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组结题报告 从历史、现在、未来的角度看流感 组长:姜宜萱赫广达 组员:潘越、彭博、康嘉诚、童彤、晁聪、 姚怿凡、韩秀一、张馨予、程煜昊、王孝东、 姜玮洋、沈岱灵、姚盼同、倪亦琪
第三组结题报告 从历史、现在、未来的角度看流感 组长: 姜宜萱 赫广达 组员: 潘越、彭博、康嘉诚、童彤、晁聪、 姚怿凡、韩秀一、张馨予、程煜昊、王孝东、 姜玮洋、沈岱灵、姚盼同、倪亦琪
目录 第三组结题报告 第三组结题报告 (从历史、现在、未来的角度看流感) 、组内人员工作安排 2222 二.主要展示内容 三.活动当天汇报情况回顾&活动收获 第一部分活动展示总结: 第二部分:我们的感想
1 目录 第三组结题报告 ........................... 0 第三组结题报告 ........................... 2 (从历史、现在、未来的角度看流感) ....... 2 一、组内人员工作安排 .................... 2 二.主要展示内容 ....................... 2 三.活动当天汇报情况回顾&活动收获....... 10 第一部分 活动展示总结: 第二部分:我们的感想
第三组结题报告 (从历史、现在、未来的角度看流感) 组内人员工作安排 (一)小组成员 组长:姜宜萱13301020085赫广达13301050023 组员:潘越1230018006 彭博12300290020 康嘉诚13300130005童彤12307090038 晁聪13300160050姚怿凡13300180050 韩秀-13300180073张馨予13301020126 程煜昊13307110140王孝东13307110228 姜玮洋13307130162沈岱灵13307130437 姚盼同12307110171倪亦琪12307110351 (二)工作安排 组长工作 1联系组员,进行任务分配,对组员收集来的资料进行筛选分析,汇总整理; 2联系老师,和几位组员去枫林采访王老师并参观实验室; 3组织小组讨论,和各位同学们一起总结课程实践全过程,并得出项目结论 组员分工 1.资料查找 1)历史方面: 张馨予:查找有关西班牙大流感方面的资料 姚怿凡:查找有关亚洲流感方面的资料 韩秀一:查找有关俄罗斯流感方面的资料 程煜吴、姜玮洋:搜集其他对于我们人类社会造成巨大影响的流感爆发事件。 2)现在方面: 潘越、彭博:查找有关H5N流感的资料 童彤、康嘉诚:查找有关HN流感的资料 沈岱灵:查找有关H7N9流感的资料 3)未来方面 晁聪、姚盼同、倪亦琪:了解关于流感的前沿硏究,以及未来我们会怎么应对流 感等等 2. Prezi制作:王孝东 3.现场展示:张馨予、姜宜萱、赫广达 二.主要展示内容 第一方面——从历史的角度研究流感的发展历程
2 第三组结题报告 (从历史、现在、未来的角度看流感) 一、组内人员工作安排 (一)小组成员 组长: 姜宜萱 13301020085 赫广达 13301050023 组员: 潘越 12300180061 彭博 12300290020 康嘉诚 13300130005 童彤 12307090038 晁聪 13300160050 姚怿凡 13300180050 韩秀一 13300180073 张馨予 13301020126 程煜昊 13307110140 王孝东 13307110228 姜玮洋 13307130162 沈岱灵 13307130437 姚盼同 12307110171 倪亦琪 12307110351 (二)工作安排 ⚫ 组长工作: 1.联系组员,进行任务分配,对组员收集来的资料进行筛选分析,汇总整理; 2.联系老师,和几位组员去枫林采访王老师并参观实验室; 3.组织小组讨论,和各位同学们一起总结课程实践全过程,并得出项目结论; ⚫ 组员分工: 1. 资料查找: 1) 历史方面: 张馨予:查找有关西班牙大流感方面的资料 姚怿凡:查找有关亚洲流感方面的资料 韩秀一:查找有关俄罗斯流感方面的资料 程煜昊、姜玮洋:搜集其他对于我们人类社会造成巨大影响的流感爆发事件。 2) 现在方面: 潘越、彭博:查找有关 H5N1 流感的资料 童彤、康嘉诚:查找有关 H1N1 流感的资料 沈岱灵:查找有关 H7N9 流感的资料 3) 未来方面: 晁聪、姚盼同、倪亦琪:了解关于流感的前沿研究,以及未来我们会怎么应对流 感等等。 2. Prezi 制作:王孝东 3. 现场展示:张馨予、姜宜萱、赫广达 二.主要展示内容 第一方面——从历史的角度研究流感的发展历程
人类社会似乎总是与流感相伴发展,如果想更透彻地了解流感的发展历程, 我们有必要先对过去进行回顾,看看流感的发展都经历了哪些时期。所以,我们 的第一方面就从历史上的流感入手 我们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资料的查找和汇总 ①西班牙大流感: 概述 1起源:1918年3月11日在美国堪萨斯州的芬斯顿军营首先出现 2命名由来:流感传到了西班牙之后,共造成800万西班牙人死亡,而当时又是 西班牙首先公布了流感疫情,因此称为“西班牙流感”或“西班牙女郎”( Spanish Lady)。 传播范围 1传播及扩散:美国远征军乘船到欧洲前线,顺便把病毒也带到了那里。随后 由于军人的调动,流感以出人意料的速度传遍欧洲,然后传到非洲、亚洲、大洋 洲。在不到一年时间中,席卷全球。 历史影响: 1对发源地美国的影响:这场瘟疫,美国死亡了50余万人,平均寿命下降了10 岁 2对世界的影响: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传染病,在 1918~1919年曾经造成全世界约10亿人感染,2千5百万到4千万人死亡(当时 世界人口约17亿人):其全球平均致死率约为25%5%,和一般流感的0.1%比较 起来较为致命。相比之下,“一战"的死亡人数只有它的1/2到1/4。 3对“一战”的影响: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提早结束的原因之一,因为各国都已 经没有额外的兵力作战。、 4对中国的影响:中国也未能幸免。自广州起直至东北,由上海至四川,蔓延广 泛。北京警察患病过半,哈尔滨40%人被感染,学校停课,商店歇业,上海也出 现过两个流行波 致病特点 1现象:这次流感有一个相当奇怪的特征:与以往流感总是容易杀死年老体衰的 人和儿童不同,这次流感的死亡曲线却呈现出一种“W”型——20岁到40岁的 青壮年人也成了死神追逐的对象 2原因分析:有两种假说:一是老年人已经经历过流感,因此已有抗体;二是青 壮年免疫系统较好,在消灭外来病毒的过程中,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可能会导致细 胞激素风暴( ytokine storm),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受损 消失 1西班牙型流感在18个月内便完全消失,而其病株从来都没有被真正的辨认 2原因猜测:a.流感在气候变炎热时传染性会下降b.在大流行之后,人群由于感 染或者隐性感染,自身也产生了抗体,逐渐产生了抵抗力c流感病毒在流行一定 的时间后毒性降低 现代研究(其中比较主要的成果) 1.1997年,美国军事病理研究所的病理学家陶本伯杰:第一次找到造成“西班牙 流感〃的病毒RNA片断,并发现与H1N1型的猪流感有相似之处。 2.2001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吉布斯:造成1918年全球流感大流行的原因,就是 猪流感病毒的一段编码"跳″到了人类流感病毒的RNA中 32005年,研究人员宣布1918病毒的基因序列已经被重组
3 人类社会似乎总是与流感相伴发展,如果想更透彻地了解流感的发展历程, 我们有必要先对过去进行回顾,看看流感的发展都经历了哪些时期。所以,我们 的第一方面就从历史上的流感入手。 我们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资料的查找和汇总: ① 西班牙大流感: 概述 1.起源:1918 年 3 月 11 日在美国堪萨斯州的芬斯顿军营首先出现。 2.命名由来:流感传到了西班牙之后,共造成 800 万西班牙人死亡,而当时又是 西班牙首先公布了流感疫情,因此称为“西班牙流感”或“西班牙女郎”(Spanish Lady)。 传播范围 1 传播及扩散:美国远征军乘船到欧洲前线,顺便把病毒也带到了那里。随后, 由于军人的调动,流感以出人意料的速度传遍欧洲,然后传到非洲、亚洲、大洋 洲。在不到一年时间中,席卷全球。 历史影响: 1.对发源地美国的影响:这场瘟疫,美国死亡了 50 余万人,平均寿命下降了 10 岁。 2.对世界的影响: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传染病,在 1918~1919 年曾经造成全世界约 10 亿人感染,2 千 5 百万到 4 千万人死亡(当时 世界人口约 17 亿人);其全球平均致死率约为 2.5%-5%,和一般流感的 0.1%比较 起来较为致命。相比之下,“一战”的死亡人数只有它的 1/2 到 1/4。 3.对“一战”的影响: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提早结束的原因之一,因为各国都已 经没有额外的兵力作战。、 4.对中国的影响:中国也未能幸免。自广州起直至东北,由上海至四川,蔓延广 泛。北京警察患病过半,哈尔滨 40%人被感染,学校停课,商店歇业,上海也出 现过两个流行波。 致病特点 1.现象:这次流感有一个相当奇怪的特征:与以往流感总是容易杀死年老体衰的 人和儿童不同,这次流感的死亡曲线却呈现出一种“W”型——20 岁到 40 岁的 青壮年人也成了死神追逐的对象。 2.原因分析:有两种假说:一是老年人已经经历过流感,因此已有抗体;二是青 壮年免疫系统较好,在消灭外来病毒的过程中,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可能会导致细 胞激素风暴(Cytokine storm),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受损。 消失 1.西班牙型流感在 18 个月内便完全消失,而其病株从来都没有被真正的辨认。 2.原因猜测:a.流感在气候变炎热时传染性会下降 b.在大流行之后,人群由于感 染或者隐性感染,自身也产生了抗体,逐渐产生了抵抗力 c.流感病毒在流行一定 的时间后毒性降低。 现代研究(其中比较主要的成果) 1.1997 年,美国军事病理研究所的病理学家陶本伯杰:第一次找到造成“西班牙 流感”的病毒 RNA 片断,并发现与 H1N1 型的猪流感有相似之处。 2. 2001 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吉布斯:造成 1918 年全球流感大流行的原因,就是 猪流感病毒的一段编码“跳”到了人类流感病毒的 RNA 中。 3.2005 年,研究人员宣布 1918 病毒的基因序列已经被重组
4.2009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人员: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导致“西班牙 流感〃的病毒特征有相似之处 5.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引发“西班牙流感”的H1N1 流感病毒不断进化至今,目前所有能感染人类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都直接或间 接由其变异而来 视频资料:在本部分内容的最后,我们截取了美国电影《暮光之城之暮色》中有 关西班牙大流感的一个片段,旨在引发同学们的兴趣以及再次强调西班牙大流感 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的灾难。 部分图片资料: MORTALITY IN 10A AMD EUROPE DURING 需tb ②俄罗斯流感介绍 发生 1977“俄罗斯流感”( Russian Influenza),又称“红色流感”是20世纪暴发的第 四次流感大流行,由沉寂20年后再次重现的甲型流感H1N1亚型病毒引发 命名缘由 1977年11月份前苏联远东地区发生了数起H1N1流感暴发疫情 病原及起源 此次流行中的毒株与1950年出现的H1N1毒株几乎完全类似。 H1N1亚型流感病毒曾于1946年出现在澳大利亚,随后传遍全球,并于1957年 被H2N2亚型毒株代替,其后约二十年间H1N1亚型流感未在人群中出现。直至 1977年,H1N1亚型流感病毒再次在人群中流行,并造成多起暴发疫情。 流感传播特点 1传播速度较慢,常以局部暴发形式出现,而流行较少, 2与1968年的流行株中产生的甲型病毒(H3N2)同时存在 3疫情发展迅速。2个月之内即己传遍欧亚大陆,3个月内传播至美洲,并最终
4 4.2009 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人员:甲型 H1N1 流感病毒与导致“西班牙 流感”的病毒特征有相似之处。 5. 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引发“西班牙流感”的 H1N1 流感病毒不断进化至今,目前所有能感染人类的甲型 H1N1 流感病毒都直接或间 接由其变异而来。 视频资料:在本部分内容的最后,我们截取了美国电影《暮光之城之暮色》中有 关西班牙大流感的一个片段,旨在引发同学们的兴趣以及再次强调西班牙大流感 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的灾难。 部分图片资料: ② 俄罗斯流感介绍 发生: 1977“俄罗斯流感”( Russian Influenza) ,又称“红色流感”是 20 世纪暴发的第 四次流感大流行,由沉寂 20 年后再次重现的甲型流感 H1N1 亚型病毒引发, 命名缘由: 1977 年 11 月份前苏联远东地区发生了数起 H1N1 流感暴发疫情 病原及起源 此次流行中的毒株与 1950 年出现的 H1N1 毒株几乎完全类似。 H1N1 亚型流感病毒曾于 1946 年出现在澳大利亚,随后传遍全球,并于 1957 年 被 H2N2 亚型毒株代替,其后约二十年间 H1N1 亚型流感未在人群中出现。直至 1977 年,H1N1 亚型流感病毒再次在人群中流行,并造成多起暴发疫情。 流感传播特点 1.传播速度较慢,常以局部暴发形式出现,而流行较少。 2.与 1968 年的流行株中产生的甲型病毒(H3N2)同时存在。 3.疫情发展迅速。2 个月之内即已传遍欧亚大陆,3 个月内传播至美洲,并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