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与写:七年级语文(下) 编者:四川南充陈光碧 第一单元(1-5课)检测卷 (90分钟完卷满分100分) 、语言积累运用(25分) 1.请将下面一句话规范、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内。注意标点要占格)(2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田田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给拼音写出汉字。(4分) 瞬息( )嫉妒()环谒( )来势汹汹( zh咐( )1歌( )shan笑( )荒草qiqi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1分) A.冰雹讥笑赖惰徘徊延绵不断 B.蕴藏沮丧抉择贤能愚昧无知 C.幽寂丑陋栅栏涉足犹豫不绝 D.相称伫立排挤翅榜骇人听闻 4.下列词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轻捷 轻 忍受:把痛苦、困难、不幸的遭遇等勉强承受下来。 B.长吟:长声鸣叫。 恭恭敬敬:对尊长或宾客严肃而有礼貌。 C.伫立:长时间地看。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 D.鉴赏:鉴定和欣赏。荒草萋萋:杂乱的野草生长得很茂盛。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能否团结是搞好集体工作的关键。 B.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我们要尽可能的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C.从他热情洋溢的发言里,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和帮助 D.大家都讲究卫生,我们的健康就有保障了 6.名著阅读。(4分 《童年》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小说,它与《 》称为自传体小 说三部曲。小说讲述阿廖沙三岁到十岁的童年生活,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 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小说 读来令人感到悲哀但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 ,在邪恶中看到 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7.根据提示,默写文句。(每题1分,共5分,错字、漏字、换字均不得分)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2) 竹中窥落日。 ,云从窗里出 3)王维的《竹里馆》一诗中,描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 4)(仲永)其受之天也 (5)从你积累的名句中,写出一句描写“路”的名言或警 7.综合性学习。(5分) 第1页共65页
第 1 页 共 65 页 读与写:七年级语文(下) 编者:四川 南充 陈光碧 第一单元(1—5课)检测卷 (90 分钟完卷 满分 100 分) 一、语言积累运用(25分) 1.请将下面一句话规范、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内。(注意标点要占格)(2 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给拼音写出汉字。(4分) 瞬.息 ( ) 嫉.妒( ) 环谒. ( ) 来势汹汹.. ( ) zhǔ咐( ) lí歌( ) shàn 笑( ) 荒草 qī qī( )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1 分) A.冰雹 讥笑 赖惰 徘徊 延绵不断 B.蕴藏 沮丧 抉择 贤能 愚昧无知 C.幽寂 丑陋 栅栏 涉足 犹豫不绝 D.相称 伫立 排挤 翅榜 骇人听闻 4.下列词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轻捷:轻快。 忍受:把痛苦、困难、不幸的遭遇等勉强承受下来。 B.长吟:长声鸣叫。 恭恭敬敬:对尊长或宾客严肃而有礼貌。 C.伫立:长时间地看。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 D.鉴赏:鉴定和欣赏。 荒草萋萋:杂乱的野草生长得很茂盛。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 分) A. 能否团结是搞好集体工作的关键。 B. 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我们要尽可能的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C. 从他热情洋溢的发言里,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和帮助。 D. 大家都讲究卫生,我们的健康就有保障了。 6.名著阅读。(4 分) 《童年》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小说,它与《 》、《 》称为自传体小 说三部曲。小说讲述阿廖沙三岁到十岁的童年生活,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 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小说 读来令人感到悲哀但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 ,在邪恶中看到 , 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7.根据提示,默写文句。(每题1分,共5分,错字、漏字、换字均不得分)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2) ,竹中窥落日。 ,云从窗里出。 (3)王维的《竹里馆》一诗中,描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 , 。 (4)(仲永)其受之天也, 。 ( 5 )从你 积 累 的 名 句 中 , 写 出 一 句 描 写 “ 路 ” 的 名 言 或 警 句: , 。 7.综合性学习。(5 分)
七年级(3)班准隹备开展“成长的烦恼”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完成以下内容。 (1)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主题宣传语。(1分) (2)仿照示例,请为本次活动再设计两个活动项目。(1分) 项目一:说说自己学习、生活中的烦恼故事项目二:谈谈自己与人交往的烦恼故事 项目三:回忆父母成长中的烦恼故事; 项目四:介绍名人成长的烦恼故事 项目五: 项目六:师生间交流沟通,排解烦恼 (3)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为该活动设计一段结束语。(3分,50字左右) 二、阅读探究实践(35分) (一)《爸爸的花儿落了》选段(11分) ①快叵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咔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 像怕赶不上什么事青的,为什么呀 ②进了家门,静肖懰的,四个妺妺和两个弟唑在院孑郾小凳上。仙玩沙土,旁边 的夹竹桃不知叶么时候垂卜了好几校子,散散箈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没有收拾们修 剪、捆和施肥 ③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长郕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妺妺们 ④“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⑤妺妺们惊奇地大了眼,摇以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⑥我捡佥起小青石榴缺了—根手以的厨子老高从外面拄来了,他说 ⑦“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医院来了电话,叫你快去,你爸爸已经…. ⑧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忽然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 ⑨“你说什么?老高。 ⑩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蹴数你大了! a-瘦妺妺还的小億意儿,弟弟把沙灌进玻璃羶。是的,逆里就数大了,我是 第2页共65页
第 2 页 共 65 页 七年级(3)班准备开展“成长的烦恼”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完成以下内容。 (1)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主题宣传语。(1 分) (2)仿照示例,请为本次活动再设计两个活动项目。(1 分) 项目一:说说自己学习、生活中的烦恼故事 项目二:谈谈自己与人交往的烦恼故事 项目三:回忆父母成长中的烦恼故事; 项目四:介绍名人成长的烦恼故事 项目五: 项目六:师生间交流沟通,排解烦恼 (3)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为该活动设计一段结束语。(3分,50 字左右) 二、阅读探究实践(35分) (一)《爸爸的花儿落了》选段(11 分) ①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 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②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 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 剪、捆扎和施肥。 ③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 ④“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⑤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⑥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⑦“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 ⑧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 ⑨“你说什么?老高。” ⑩“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⑾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
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的)“老高,我知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殳有过这样的定,这样的或静。 我把小学凭,放到书的抽里,再岀来,老高已经替我宭好了医院的车子。走过 院子,看垂落的夹竹祧,我默念着 4爸爸的花儿落了。 6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9.简要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2分) 0.选文第①段划线句“快回家去!快回家去!”采用哪种方法描写人物?有什么作用?(2分) 11.第②段划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2分) 12.得知爸爸去世,“我”为什么会这样“镇静”和“安静”?(2分) 3.虽然“爸爸的花儿落了”,但却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根据选文的内容,你觉得这种说法对吗?为 什么?(3分) (二)《流泪的衣》余君才(12分) ①那件蓑衣,被的父亲挂在老屋的墙上。 ②墙上有截嵌入λ在涠里的木头,有些腐朽了,蓑衣就裢挂在了土墙的木头上。蓑衣轻弪轻靠在 土墙上,当夜晩的风穿痼户,吹进老屋,蓑祕就开始A(颥流飄扬翾荡。而很长的时 间里,在的角落,蓑衣始终显得有些无趣和洺寞 ③已经很久了,蓑衣直挂祤哩,落满了灰尘与时爿的碎片。它,妤像被父亲遗忘了,被无青 地挂圭在了土墙上。于是,蓑衣开始在个下雨的夜里流泪了,它开始叵忆起自己辉而又辛苦的一 第3页共65页
第 3 页 共 65 页 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⑿“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⒀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 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⒁爸爸的花儿落了。 ⒂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9.简要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2 分) 10. 选文第①段划线句“快回家去!快回家去!”采用哪种方法描写人物?有什么作用?(2 分) 11.第②段划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2 分) 12.得知爸爸去世,“我”为什么会这样“镇静”和“安静”? (2 分) 13.虽然“爸爸的花儿落了”,但却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根据选文的内容,你觉得这种说法对吗?为 什么?(3 分) (二)《流泪的蓑衣》余君才(12 分) ①那件蓑衣,被我的父亲挂在老屋的土墙上。 ②土墙上有一截嵌入在泥里的木头,有些腐朽了,蓑衣就被挂在了土墙的木头上。蓑衣轻轻靠在 土墙上,当夜晚的风穿过窗户,吹进老屋,蓑衣也就开始A: (飘流、飘扬、飘荡)。而很长的时 间里,在土墙的角落,蓑衣始终显得有些无趣和落寞。 ③已经很久了,蓑衣一直挂在那里,落满了灰尘与时光的碎片。它,好像被父亲遗忘了,被无情 地挂在了土墙上。于是,蓑衣开始在一个下雨的夜里流泪了,它开始回忆起自己辉煌而又辛苦的一
④它想那应是在很久远年代的个雨天,有一个放的男子荷蓑荷笠地进了江南的细雨, 或许是要去见一个想往已久的女子而在唐朝兩里,有个诗人吟唱着这样词句:“青箬笠,绿 蓑衣,斜风细兩不须日。”蓑衣想到自己的前生,心里阵喜悦。但它更愿意回忆的是和我父亲相衣 为命的苦涩的日子。 ⑤朋候,父亲在农村,在舂三月的细雨里,父亲着牛,戴着眷笠,披着蓑衣行走在田埂上 或者,父亲在冬水匣里,赶眷牛犁田。或者,在稻田里插秧,蓑衣紧紧地贴着父亲的脊背。蓑衣被 冷漠了—个冬天,终于感受到了来自我父亲的温暖。于是感动的水噸着蓑衣流了下来,滴落在冬 水田里 ⑥多少个这样的雨天,蓑衣紧贴着我父亲的背,行走在田间地头可以说,在农村,看了蓑 衣,就好像看见了辛苦艻作的父亲。蓑衣祯水沖刷,棕榈的颜色渐渧的褪却,它是农忙时艻动的 功臣。农忙之后,蓑衣,又被父亲挂在了老屋的士墙上。 ⑦蓑衣想着这些昔日的事情,想着陛些苦涩的日孑,蓑衣躲在老屋的角落哭了。顺着土墙,有蓑 衣哭泣的泪痕。但是,它万万想到的是,我的父亲把吧它永远的在了乡下老屋的土墙上。 生活在乡下的父亲,终于被堿嘿里和我们起生活。父亲是在个天离开乡村的,离开 的时候,蓑衣高兴极了,以为父亲会和往日一样披上它,穿梭在细雨之中。但它失望了,它直躲 在那个角落,默獸默地等待我的父亲。 ⑨转眼,父亲到城里已经生活了六年。那年回乡下修缮老屋,才又看到亲的蓑衣,像 件B:(精致、精细、精彩的蝴蝶标本,挂在±墙上,落满了厚厚的夾尘。这让我楒起父亲披着 蓑衣,在田地头騂勤苈艻作的日子。让我想起,父亲披着蓑衣,赶着牛从纟的土路上叵家的日 子。让我起,饭熟之后,在坡上呼喊父亲,寻捋着蓑衣的身影的日子。 第4页共65页
第 4 页 共 65 页 生。 ④它想,那应该是在很久远年代的一个雨天,有一个放牧的男子,荷蓑荷笠地走进了江南的细雨, 或许是要去见一个想往已久的女子。而在唐朝风雨里,有一个诗人吟唱着这样的词句:“青箬笠,绿 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蓑衣想到自己的前生,心里一阵喜悦。但它更愿意回忆的是和我父亲相依 为命的苦涩的日子。 ⑤那时候,父亲在农村,在春三月的细雨里,父亲牵着牛,戴着斗笠,披着蓑衣行走在田埂上。 或者,父亲在冬水田里,赶着牛犁田。或者,在稻田里插秧,蓑衣紧紧地贴着父亲的脊背。蓑衣被 冷漠了一个冬天,终于感受到了来自我父亲的温暖。于是感动的泪水顺着蓑衣流了下来,滴落在冬 水田里。 ⑥多少个这样的雨天,蓑衣紧贴着我父亲的脊背,行走在田间地头。可以说,在农村,看见了蓑 衣,就好像看见了辛苦劳作的父亲。蓑衣被雨水冲刷,棕榈的颜色渐渐的褪却,它是农忙时劳动的 功臣。农忙之后,蓑衣,又被父亲挂在了老屋的土墙上。 ⑦蓑衣想着这些昔日的事情,想着那些苦涩的日子,蓑衣躲在老屋的角落哭了。顺着土墙,有蓑 衣哭泣的泪痕。但是,它万万没想到的是,我的父亲把它永远的挂在了乡下老屋的土墙上。 ⑧生活在乡下的父亲,终于被说服到城里和我们一起生活。父亲是在一个雨天离开乡村的,离开 的时候,蓑衣高兴极了,以为父亲会和往日一样披上它,穿梭在细雨之中。但它失望了,它一直躲 在那个角落,默默地等待我的父亲。 ⑨一转眼,父亲到城里已经生活了六年。那年回到乡下修缮老屋,才又看到父亲的蓑衣,像一 件B: (精致、精细、精彩)的蝴蝶标本,挂在土墙上,落满了厚厚的灰尘。这让我想起父亲披着 蓑衣,在田间地头里辛勤劳作的日子。让我想起,父亲披着蓑衣,赶着牛从乡村的土路上回家的日 子。让我想起,饭熟之后,在山坡上呼喊父亲,寻找那披着蓑衣的身影的日子
⑩但是,那件蓑衣,已经被父亲永远挂在了老屋的士墙上。但我相信,在每个雨天,父亲都 会想圭在墙上默默流泪的蓑衣。(选自《散文选刊》) 14.结合语境给选文A、B两处选出恰当的词语填空。(2分) (飘流、彯扬、飘荡)B:(精致、精细、精彩 15.品味第③段中划线句子,结合下文内容,谈谈蓑衣的“辉煌”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分) 16.文中多次写到“蓑衣被父亲永远挂在了老屋的土墙上”,是写父亲无情地忘记了蓑衣吗?有什么 深意?(3分) 文中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选文以“流泪的蓑衣”为题目有什么好处?(4分) (三)《伤仲永》(12分) ①金方俅永,世耕。仲永生五年,末尝识模,忽啼之父焉,衢近与之,郎书 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 有可赠者。邑人奇之,稍缤宾客父,或市乞之父然也,日扳咏环蹰于邑人,不使学 ②凃闻之也久。明,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 七年,还自扬州,复至家丐焉,日:“泯众人矣。” ③王和:俅永之蘑悟吾,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 卒之为众人,则 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 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1)父利其然也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3)卒之为众人 (4)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19.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各划一处)(2分) (1)余闻之也久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0.从文章表达方式来分,选文第①、②两段属于 第③段 第5页共65页
第 5 页 共 65 页 ⑩但是,那件蓑衣,已经被父亲永远挂在了老屋的土墙上。但我相信,在每一个雨天,父亲都 会想起那挂在土墙上默默流泪的蓑衣。(选自《散文选刊》) 14.结合语境给选文A、B两处选出恰当的词语填空。(2分) A: (飘流、飘扬、飘荡) B: (精致、精细、精彩) 15.品味第③段中划线句子,结合下文内容,谈谈蓑衣的“辉煌”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分) 16.文中多次写到“蓑衣被父亲永远挂在了老屋的土墙上”,是写父亲无情地忘记了蓑衣吗?有什么 深意?(3 分) 17.文中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选文以“流泪的蓑衣”为题目有什么好处?(4 分) (三)《伤仲永》(12分) ①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 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 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②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 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③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 。卒之为众人,则 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 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1)父.利其然也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3)卒.之为众人 (4)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19.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各划一处)(2 分) (1)余闻之也久。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0.从文章表达方式来分,选文第①、②两段属于 、 第③段 属于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