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七年制,第一学期) 学分数 周学时4 课程性质: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 预修课程:诊断学及基础医学课程 教学目的:按大纲要求掌握各系统常见疾病和重点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处 理原则。结合诊断学时学习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査的意义,加深对疾病重要特征的认识 和理解,以及疾病间的鉴别诊断要点。进一步熟练全身体格检查。 教学用书:王吉耀、廖二元、胡品津.《内科学(供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7月 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上大课,结合课后对重点疾病、常见疾病的临床示教,加 深对疾病的认识,初步了解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和处理方法。示教采用分组并 有脱产临床医生带教 参考文献: 1.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1版 2.王吉耀主编:《内科临床病例分析一一双语学习》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10月 3.王吉耀责编:内科学英语精要,科学出版社,2002年 4.王吉耀主编:内科学试题集,科学文献出版社,200 5.Goldman L, Bennett JC: Cecil textbook of medicine. 21thed. Philadelphia. W B. Saunders company. 2000 6. Fauci AS, Braunwald E, Isselbacher KJ, et al. Harrison s principles of internal medicine(14thed) New York: McGraw-Hill health professions division, 1998 第一篇绪论 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 总论 教学目的: (一)掌握呼吸系统疾病诊査方法和防治方法
内科学(七年制,第一学期) 学分数 周学时 4 课程性质: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 预修课程:诊断学及基础医学课程 教学目的:按大纲要求掌握各系统常见疾病和重点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处 理原则。结合诊断学时学习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的意义,加深对疾病重要特征的认识 和理解,以及疾病间的鉴别诊断要点。进一步熟练全身体格检查。 教学用书:王吉耀、廖二元、胡品津. 《内科学(供 8 年制及 7 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年 7 月 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上大课,结合课后对重点疾病、常见疾病的临床示教,加 深对疾病的认识,初步了解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和处理方法。示教采用分组并 有脱产临床医生带教。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年 10 月第 11 版 2. 王吉耀主编:《内科临床病例分析――双语学习》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年 10 月 3.王吉耀责编:内科学英语精要,科学出版社,2002 年 4.王吉耀主编:内科学试题集,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Goldman L, Bennett JC: Cecil textbook of medicine. 21thed.Philadelphia. W.B. Saunders company,2000 6.Fauci AS, Braunwald E, Isselbacher KJ, et al. Harrison’s principles of internal medicine (14thed). New York :McGraw-Hill health professions division,1998 第一篇 绪论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总论 教学目的: (一) 掌握呼吸系统疾病诊查方法和防治方法
(二)熟悉呼吸系统结构与功能特点 (三)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研究的进展。 馒性支气管炎 教学目的 (一)掌握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包括分型和分期)、鉴别诊断和治疗 (二)熟悉慢性支气管炎病因和发病机制 阻塞性肺气肿 教学目的 (一)掌握阻塞性肺气肿的诊断和治疗。 (二)熟悉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机制。 慢性阻塞性肺病 肺原性心脏病 教学目的 (一)掌握肺动脉高压是肺心病的关键,引起肺动脉高压有四大因素,但主要是肺血管功 能性改变;肺心病与其它心脏病的鉴别诊断右心衰时洋地黄应用的要点 (二)熟悉EKG、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在诊断肺心病时作用 (三)了解右心功能衰竭的治疗 支气管哮喘 教学目的 (一)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分型、分级、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及并发症等。 (二)掌握缓解期、急性发作期和重度哮喘的治疗 (三)熟悉本病的诱因、发病原理、治疗用药的分类 肺炎 教学目的 肺脓肿 教学目的 (一)掌握肺脓肿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方法。 (二)熟悉肺脓肿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三)了解外科治疗的适应症 呼吸衰竭
(二) 熟悉呼吸系统结构与功能特点。 (三) 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研究的进展。 慢性支气管炎 教学目的 (一)掌握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包括分型和分期)、鉴别诊断和治疗。 (二)熟悉慢性支气管炎病因和发病机制。 阻塞性肺气肿 教学目的 (一) 掌握阻塞性肺气肿的诊断和治疗。 (二) 熟悉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机制。 慢性阻塞性肺病 肺原性心脏病 教学目的 (一) 掌握肺动脉高压是肺心病的关键,引起肺动脉高压有四大因素,但主要是肺血管功 能性改变;肺心病与其它心脏病的鉴别诊断;右心衰时洋地黄应用的要点。 (二) 熟悉 EKG、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在诊断肺心病时作用。 (三) 了解右心功能衰竭的治疗。 支气管哮喘 教学目的 (一) 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分型、分级、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及并发症等。 (二) 掌握缓解期、急性发作期和重度哮喘的治疗。 (三) 熟悉本病的诱因、发病原理、治疗用药的分类。 肺 炎 教学目的 肺 脓 肿 教学目的 (一) 掌握肺脓肿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方法。 (二) 熟悉肺脓肿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三) 了解外科治疗的适应症。 呼吸衰竭
教学目的 (一)掌握呼吸衰竭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改 (二)掌握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三)熟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治疗。 第三篇心血管系统疾病 总论 教学目的 1.熟悉心脏、血管的主要结构及其功能 2.掌握心血管病的诊断方法与防治原则 3.了解心血管病研究的进展。 心力衰竭 教学目的 1.掌握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诱因和病理生理特征。 2.掌握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 3.掌握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着重洋地黄药物、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的合理应用,以及急 性左心衰竭的抢救措施 【慢性心力衰竭】 【急性左心衰竭】 心律失常 教学目的 1.掌握常见心律失常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熟悉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和诊断。 3.了解心律失常的发病原理 教学内容 【概述】 【窦性心律失常】 【房性心律失常】 【房室交界性心律失常】 【室性心律失常】
教学目的 (一) 掌握呼吸衰竭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改变。 (二) 掌握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三) 熟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治疗。 第三篇 心血管系统疾病 总 论 教学目的 1. 熟悉心脏、血管的主要结构及其功能。 2. 掌握心血管病的诊断方法与防治原则。 3. 了解心血管病研究的进展。 心力衰竭 教学目的 1. 掌握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诱因和病理生理特征。 2. 掌握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 3. 掌握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着重洋地黄药物、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的合理应用,以及急 性左心衰竭的抢救措施。 【慢性心力衰竭】 【急性左心衰竭】 心律失常 教学目的 1. 掌握常见心律失常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 熟悉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和诊断。 3. 了解心律失常的发病原理。 教学内容 【概述】 【窦性心律失常】 【房性心律失常】 【房室交界性心律失常】 【室性心律失常】
【心脏传导阻滞】 高血压病 教学目的 1.掌握高血压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基本治疗方法。 2.熟悉高血压病的分型、分期、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的治疗特点 3.了解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与发展规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教学目的 1.掌握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和发病规律。 2.掌握各种类型冠心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防治方法。 心绞痛 教学目的 1.掌握典型心绞痛发作的特点和治疗原则 2.熟悉心绞痛的发病机制、临床分型、心电图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3.了解心绞痛的预防和预后。 教学内容 稳定型心绞痛 二、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肌梗死 教学目的 1.掌握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2.熟悉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措施。 3.了解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和病理 总论 教学目的 1.掌握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查原则。 2.熟悉消化系统的主要结构与功能,熟悉防治原则 3.了解消化病学的发展动态
【心脏传导阻滞】 高血压病 教学目的 1. 掌握高血压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基本治疗方法。 2. 熟悉高血压病的分型、分期、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的治疗特点。 3. 了解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与发展规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教学目的 1. 掌握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和发病规律。 2. 掌握各种类型冠心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防治方法。 心绞痛 教学目的 1. 掌握典型心绞痛发作的特点和治疗原则。 2. 熟悉心绞痛的发病机制、临床分型、心电图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3. 了解心绞痛的预防和预后。 教学内容 一、稳定型心绞痛 二、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肌梗死 教学目的 1. 掌握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2. 熟悉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措施。 3. 了解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和病理。 总 论 教学目的 1.掌握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查原则。 2.熟悉消化系统的主要结构与功能,熟悉防治原则。 3.了解消化病学的发展动态
消化性溃疡 教学目的 (一)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二)熟悉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三)了解本病的并发症。 急性胰腺炎 教学目的: (一)掌握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査、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二)熟悉急性胰腺炎的病因 (三)了解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病理、病情评估、并发症。 肝硬化 教学目的 (一)掌握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及其产生的病理生理基础、诊断要点、主要并发症和腹水的治 疗原则 (二)熟悉本病的鉴别诊断、肝硬化的 Child-pugh分级、并发症的发生机理。 (三)了解本病的病因、病理分类和预后 黄疸 教学目的 (一)各类黄疸的特征和鉴别诊断。 (二)熟悉各类黄疸的分类原则、病因及发病机理。 (三)了解正常胆红素代谢和黄疸治疗原则。 第五篇泌尿系统疾病 总论 教学目的 一)掌握肾脏疾病的诊断原则,掌握肾脏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査意义的评价。 (二)熟悉肾脏的主要结构与功能;熟悉防治原则。 (三)了解肾脏病学发展动态 肾小球疾病 教学目的 (一)掌握肾小球疾病分类:现行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及病理分类
消化性溃疡 教学目的 (一) 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二) 熟悉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三) 了解本病的并发症。 急性胰腺炎 教学目的: (一) 掌握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二) 熟悉急性胰腺炎的病因。 (三) 了解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病理、病情评估、并发症。 肝硬化 教学目的 (一)掌握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及其产生的病理生理基础、诊断要点、主要并发症和腹水的治 疗原则。 (二)熟悉本病的鉴别诊断、肝硬化的 Child-pugh 分级、并发症的发生机理。 (三)了解本病的病因、病理分类和预后。 黄疸 教学目的 (一〕 各类黄疸的特征和鉴别诊断。 (二〕 熟悉各类黄疸的分类原则、病因及发病机理。 (三〕 了解正常胆红素代谢和黄疸治疗原则。 第五篇 泌尿系统疾病 总 论 教学目的 (一)掌握肾脏疾病的诊断原则,掌握肾脏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意义的评价。 (二)熟悉肾脏的主要结构与功能;熟悉防治原则。 (三)了解肾脏病学发展动态。 肾小球疾病 教学目的 (一) 掌握肾小球疾病分类:现行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及病理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