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学科10月份试卷 (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2小时。希大家仔细看题,认真答题,考试顺利!) 、基础知识及运用(27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 ke chao() 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 qing cui( )的歌喉,唱出w an zhuan()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li ao liang( )地响着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翻来复去绞尽脑汁愚蠢室息 B、小心翼翼随声附合祈祷显耀 C、蜂围蝶阵多姿多彩酝酿莅临 D、毕恭毕敬拙拙逼人恣情弛骋 3、古诗填空默写(10分) (1)不知何处吹芦管 。《夜上受降城闻笛》 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 (3)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既写个人身世之悲,也有对一个繁华时代的慨叹的 句是 (4)《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一诗中 诗人用这两句 诗既表达了惜花和思乡之意,更寄托了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 渴望。 (5)《夜上受降城闻笛》写夜晚登城过望,但见大漠似雪,月华如霜的两句 (6)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7) ?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 4、《朝花夕拾》名著题。(8分,每格一分) (1)《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 ,让我感到痛苦
2019 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学科 10 月份试卷 (本试卷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2 小时。希大家仔细看题,认真答题,考试顺利!)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7 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 kē cháo( ) 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 qīng cuì( )的歌喉,唱出 w ǎn zhuǎn( )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 li áo liàng( )地响着。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翻来复去 绞尽脑汁 愚蠢 窒息 B、小心翼翼 随声附合 祈祷 显耀 C、蜂围蝶阵 多姿多彩 酝酿 莅临 D、毕恭毕敬 拙拙逼人 恣情 弛骋 3、古诗填空默写(10 分) (1)不知何处吹芦管, 。《夜上受降城闻笛》 (2) ,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 (3)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既写个人身世之悲,也有对一个繁华时代的慨叹的一 句是 , 。 (4)《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一诗中 , 诗人用这两句 诗既表达了惜花和思乡之意,更寄托了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 渴望。 (5)《夜上受降城闻笛》写夜晚登城过望,但见大漠似雪,月华如霜的两句 是: , 。 (6) 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7) ? 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 4、《朝花夕拾》名著题。(8 分,每格一分) (1)《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 ,让我感到痛苦
(2)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 (3)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 等孝 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4)《五猖会》中回忆童年往事,含蓄地表达了对父母毫不顾及孩子心理的无奈与厌 烦,这件事是: (5)作者憎恨猫的哪些特性? (6)《父亲的病》中鲁迅描写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 了这些人怎样的实质? 5、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项是()(2分)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他们全安静不动的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D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他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共14分) 老海棠树(作者:史铁生) ①如果可能,如果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窗后,要是能随我的心愿种点什么,我就 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奶奶。 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象她们从来就在一起。 ③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 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晩呆在上头不下来了?” 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 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緊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 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 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 袋,不时地冲我叨唠:“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 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 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
(2)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 》。 (3)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 、 、 ”等孝 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4)《五猖会》中回忆童年往事,含蓄地表达了对父母毫不顾及孩子心理的无奈与厌 烦,这件事是: (5)作者憎恨猫的哪些特性? (6)《父亲的病》中鲁迅描写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 了这些人怎样的实质? 5、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项是( )(2 分) A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 他们全安静不动的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D 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他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共 14 分) 老 海 棠 树 (作者:史铁生) ①如果可能,如果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窗后,要是能随我的心愿种点什么,我就 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奶奶。 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象她们从来就在一起。 ③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 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头不下来了?” 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 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 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 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 袋,不时地冲我叨唠:“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 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 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
她的纸袋。 ⑤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 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 “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 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胡弄?”奶奶把手甲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 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 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 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 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 不要我帮:“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 ⑦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 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 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 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 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 奶奶。”“奶奶!”“奶奶一一”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竞无对我的责备 ⑨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 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 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一一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 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6.文章写了关于奶奶的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4分) 7.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人物的心理状态。(2分) 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 能有我自己的工作? 8.品读第⑦段画线部分“‘奶奶。’‘奶奶!’‘奶奶—一’”,从语气角度分析“我” 心理变化的过程。(3分)
她的纸袋。 ⑤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 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 “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 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胡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 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 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 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 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 不要我帮:“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 ⑦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 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 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 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 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 “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 ⑧…… ⑨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 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 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 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6.文章写了关于奶奶的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4 分) 。 7.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人物的心理状态。(2 分) 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 能有我自己的工作? 。 8.品读第⑦段画线部分“‘奶奶。’‘奶奶!’‘奶奶——’”,从语气角度分析“我” 心理变化的过程。(3 分)
9.文章是回忆奶奶的,为什么要在第3段写“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2分) 10.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 、古诗文阅读理解(共19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比较阅读文言文《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 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 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 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4分) 俄而雪骤() 撒盐空中差可拟( 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2.翻译句子。(2分)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13.甲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 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1分) 14、乙文中友人听了陈元方的话后感到非常惭愧,可是陈元方仍然“入门不顾”你如 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1分)
。 9.文章是回忆奶奶的,为什么要在第 3 段写“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2 分) 。 10.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题有什么好处?(3 分) 。 三、古诗文阅读理解(共 19 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 分) 比较阅读文言文《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 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 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 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4 分) 俄而..雪骤.( ) 撒盐空中差.可拟( ) 下车引.之( ) 元方入门不顾.( ) 12.翻译句子。(2 分)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13.甲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 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1 分) 14、乙文中友人听了陈元方的话后感到非常惭愧,可是陈元方仍然“入门不顾” 你如 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1 分)
15..从这两篇短文我们能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2分) (1)从乙文中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 (2)假如你是陈元方,你会怎么做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5分) 桓南郡小儿时,与诸从兄弟各养鹅共斗。南郡鹅每不如,甚以为忿。乃夜往鹅栏间, 取诸兄弟鹅悉杀之。既晓,家人咸以惊骇,云是变怪,以白①车骑②。车骑曰:“无所 致怪,当是南郡戏耳!”问,果如之。(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白一一告诉。②车骑一一车骑将军桓冲。 16解释下列加横线字的意思。(3分) (1)甚以为忿()(2)家人威以惊骇()(3)果如之() 17、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桓南郡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 (三)古诗阅读(4分) 秋夜曲(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8、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2分) 19、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四、作文(共40分,其中包括3分书写分) 20、自然界的山川草木使我们流连忘返:文学作品中的精彩世界令我们心驰神往。 家乡的风土人情,丰富的人文内涵值得感悟:课余的琴棋书画,无穷的生活乐趣值得回 味。探究,给我们带来发现的惊喜;合作,使我们得到收获的愉悦……花季如诗,生活 如画.诗情画意,令人陶醉。 请以“陶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不少于600字
15..从这两篇短文我们能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2 分) (1)从乙文中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 (2)假如你是陈元方,你会怎么做?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5 分) 桓南郡小儿时,与诸从兄弟各养鹅共斗。南郡鹅每不如,甚以为忿。乃夜往鹅栏间, 取诸兄弟鹅悉杀之。既晓,家人咸以惊骇,云是变怪,以白①车骑②。车骑曰:“无所 致怪,当是南郡戏耳!”问,果如之。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白——告诉。②车骑——车骑将军桓冲。 16 解释下列加横线字的意思。(3 分) ⑴甚以为忿( ) ⑵家人咸以惊骇( ) ⑶果如之( ) 17、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桓南郡是怎样的一个人?(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阅读(4 分) 秋夜曲(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8、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2 分) 19、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四、作文(共 40 分,其中包括 3 分书写分) 20、自然界的山川草木使我们流连忘返;文学作品中的精彩世界令我们心驰神往。 家乡的风土人情,丰富的人文内涵值得感悟;课余的琴棋书画,无穷的生活乐趣值得回 味。探究,给我们带来发现的惊喜;合作,使我们得到收获的愉悦……花季如诗,生活 如画.诗情画意,令人陶醉。 请以“陶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不少于 6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