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发放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各类扶持资金106亿元,惠及创业者1%6万人次,创业带动就业 56万人,新增自主创业大学生1601人。“智能化海鲜储运系统”项目获创新组全省第一名,代表省参加 国赛并获“创翼之星”奖 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全力推进“准入环境便捷行动”、“民营经济壮大行动”,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 革,大众创业成效明显。全年新增私营企业197万户,年末实有私营企业9.08万户;新增私营企业从业 人员5%6万人,年末达到5439万人。新增个体工商户6.32万户,年末实有个体工商户2853万户;新 增个体从业人员9.96万人,年末达到43.96万人。 物价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3%,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指数全部上涨。其中,教 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36%,涨幅最大;其他依次为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医疗保健、 衣着、食品烟酒、其他用品和服务,分别上涨2.8%、2.7%、2.7%、2.3%16%、15%1.3%。工业生产者出 厂价格小幅上涨15%,其中生产资料类上涨39%,生活资料类下降6.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 3.6%。 连云港市CP八大类指数情况 项目名称 2018年同比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23 食品烟酒 101.5 衣着 101.6 、居住 1028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102.7 五、交通和通信 102.7 六、教育文化和娱乐 103.6 七、医疗保健 1023 八、其他用品和服务 101.3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发展速度放缓;产能过 剩、要素限制、环保约束等因素影响加大;银行信贷趋紧,融资成本提高,劳动力成本刚性增长,企业利 润空间受到挤压;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事业不平衡等。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调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6.65亿元,可比价计算增长24%。其中, 农业产值304.65亿元,增长1.8%;林业产值160亿元,下降1.1%;牧业产值11589亿元,下降0.5%;渔
万人。发放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各类扶持资金 1.06 亿元,惠及创业者 1.96 万人次,创业带动就业 5.6 万人,新增自主创业大学生 1601 人。“智能化海鲜储运系统”项目获创新组全省第一名,代表省参加 国赛并获“创翼之星”奖。 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全力推进“准入环境便捷行动”、“民营经济壮大行动”,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 革,大众创业成效明显。全年新增私营企业 1.97 万户,年末实有私营企业 9.08 万户;新增私营企业从业 人员 5.96 万人,年末达到 54.39 万人。新增个体工商户 6.32 万户,年末实有个体工商户 28.53 万户;新 增个体从业人员 9.96 万人,年末达到 43.96 万人。 物价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2.3%,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指数全部上涨。其中,教 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 3.6%,涨幅最大;其他依次为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医疗保健、 衣着、食品烟酒、其他用品和服务,分别上涨 2.8%、2.7%、2.7%、2.3%、1.6%、1.5%、1.3%。工业生产者出 厂价格小幅上涨 1.5%,其中生产资料类上涨 3.9%,生活资料类下降 6.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 3.6%。 连云港市 CPI 八大类指数情况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发展速度放缓;产能过 剩、要素限制、环保约束等因素影响加大;银行信贷趋紧,融资成本提高,劳动力成本刚性增长,企业利 润空间受到挤压;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事业不平衡等。 二尧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调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636.65 亿元,可比价计算增长 2.4%。其中, 农业产值 304.65 亿元,增长 1.8%;林业产值 16.0 亿元,下降 1.1%;牧业产值 115.89 亿元,下降 0.5%;渔 项目名称 2018 年同比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2.3 八、其他用品和服务 101.3 一、食品烟酒 101.5 二、衣着 101.6 三、居住 102.8 七、医疗保健 102.3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102.7 五、交通和通信 102.7 六、教育文化和娱乐 103.6 - 2 -
业产值15549亿元,增长4.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5.38亿元,增长87%。 粮食生产稳中有升。全年粮食总产量364.03万吨,增长0.5%。其中,夏粮亩产388公斤,下降 2.1%,总产为141.12万吨,下降1.5%;秋粮亩产为565公斤,增长0.7%,总产为2291万吨,增长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全市有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49家,市级龙头企业230家。高标 准农田、高效设施农业占比分别达到59%和20%,“合作社+家庭农场+基地+农户”等多种经营快速 推进,葡萄架下养鸡养鹅、稻虾共生等立体种养模式进一步推广,种养效益和农产品质量显著提升 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农业信息化快速发展,9家单位入选省农委公布的农业信息化示范基 地名单,创建涉农电商产业园11个,利用网络开展农业营销的各类主体数量8400多家。国家农业开放 合作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农产品出口超6亿美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市主动抓创新、促转型,大力淘汰落后产能,高新产业快速发展。全年高 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437%,比上年提高89个百分点。其中,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 高端装备制造等“三新一高”产业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970%。实现新产品产值4945亿元,增长 125%,高于规模以上工业20.6个百分点。 重点企业较快增长。全市30强工业企业产值增长15.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46个百分点,拉动 全市工业产值增长84个百分点。其中,镔鑫钢铁增速达59.7%,兴鑫钢铁、斯尔邦、虹港石化、润众制药 等企业增速超过30%。销售过百亿企业达到7家。 工业出口増速明显回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26.22亿元,增长12.2%,比上年提高 91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效益下行。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人249370亿元,下降7.9%。在统的34个 行业大类中9个实现正增长,占比26.4%。实现利润总额23047亿元,下降10.4%。企业亏损面、亏损额 双增长,亏损企业298家,增长56.8%,亏损企业亏损额25.18亿元,增长131.4%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45.50亿元,增长3.0%。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 值719.22亿元,增长1.0%;房屋施工面积594508万平方米,下降0.6%;房屋竣工面积2380.43万平方 米,与上年基本持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859.28亿元,增长6.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2个百 分点。其中,工业投资107392亿元,增长137%;房地产开发投资34152亿元,增长242%;民间投资 1075.10亿元,增长14.1%。 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制造业投资929.17亿元,增长18.1%,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1.4个 百分点;占全市项目投资比重612%,比上年提高7.6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8,2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拉动作用上升。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3551亿元,增长235%,比全市平
业产值 155.49 亿元,增长 4.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 45.38 亿元,增长 8.7%。 粮食生产稳中有升。全年粮食总产量 364.03 万吨,增长 0.5%。其中,夏粮亩产 388 公斤,下降 2.1%,总产为 141.12 万吨,下降 1.5%;秋粮亩产为 565 公斤,增长 0.7%,总产为 222.91 万吨,增长 1.8%。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全市有国家级龙头企业 2 家,省级龙头企业 49 家,市级龙头企业 230 家。高标 准农田、高效设施农业占比分别达到 59%和 20%,“合作社 + 家庭农场 + 基地 + 农户”等多种经营快速 推进,葡萄架下养鸡养鹅、稻虾共生等立体种养模式进一步推广,种养效益和农产品质量显著提升。 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农业信息化快速发展,9 家单位入选省农委公布的农业信息化示范基 地名单,创建涉农电商产业园 11 个,利用网络开展农业营销的各类主体数量 8400 多家。国家农业开放 合作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农产品出口超 6 亿美元。 三尧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市主动抓创新、促转型,大力淘汰落后产能,高新产业快速发展。全年高 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 43.7%,比上年提高 8.9 个百分点。其中,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 高端装备制造等“三新一高”产业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 97.0%。实现新产品产值 494.5 亿元,增长 12.5%,高于规模以上工业 20.6 个百分点。 重点企业较快增长。全市 30 强工业企业产值增长 15.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24.6 个百分点,拉动 全市工业产值增长 8.4 个百分点。其中,镔鑫钢铁增速达 59.7%,兴鑫钢铁、斯尔邦、虹港石化、润众制药 等企业增速超过 30%。销售过百亿企业达到 7 家。 工业出口增速明显回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出口交货值 126.22 亿元,增长 12.2%,比上年提高 9.1 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效益下行。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2493.70 亿元,下降 7.9%。在统的 34 个 行业大类中 9 个实现正增长,占比 26.4%。实现利润总额 230.47 亿元,下降 10.4%。企业亏损面、亏损额 双增长,亏损企业 298 家,增长 56.8%,亏损企业亏损额 25.18 亿元,增长 131.4%。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 245.50 亿元,增长 3.0%。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 值 719.22 亿元,增长 1.0%;房屋施工面积 5945.08 万平方米, 下降 0.6%;房屋竣工面积 2380.43 万平方 米,与上年基本持平。 四尧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 1859.28 亿元,增长 6.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 1.2 个百 分点。其中,工业投资 1073.92 亿元,增长 13.7%;房地产开发投资 341.52 亿元,增长 24.2%;民间投资 1075.10 亿元,增长 14.1%。 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制造业投资 929.17 亿元,增长 18.1%,比全市平均水平高 11.4 个 百分点;占全市项目投资比重 61.2%,比上年提高 7.6 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 8.2 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拉动作用上升。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 235.51 亿元,增长 23.5%,比全市平 - 3 -
均水平高16.8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127%,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对全市投资增长贡献 率达38.3%。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运行良好。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1.31亿元,增长8.3%。其中,批发业实现 零售额209.54亿元,增长60.5%;零售业实现零售额748.53亿元,下降2.3%;住宿业实现零售额31.22 亿元,增长70.7%;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32.02亿元,增长9.0%, 城乡消费均衡增长。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农村消费不断升级,农村消费需求 旺盛。三县实现零售额46746亿元,增长8.2%,市区实现零售额653.85亿元,增长8.4%。 六、开放型经济 进出口总额较快增长。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95.47亿美元,增长16,2%,居全省第三位。其中,进口 总额53.88亿元,增长25.4%,拉动全市进出口增长133个百分点;出口总额4159亿美元,增长6.0%, 拉动全市进出口增长29个百分点。其中,医药产业技术出口表现抢眼,恒瑞医药与美国企业累计签订 价值57亿美元的技术转让许可协议。 实际利用外资下降。全年实际利用外资6.03亿美元,下降110%其中,新设项目平均规模2983万 美元,增长43.9% 一带一路”支点建设成效明显。上合物流园铁路装卸场站地基处理全部完工,园区公路、内河、铁 路、保税等功能优势逐步显现。上合物流园成功获批江苏省级粮食物流产业园,全年物流业总收入2.3 亿元,增长超过50%。中哈物流基地效益提高,从连云港中哈物流基地发出的国际班列实现中亚地区主 要站点全覆盖,并延伸形成至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德国杜伊斯堡南北两条中欧班列线路,运营水平从日 均0.8列递增至2.1列,特别是连云港至阿拉木图、塔什干点对点直达班列,领先优势明显。中哈物流基 地全年接卸铁合金、小麦、棉纱等货物的东行集装箱超过1万车,比上年增长近40%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港口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连云港绿色智能港口建设与运营科技示范工程经过6年奋斗,顺利 通过交通运输部验收。工程结合连云港港口建设与运营实际,紧扣“绿色、智能、创新、示范”主题,实施 完成了新型岸壁结构、疏浚土筑堤、高压岸电以及铁水联运信息平台等11个建设类和运营类项目,取 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培养了一批工程科技创新人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全年港口 货物吞吐量2.36亿吨,增长3.2%;集装箱474.56万标箱,增长0.7%。海河联运完成1189万吨,增长 铁路运输进入高速时代。连云港铁路综合客运枢纽投λ使用,连青、连盐铁路实现通车运营,动车 直达首都北京,连镇、连徐铁路加快建设,港城阔步跨λ髙铁时代。全年铁路客运总量404.48万人次,增 长2.0%;货运总量突破5000万吨,达到547317万吨,增长11.1%。 民航旅客吞吐量大幅増长。机场在运航线30条,通达北京、上海、广州、徐州、厦门、哈尔滨等27个 国内城市和泰国曼谷。全年飞机起降1.50万架次,增长33.4%;旅客吞吐量继上年首次突破百万基础上
均水平高 16.8 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 12.7%,比上年提高 1.8 个百分点,对全市投资增长贡献 率达 38.3%。 五尧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运行良好。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121.31 亿元,增长 8.3%。其中,批发业实现 零售额 209.54 亿元,增长 60.5%;零售业实现零售额 748.53 亿元,下降 2.3%;住宿业实现零售额 31.22 亿元,增长 70.7%;餐饮业实现零售额 132.02 亿元,增长 9.0%。 城乡消费均衡增长。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农村消费不断升级,农村消费需求 旺盛。三县实现零售额 467.46 亿元,增长 8.2%,市区实现零售额 653.85 亿元,增长 8.4%。 六尧开放型经济 进出口总额较快增长。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 95.47 亿美元,增长 16.2%,居全省第三位。其中,进口 总额 53.88 亿元,增长 25.4%,拉动全市进出口增长 13.3 个百分点;出口总额 41.59 亿美元,增长 6.0%, 拉动全市进出口增长 2.9 个百分点。其中,医药产业技术出口表现抢眼,恒瑞医药与美国企业累计签订 价值 5.7 亿美元的技术转让许可协议。 实际利用外资下降。全年实际利用外资 6.03 亿美元,下降 11.0%。其中,新设项目平均规模 2983 万 美元,增长 43.9%。 “一带一路”支点建设成效明显。上合物流园铁路装卸场站地基处理全部完工,园区公路、内河、铁 路、保税等功能优势逐步显现。上合物流园成功获批江苏省级粮食物流产业园,全年物流业总收入 2.3 亿元,增长超过 50%。中哈物流基地效益提高,从连云港中哈物流基地发出的国际班列实现中亚地区主 要站点全覆盖,并延伸形成至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德国杜伊斯堡南北两条中欧班列线路,运营水平从日 均 0.8 列递增至 2.1 列,特别是连云港至阿拉木图、塔什干点对点直达班列,领先优势明显。中哈物流基 地全年接卸铁合金、小麦、棉纱等货物的东行集装箱超过 1 万车,比上年增长近 40%。 七尧交通尧邮电和旅游 港口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连云港绿色智能港口建设与运营科技示范工程经过 6 年奋斗,顺利 通过交通运输部验收。工程结合连云港港口建设与运营实际,紧扣“绿色、智能、创新、示范”主题,实施 完成了新型岸壁结构、疏浚土筑堤、高压岸电以及铁水联运信息平台等 11 个建设类和运营类项目,取 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培养了一批工程科技创新人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全年港口 货物吞吐量 2.36 亿吨,增长 3.2%;集装箱 474.56 万标箱,增长 0.7%。海河联运完成 1189 万吨,增长 38.6%。 铁路运输进入高速时代。连云港铁路综合客运枢纽投入使用,连青、连盐铁路实现通车运营,动车 直达首都北京,连镇、连徐铁路加快建设,港城阔步跨入高铁时代。全年铁路客运总量 404.48 万人次,增 长 2.0%;货运总量突破 5000 万吨,达到 5473.17 万吨,增长 11.1%。 民航旅客吞吐量大幅增长。机场在运航线 30 条,通达北京、上海、广州、徐州、厦门、哈尔滨等 27 个 国内城市和泰国曼谷。全年飞机起降 1.50 万架次,增长 33.4%;旅客吞吐量继上年首次突破百万基础上 - 4 -
跃跨上150万台阶,达151.62万人次,增长38.7%;货邮行吞吐量8188吨,增长52.0%。花果山国际 机场开工,千万人次级别的航空枢纽建设拉开序幕。 邮政通讯业务较快增长。全年邮政通讯总收入55.61亿元,增长12.4%。其中,邮政速递业务收入 7.36亿元,增长248%;通讯业务总收人3825亿元,增长7.5%。邮政寄递服务完成7755万件,增长 11%;快递业务量达到13242万件,增长394%。年末,全市电话用户540.71万户,增长75%。其中,移 动电话用户48375万户,增长9.7%。互联网用户519.27万户,增长10.9%。其中,固定宽带用户153.95 万户,移动电话上网用户36532万户,分别增长8.7%和119% 旅游经济表现活跃。新增灌云伊甸园、伊芦山梅园和贛榆秦山岛等三家3A级旅游景区,年末全市 国家等级旅游景区总数达42家。其中,4A级及以上景区11家,3A级景区20家,2A级景区11家。灌云 县潮河湾景区继青松岭森林公园、连岛海滨旅游度假区创成¨江苏省自驾游基地”。旅行社116家,星级 饭店20家,特色旅游镇村15个。全年旅游接待人数达到3805万人,增长12.4%;实现旅游收入首次跨 上500亿台阶达531亿元,增长159% 八、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4.31亿元,增长9.1%。其中,税收收人187.45 亿元,增长17.6%,税收占比达80.0%,比上年提高58个百分点。增值税(含营业税)90.0亿元,增长 16.8%;企业所得税28.38亿元,增长47.2%;个人所得税8.51亿元,增长14.2% 金融信贷较快增长。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3261.64亿元,比年初增加284.66亿元,同比 增长96%。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429.18亿元,比年初增加139.25亿元,同比增长10.8%。贷款余额为 294504亿元,比年初增加468.%6亿元,同比增长18.9%,增速居全省第一位。 保险市场快速发展。全市保险业务总收入突破百亿,达到10341亿元,增长125%,居全省第三位。 其中,财产险27.87亿元,增长7.1%;寿险61.58亿元,增长100%;健康险12.28亿元,增长46.0%,居全 省第一位。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创新平台建设力度加大。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知识产杈试点城市建设稳步推进,高效低碳燃气轮 机试验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获批建设。新增市级众创空间8家、省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孵 化器1家、省级加速器1家。综合保税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成功获批,高新区获批省级“苗圃 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试点,东海高新区获批省级开发区。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中复神鹰碳纤维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2个项目入围国家级、省级科 学技术奖。万人有效发明专利62件,比上年增加0.8件。新药创制获批16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大 药企跻身中国药品研发20强。716研究所获批省级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建设,全市总数达5家,列 全省第三;赣榆区获批创建2018年度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示范区域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全年新建中小学、幼儿园42所,改造中小学校舍459万平方米,义务教育学校 实现集团办学、结对共建全覆盖。教育现代化加快推进,创建省职业教育现代化示范校和优质特色学校
一跃跨上 150 万台阶,达 151.62 万人次,增长 38.7%;货邮行吞吐量 8188 吨,增长 52.0%。花果山国际 机场开工,千万人次级别的航空枢纽建设拉开序幕。 邮政通讯业务较快增长。全年邮政通讯总收入 55.61 亿元,增长 12.4%。其中,邮政速递业务收入 17.36 亿元,增长 24.8%;通讯业务总收入 38.25 亿元,增长 7.5%。邮政寄递服务完成 7755 万件,增长 11.1%;快递业务量达到 13242 万件,增长 39.4%。年末,全市电话用户 540.71 万户,增长 7.5%。其中,移 动电话用户 483.75 万户,增长 9.7%。互联网用户 519.27 万户,增长 10.9%。其中,固定宽带用户 153.95 万户,移动电话上网用户 365.32 万户,分别增长 8.7%和 11.9%。 旅游经济表现活跃。新增灌云伊甸园、伊芦山梅园和赣榆秦山岛等三家 3A 级旅游景区,年末全市 国家等级旅游景区总数达 42 家。其中,4A 级及以上景区 11 家,3A 级景区 20 家,2A 级景区 11 家。灌云 县潮河湾景区继青松岭森林公园、连岛海滨旅游度假区创成“江苏省自驾游基地”。旅行社 116 家,星级 饭店 20 家,特色旅游镇村 15 个。全年旅游接待人数达到 3805 万人,增长 12.4%;实现旅游收入首次跨 上 500 亿台阶达 531 亿元,增长 15.9%。 八尧财政尧金融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34.31 亿元,增长 9.1%。其中,税收收入 187.45 亿元,增长 17.6%,税收占比达 80.0%,比上年提高 5.8 个百分点。增值税(含营业税)90.0 亿元,增长 16.8%;企业所得税 28.38 亿元,增长 47.2%;个人所得税 8.51 亿元,增长 14.2%。 金融信贷较快增长。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 3261.64 亿元,比年初增加 284.66 亿元,同比 增长 9.6%。其中,住户存款余额 1429.18 亿元,比年初增加 139.25 亿元,同比增长 10.8%。贷款余额为 2945.04 亿元,比年初增加 468.96 亿元,同比增长 18.9%,增速居全省第一位。 保险市场快速发展。全市保险业务总收入突破百亿,达到 103.41 亿元,增长 12.5%,居全省第三位。 其中,财产险 27.87 亿元,增长 7.1%;寿险 61.58 亿元,增长 10.0%;健康险 12.28 亿元,增长 46.0%,居全 省第一位。 九尧科学技术和教育 创新平台建设力度加大。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稳步推进,高效低碳燃气轮 机试验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获批建设。新增市级众创空间 8 家、省级众创空间 2 家、省级孵 化器 1 家、省级加速器 1 家。综合保税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成功获批,高新区获批省级“苗圃 - 孵化器 - 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试点,东海高新区获批省级开发区。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中复神鹰碳纤维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2 个项目入围国家级、省级科 学技术奖。万人有效发明专利 6.2 件,比上年增加 0.8 件。新药创制获批 16 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大 药企跻身中国药品研发 20 强。716 研究所获批省级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建设,全市总数达 5 家,列 全省第三;赣榆区获批创建 2018 年度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示范区域。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全年新建中小学、幼儿园 42 所,改造中小学校舍 45.9 万平方米,义务教育学校 实现集团办学、结对共建全覆盖。教育现代化加快推进,创建省职业教育现代化示范校和优质特色学校 - 5 -
2所、省现代化实训基地项目5个,“云海在线”服务平台推广应用,全市学生在线听课达37万人次,应 用“微课”师生数达2415万人次。28名教师获评省特级教师,17名教师通过正高级教师评审,省“师陶 杯”、“教海探航”论文竞赛、省信息化教学能手决赛成绩居全省第一,第八届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 综合成绩列全省第四、苏北第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服务水平提升。全年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803个,全市覆盖率达到87.1%。市文化馆公共 服务数字推广业绩全省领先,国家级试点项目“连云港市图书馆服务标准化”通过中期评估,8家公共图 书馆均被评为国家一级馆。持续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组织举办群众性展演展映活动2万余场次,获评省 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组织奖。小戏《孤岛夫妻哨》参加2018年戏曲百戏(昆山)开幕式及央视新年戏 曲晚会,女子民乐团获2018上海“周浦杯”全国民族管弦乐及地方曲种邀请赛金奖。 健康城市建设有序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不断优化,医联体建设实现全覆盖,市妇幼保健院扩建、省 海滨康复医院等工程有序推进。基层诊疗人次占总诊疗人次比例达到70.1%,县域内就诊率90.3%。基 本药物制度巩固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和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基药占比分别达80%、60%以上,超省定标 准。国家卫生县城和省级卫生乡镇实现全覆盖,灌云、赣榆建成全省基层卫生十强县区。“健康宝贝”工 程全面实施,出生缺陷防治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山海休闲体育城市加快打造,成功举办中国首个“齐天大圣”元素品牌的西游 文化精品赛事——第二届(2018)连云港花果山国际越野赛,全国各地900多名运动员参加。全民健身活 动蓬勃开展,连云港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农民部)比赛圆满成功,参赛运动员达5万人次,参与群众 超过100万人次,历史上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档次最高、持续时间最长。 十一、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 城市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组团加快发展,赣榆加速融入主城区,海州老城区加快改造更新,连云新 城规划开发全面提速。城市配套不断完善,市区新改建主次干道50公里,新增供水、燃气、污水管道125 公里。改造供电线路2211公里。调整优化公交线路11条,新增智慧站点100个。新开工海绵城市项目 7个、地下综合管廊15.6公里。国内首条生活垃圾干化生产线投用,162个小区实现垃圾分类,垃圾分类 集中处理率达到627%。 全面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建立完善政府行政主要负责人抓环保制度,在全省率先成立生态环境犯 罪侦査支队。以“河长制”“湾长制”为抓手,全面打响水环境治理攻坚战,城市和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基 本实现全覆盖,治理黑臭水体11条,地表水国省考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达 91.7%,比年初上升584个百分点,劣Ⅳ类海水全部消除,入海河流水质明显改善。科学推进生态保护 修复,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管理,在全省率先出台实施海洋生态红线保护规划。全面展开国家生态文明 建设示范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新增造林面积2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8.3%,空气优良率773%,居全 省前列。 节能减排扎实推进。积极推进生产方式绿色化转型,加强重点领域节能减排,扎实开展“263”专项
2 所、省现代化实训基地项目 5 个,“云海在线”服务平台推广应用,全市学生在线听课达 37 万人次,应 用“微课”师生数达 2415 万人次。28 名教师获评省特级教师,17 名教师通过正高级教师评审,省“师陶 杯”、“教海探航”论文竞赛、省信息化教学能手决赛成绩居全省第一,第八届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 综合成绩列全省第四、苏北第一。 十尧文化尧卫生和体育 文化服务水平提升。全年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803 个,全市覆盖率达到 87.1%。市文化馆公共 服务数字推广业绩全省领先,国家级试点项目“连云港市图书馆服务标准化”通过中期评估,8 家公共图 书馆均被评为国家一级馆。持续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组织举办群众性展演展映活动 2 万余场次,获评省 “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组织奖。小戏《孤岛夫妻哨》参加 2018 年戏曲百戏(昆山)开幕式及央视新年戏 曲晚会,女子民乐团获 2018 上海“周浦杯”全国民族管弦乐及地方曲种邀请赛金奖。 健康城市建设有序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不断优化,医联体建设实现全覆盖,市妇幼保健院扩建、省 海滨康复医院等工程有序推进。基层诊疗人次占总诊疗人次比例达到 70.1%,县域内就诊率 90.3%。基 本药物制度巩固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和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基药占比分别达 80%、60%以上,超省定标 准。国家卫生县城和省级卫生乡镇实现全覆盖,灌云、赣榆建成全省基层卫生十强县区。“健康宝贝”工 程全面实施,出生缺陷防治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山海休闲体育城市加快打造,成功举办中国首个“齐天大圣”元素品牌的西游 文化精品赛事——第二届(2018)连云港花果山国际越野赛,全国各地 900 多名运动员参加。全民健身活 动蓬勃开展,连云港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农民部)比赛圆满成功,参赛运动员达 5 万人次,参与群众 超过 100 万人次,历史上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档次最高、持续时间最长。 十一尧城市建设尧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 城市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组团加快发展,赣榆加速融入主城区,海州老城区加快改造更新,连云新 城规划开发全面提速。城市配套不断完善,市区新改建主次干道 50 公里,新增供水、燃气、污水管道 125 公里。改造供电线路 2211 公里。调整优化公交线路 11 条,新增智慧站点 100 个。新开工海绵城市项目 7 个、地下综合管廊 15.6 公里。国内首条生活垃圾干化生产线投用,162 个小区实现垃圾分类,垃圾分类 集中处理率达到 62.7%。 全面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建立完善政府行政主要负责人抓环保制度,在全省率先成立生态环境犯 罪侦查支队。以“河长制”“湾长制”为抓手,全面打响水环境治理攻坚战,城市和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基 本实现全覆盖,治理黑臭水体 11 条,地表水国省考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达 91.7%,比年初上升 58.4 个百分点,劣 IV 类海水全部消除,入海河流水质明显改善。科学推进生态保护 修复,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管理,在全省率先出台实施海洋生态红线保护规划。全面展开国家生态文明 建设示范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新增造林面积 20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 28.3%,空气优良率 77.3%,居全 省前列。 节能减排扎实推进。积极推进生产方式绿色化转型,加强重点领域节能减排,扎实开展“263”专项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