属) 5 果子植物 34(属) 10(属) 4 蕨类植物224(属) (属) 苔藓植物 494(属) 13(属) 2.0 计 四、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地球上当前拥有的物种比以往任何地质时期都要多。然而,由于人类的活动 的结果,目前物种的灭绝率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高,生物多样性丧失发生在各 个层次和各种环境。生态系统正在发生退化和受到破坏,生种正趋向灭绝.即使 继续存留的物种,由于个体数量减少和种群间隔离増加,导致遗传多样性消失.这 种多样性的丧失既发生在热带,也发生在温带:既发生在陆地,也发生在水域。 生物多样性丧失最严重的是物种灭绝。生物群落可能退化及减少分布面积,但只 要全部原生种尚存,群落仍有恢复的可能。同样,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可能因个体 数量减少而下降,但它可以通过突变、重组和自然选择而恢复其遗传多样性。 (一)、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面临着多种威胁,包括物种以及物种生存的生态环境受 到严重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有多种表现形式,最为严重的问题是物种灭绝
裸子植物 250 30 10 66 被子植物 30000 10 328 75 脊椎动物 6347 13. 97 鸟类 1244 13. 1 鱼类 3862 20. 3 特有属、种繁多 中国动、植物部分门类特有种(属)统计表 四、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地球上当前拥有的物种比以往任何地质时期都要多。然而,由于人类的活动 的结果,目前物种的灭绝率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高,生物多样性丧失发生在各 个层次和各种环境。生态系统正在发生退化和受到破坏,生种正趋向灭绝.即使 继续存留的物种,由于个体数量减少和种群间隔离增加,导致遗传多样性消失.这 种多样性的丧失既发生在热带,也发生在温带;既发生在陆地,也发生在水域。 生物多样性丧失最严重的是物种灭绝。生物群落可能退化及减少分布面积,但只 要全部原生种尚存,群落仍有恢复的可能。同样,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可能因个体 数量减少而下降,但它可以通过突变、重组和自然选择而恢复其遗传多样性。 (一)、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面临着多种威胁,包括物种以及物种生存的生态环境受 到严重威胁。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有多种表现形式,最为严重的问题是物种灭绝。 门类名称 己知种(或属) 数 特有种或属 数 特有种或届 占已有种 (属)数% 哺乳类 581(种) 110(种) 18. 93 鸟类 1244(种) 98(种) 7. 88 爬行类 376(种) 25 (手中) 6. 65 两栖类 284(种) 30(种) 10. 56 鱼类 3862(种) 404(种) 10.46 { 总计 6347(种) 667(手中) 10. 5 被子植物 3123(属) 246(属) 7. 5 裸子植物 34(属) 10(属) 29. 4 蕨类植物 224(属) 6(属) 2. 3 苔藓植物 494(属) 13(属) 2. 0 总计 3875(属) 275(属) 10. 3
在地球上长达35亿年的生物进化历史中,一方面不断有物种形成,另一方面不 断有物种灭绝。事实上,新种形成和旧种灭绝同是生物进化过程的结果。自从生 命最初在海底沉积物中开始出现,生物的灭绝也就随之出现。目前地球上的物种 是过去大约几十亿个物种中的现代幸存者 灭绝( ectinction)是指个体、种群或物种从一个给定的生境或生物区系消失 的过程。当一个物种从整个地球的生物区系消失,则称为该物种为灭绝种或绝种 ( extinct specics)。一个物种的个体仅是被笼养或在人工控制状态下存活,它 可以被认为已在野外灭绝。一个物种在其生活过后某栖息地不再存在,但在其它 地方有发现,这种现象称为局部灭绝。一个物种受环境胁迫等不利因素影响而缩 小其分布区通常引起局部灭绝。另外,当一个物种的数量减少到对群落中其它成 员影响微不足道时,该物种称为生态灭绝。例如,虎的存活数量已经很少,其捕 食作用对群落中其它物种已无明显的生态学影响。 (二)、生境破坏和破碎 生境破坏是指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自然的或人为的破坏,使很多生物 失去栖息地。比如,过去大量地围湖造田,滩涂和沼泽的开垦,严重破坏了湿地 环境,使得绝大多数湿地生物种群失去栖息地。近年来,我国在退耕还湖上做了 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效益。经常可以看到的报道,有多少珍稀鸟类到某 某地方越冬。 生境破碎是指人为因素使得原本大面积连续的生境,变成了很多面积小的斑 块,斑块之间通常被人工改造成退化的区域所隔离。生境破碎对生物多样性有什 么影响? 1、导致了小种群的产生。成熟个体估计数小于1000,极度局限的占有面 积小于100km2是易危物种。 2、降低了交配的成功率。 3、小种群内遗传变异性缺乏,近亲繁殖、遗传漂变等也会影响种群的存活 率。 4、小种群也容易受捕食、竟争、疾病和食物供应不足等也会影响种群的生 存活力 5、破碎化导致了边缘效应,使得一些对环境敏感生物灭绝和外物种入侵。 促使物种灭绝和趋于灭绝的因素 各种因素所占的百分率(%) 性境丧失过度开发物种引进捕食它未知 灭绝 哺乳动物 鸟 11 猛禽 6348 趋于灭绝 哺乳动物 鸟 58 30
在地球上长达 35 亿年的生物进化历史中,一方面不断有物种形成,另一方面不 断有物种灭绝。事实上,新种形成和旧种灭绝同是生物进化过程的结果。自从生 命最初在海底沉积物中开始出现,生物的灭绝也就随之出现。目前地球上的物种 是过去大约几十亿个物种中的现代幸存者。 灭绝(ectinction)是指个体、种群或物种从一个给定的生境或生物区系消失 的过程。当一个物种从整个地球的生物区系消失,则称为该物种为灭绝种或绝种 (extinct specics)。一个物种的个体仅是被笼养或在人工控制状态下存活,它 可以被认为已在野外灭绝。一个物种在其生活过后某栖息地不再存在,但在其它 地方有发现,这种现象称为局部灭绝。一个物种受环境胁迫等不利因素影响而缩 小其分布区通常引起局部灭绝。另外,当一个物种的数量减少到对群落中其它成 员影响微不足道时,该物种称为生态灭绝。例如,虎的存活数量已经很少,其捕 食作用对群落中其它物种已无明显的生态学影响。 (二)、生境破坏和破碎 生境破坏是指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自然的或人为的破坏,使很多生物 失去栖息地。比如,过去大量地围湖造田,滩涂和沼泽的开垦,严重破坏了湿地 环境,使得绝大多数湿地生物种群失去栖息地。近年来,我国在退耕还湖上做了 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效益。经常可以看到的报道,有多少珍稀鸟类到某 某地方越冬。 生境破碎是指人为因素使得原本大面积连续的生境,变成了很多面积小的斑 块,斑块之间通常被人工改造成退化的区域所隔离。生境破碎对生物多样性有什 么影响? 1、导致了小种群的产生。成熟个体估计数小于 1000,极度局限的占有面 积小于 100km2 是易危物种。 2、降低了交配的成功率。 3、小种群内遗传变异性缺乏,近亲繁殖、遗传漂变等也会影响种群的存活 率。 4、小种群也容易受捕食、竟争、疾病和食物供应不足等也会影响种群的生 存活力。 5、破碎化导致了边缘效应,使得一些对环境敏感生物灭绝和外物种入侵。 促使物种灭绝和趋于灭绝的因素 各种因素所占的百分率(%) 生境丧失 过度开发 物种引进 捕 食 其 它 未 知 灭绝 哺乳动物 19 23 20 1 1 36 鸟 20 11 22 0 2 37 猛禽 5 32 42 0 0 21 鱼 35 4 30 0 4 48 趋于灭绝 哺乳动物 68 54 6 8 12 鸟 58 30 28 1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