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促进经济交流 B.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C.沟通五大河流 D.便利南北交通 5.隋朝时开凿的大运河不仅是沟通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也是 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隋朝时,这条运河的中心是() A.长安 B.涿郡 C.余杭 D.洛阳 ★6.“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诗中的“千里赖通 波”是指大运河() A.成为南北交通枢纽 B.有千里之长 C.起到防洪作用 D.发挥灌溉作用 7.“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窗下无人问, 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 关() A.分封制B.察举制 C.科举制D.郡县制 第6页共307
第 6 页 共 307 页 A.促进经济交流 B.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C.沟通五大河流 D.便利南北交通 5.隋朝时开凿的大运河不仅是沟通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也是 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隋朝时,这条运河的中心是( ) A.长安 B.涿郡 C.余杭 D.洛阳 ★6.“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诗中的“千里赖通 波”是指大运河( ) A.成为南北交通枢纽 B.有千里之长 C.起到防洪作用 D.发挥灌溉作用 7.“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窗下无人问,一 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 关( ) A.分封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
★8.下面是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 示意图。唐朝时期这一比例变化与下列哪一制度的实行密切相关 隋朝唐朝 北宋 A.世袭制B.分封制 C.郡县制D.科举制 9.隋朝在中华帝国的正午时分高调登场,却匆忙谢幕,在中国历史 上书写了一段宛如昙花般脆弱短暂的璀璨辉煌。隋朝灭亡的标志 A.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 B.618年,隋文帝在长安被叛军杀死 C.618年,隋炀帝在洛阳被叛军杀死 D.618年,隋文帝在太原被叛军杀死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含义:只要你出生在上等人 家,不管才能和品德如何差,都能顺利做大官;如果你出生在下等 人家,你才能和品德再好也没办法做大官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流行语 第7页共307
第 7 页 共 307 页 ★8.下面是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 示意图。唐朝时期这一比例变化与下列哪一制度的实行密切相关 (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9.隋朝在中华帝国的正午时分高调登场,却匆忙谢幕,在中国历史 上书写了一段宛如昙花般脆弱短暂的璀璨辉煌。隋朝灭亡的标志 ( ) A.618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 B.618 年,隋文帝在长安被叛军杀死 C.618 年,隋炀帝在洛阳被叛军杀死 D.618 年,隋文帝在太原被叛军杀死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含义:只要你出生在上等人 家,不管才能和品德如何差,都能顺利做大官;如果你出生在下等 人家,你才能和品德再好也没办法做大官。)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流行语
材料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 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 男儿当自强。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 人 汪洙《神童诗》 (1)根据材料一,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如何选拔官员的。 (②)材料二中的“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 天子堂”都与中国古代的哪一制度有关?在这一制度创立过程中 隋文帝和隋炀帝分别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3)概括指出上述选官制度的实质 11.“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下面这些材料是某中学的 同学们搜集到的,请你根据提示,完成问题。 【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 材料一(隋文帝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材料二 第8页共307
第 8 页 共 307 页 材料二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 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 男儿当自强。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 人。 ——汪洙《神童诗》 (1)根据材料一,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如何选拔官员的。 (2)材料二中的“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 天子堂”都与中国古代的哪一制度有关?在这一制度创立过程中 隋文帝和隋炀帝分别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3)概括指出上述选官制度的实质。 11 .“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下面这些材料是某中学的 同学们搜集到的,请你根据提示,完成问题。 【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 材料一 (隋文帝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材料二
隋建立之 期 隋文帝末年 人口阝100多万4600多万 1900多万 5500多万顷 粮仓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 仓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图1巡游江都 图2开凿大运河 (2)上面两幅图片都与哪位皇帝有关?他的这些行为产生了什么消 极影响? 第9页共307
第 9 页 共 307 页 时期 隋建立之 初 隋文帝末年 人口 3 100 多万4 600 多万 垦田 1 900 多万 顷 5 500 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 口仓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2)上面两幅图片都与哪位皇帝有关?他的这些行为产生了什么消 极影响?
12.《昙花王朝—一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的作者张程将隋帝国 从胚胎孕育到盛极一时、最后势力星散的全过程娓娓道来。请你 根据书中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昙花王朝》第一部分第二章:转瞬而成的统 强大的北方游牧民族,比陈叔宝的靡靡之音要难对付得多。 因此,(杨坚)定下先南后北的策略……(灭陈后)统一天下。 (1)杨坚建立的隋朝为什么能够完成统一大业? 《昙花王朝》第二部分第三章:开皇盛世 开皇十二年(592年),户部奏称:“天下府库都藏满粮食布匹 无法接纳新的物资。许多物资只能堆积在廊庑之下。”杨坚下令 赶造新的仓库来容纳绢匹……天下富足,仓库难以承载赋税物资 的盛况只在七百多年前的西汉文帝和景帝时期出现过。那是一个 被称为“文景之治”的盛世。因此,史家将杨坚统治时期称为 “开皇盛世”。 (2)杨坚统治时期,出现“开皇盛世”局面的原因是什么?“盛 世”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10页共
第 10 页 共 307 页 12.《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的作者张程将隋帝国 从胚胎孕育到盛极一时、最后势力星散的全过程娓娓道来。请你 根据书中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昙花王朝》第一部分第二章:转瞬而成的统一 强大的北方游牧民族,比陈叔宝的靡靡之音要难对付得多。 因此,(杨坚)定下先南后北的策略……(灭陈后)统一天下。 (1)杨坚建立的隋朝为什么能够完成统一大业? 《昙花王朝》第二部分第三章:开皇盛世 开皇十二年(592 年),户部奏称:“天下府库都藏满粮食布匹, 无法接纳新的物资。许多物资只能堆积在廊庑之下。”杨坚下令 赶造新的仓库来容纳绢匹……天下富足,仓库难以承载赋税物资 的盛况只在七百多年前的西汉文帝和景帝时期出现过。那是一个 被称为“文景之治”的盛世。因此,史家将杨坚统治时期称为 “开皇盛世”。 (2)杨坚统治时期,出现“开皇盛世”局面的原因是什么?“盛 世”表现在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