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妇产科护理学 课程编号:N2070067 英文名称:0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Nursing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56 讲课学时:47 实验学时:9 学口口分:3.5 适用对象:护理学本科学生 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护理学基础等 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为护理本科生的必修专业课程。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诊断并处理女性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课程,为妇女健 康提供服务的科学,也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教学的目的及任务是培养学生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学习妇产科护理学的基础 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孕产妇的护理、妇科疾病患者的护理、计划生育指导及健康保 健内容。学会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为患者实施整体护理,适应现代护理的需要。 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发式教育,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目的性和创造性, 培养学生独立自学、科学思维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配合教学录像、多媒体课件 等电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适当开展课堂病例讨论和见习,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 理论部分 第一章绪论 【教学要求】 1.熟悉妇产科护理学学习目的及方法 2.了解妇产科护理学的发展简史、发展趋势及内容 【教学内容】 1.妇产科护理学的发展简史 2.当代妇产科护理发展趋势 3.妇产科护理学的内容、学习目的及方法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概述 【教学要求】 1.掌握内生殖器解剖、月经的概念和临床表现、月经的周期性变化 2.熟悉骨盆分界、邻近器官、月经的调节激素 3.了解骨盆的组成、骨盆平面、外生殖器、血管神经及淋巴、骨盆底 【教学内容】
1 《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妇产科护理学 课程编号: N2070067 英文名称: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Nursing 课程性质: 必修课 总 学 时:56 讲课学时:47 实验学时:9 学 分:3.5 适用对象: 护理学本科学生 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护理学基础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为护理本科生的必修专业课程。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诊断并处理女性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课程,为妇女健 康提供服务的科学,也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教学的目的及任务是培养学生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学习妇产科护理学的基础 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孕产妇的护理、妇科疾病患者的护理、计划生育指导及健康保 健内容。学会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为患者实施整体护理,适应现代护理的需要。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启发式教育,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目的性和创造性, 培养学生独立自学、科学思维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配合教学录像、多媒体课件 等电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适当开展课堂病例讨论和见习,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 理论部分 第一章 绪论 【教学要求】 1.熟悉妇产科护理学学习目的及方法 2.了解妇产科护理学的发展简史、发展趋势及内容 【教学内容】 1.妇产科护理学的发展简史 2.当代妇产科护理发展趋势 3.妇产科护理学的内容、学习目的及方法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概述 【教学要求】 1.掌握内生殖器解剖、月经的概念和临床表现、月经的周期性变化 2.熟悉骨盆分界、邻近器官、月经的调节激素 3.了解骨盆的组成、骨盆平面、外生殖器、血管神经及淋巴、骨盆底 【教学内容】
1.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1)外生殖器 (2)内生殖器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 (3)血管、淋巴及神经 (4)骨盆:组成、分界、平面、类型 (5)骨盆底 2.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1)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 (2)月经的临床表现 (3)月经周期的调节 (4)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 第三章病史采集与检查 【教学要求】 1.熟悉健康史采集內容;身体评估内容及方法 2.了解病史采集方法;妇科门诊病历书写;妇科护理病程记录书写 【教学内容】 1.健康史采集方法 2.健康史釆集内容 3.身体评估内容及方法 4.病历书写 第四章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教学要求】 1.掌握胎盘和羊水的功能,预产期计算,妊娠期母体生殖系统、循环及血液系统、泌尿系统 的变化,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的定义,妊娠期身体评估 2.熟悉妊娠期管理、妊娠期护理措施 3.了解妊娠的生理 【教学内容】 1.妊娠生理 (1)受精与着床 (2)胎儿附属物的形成与功能:胎盘、胎膜、脐带、羊水 (3)胎儿发育及生理特点:胎儿发育、胎儿的生理特点 2.妊娠期母体变化 (1)生理变化:生殖系统、乳房、循环及血液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 统、皮肤、新陈代谢、骨关节及韧带 (2)心理社会调试 3.妊娠诊断
2 1.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1)外生殖器 (2)内生殖器: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 (3)血管、淋巴及神经 (4)骨盆:组成、分界、平面、类型 (5)骨盆底 2.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1)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 (2)月经的临床表现 (3)月经周期的调节 (4)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 第三章 病史采集与检查 【教学要求】 1. 熟悉健康史采集内容;身体评估内容及方法 2. 了解病史采集方法;妇科门诊病历书写;妇科护理病程记录书写 【教学内容】 1. 健康史采集方法 2. 健康史采集内容 3. 身体评估内容及方法 4. 病历书写 第四章 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教学要求】 1.掌握胎盘和羊水的功能,预产期计算,妊娠期母体生殖系统、循环及血液系统、泌尿系统 的变化,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的定义,妊娠期身体评估 2.熟悉妊娠期管理、妊娠期护理措施 3.了解妊娠的生理 【教学内容】 1.妊娠生理 (1)受精与着床 (2)胎儿附属物的形成与功能:胎盘、胎膜、脐带、羊水 (3)胎儿发育及生理特点:胎儿发育、胎儿的生理特点 2. 妊娠期母体变化 (1)生理变化:生殖系统、乳房、循环及血液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 统、皮肤、新陈代谢、骨关节及韧带 (2)心理—社会调试 3.妊娠诊断
(1)早期妊娠诊断:病史、临床表现、相关检查 (2)中晚期妊娠诊断:病史、临床表现、相关检查 (3)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 4.妊娠期管理 (1)围生医学及围产期 (2)妊娠期护理评估:病史、身体评估、心理-社会评估 (3)护理诊断/问题、护理目标 (4)妊娠期护理措施: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症状护理、健康教育 第五章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教学要求】 1.掌握分娩有关概念、产力和产道对分娩的影响、正常分娩过程及护理措施 2.熟悉分娩期焦虑及疼痛的护理、临产诊断 3.了解胎儿及产妇心理状态对分娩的影响 【教学内容】 1.分娩、足月产、早产、过期产的概念 2.决定分娩的因秦 (1)产力:组成、特点、作用 (2)产道 1)骨产道:骨盆各平面及其径线、骨盆轴与骨盆倾斜度 2)软产道:子宫下段形成、骨盆底与会阴的变化 (3)胎儿:胎儿大小、胎位 (4)精神心理因素 3.枕先露的分娆机制 4.临产诊断 5.各产程分期护理 (1)产程分期 (2)第一产程妇女的护理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诊断/问题、预期目标、护理措施、结果 评价 (3)第二产程妇女的护理: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诊断/问题、预期目标、护理措施、结果 评价 (4)第三产程妇女的护理:临床麥现、护理评估、护理诊断/问题、预期目标、护理措施、结果 评价 6.分娩期焦虑及疼痛妇女的护理 第六章产褥期管理 【教学要求】 掌握产褥期概念、产褥期生殖系统变仳、产褥期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母乳喂养指导
3 (1)早期妊娠诊断:病史、临床表现、相关检查 (2)中晚期妊娠诊断:病史、临床表现、相关检查 (3)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 4.妊娠期管理 (1)围生医学及围产期 (2)妊娠期护理评估:病史、身体评估、心理-社会评估 (3)护理诊断/问题、护理目标 (4)妊娠期护理措施: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症状护理、健康教育 第五章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教学要求】 1. 掌握分娩有关概念、产力和产道对分娩的影响、正常分娩过程及护理措施 2. 熟悉分娩期焦虑及疼痛的护理、临产诊断 3. 了解胎儿及产妇心理状态对分娩的影响 【教学内容】 1.分娩、足月产、早产、过期产的概念 2. 决定分娩的因素 (1)产力:组成、特点、作用 (2)产道 1)骨产道:骨盆各平面及其径线、骨盆轴与骨盆倾斜度 2)软产道:子宫下段形成、骨盆底与会阴的变化 (3)胎儿:胎儿大小、胎位 (4)精神心理因素 3.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4. 临产诊断 5. 各产程分期护理 (1)产程分期 (2)第一产程妇女的护理: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诊断/问题、预期目标、护理措施、结果 评价 (3)第二产程妇女的护理: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诊断/问题、预期目标、护理措施、结果 评价 (4)第三产程妇女的护理: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诊断/问题、预期目标、护理措施、结果 评价 6.分娩期焦虑及疼痛妇女的护理 第六章 产褥期管理 【教学要求】 1.掌握产褥期概念、产褥期生殖系统变化、产褥期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母乳喂养指导
2.熟悉产褥期乳厉变化、循环系统变化、产褥期护理措施 3.了解产褥期其他系统变化、产褥期妇女的心理调适 【教学内容】 1.产得期概念 产褥期妇女的生理变化:生殖系统、乳昺、循环及血液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 统、腹壁的变化 3.产褥期妇女的心理调适:产褥期妇女的心理变化、影响因素、心理调适 4.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1)临床表现 (2)处理原则 (3)护理评估:健康史、身心状况、相关检查 (4)护理诊断/问题、预期目标 (5)护理措施:一般护理、症状护理、母乳喂养指导、健康教育 第七章高危妊娠管理 【教学要求】 1.掌握高危妊娠的概念、高危妊娠的处理原则、胎心电子监护、胎儿窘迫的定义及临床表 现、处理原则 2.熟悉高危妊娠的相关检查项目及意义、胎儿窘迫的病理生理 3.了解高危妊娠的护理措施、胎儿窘迫的病因、护理评估、护理诊断/问题、预期目标、护理 措施 【教学内容】 1.高危妊娠及监护措施:橛念、范畴、监护措施 2.高危妊娠妇女的护理: (1)处理原则:一般处理、病因处理、产科处理、 (2)护理评估:健康史、身心状况、相关检查 (3)护理诊断/问题、预期目标、护理措施、护理评价 3.胎儿窘迫:定义、病因、病理生理、临床麥现、处理原则、护理评估、护理诊断/问题、预期 目标、护理措施、结果评价 第八章妊娠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 【教学要求】 掌握所有妊娠期并发症的定乂;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妊娠髙血压疾病临床临床 表现和分类、处理原则、护理措施;前置胎盘的临床表现及分类、护理措施:胎盘早期剥离的 分类
4 2.熟悉产褥期乳房变化、循环系统变化、产褥期护理措施 3.了解产褥期其他系统变化、产褥期妇女的心理调适 【教学内容】 1.产褥期概念 2. 产褥期妇女的生理变化:生殖系统、乳房、循环及血液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 统、腹壁的变化 3. 产褥期妇女的心理调适:产褥期妇女的心理变化、影响因素、心理调适 4.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1)临床表现 (2)处理原则 (3)护理评估:健康史、身心状况、相关检查 (4)护理诊断/问题、预期目标 (5)护理措施:一般护理、症状护理、母乳喂养指导、健康教育 第七章 高危妊娠管理 【教学要求】 1. 掌握高危妊娠的概念、高危妊娠的处理原则、胎心电子监护、胎儿窘迫的定义及临床表 现、处理原则 2. 熟悉高危妊娠的相关检查项目及意义、胎儿窘迫的病理生理 3. 了解高危妊娠的护理措施、胎儿窘迫的病因、护理评估、护理诊断/问题、预期目标、护理 措施 【教学内容】 1.高危妊娠及监护措施:概念、范畴、监护措施 2.高危妊娠妇女的护理: (1)处理原则:一般处理、病因处理、产科处理、 (2)护理评估:健康史、身心状况、相关检查 (3)护理诊断/问题、预期目标、护理措施、护理评价 3.胎儿窘迫:定义、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评估、护理诊断/问题、预期 目标、护理措施、结果评价 第八章 妊娠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 【教学要求】 1. 掌握所有妊娠期并发症的定义;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妊娠高血压疾病临床临床 表现和分类、处理原则、护理措施;前置胎盘的临床表现及分类、护理措施:胎盘早期剥离的 分类;
2.熟悉自然流产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护理措施;异位妊娠的病因、病理;早产的处理原 则、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病理生理;前置胎盘的处理原则;胎盘早期剥离 临床表现、护理措施;胎膜早破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 3.了解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病因、胎盘早期剥离的病因、病理生理;双胎妊娠的分类、临床表 现、处理原则、护理措施;羊水量异常的病因、处理原则;胎膜早破的病因 【教学内容】 自然流产:定义、病因、临床现及处理原则、护理评估、护理诊断/问题、预期目标、护理 措施、护理评价 2.早产: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评估、护理诊断/问题、预期目标、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3.双胎妊娠:定义、分类、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 4.羊水量异常:羊水过多、羊水过少 5.胎膜早破: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 6.异位妊娠:定义、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护理评估、护理诊断/问题、预期目标 护理措施、护理评价 7.前置胎盘:定义、病因、临床麥现及分类、处理原则、护理评估、护理诊断/问题、预期目标 护理措施、护理评价 8.胎盘早期剥离:定义、病因、分类及病理生理、临床麥现、处理原则、护理评估、护理诊断/ 问题、预期目标、护理措施、护理评价 妊娠高血压疾病:定义、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分类、处理原则、护理评估、护理诊断 问题、预期目标、护理措施、护理评价 第九章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 【教学要求】 1.掌握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处理原则及护理措施、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处理原则及护理评估、 护理措施 2.熟悉妊娠、分娩、产褥期与心脏病的相互影响;心功能分级;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预期目标;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 3.了解病毒性肝炎与妊娠的互相影响 【教学内容】 1.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分娩与心脏病的相互影响、心脏功能分级、处理原则、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问题、预期目标、护理措施、结果评价 2.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合并糖尿病分类、妊娠、分娩与糖尿病的互相影响、处理原则、护理 评估、护理诊断/问题、预期目标、护理措施、结果评价 3.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妊娠、分娩与病毒性肝炎的互相影响、处理原则、护理评估、护理诊 断/问题、护理措施
5 2. 熟悉自然流产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护理措施;异位妊娠的病因、病理;早产的处理原 则、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病理生理;前置胎盘的处理原则;胎盘早期剥离 临床表现、护理措施;胎膜早破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 3. 了解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病因、胎盘早期剥离的病因、病理生理;双胎妊娠的分类、临床表 现、处理原则、护理措施;羊水量异常的病因、处理原则;胎膜早破的病因 【教学内容】 1.自然流产: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护理评估、护理诊断/问题、预期目标、护理 措施、护理评价 2.早产: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评估、护理诊断/问题、预期目标、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3.双胎妊娠:定义、分类、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 4.羊水量异常:羊水过多、羊水过少 5. 胎膜早破: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 6.异位妊娠:定义、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护理评估、护理诊断/问题、预期目标 、护理措施、护理评价 7.前置胎盘: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及分类、处理原则、护理评估、护理诊断/问题、预期目标 、护理措施、护理评价 8.胎盘早期剥离:定义、病因、分类及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评估、护理诊断/ 问题、预期目标、护理措施、护理评价 9. 妊娠高血压疾病:定义、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分类、处理原则、护理评估、护理诊断/ 问题、预期目标、护理措施、护理评价 第九章 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 【教学要求】 1.掌握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处理原则及护理措施、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处理原则及护理评估、 护理措施 2.熟悉妊娠、分娩、产褥期与心脏病的相互影响;心功能分级;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预期目标;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 3.了解病毒性肝炎与妊娠的互相影响 【教学内容】 1.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分娩与心脏病的相互影响、心脏功能分级、处理原则、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问题、预期目标、护理措施、结果评价 2.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合并糖尿病分类、妊娠、分娩与糖尿病的互相影响、处理原则、护理 评估、护理诊断/问题、预期目标、护理措施、结果评价 3.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妊娠、分娩与病毒性肝炎的互相影响、处理原则、护理评估、护理诊 断/问题、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