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离子晶体 (b)NaC型晶体 属立方面心晶格 配位比6:6 晶胞中离子的个数: g…:○…… Na+:4×(1/12)+1=4个 Cr:8×(18)+6×(1/2)=4个 (c)立方ZnS型 属立方面心晶格配位比6:6 晶胞中离子的个数: C Zn2:4x(1/12)+1=4个 S2:6×(1/2)+8×(1/8)=4个 上页下页退出
上页 下页 退出 (b)NaCl型晶体 属立方面心晶格 配位比 6 ׃ 6 晶胞中离子的个数: Na+ : 4(1/12)+1=4个 Cl‾: 8(1/8)+6 (1/2) = 4 个 4.1.4 离子晶体 (c)立方ZnS型 属立方面心晶格 配位比 6 ׃ 6 晶胞中离子的个数: Zn2+ : 4(1/12)+1=4个 S 2 ‾: 6 (1/2) + 8(1/8) = 4 个
4.1.4离子晶体 (3)离子半径比与配位数和晶体构型的关系 r+/r->0.414 r+/r-=0.414 r+/r-<0.414 配位数 6-8 晶体类型NaC,CsCl ZnS 上页下页退出
上页 下页 退出 (3) 离子半径比与配位数和晶体构型的关系 + - - + - + + + - r + / r- = 0.414 - - - - + + + + + + + + + + r + / r- > 0.414 r + / r- < 0.414 4.1.4 离子晶体 配位数 6-8 4 晶体类型 NaCl, CsCl ZnS
AB型化合物离子半径比与配位数和晶体类型的关系 r/r 配位数晶体类型 事例 0.225~0.414 ZnS型 ZnS, Zno, Bes Beo Cucl cuBr 0.414~0.732 NaC型NaC,KCl,NaBr LiF CaoMgo Cas. Bas 0.732~1 8 CsC型 CsCl CsBr csl NHCLTICN 上页下页 退出
上页 下页 退出 r + / r- 配位数 晶体类型 事 例 0.225~0.414 4 ZnS型 ZnS,ZnO, BeS,BeO, CuCl,CuBr 0.414~0.732 6 NaCl型 NaCl,KCl, NaBr, LiF,CaO,MgO, CaS,BaS 0.732~1 8 CsCl型 CsCl,CsBr,CsI, NH4Cl,TlCN AB型化合物离子半径比与配位数和晶体类型的关系
4.1.5晶格能 定义-互相远离的气态正、负离子结合生成1mo离 子晶体时所释放的能量,用U表示。 Na(g)+ci(g)= Nacl(s) U=-△ P 晶格能U越大,则形成离子键得到离子晶体时放出 的能量越多,离子键越强。 晶格能测定:玻恩一哈伯循环(Born- Haber circulation) Born和 Haber设计了一个热力学循环过程,从已知 的热力学数据出发,利用Hess定律计算晶格能 上页下页退出
上页 下页 退出 4.1.5 晶格能 ◼定义---互相远离的气态正、负离子结合生成1 mol 离 子晶体时所释放的能量,用 U 表示。 Na + ( g ) + Cl- ( g ) = NaCl ( s ) U = -△rHm ø 晶格能 U 越大,则形成离子键得到离子晶体时放出 的能量越多,离子键越强。 晶格能测定:玻恩-哈伯循环 ( Born - Haber Circulation ) Born 和 Haber 设计了一个热力学循环过程,从已知 的热力学数据出发,利用Hess定律计算晶格能
4.1.5晶格能 以NaCl为例,Born- Haber循环 △H0 NaCl(s) Na(s)+1/2Cl2(g) Na(g)+1/2Cl2(g) 1/2D E Nat(g)+ Cl(g) Na(g)+Cl(g)+ e Na (g)+ cl(g U=-△H+S+1/2D+I-E -(-4l1)+109+121+496-349 788 k]. mol-1 上页下页退出
上页 下页 退出 以NaCl为例, Born-Haber循环 NaCl (s) Na (s) + 1/2 Cl2 (g) Na Na (g) + Cl (g) + (g) + Cl (g) + e Na+ - (g)+ Cl- (g) Na (g) +1/2 Cl2 (g) fH0 1/2D E I S U U = -fH0 + S +1/2 D + I - E = [-(-411)+109+121+496-349] = 788 kJ·mol-1 4.1.5 晶格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