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 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指南 表2-1:2003年巴西主要农作物收获面积和主要农产品产量 品种 收获面积(万公顷)农产品产量(万吨) 谷物总计 1973.2 66388 其中:稻谷 315.0 10199 小麦 248.8 玉米 1293.5 4780.9 大豆 1846.9 5153.2 根茎类作物 188.8 2603.1 花生 油菜籽 3.3 5.6 芝麻 2.6 1.6 纤维植物 93.4 101.4 甘蔗 534.3 38623.2 水果(不包括瓜类) 239.3 34064 资料来源:国际统计年鉴2004年。 图2-1显示了194-2000年巴西农作物的产量的变化情况:大豆的产量呈逐年上升趋 势,1996年的产量只有2340万吨,2000年的产量为3720万吨,2003年的产量就达到了5153 万吨。其他衣作物的产量基本保持稳定 图2-1巴西农作物主要产品产量 3500 3000 2000 1500 1994 1995 196 1998 口大(万吨)玉米(万吨)米(万吨)一子(万吨) 资料来源:刘国平主编,《世界经济统计》,经济料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04-1006页 2畜牧业 巴西的牧场面积相当于耕地面积的3倍,广阔无垠的牧场是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在肉 类出口方面,巴西的禽肉和猪肉产量都居拉美国家的首位。养牛业以放牧为主,集约化的奶牛 场集中在大城市附近,奶产品仍需大量进口,巴西是南美洲奶制品最大的进口国
7 法 国 巴 西 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指南 图 2 - 1 显示了 1994~2000 年巴西农作物的产量的变化情况:大豆的产量呈逐年上升趋 势,1996 年的产量只有 2340 万吨,2000 年的产量为 3720 万吨,2003 年的产量就达到了 5153 万吨。其他农作物的产量基本保持稳定。 2.畜牧业 巴西的牧场面积相当于耕地面积的3倍,广阔无垠的牧场是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在肉 类出口方面,巴西的禽肉和猪肉产量都居拉美国家的首位。养牛业以放牧为主,集约化的奶牛 场集中在大城市附近,奶产品仍需大量进口,巴西是南美洲奶制品最大的进口国。 表 2 - 1:2003 年巴西主要农作物收获面积和主要农产品产量 品种 收获面积(万公顷) 农产品产量(万吨) 谷物总计 1973.2 6638.8 其中:稻谷 315.0 1019.9 小麦 248.8 590.0 玉米 1293.5 4780.9 大豆 1846.9 5153.2 根茎类作物 188.8 2603.1 花生 8.5 17.7 油菜籽 3.3 5.6 芝麻 2.6 1.6 纤维植物 93.4 101.4 甘蔗 534.3 38623.2 水果(不包括瓜类) 239.3 3406.4 资料来源:国际统计年鉴 2004 年
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指南 巴西 巴西是世界第三大禽肉生产国,也是牛肉的主要生产国。2003年巴西牲畜饲养量为:牛 189513万头,马590.万头,山羊9087万只,绵羊14182万只,猪3260.5万只。畜产品2003 年的产量分别为:肉类总产18684万吨,其中:牛肉752.6万吨,羊肉10.9万吨,猪肉3059 万吨,禽肉796.7万吨,蛋类161万吨,奶类2345.3万吨,蜂蜜2.4万吨。图2-2显示了巴西 畜牧业的主要产品产量的变化 图2-2巴西畜牧业主要产品产量 400 100 1995 1996 1998 1994 一牛肉(万吨)随肉(万吨) 禽内(万吨) 资料来源:刘国平主编,《世界经济统计》,经济料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04~1006页 3.渔业 巴西有很好的发展渔业的条件,但是现在渔业的生产水平还较低。近海的捕捞量近年减 少,而淡水鱼的产量一直比较稳定。2001年巴西渔类捕获总量为98万吨,其中海洋类506万 吨,淡水类474万吨 4.农业以出口产品为主,但粮食基本自给 政府鼓励生产大豆等出口作物,以赚取更多的外汇,同时也可减少对咖啡、可可等传统出 口作物的过分依赖。粮食基本可以自给,但小麦的进口量比较大 5大庄园主农业和小农并存,地区发展极不平衡 巴西的土地占有状况极不均衡。全国的良田大部分掌握在大庄园主手里,其规模大得惊 人,最大的可以达到几万、甚至几十万公顷。他们经营现代化的商业性农场,以生产大豆、甘 蔗、咖啡、可可等出口农产品为主。另一方面,占农场总数85%的是自给性小农,以生产木 薯、黑豆等为主,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收入都很低。此外,巴西还有很多无地的农民,他们生活 在社会的底层,多半仍处于赤贫状态 三、农产品贸易情况 (一)农产品贸易的总体情况 巴西是农产品出口大国,农产品的出口是其外汇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巴西农业部公布的 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农产品的出口值为390.16亿美元,出口增幅27.3%,占当年巴西总出口 值96475亿美元的40.4%,是自2002年以来连续三年呈现的农产品出口大幅增长。近三年的 8
8 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指南 巴 西 巴西是世界第三大禽肉生产国,也是牛肉的主要生产国。2003 年巴西牲畜饲养量为:牛 18951.3万头,马590.1万头,山羊908.7万只,绵羊1418.2万只,猪3260.5万只。畜产品2003 年的产量分别为:肉类总产 1868.4 万吨,其中:牛肉 752.6 万吨,羊肉 10.9 万吨,猪肉 305.9 万吨,禽肉796.7万吨,蛋类161万吨,奶类2345.3万吨,蜂蜜2.4万吨。图2-2显示了巴西 畜牧业的主要产品产量的变化。 3.渔业 巴西有很好的发展渔业的条件,但是现在渔业的生产水平还较低。近海的捕捞量近年减 少,而淡水鱼的产量一直比较稳定。2001年巴西渔类捕获总量为98万吨,其中海洋类50.6万 吨,淡水类 47.4 万吨。 4. 农业以出口产品为主,但粮食基本自给 政府鼓励生产大豆等出口作物,以赚取更多的外汇,同时也可减少对咖啡、可可等传统出 口作物的过分依赖。粮食基本可以自给,但小麦的进口量比较大。 5.大庄园主农业和小农并存,地区发展极不平衡 巴西的土地占有状况极不均衡。全国的良田大部分掌握在大庄园主手里,其规模大得惊 人,最大的可以达到几万、甚至几十万公顷。他们经营现代化的商业性农场,以生产大豆、甘 蔗、咖啡、可可等出口农产品为主。另一方面,占农场总数 85% 的是自给性小农,以生产木 薯、黑豆等为主,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收入都很低。此外,巴西还有很多无地的农民,他们生活 在社会的底层,多半仍处于赤贫状态。 三、农产品贸易情况 (一)农产品贸易的总体情况 巴西是农产品出口大国,农产品的出口是其外汇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巴西农业部公布的 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农产品的出口值为390.16亿美元,出口增幅27.3%,占当年巴西总出口 值 964.75 亿美元的 40.4%,是自 2002 年以来连续三年呈现的农产品出口大幅增长。近三年的
巴西 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指南 情况是:2002年农产品出口值248亿美元,顺差204亿美元;2003年农产品出口值307亿美 元,顺差258亿美元;2004年实现农产品顺差3413亿美元,超过了当年全国贸易的总顺差额 (3369亿美元)。 根据中国商务部网站的数据,巴西近年进出口货物品种结构见表2-2所示: 表2-2:2001.2002年巴西进出口货物品种结构 农业原材料食品燃料矿物和金属制成品 出口货物构成(2001年%) 4.1 2763683543 进口货物构成(2002年)%) 1.56.815.32973.5 资料来源:中国商务部网站 (二)农产品贸易分产品情况 2004年巴西出口农产品中:大豆出口539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258%;豆粕出口32.70 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25.7%;鲜、冻肉鸡出口2494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45.8%;鲜、冻 牛肉出口1963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70%。咖啡豆出口1748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34.3%; 烟叶出口13.80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31.2%;猪肉出口744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41.2%; 玉米出口598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59.3%;原糖出口15.11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12%;豆 油出口11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10.9%;加工糖出口1128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42.8%; 橙汁出口764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6.1%(资料来源:中国商务部网站公布数据整理)。 1谷物的国内生产及进出口情况 表2-3:巴西谷物国内生产及进出口 单位:万吨 19621972198219922002 国内生产14072045306040734740 进口234204458633861 出口41865442 资料来源:粮农组织食物平衡表。 表2-4:巴西近年主要谷物国内生产及进出口结构 单位:万吨 200020012002 国内生产进口出口国内生产进口出口国内生产进口出口 小麦16678543371730531167650 大米740613 679 698 大麦2693030110 0.2 玉米3188177441966359359335330 资料来源:粮农组织食物平衡表
9 法 国 巴 西 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指南 情况是:2002 年农产品出口值 248 亿美元,顺差 204 亿美元;2003 年农产品出口值 307 亿美 元,顺差258亿美元;2004年实现农产品顺差341.3亿美元,超过了当年全国贸易的总顺差额 (336.9 亿美元)。 根据中国商务部网站的数据,巴西近年进出口货物品种结构见表 2 - 2 所示: (二)农产品贸易分产品情况 2004年巴西出口农产品中:大豆出口53.9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25.8%;豆粕出口32.70 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 25.7%;鲜、冻肉鸡出口 24.94 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 45.8%;鲜、冻 牛肉出口19.63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70%。咖啡豆出口17.48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34.3%; 烟叶出口 13.80 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 31.2%;猪肉出口 7.44 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 41.2%; 玉米出口 5.98 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 59.3%;原糖出口 15.11 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 12%;豆 油出口 11.55 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 10.9%;加工糖出口 11.28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 42.8%; 橙汁出口 7.64 亿美元,比上年减少 16.1%(资料来源:中国商务部网站公布数据整理)。 1.谷物的国内生产及进出口情况 表 2 - 2:2001、2002 年巴西进出口货物品种结构 农业原材料 食品 燃料 矿物和金属 制成品 出口货物构成(2001 年)(%) 4.1 27.6 3.6 8.3 54.3 进口货物构成(2002 年)(%) 1.5 6.8 15.3 2.9 73.5 资料来源:中国商务部网站。 表 2 - 3:巴西谷物国内生产及进出口 单位:万吨 1962 1972 1982 1992 2002 国内生产 1407 2045 3060 4073 4740 进口 234 204 458 633 861 出口 4 18 65 4 42 资料来源:粮农组织食物平衡表。 表 2 - 4:巴西近年主要谷物国内生产及进出口结构 单位:万吨 2000 2001 2002 国内生产 进口 出口 国内生产 进口 出口 国内生产 进口 出口 小麦 166 785 4 337 730 5 311 676 5.0 大米 740 61 3 679 55 3 698 53 3.0 大麦 26 93 0 30 110 9 25 94 0.2 玉米 3188 177 4 4196 63 59 3593 35 33.0 资料来源:粮农组织食物平衡表
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指南 巴西 谷物的国内生产基本上能满足国内需求,但每年都有一定的进口量和少量出口,总体而 言,进口要远大于出口。其中,小麦和大麦主要依靠进口,也是巴西进口的主要粮食品种。2002 年小麦进口量占到了国内需求数量的69%,大麦的进口占到国内需求量的79%。巴西主要谷物 近年的进出口结构如表2-3和表2-4所示: 2动物类产品进出口结构 巴西出口较大的动物类产品是牛肉和禽肉,猪肉也有一定的出口。进口量比较大的是牛奶 和水产品。具体情况详见表2-5。 表2-5:巴西动物类产品进出口结构 单位:万吨 198219922002 国内产量进口出口国内产量进口出口国内产量进口出口 牛肉305238047210.043.07317094.0 猪肉87003 230 0.04.0 280 0.058.0 禽肉1630300296003807240.1172.0 牛奶 119 110.116423303.02245121.015.0 鸡蛋 0 0.5 0.10.4 000.8 水产品 7.0 1607.0 34010.0 资料来源:粮农组织食物平衡表。 3.其他植物类产品进出口结构 糖类、大豆、桔子、咖啡的出口量很大。2002年国内生产的糖类59%出口,国内生产的 大豆38%出口,国内生产的桔子54%出口,国内生产的咖啡66%出口。详情参见表2-6。 表2-6:其他植物类产品的进出口结构 单位:万吨 1982 1992 2002 国内产量进口出口国内产量进口出口国内产量进口出口 糖类(原糖)9310282999102552381071395 大豆1284125501922473734213105.01597 豆油22902 2831272 494 13.0194 蔬菜4452 549 21 10 801 29 19 水果210522682 3307 19126135733301153 桔子12190664 01227190790.31068 咖啡 0103 129 0 265 0.0175 资料来源:粮农组织食物平衡表。 四、居民消费 巴西生产的农产品大部分为国内消费。根据粮农组织提供的数据,巴西人每天消耗的热量 为3000卡路里,比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要高。图2一3显示了巴西对部分食品的消费情况: 10
10 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指南 巴 西 谷物的国内生产基本上能满足国内需求,但每年都有一定的进口量和少量出口,总体而 言,进口要远大于出口。其中,小麦和大麦主要依靠进口,也是巴西进口的主要粮食品种。2002 年小麦进口量占到了国内需求数量的69%,大麦的进口占到国内需求量的79%。巴西主要谷物 近年的进出口结构如表 2 - 3 和表 2 - 4 所示: 2.动物类产品进出口结构 巴西出口较大的动物类产品是牛肉和禽肉,猪肉也有一定的出口。进口量比较大的是牛奶 和水产品。具体情况详见表 2 - 5。 3.其他植物类产品进出口结构 糖类、大豆、桔子、咖啡的出口量很大。2002 年国内生产的糖类 59% 出口,国内生产的 大豆 38% 出口,国内生产的桔子 54% 出口,国内生产的咖啡 66% 出口。详情参见表 2 - 6。 四、居民消费 巴西生产的农产品大部分为国内消费。根据粮农组织提供的数据,巴西人每天消耗的热量 为3000卡路里,比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要高。图2-3显示了巴西对部分食品的消费情况: 表 2 - 5:巴西动物类产品进出口结构 单位:万吨 1982 1992 2002 国内产量 进口 出口 国内产量 进口 出口 国内产量 进口 出口 牛肉 305 2 38.0 472 10.0 43.0 731 7.0 94.0 猪肉 87 0 0.3 230 0.0 4.0 280 0.0 58.0 禽肉 163 0 30.0 296 0.0 38.0 724 0.1 172.0 牛奶 1193 11 0.1 1642 33.0 3.0 2245 121.0 15.0 鸡蛋 84 0 0.5 134 0.1 0.4 161 0.0 0.8 水产品 83 12 7.0 77 16.0 7.0 98 34.0 10.0 资料来源:粮农组织食物平衡表。 表 2 - 6:其他植物类产品的进出口结构 单位:万吨 1982 1992 2002 国内产量 进口 出口 国内产量 进口 出口 国内产量 进口 出口 糖类(原糖) 931 0 282 999 10 255 2381 0.7 1395 大豆 1284 125 50 1922 47 373 4213 105.0 1597 豆油 229 2 85 283 12 72 494 13.0 194 蔬菜 445 2 2 549 21 10 801 29.0 19 水果 2105 22 682 3307 19 1261 3573 33.0 1153 桔子 1219 0 664 204 0 1227 1979 0.3 1068 咖啡 96 0 103 129 0 122 265 0.0 175 资料来源:粮农组织食物平衡表
巴西 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指南 图2-3巴西人均年消费 160 100 牛肉(年人均公斤)一牛奶(年人均公升)璃肉《年人均公斤)米《年人均公斤 杂豆(年人均公斤)一啤酒(年人均公升)一饮料(年人均公升 资科来器:刘国平主编,《世界经济统计》,经济料学出版社,200年版,第1009~1010页 五、巴西农业的国内支持政策 巴西是农产品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总体来说,巴西的农业国内支持对巴西农业的发展起 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长久以来,政府一直对农业采取了比较多的干预。1995年后,巴西逐 渐减少了政府的直接干预,为私营部门留下更大的空间。巴西政府的主要支持措施包括价格支 持、农村信贷与保险、税收政策等 1.价格支持政策 上世纪40年代巴西政府最早对农产品实施价格干预,以保证战时食品的供应。50年代以 后,政府采取进口替代措施,对农产品的价格和供应实施广泛的控制,直到80年代为止,政 府才开始改革农产品的价格体系。80年代中期,农业价格支持体系逐渐失效,再加上一系列 控制通货膨胀的措施的失败,导致农产品实际价格的急遽下跌,农产品贸易的恶化。虽然1987 年取消了主要农产品的出口许可,但只起到了暂时的改善作用。生产者水平和消费者水平的价 格控制使财政预算资金迅速增长,并由此加剧了通货膨胀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开始改革 价格支持体系,转而开始施行最低保护价政策(PGPM。2003年以后,最低保护价的确定依据 主要是产品的生产成本,几种主要农产品的价格也有了重大调整。当前,巴西政府正试图减少 最低价格的使用,用其他的支持政策取代它们。 价格支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减少农产品价格的不稳定,使农产品国内价格反映国际市场的 价格水平。最低保证价格是巴西价格支持政策的基础,也是政府买卖计划的重要参数。最低价 格由巴西国家食品供应处( the National Food Supply Agency, CONAB)负责制定,并得到货币 委员会( Monetary Council),计划、预算和管理部( the Ministry of Planning, Budget and Managemen 以及中央银行( the central bank)的正式批准。最低价格在每年的种植季节之前宣布,并根据主 要生产地区的不同来制定不同的价格
11 法 国 巴 西 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指南 五、巴西农业的国内支持政策 巴西是农产品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总体来说,巴西的农业国内支持对巴西农业的发展起 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长久以来,政府一直对农业采取了比较多的干预。1995 年后,巴西逐 渐减少了政府的直接干预,为私营部门留下更大的空间。巴西政府的主要支持措施包括价格支 持、农村信贷与保险、税收政策等。 1.价格支持政策 上世纪40年代巴西政府最早对农产品实施价格干预,以保证战时食品的供应。50年代以 后,政府采取进口替代措施,对农产品的价格和供应实施广泛的控制,直到 80 年代为止,政 府才开始改革农产品的价格体系。80 年代中期,农业价格支持体系逐渐失效,再加上一系列 控制通货膨胀的措施的失败,导致农产品实际价格的急遽下跌,农产品贸易的恶化。虽然1987 年取消了主要农产品的出口许可,但只起到了暂时的改善作用。生产者水平和消费者水平的价 格控制使财政预算资金迅速增长,并由此加剧了通货膨胀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开始改革 价格支持体系,转而开始施行最低保护价政策(PGPM)。2003年以后,最低保护价的确定依据 主要是产品的生产成本,几种主要农产品的价格也有了重大调整。当前,巴西政府正试图减少 最低价格的使用,用其他的支持政策取代它们。 价格支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减少农产品价格的不稳定,使农产品国内价格反映国际市场的 价格水平。最低保证价格是巴西价格支持政策的基础,也是政府买卖计划的重要参数。最低价 格由巴西国家食品供应处(the National Food Supply Agency,CONAB)负责制定,并得到货币 委员会(Monetary Council),计划、预算和管理部(the Ministry of Planning, Budget and Managemen) 以及中央银行(the Central Bank)的正式批准。最低价格在每年的种植季节之前宣布,并根据主 要生产地区的不同来制定不同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