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下水的类型划分及各类型地下水的主要特征 (2)地下水的运动 第六章冰川(4学时) 1.教学内容 (1)终年积雪和雪线,冰川的形成、运动和类型 (2)冰川水文特征 (3)冰川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重、难点提示 (1)冰川的运动与类型 (2)冰川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七章海洋(3学时) 1.教学内容 (1)海洋水文的有关概念、类型 (2)盐度、水色、透明度、密度 (3)海水的运动及分类 2.重、难点提示 (1)盐度,海水的运动理论 (2)波浪水质点的运动,潮汐的成因,风海流的特性 第八章水资源(2学时) 1.教学内容 水资源的特性、评价、利用和管理 2.重、难点提示 32
32 (1) 地下水的类型划分及各类型地下水的主要特征 (2) 地下水的运动 第六章 冰川(4 学时) 1.教学内容 (1) 终年积雪和雪线,冰川的形成、运动和类型 (2) 冰川水文特征 (3) 冰川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重、难点提示 (1) 冰川的运动与类型 (2) 冰川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七章 海洋(3 学时) 1.教学内容 (1) 海洋水文的有关概念、类型 (2) 盐度、水色、透明度、密度 (3)海水的运动及分类 2.重、难点提示 (1) 盐度,海水的运动理论 (2) 波浪水质点的运动,潮汐的成因,风海流的特性 第八章 水资源(2 学时) 1.教学内容 水资源的特性、评价、利用和管理 2.重、难点提示
(1)水资源的特性 (2)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 七、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项目(一)河流流速的测定(4学时): (1)项目类别:必做 (2)项目性质:演示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使学生了解河流流速在河流中的分布,掌握流速仪的工作原理及 使用方法。 (4)主要仪器:旋桨流速仪。 实验项目(二)河流泥沙的测定(4学时): (1)项目类别:必做 (2)项目性质:验证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使学生了解河流对泥沙的携带作用以及泥沙在河流中的运动方 式,掌握河流泥沙的测定方法。 (4)主要仪器:量筒、烧杯、千燥箱、天平。 八、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项目(一)水文站基本水文测试实践(6学时): (1)项目类别:必做 (2)项目性质:操作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33
33 (1) 水资源的特性 (2) 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 七、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项目(一) 河流流速的测定(4 学时): (1)项目类别:必做 (2)项目性质:演示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使学生了解河流流速在河流中的分布,掌握流速仪的工作原理及 使用方法。 (4)主要仪器:旋桨流速仪。 实验项目(二) 河流泥沙的测定(4 学时): (1)项目类别:必做 (2)项目性质:验证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使学生了解河流对泥沙的携带作用以及泥沙在河流中的运动方 式,掌握河流泥沙的测定方法。 (4)主要仪器:量筒、烧杯、干燥箱、天平。 八、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项目(一) 水文站基本水文测试实践(6 学时): (1)项目类别:必做 (2)项目性质:操作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通过对于国家标准水文观测站点的正规水文测量的实践学习及 操作,锻炼学生水文学基本水文信息的获取能力、主要水文观测工具 的应用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们深入理解河流水文学的基本 知识。 (4)实践地点:汾河标准水文站柴庄水文站、临汾市水文局 实践项目(二)海绵校园设计实践(2学时): (1)项目类别:必做 (2)项目性质:操作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通过对海绵性校园的设计,使学生掌握水循环原理在局地环境中 的应用,利用海绵性校园设计的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 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的措施,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水文学 的实际利用价值,增加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 (4)实践地点:山西师范大学校园 九、学时分配 敕学环节 章目 教半内容 理论教学学时 实验教学学时 实践教学学时 一 绪论 2 二 地球上的水分循环和水量平衡 6 2 三 河流 6 8 四 湖泊和沼泽 3 五 地下水 6 六 冰川 4 七 海洋 3 34
34 通过对于国家标准水文观测站点的正规水文测量的实践学习及 操作,锻炼学生水文学基本水文信息的获取能力、主要水文观测工具 的应用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们深入理解河流水文学的基本 知识。 (4)实践地点:汾河标准水文站柴庄水文站、临汾市水文局 实践项目(二) 海绵校园设计实践(2 学时): (1)项目类别:必做 (2)项目性质:操作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通过对海绵性校园的设计,使学生掌握水循环原理在局地环境中 的应用,利用海绵性校园设计的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 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的措施,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水文学 的实际利用价值,增加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 (4)实践地点:山西师范大学校园 九、学时分配 章目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理论教学学时 实验教学学时 实践教学学时 一 绪论 2 二 地球上的水分循环和水量平衡 6 2 三 河流 6 8 4 四 湖泊和沼泽 3 五 地下水 6 六 冰川 4 七 海洋 3
八 水资源 2 总计 48 32 8 8 十、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笔试(闭卷)。 2.成绩构成:成绩评定包括问题回答、作业等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 十一、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1]《自然地理学》(第二版),刘南威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社,2007年: [2]《水文学》,黄锡荃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 [3]《水文学》(第四版),张世芳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 [4]《水文学》,雒文生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5]《环境水文学》,房明惠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年: [6]《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杨维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 必
35 八 水资源 2 2 总计 48 32 8 8 十、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笔试(闭卷)。 2.成绩构成:成绩评定包括问题回答、作业等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 十一、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1]《自然地理学》(第二版),刘南威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社,2007 年; [2]《水文学》,黄锡荃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年; [3]《水文学》(第四版),张世芳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年; [4]《水文学》,雒文生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年; [5]《环境水文学》,房明惠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 年; [6]《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杨维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年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 考核方式:考试 总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 其中实验学时: 0学时 一、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对随机现象进行定量分析的重要工具,概率论是根据随 机现象的规律性对随机现象的某一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大小做出客观 的量化定义,表述其特征,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数理统计以概率论 为基础,是对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归纳的研究,主要对随机现象统计 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推断分析。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 握处理随机现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应用其解决一些简单工程实 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同时为学习有关的后继课程打好必要基础。 二、 课程教学要求 (一)课堂讲授护 本课程属数学基础理论课程,有自己独特的概念和方法,内容丰 富,并且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对于数学专业的学生教学上该 加强理论知识和数学方法的传授,同时注意引导学生从传统的确定 性思维模式进入随机性思维模式,使学生掌握处理随机问题的数学 方法与原理,注意列举概率在各领域成功应用的实例来联系已学过 课程的有关概念、理论和方法,使同学加深对本课程的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6
36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 考核方式:考试 总学时、学分: 48 学时 3 学分 其中实验学时: 0 学时 一、 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对随机现象进行定量分析的重要工具,概率论是根据随 机现象的规律性对随机现象的某一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大小做出客观 的量化定义,表述其特征,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数理统计以概率论 为基础,是对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归纳的研究,主要对随机现象统计 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推断分析。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 握处理随机现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应用其解决一些简单工程实 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同时为学习有关的后继课程打好必要基础。 二、 课程教学要求 (一)课堂讲授 本课程属数学基础理论课程,有自己独特的概念和方法,内容丰 富,并且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对于数学专业的学生教学上该 加强理论知识和数学方法的传授,同时注意引导学生从传统的确定 性思维模式进入随机性思维模式,使学生掌握处理随机问题的数学 方法与原理,注意列举概率在各领域成功应用的实例来联系已学过 课程的有关概念、理论和方法,使同学加深对本课程的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