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墓开放与中圆的变还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1.革命的胜利与新中国的任务: 取得民族独立,基本实现统一 变农业国为工业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新中国政治经济体制的特点: 人民当家作主和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单一的公有制的计划经济与城乡二元结构(户籍制度和粮票制度) (中国内部因素:半计划半市场发展到计划经济、中国经济体制结构的特点) 3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1.革命的胜利与新中国的任务: 取得民族独立,基本实现统一 变农业国为工业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新中国政治经济体制的特点: 人民当家作主和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单一的公有制的计划经济与城乡二元结构(户籍制度和粮票制度) (中国内部因素:半计划半市场发展到计划经济、中国经济体制结构的特点) 3.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二、改革开放的发展阶段 1.改革开放的酝酿和准备阶段(1976-1978) 2.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启动阶段(1978-1982) 3.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阶段(1982-1992) 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2-2002) 5.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初期阶段(2002-2012) 6.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决胜阶段(2012-2022) 注意:1改革开放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没有完结。2历史转折不是 一下子发生的。3.很多重要的时间点有待商榷
二、改革开放的发展阶段 1.改革开放的酝酿和准备阶段(1976-1978) 2.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启动阶段(1978-1982) 3.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阶段(1982-1992) 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2-2002) 5.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初期阶段(2002-2012) 6.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决胜阶段(2012-2022) 注意:1.改革开放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没有完结。2.历史转折不是 一下子发生的。3.很多重要的时间点有待商榷
三、改革开放中国发生的变化 1指导思想的变化 2.政治环境的变化 3.经济体制的变化 4.对外政策的变化 5.社会与观念的变化
三、改革开放中国发生的变化 1.指导思想的变化 2.政治环境的变化 3.经济体制的变化 4.对外政策的变化 5.社会与观念的变化
1.指导思想的变化:影响全局 (1)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大规模出访、国务院务虚会、中央工作会 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5)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指导思想的变化:影响全局 (1)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大规模出访、国务院务虚会、中央工作会 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5)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