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模式识别受体识别的是() A、补体分子B、清道夫受体C、病原相关模式分子 D、甘露糖受体E、Tol样受体 6、固有免疫细胞所不具备的应答特点是( A、直接识别病原体某些共有高度保守的配体分子 B、识别结合相应配体后,立即产生免疫应答 C、经克隆扩增和分化后,迅速产生免疫效应 D、没有免疫记忆功能,不能引起再次应答 E、免疫应答维持时间较短 7、可诱导初始T细胞活化的免疫细胞是( ) A、肥大细胞B、B1细胞C、巨噬细胞 D、树突状细胞E、上皮细胞 8、对寄生虫具有吞噬杀伤作用的免疫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B、单核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 D、嗜碱性粒细胞E、淋巴细胞 选择题答案: 1、D2、E3、B4、D5、C6、C7.D8.C 第十五章免疫耐受 1、免疫耐受的诱导() A、可在胚胎期B、可在新生期 C、可在新生期后甚至成年期 D、上列A和B两项 E、上列A、B、和C三项 2、对抗原致免疫耐受描述错误的是() A、抗原剂量太高或太低都可导致免疫耐受 B、单体抗原较其聚体容易导致免疫耐受 C、特殊的抗原表位及抗原表位的变异均可导致免疫耐受 D、不易被MΦ处理提呈的抗原易致免疫耐受 E、静脉注射单体抗原不易致免疫耐受 3、中枢耐受是指() A、在中枢神经系统遇到Ag所形成的耐受
5、模式识别受体识别的是( ) A、补体分子 B、清道夫受体 C、病原相关模式分子 D、甘露糖受体 E、Toll 样受体 6、固有免疫细胞所不具备的应答特点是( ) A、直接识别病原体某些共有高度保守的配体分子 B、识别结合相应配体后,立即产生免疫应答 C、经克隆扩增和分化后,迅速产生免疫效应 D、没有免疫记忆功能,不能引起再次应答 E、免疫应答维持时间较短 7、可诱导初始 T 细胞活化的免疫细胞是( ) A、肥大细胞 B、B1 细胞 C、巨噬细胞 D、树突状细胞 E、上皮细胞 8、对寄生虫具有吞噬杀伤作用的免疫细胞是( ) A、中性粒细胞 B、单核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嗜碱性粒细胞 E、淋巴细胞 选择题答案: 1、D 2、E 3、B 4、D 5、C 6、C 7.D 8.C 第十五章 免疫耐受 1、免疫耐受的诱导( ) A、可在胚胎期 B、可在新生期 C、可在新生期后甚至成年期 D、上列 A 和 B 两项 E、上列 A、B、和 C 三项 2、对抗原致免疫耐受描述错误的是( ) A、抗原剂量太高或太低都可导致免疫耐受 B、单体抗原较其聚体容易导致免疫耐受 C、特殊的抗原表位及抗原表位的变异均可导致免疫耐受 D、不易被 MΦ 处理提呈的抗原易致免疫耐受 E、静脉注射单体抗原不易致免疫耐受 3、中枢耐受是指( ) A、在中枢神经系统遇到 Ag 所形成的耐受
B、在胚胎期T与B细胞发育过程中遇自身Ag所形成的耐受 C、在出生后T与B细胞发育过程中遇自身Ag所形成的耐受 D、上列A与B二项 E、上列B与C二项 4、外周耐受机制不包括() A、克隆清除B、免疫忽视 C、克隆无能及不活化 D、免疫隔离部位E、免疫缺陷 5、与免疫隔离部位形成有关的是() A、生理性屏障B、抑制性细胞因子C、免疫忽视 D、上列A与B两项E、上列A、B和C三项 6、B细胞免疫耐受描述正确的是() A、较T细胞难B、所需Ag量大C、持续时间短(数周) D、上列A和B两项E、上列A、B和C三项 选择题答案: 1、E2、E3、E4、E5、E6、E 第十六章免疫调节(略) 第十七章超敏反应 1、介导I型超敏反应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是由下列哪一种细胞释放的?() A、巨噬细胞 B、单核细胞 C、肥大细胞 D、B细胞 E、中性粒细胞 2、介导I型超敏反应晚期相的最主要介质是() A、组胺B、白三烯C、肝素D、腺苷酸环化酶E、前列腺素 3、介导I型超敏反应的抗体主要是() A、IgGB、IgDC、IgE D、IgME、IgA 4、能使胎儿Rh+红细胞发生溶解破坏的抗体是() A、免疫抗体IgMB、天然抗体IgMC、单价免疫IgG D、双价免疫IgGE、亲细胞性IgE 5、下列哪一项属于V型超敏反应?() A、过敏性休克B、血清病C、类风湿性关节炎、 D、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E、系统性红斑狼疮
B、在胚胎期 T 与 B 细胞发育过程中遇自身 Ag 所形成的耐受 C、在出生后 T 与 B 细胞发育过程中遇自身 Ag 所形成的耐受 D、上列 A 与 B 二项 E、上列 B 与 C 二项 4、外周耐受机制不包括( ) A、克隆清除 B、免疫忽视 C、克隆无能及不活化 D、免疫隔离部位 E、免疫缺陷 5、与免疫隔离部位形成有关的是( ) A、生理性屏障 B、抑制性细胞因子 C、免疫忽视 D、上列 A 与 B 两项 E、上列 A、B 和 C 三项 6、B 细胞免疫耐受描述正确的是( ) A、较 T 细胞难 B、所需 Ag 量大 C、持续时间短(数周) D、上列 A 和 B 两项 E、上列 A、B 和 C 三项 选择题答案: 1、E 2、E 3、E 4、E 5、E 6、E 第十六章 免疫调节(略) 第十七章 超敏反应 1、介导Ⅰ型超敏反应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是由下列哪一种细胞释放的?( ) A、巨噬细胞 B、单核细胞 C、肥大细胞 D、B 细胞 E、中性粒细胞 2、介导Ⅰ型超敏反应晚期相的最主要介质是( ) A、组胺 B、白三烯 C、肝素 D、腺苷酸环化酶 E、前列腺素 3、介导Ⅰ型超敏反应的抗体主要是( ) A、IgG B、IgD C、IgE D、IgM E、IgA 4、能使胎儿 Rh+红细胞发生溶解破坏的抗体是( ) A、免疫抗体 IgM B、天然抗体 IgM C、单价免疫 IgG D、双价免疫 IgG E、亲细胞性 IgE 5、下列哪一项属于Ⅳ型超敏反应?( ) A、过敏性休克 B、血清病 C、类风湿性关节炎、 D、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 E、系统性红斑狼疮
6、抗体介导的超敏反应有() A、I、Ⅱ、IV型超敏反应B、I、Ⅱ、型超敏反应 C、I、l、IV型超敏反应D、Ⅱ、Ⅲ、IV型超敏反应 E、Ⅱ、Ⅲ型超敏反应 7、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是() A、MΦ直接吞噬靶细胞B、CTL特异性杀伤靶细胞 C、补体依赖的细胞毒D、中性粒细胞释放溶酶体酶 E、嗜酸性粒细胞介导的ADCC 8、青霉素可以引起哪些类型超敏反应?() A、I、Ⅱ型超敏反应 B、I、Ⅱ、Ⅲ型超敏反应 C、Ⅱ、V型超敏反应 D、I、Ⅱ、Ⅲ、V型超敏反应 E、I、Ⅱ、IV型超敏反应 9、与Ⅱ型超敏反应发生无关的是() A、补体B、吞噬细胞C、肥大细胞 D、IgGE、IgM 10、与I型超敏反应发生无关的细胞是() A、嗜碱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嗜中性粒细胞D、CD4+T2细胞E、 B细胞 11、诱导B细胞产生特异性1gE抗体的细胞因子是() A、IL-1B、IL-2C、IL-3D、IL-4E、IL-5 12、表面具有高亲和性IgEFc受体的细胞是() A、NK细胞B、肥大细胞C、巨噬细胞D、内皮细胞 E、血小板 13、引起早期相反应的生物学活性介质是() A、白三烯B、前列腺素DC、血小板活化因子D、激肽原酶 E、 组胺 14、能使支气管平滑肌强烈而持久收缩的物质是( ) A、前列腺素EB、白三烯C、组胺D、血小板活化因子E、5一 羟色胺 选择题答案: 1、C2、B3、C4、D5、D6、B7、C8、D9、C10、C
6、抗体介导的超敏反应有( ) A、Ⅰ、Ⅱ、Ⅳ型超敏反应 B、Ⅰ、Ⅱ、Ⅲ型超敏反应 C、Ⅰ、Ⅲ、Ⅳ型超敏反应 D、Ⅱ、Ⅲ、Ⅳ型超敏反应 E、Ⅱ、Ⅲ型超敏反应 7、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是( ) A、MΦ 直接吞噬靶细胞 B、CTL 特异性杀伤靶细胞 C、补体依赖的细胞毒 D、中性粒细胞释放溶酶体酶 E、嗜酸性粒细胞介导的 ADCC 8、青霉素可以引起哪些类型超敏反应?( ) A、Ⅰ、Ⅱ型超敏反应 B、Ⅰ、Ⅱ、Ⅲ型超敏反应 C、Ⅱ、Ⅳ型超敏反应 D、Ⅰ、Ⅱ、Ⅲ、Ⅳ型超敏反应 E、Ⅰ、Ⅱ、Ⅳ型超敏反应 9、与Ⅱ型超敏反应发生无关的是( ) A、补体 B、吞噬细胞 C、肥大细胞 D、IgG E、IgM 10、与 I 型超敏反应发生无关的细胞是 ( ) A、嗜碱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中性粒细胞 D、CD4+Th2 细胞 E、 B 细胞 11、诱导 B 细胞产生特异性 lgE 抗体的细胞因子是 ( ) A、IL-1 B、IL-2 C、IL-3 D、IL-4 E、IL-5 12、表面具有高亲和性 lgEFc 受体的细胞是 ( ) A、NK 细胞 B、肥大细胞 C、巨噬细胞 D、内皮细胞 E、血小板 13、引起早期相反应的生物学活性介质是 ( ) A、白三烯 B、前列腺素 D C、血小板活化因子 D、激肽原酶 E、 组胺 14、能使支气管平滑肌强烈而持久收缩的物质是( ) A、前列腺素 E B、白三烯 C、组胺 D、血小板活化因子 E、5- 羟色胺 选择题答案: 1、C 2、B 3、C 4、D 5、D 6、B 7、C 8、D 9、C 1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