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五基本能力题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鸡尾酒会效应:在鸡尾酒会上,很多人在同时进行着各种交谈,但一个人同一个时刻 只能注意和参与其中的一个交谈,这是注意分配的问题。由于心理资源有限,同一时刻只能将 信息加以过滤和筛选,以此刻最重要或最有兴趣的信息为注意对象。作为一个选择过滤器, 注意就像收音机上的旋钮,一方面挡住大多数不需要的信息,一方面延留所需要的信息,使 之进入意识。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鸡尾酒会效应的是()。 A.上课时小朋友们认真听讲,听不到电闪雷鸣 B.老师讲课的内容从一个主题转移到下一个 C.很少有小朋友注意到图书中课堂内容外的背景画面 D.放学时小朋友能够很快在人群中找到自己的爸爸妈妈 2.有A、B、C、D外表一样、重量不同的四个小球。已知:A+B=C+D:A+D>B+C:A+C<B。 则这四个球由重到轻的排列顺序是()。 A.D>B>A>C B.B>C>D>A C.D>B>C>A D.B>A>D>C 3.将家庭垃圾加工成固体燃料是瑞士一家公司的杰作。这种新技术是从家庭垃圾中挑拣 出金属和玻璃以后进行粉碎,加上石灰类添加剂,再用挤压机将垃圾加工成固体,这种固体 被称为“能源物”。在火力发电厂,这种“能源物”可作为煤和液化天然气的代替品使用, 它几乎无异味,不易倒塌、便于储藏和运输,热效率也很高。上述所说的“能源物”作为“煤 和液化天然气的代替品使用”的第二个优点是()。 A.几乎无异味 B.不易倒塌、便于储藏和运输 C.可作为煤和液化天然气的代替品使用 D.热效率高 4.印象管理,指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通常,人们总是倾 向于以一种与当前的社会情境或人际背景相吻合的形象来展示自己,以确保他人对自己做出 愉快的评价。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印象管理的是()。 A.家长把小朋友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B.老师让小朋友把脸洗洗干净 C.小朋友听到别人的批评就会生气 D.小朋友会在喜欢的老师面前表现得特别乖巧 5.“小李并非既懂英语又懂俄语”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小李懂英语,但不懂俄语 B.小李不懂英语,或不懂俄语 C.小李不懂英语,也不懂俄语 D.小李懂俄语,但不懂英语
模块五 基本能力题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鸡尾酒会效应:在鸡尾酒会上,很多人在同时进行着各种交谈,但一个人同一个时刻 只能注意和参与其中的一个交谈,这是注意分配的问题。由于心理资源有限,同一时刻只能将 信息加以过滤和筛选,以此刻最重要或最有兴趣的信息为注意对象。作为一个选择过滤器, 注意就像收音机上的旋钮,一方面挡住大多数不需要的信息,一方面延留所需要的信息,使 之进入意识。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鸡尾酒会效应的是( )。 A.上课时小朋友们认真听讲,听不到电闪雷鸣 B.老师讲课的内容从一个主题转移到下一个 C.很少有小朋友注意到图书中课堂内容外的背景画面 D.放学时小朋友能够很快在人群中找到自己的爸爸妈妈 2.有 A、B、C、D 外表一样、重量不同的四个小球。已知:A+B=C+D;A+D>B+C;A+C<B。 则这四个球由重到轻的排列顺序是()。 A.D>B>A>C B.B>C>D>A C.D>B>C>A D.B>A>D>C 3.将家庭垃圾加工成固体燃料是瑞士一家公司的杰作。这种新技术是从家庭垃圾中挑拣 出金属和玻璃以后进行粉碎,加上石灰类添加剂,再用挤压机将垃圾加工成固体,这种固体 被称为“能源物”。在火力发电厂,这种“能源物”可作为煤和液化天然气的代替品使用, 它几乎无异味,不易倒塌、便于储藏和运输,热效率也很高。上述所说的“能源物”作为“煤 和液化天然气的代替品使用”的第二个优点是( )。 A.几乎无异味 B.不易倒塌、便于储藏和运输 C.可作为煤和液化天然气的代替品使用 D.热效率高 4.印象管理,指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通常,人们总是倾 向于以一种与当前的社会情境或人际背景相吻合的形象来展示自己,以确保他人对自己做出 愉快的评价。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印象管理的是( )。 A.家长把小朋友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B.老师让小朋友把脸洗洗干净 C.小朋友听到别人的批评就会生气 D.小朋友会在喜欢的老师面前表现得特别乖巧 5.“小李并非既懂英语又懂俄语”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小李懂英语,但不懂俄语 B.小李不懂英语,或不懂俄语 C.小李不懂英语,也不懂俄语 D.小李懂俄语,但不懂英语
6.当今社会人人都拥有手机,iPhonee6是手机,所以当今社会人人都拥有iPhonet6。下 列选项中所犯逻辑错误与上述推理最为相似的是()。 A.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穿山甲会打洞,所以穿山甲是老鼠的儿子 B.人在说谎时都会不停地眨眼睛,小明在说话时没有眨眼睛,所以小明没有说谎 C.我国的煤矿分布于全国各个省(区、市),大同煤田是我国的煤矿,所以大同煤田分布 于全国各个省(区、市) D.学习成绩好的人都戴眼镜,有一些中学生戴眼镜,所以有的中学生学习成绩好 7.下列选项中,与“蝴蝶:蟋蟀”逻辑相同的是()。 A、桑葚:鲜花 B、海棠:海参 C、鹦鹉:海鸥 D、恒星:太阳 8.学前教育的近现代立场是成长取向。学前儿童的确可以学习,也应当学习,但学前教 育的主要任务不应当以学习为主导方向。学前教育的成长取向不是完全抛弃学习取向,而是 “扬弃”学习取向,反对把学前教育的任务单纯看作学习或以学习为主。传统教育在处理儿 童发展和儿童学习问题上本末倒置,而本末倒置的结果只能是危害儿童身心的健康和谐成长。 根据这段话,作者在学前儿童学习上所持的观点( )。 A.学前儿童不应当学习 B.学前儿童不可以学习 C.学前儿童的学习是“扬弃”学习 D.学前儿童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9.甲、乙、丙、丁是思维天资极高的艺术家,他们分别是舞蹈家、画家、歌唱家和作家, 尚不能确定其中每个人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己知:(1)有一天晚上,甲和丙出席了歌唱家的 首次演出。(2)画家曾经为乙和作家两个人画过肖像。(3)作家正准备写-本甲的传记,他所 写的丁的传记是畅销书。(4)甲从来没有见过丙。下面哪一选项正确的描述了每个人的身份 ()。 A.甲是歌唱家,乙是作家,丙是画家,丁是舞蹈家 B.甲是舞蹈家,乙是歌唱家,丙是作家,丁是画家 C.甲是画家,乙是作家,丙是歌唱家,丁是作家 D.甲是作家,乙是画家,丙是舞蹈家,丁是歌唱家 10.电梯:大厦:城市相当于()。 A.肥皂:浴室:客厅 B.水草:小溪:山谷 C.飞禽:走兽:森林 D.奶牛:牛奶:超市 11.派出所民警讯问公共汽车上的一桩盗窃案的嫌疑人甲、乙、丙、丁,笔录如下:甲 说:“反正不是我干的。”乙说:“是丁干的。”丙说:“是乙干的。”丁说:“乙是诬陷。” 他们当中只有三人说真话,扒手只有一个,是()。 A.甲 B.乙 C.丙 D.丁
6.当今社会人人都拥有手机,iPhone6 是手机,所以当今社会人人都拥有 iPhone6。下 列选项中所犯逻辑错误与上述推理最为相似的是( )。 A.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穿山甲会打洞,所以穿山甲是老鼠的儿子 B.人在说谎时都会不停地眨眼睛,小明在说话时没有眨眼睛,所以小明没有说谎 C.我国的煤矿分布于全国各个省(区、市),大同煤田是我国的煤矿,所以大同煤田分布 于全国各个省(区、市) D.学习成绩好的人都戴眼镜,有一些中学生戴眼镜,所以有的中学生学习成绩好 7.下列选项中,与“蝴蝶:蟋蟀”逻辑相同的是( )。 A、桑葚:鲜花 B、海棠:海参 C、鹦鹉:海鸥 D、恒星:太阳 8.学前教育的近现代立场是成长取向。学前儿童的确可以学习,也应当学习,但学前教 育的主要任务不应当以学习为主导方向。学前教育的成长取向不是完全抛弃学习取向,而是 “扬弃”学习取向,反对把学前教育的任务单纯看作学习或以学习为主。传统教育在处理儿 童发展和儿童学习问题上本末倒置,而本末倒置的结果只能是危害儿童身心的健康和谐成长。 根据这段话,作者在学前儿童学习上所持的观点( )。 A.学前儿童不应当学习 B.学前儿童不可以学习 C.学前儿童的学习是“扬弃”学习 D.学前儿童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9.甲、乙、丙、丁是思维天资极高的艺术家,他们分别是舞蹈家、画家、歌唱家和作家, 尚不能确定其中每个人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已知:(1)有一天晚上,甲和丙出席了歌唱家的 首次演出。(2)画家曾经为乙和作家两个人画过肖像。(3)作家正准备写--本甲的传记,他所 写的丁的传记是畅销书。(4)甲从来没有见过丙。下面哪一选项正确的描述了每个人的身份 ( )。 A.甲是歌唱家,乙是作家,丙是画家,丁是舞蹈家 B.甲是舞蹈家,乙是歌唱家,丙是作家,丁是画家 C.甲是画家,乙是作家,丙是歌唱家,丁是作家 D.甲是作家,乙是画家,丙是舞蹈家,丁是歌唱家 10.电梯:大厦:城市相当于( )。 A.肥皂:浴室:客厅 B.水草:小溪:山谷 C.飞禽:走兽:森林 D.奶牛:牛奶:超市 11.派出所民警讯问公共汽车上的一桩盗窃案的嫌疑人甲、乙、丙、丁,笔录如下:甲 说:“反正不是我干的。”乙说:“是丁干的。”丙说:“是乙干的。”丁说:“乙是诬陷。” 他们当中只有三人说真话,扒手只有一个,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2.风险对于( )相当于制度对于()。 A.巨大激进 B.信用管理 C.规避完善 D.减少损失 13.中国咏花诗词的历史认识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它通过人们对花卉的 审美态度和欣赏情调,曲折地反映了人的种种处境和对生活的理解。我们在阅读鉴赏咏花诗 词的同时,考虑历代诗人、词人的不同的创作心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境界,是很有趣味 的,这对我们的鉴赏活动也颇有益。根据这段文字.“趣味”是指()。 A.人们阅读鉴赏咏花诗词是一种饶有兴趣的事 B.人们阅读鉴赏咏花诗词了解了古人的花卉栽培情况 C.人们阅读鉴赏咏花诗词时产生的艺术审美情趣 D.咏花诗词本身所具有的艺术审美价值 14.将患癌症的实验鼠按居住环境分为两组。一组是普通环境:每个标准容器中生活的 实验鼠不多于5只,没有娱乐设施。另一组环境复杂:每20只实验鼠共同居住在一个宽敞的、 配有玩具、转轮等设施的容器中。几周后,与普通环境的实验鼠相比,复杂坏境中实验鼠的 肿瘤明显缩小了因此,复杂环境与动物之间的互动可以抑制肿瘤生长。如果()陈述为真, 能给前面的结论以最有力的支持。 A.在复杂环境生活的实验鼠面临更多的纷争和挑战 B,两组中都有等量同样的实验鼠,并且均有充足的食物和水 C.复杂环境实验鼠体内一种名为“瘦素”的激素的水平明显偏低 D.复杂环境实验鼠体内的肾上腺素水平有所提高 15.张三、李四、王五、陈六在一起讨论南京市的晚报,张三说:“南京没有一家晚报 办得好。”李四说:“南京的晚报办得都不错。”王五说:“南京市还是有晚报办得不错的。” 陈六说:“南京市的晚报都办得糟”。他们争论时,来了一位老先生,他点评说:“依我看, 李四和陈六都说错了。如果老先生说得对的话,那么()。 A.张三和王五都说错了 B.张三和王五都说对了 C.张三说错了,王五说对了 D.张三说对了.王五说错了 16.过度工作和压力不可避免地导致失眠症。森达公司的所有管理人员都有压力。尽管 医生己经提出警告,但大多数的管理人员每周工作仍然超过60小时,而其余的管理人员每周 仅工作40小时。只有每周工作超过40小时的员工才能得到一定的奖金。以上的陈述最强地 支持下列哪项结论()。 A.大多数得到一定奖金的森达公司管理人员患有失眠症 B.森达公司员工的大部分奖金给了管理人员 C.森达公司管理人员比任何别的员工组更易患失眠症 D.没有每周仅仅工作40小时的管理人员工作过度 17.去年,有6000人死于醉酒,有4000人死于开车,但只有500人死于醉酒开车。因
12.风险对于( )相当于制度对于( )。 A.巨大 激进 B.信用 管理 C.规避 完善 D.减少 损失 13.中国咏花诗词的历史认识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它通过人们对花卉的 审美态度和欣赏情调,曲折地反映了人的种种处境和对生活的理解。我们在阅读鉴赏咏花诗 词的同时,考虑历代诗人、词人的不同的创作心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境界,是很有趣味 的,这对我们的鉴赏活动也颇有益。根据这段文字.“趣味”是指( )。 A.人们阅读鉴赏咏花诗词是一种饶有兴趣的事 B.人们阅读鉴赏咏花诗词了解了古人的花卉栽培情况 C.人们阅读鉴赏咏花诗词时产生的艺术审美情趣 D.咏花诗词本身所具有的艺术审美价值 14.将患癌症的实验鼠按居住环境分为两组。一组是普通环境: 每个标准容器中生活的 实验鼠不多于5只,没有娱乐设施。另一组环境复杂:每20只实验鼠共同居住在一个宽敞的、 配有玩具、转轮等设施的容器中。几周后,与普通环境的实验鼠相比,复杂坏境中实验鼠的 肿瘤明显缩小了。因此,复杂环境与动物之间的互动可以抑制肿瘤生长。如果( )陈述为真, 能给前面的结论以最有力的支持。 A.在复杂环境生活的实验鼠面临更多的纷争和挑战 B,两组中都有等量同样的实验鼠,并且均有充足的食物和水 C.复杂环境实验鼠体内一种名为“瘦素”的激素的水平明显偏低 D.复杂环境实验鼠体内的肾上腺素水平有所提高 15.张三、李四、王五、陈六在一起讨论南京市的晚报,张三说:“南京没有一家晚报 办得好。”李四说:“南京的晚报办得都不错。”王五说:“南京市还是有晚报办得不错的。” 陈六说:“南京市的晚报都办得糟”。他们争论时,来了一位老先生,他点评说:“依我看, 李四和陈六都说错了。如果老先生说得对的话,那么( )。 A. 张三和王五都说错了 B. 张三和王五都说对了 C. 张三说错了,王五说对了 D. 张三说对了.王五说错了 16.过度工作和压力不可避免地导致失眠症。森达公司的所有管理人员都有压力。尽管 医生已经提出警告,但大多数的管理人员每周工作仍然超过 60 小时,而其余的管理人员每周 仅工作 40 小时。只有每周工作超过 40 小时的员工才能得到一定的奖金。以上的陈述最强地 支持下列哪项结论( )。 A.大多数得到一定奖金的森达公司管理人员患有失眠症 B.森达公司员工的大部分奖金给了管理人员 C.森达公司管理人员比任何别的员工组更易患失眠症 D.没有每周仅仅工作 40 小时的管理人员工作过度 17.去年,有 6000 人死于醉酒,有 4 000 人死于开车,但只有 500 人死于醉酒开车。因
此,醉酒开车比单纯的醉酒或者单纯的开车更安全。如果()陈述为真,将最有力地削 弱上述论证。 A.不能仅从死亡数量判断行为方式的安全性 B.醉酒便意识模糊,增加了醉酒开车的危险性 C.醉酒开车死亡的数日己包括在醉酒和开车死亡的数目中 D.醉酒死亡的概率不到0.01%,开车死亡为0.015%,醉酒开车死亡为33% 18.小高到超市买水果,售货员问他想买什么水果,小高说:“我不像讨厌荔枝那样讨 厌苹果,我不像讨厌梨那样讨厌葡萄,我不像喜欢柑橘那样喜欢苹果,我对葡萄不如对荔枝 那样喜欢。”小高最后会选择的水果是()。 A.荔枝 B.葡萄 C.苹果 D.柑橘 19.制作幼儿园课件选用图片、声音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A.图片的大小 B.声音的质量 C.背景声音的大小 D.声音与图片的搭 20.幼儿大脑、语言和思维等的发展使双语教育成为可能,但这和可能性能否真正转变 为现实,还取决于是否具备相应的外部条件,即自然的双语环境和适宜的教育。只有将两者 密切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促进儿童双语发展的目标。根据这段话,作者认为实现双语发展目 标的条件是( )。 A.幼儿大脑、语言和思维等的发展 B.自然的双语环境 C.适宜的教育 D.幼儿大脑、语言和思维等的发展,自然的双语环境,适宜的教育 二、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在音乐欣常《啤酒桶波尔卡》(《幼儿园中班渗透式领域课程》)时,某幼儿园教师运用 直观形象的动画,让幼儿边欣赏音乐边观看动画,理解作品所表现的“小老鼠与啤酒桶”故 事,感受啤酒桶生长四肢的A段喜乐,表现小老鼠跳舞的、啤酒桶开盖倒酒的B段音乐,感 知其连贯、流畅的旋律。一改传统教学边欣赏音乐边听故事,借助图片进行的方法,使幼儿更 准确地把握作品内涵。 资 料 来 源 http://www.ankang06. org/space/? action-viewspace-itemid-13721888) 结合这段叙述,分析动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2.某幼儿园准备尝试在全园应用课件讲行相关教学活动,但具体怎么开展,他们并没有 相关经验。请结合课件制作的流程,给出幼儿园制作课件的相关建议。 3.病人每天下午,她都准时来到医院大门中左侧的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 那儿看书。那是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 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晴,平静而且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体,但并不能掩 盖住她典雅的气质。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表现得非常耐心。我想,她有 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那本书,又整整齐齐地把那张纸叠好, 转身走进了大楼。楼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 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就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
此,醉酒开车比单纯的醉酒或者单纯的开车更安全。如果( )陈述为真,将最有力地削 弱上述论证。 A.不能仅从死亡数量判断行为方式的安全性 B.醉酒便意识模糊,增加了醉酒开车的危险性 C.醉酒开车死亡的数目已包括在醉酒和开车死亡的数目中 D.醉酒死亡的概率不到 0.01%,开车死亡为 0.015%,醉酒开车死亡为 33% 18.小高到超市买水果,售货员问他想买什么水果,小高说:“我不像讨厌荔枝那样讨 厌苹果,我不像讨厌梨那样讨厌葡萄,我不像喜欢柑橘那样喜欢苹果,我对葡萄不如对荔枝 那样喜欢。”小高最后会选择的水果是( )。 A. 荔枝 B. 葡萄 C. 苹果 D. 柑橘 19. 制作幼儿园课件选用图片、声音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 A.图片的大小 B.声音的质量 C.背景声音的大小 D.声音与图片的搭 20.幼儿大脑、语言和思维等的发展使双语教育成为可能,但这和可能性能否真正转变 为现实,还取决于是否具备相应的外部条件,即自然的双语环境和适宜的教育。只有将两者 密切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促进儿童双语发展的目标。根据这段话,作者认为实现双语发展目 标的条件是( )。 A.幼儿大脑、语言和思维等的发展 B.自然的双语环境 C.适宜的教育 D.幼儿大脑、语言和思维等的发展,自然的双语环境,适宜的教育 二、材料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1.在音乐欣常《啤酒桶波尔卡》(《幼儿园中班渗透式领域课程》)时,某幼儿园教师运用 直观形象的动画,让幼儿边欣赏音乐边观看动画,理解作品所表现的“小老鼠与啤酒桶”故 事,感受啤酒桶生长四肢的 A 段喜乐,表现小老鼠跳舞的、啤酒桶开盖倒酒的 B 段音乐,感 知其连贯、流畅的旋律。一改传统教学边欣赏音乐边听故事,借助图片进行的方法,使幼儿更 准确地把握作品内涵。 ( 资 料 来 源 :http://www.ankang06. org/space/? action-viewspace-itemid—13721888) 结合这段叙述,分析动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2.某幼儿园准备尝试在全园应用课件讲行相关教学活动,但具体怎么开展,他们并没有 相关经验。请结合课件制作的流程,给出幼儿园制作课件的相关建议。 3.病人每天下午,她都准时来到医院大门中左侧的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 那儿看书。那是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 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且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体,但并不能掩 盖住她典雅的气质。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表现得非常耐心。我想,她有 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那本书,又整整齐齐地把那张纸叠好, 转身走进了大楼。楼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 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就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
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下一趟人照样很多,不过还好,电梯 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 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 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仍然没有明白过来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 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我下, 我把他送到楼梯口。”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四五步远,她很快就 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会想:这人真 多事。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篮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她 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丢下了 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这时电梯门将要关 上,她迅速触动开门钮并捡起那枝玫瑰,她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 定想把这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要探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温馨的玫瑰,可以疗伤的玫 瑰。但她没有想到,她的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啪”一下就把电梯 给关上了,并及时触动了上行的按钮。“神经病!”女士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 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哎,我也觉得她 的行为不太正常。”另一个人接着说。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大家觉得甩掉她真是 太正常了。 问题:()小说为了塑造“她”这个鲜明形象,凸现主旨,在电梯中重点描写了哪几个 场景?请加以概括。(2)小说以“病人”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 4.一个基督徒问牧师天堂与地狱之间有什么差别,牧师把基督徒带到地狱,看到地狱里 有一口巨大的盛满丰富食物的铁锅,地狱里的每个人都拿着一个长长的勺子去舀食物吃,但 是勺子把太长,他们无法把食物送进自己嘴里,结果只能空着肚子饱受饥饿的煎熬,望锅兴 叹。牧师又把基督徒带到天堂,看到天堂里仍然是一口巨大的盛满食物的大锅,人们手上也 拿着一个长长的勺子,但天堂的人们却没有饿着肚子,而是在享受着丰美的食物,其乐融融。 为什么天堂的人这样快乐?原来天堂里的人用长勺彼此喂对方去吃:这就是天堂与地狱之间 的差别。 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哲理? (2)请你谈谈对这个故事的理解。 三、作文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请围绕“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的人文素养”,写一篇论述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具体, 条理清楚,语言流畅,题目自拟,不少于1000字。 模块五基本能力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BABDB 610 CCCBB 11-15 BCCBC 16—20 ADDDD 二、材料分析题 1.答案要点: 第一,激发幼儿的兴趣 第二,提高幼儿的兴趣 第三,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下一趟人照样很多,不过还好,电梯 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 7 的时候,那数 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 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仍然没有明白过来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 经到了 8 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我下, 我把他送到楼梯口。”她让大伯从 8 层走到 7 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四五步远,她很快就 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会想:这人真 多事。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篮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 12 层?”她 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电梯到了 14 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丢下了 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这时电梯门将要关 上,她迅速触动开门钮并捡起那枝玫瑰,她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 定想把这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要探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温馨的玫瑰,可以疗伤的玫 瑰。但她没有想到,她的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啪”一下就把电梯 给关上了,并及时触动了上行的按钮。“神经病!”女士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 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哎,我也觉得她 的行为不太正常。”另一个人接着说。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大家觉得甩掉她真是 太正常了。 问题:(1)小说为了塑造“她”这个鲜明形象,凸现主旨,在电梯中重点描写了哪几个 场景?请加以概括。(2)小说以“病人”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 4.一个基督徒问牧师天堂与地狱之间有什么差别,牧师把基督徒带到地狱,看到地狱里 有一口巨大的盛满丰富食物的铁锅,地狱里的每个人都拿着一个长长的勺子去舀食物吃,但 是勺子把太长,他们无法把食物送进自己嘴里,结果只能空着肚子饱受饥饿的煎熬,望锅兴 叹。牧师又把基督徒带到天堂,看到天堂里仍然是一口巨大的盛满食物的大锅,人们手上也 拿着一个长长的勺子,但天堂的人们却没有饿着肚子,而是在享受着丰美的食物,其乐融融。 为什么天堂的人这样快乐?原来天堂里的人用长勺彼此喂对方去吃!这就是天堂与地狱之间 的差别。 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哲理? (2)请你谈谈对这个故事的理解。 三、作文题(每小题 20 分,共 20 分) 请围绕“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的人文素养”,写一篇论述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具体, 条理清楚,语言流畅,题目自拟,不少于 l000 字。 模块五 基本能力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BABDB 6—10 CCCBB 11—15 BCCBC 16—20 ADDDD 二、材料分析题 1.答案要点: 第一,激发幼儿的兴趣; 第二,提高幼儿的兴趣; 第三,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