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界面张力 该表面活性剂溶液的组成是:水、表面活性剂、盐, 加入油相后,便产生由油、水、表面活性剂、盐组 成的低界面张力体系,其中油相包括各种烃类,如 烷烃、不饱和烃、芳香烃、环烷烃及其混合物,表 面活性剂可以是单一组分或混合物,盐类包括各种 水溶性无机盐,研究最多的是氯化钠,体系的界面 张力对各组分的性质和含量十分敏感,盐浓度、表 面活性剂分子量及油相成分的变化都可能使超低表 面张力特性消失,针对以石油磺酸钠为活性剂的低 界面张力体系,摸索出了一些经验规律
超低界面张力 • 该表面活性剂溶液的组成是:水、表面活性剂、盐, 加入油相后,便产生由油、水、表面活性剂、盐组 成的低界面张力体系,其中油相包括各种烃类,如 烷烃、不饱和烃、芳香烃、环烷烃及其混合物,表 面活性剂可以是单一组分或混合物,盐类包括各种 水溶性无机盐,研究最多的是氯化钠,体系的界面 张力对各组分的性质和含量十分敏感,盐浓度、表 面活性剂分子量及油相成分的变化都可能使超低表 面张力特性消失,针对以石油磺酸钠为活性剂的低 界面张力体系,摸索出了一些经验规律
超低界面张力 1)油相组成(表面活性剂和盐的配方固定) 改变油相成分,发现界面张力随烃的碳原子数而变, 在某一碳原子数时界面张力出现最低值,此时的碳 原子数称为最适宜碳数nn,表示该同系物油相对 表面活性剂配方的最合适碳数,对各种同系物均存 在这种关系。 (2)等当碳原子数 固定表面活性剂和盐的配方,各同系物的最适宜 碳数不同,但存在一定关系,其中,烷烃、烷基苯、 烷基环乙烷的n间有如下关系
超低界面张力 1)油相组成(表面活性剂和盐的配方固定) 改变油相成分,发现界面张力随烃的碳原子数而变, 在某一碳原子数时界面张力出现最低值,此时的碳 原子数称为最适宜碳数nmin,表示该同系物油相对 表面活性剂配方的最合适碳数,对各种同系物均存 在这种关系。 (2)等当碳原子数 固定表面活性剂和盐的配方,各同系物的最适宜 碳数不同,但存在一定关系,其中,烷烃、烷基苯、 烷基环乙烷的nmin间有如下关系
超低界面张力 mIn (A= mIn mn 上述关系式提供了一种由某一油相的碳数,得 到另一油相的碳数的方法。 从上述关系亦可看出,烷基苯当中,苯环的6 个碳原子事实上不起作用,而烷基环已烷中 环烷基中的6个碳原子事实上只有4个有贡献。 我们将这些等效的烷烃的碳原子数叫做同系物 油相的等当碳原子数(N),用以表示油相形 成低界面张力体系的特性,即对同一表面活性 剂和盐的配方显示最低界面张力的烷基碳数与 其他系列中显示最低界面张力的那个烃等价
超低界面张力 • nmin(A)=nmin(B)-6=nmin(C)-2 • 上述关系式提供了一种由某一油相的碳数,得 到另一油相的碳数的方法。 • 从上述关系亦可看出,烷基苯当中,苯环的6 个碳原子事实上不起作用,而烷基环己烷中, 环烷基中的6个碳原子事实上只有4个有贡献。 我们将这些等效的烷烃的碳原子数叫做同系物 油相的等当碳原子数(NE),用以表示油相形 成低界面张力体系的特性,即对同一表面活性 剂和盐的配方显示最低界面张力的烷基碳数与 其他系列中显示最低界面张力的那个烃等价
超低界面张力 如庚烷、庚基苯、丙基环己烷的等当碳原子数相同。 3)、石油磺酸盐的平均分子量 当石油磺酸盐的平均分子量增加,相应增加,且两者 间有线性关系。 4)、适宜表面活性剂浓度和适宜盐浓度 两种情况下,表面张力与浓度曲线均出现谷值 5)、表面活性剂结构的影响 般而言,烷基数增加,减少。即表面活性剂烷基分 支化使油相最适宜碳数减少
超低界面张力 如庚烷、庚基苯、丙基环己烷的等当碳原子数相同。 3)、石油磺酸盐的平均分子量 当石油磺酸盐的平均分子量增加, 相应增加,且两者 间有线性关系。 4)、适宜表面活性剂浓度和适宜盐浓度 两种情况下,表面张力与浓度曲线均出现谷值。 5)、表面活性剂结构的影响 一般而言,烷基数增加, 减少。即表面活性剂烷基分 支化使油相最适宜碳数减少。 min n min n
5.液液界面上的吸附二 1、 Gibbs吸附公式 在液液界面上,至少存在三种成分,即两个液相和一个溶 质。因此 dyn=rdu +ndu,+radu 1、2代表两液相,3代表溶质,若采用吉布斯界面,即 液体1过剩为0。则上式为 dym= r2 du +radu
5.液液界面上的吸附 1、Gibbs吸附公式 在液液界面上,至少存在三种成分,即两个液相和一个溶 质。因此 12 1 1 2 2 3 3 − = + + d du du du 1、2代表两液相,3代表溶质,若采用吉布斯界面,即 液体1过剩为0。则上式为 12 2 2 3 3 − = + d du 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