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多媒体通信协议 1.IP数据报格式 16 24 31 版本IHL服务级别 报文长度 标识 标志 分段偏移 生存期上层协议号 报头检查和 源IP地址 目的IP地址 任选项十填充 数据 图6.3IP数据报格式
第 6 章 多媒体通信协议 1. IP数据报格式 图 6.3 IP数据报格式
第6章多媒体通信协议 IP数据报格式中各个字段的简要说明如下 版本:4位,PP协议的版本号,IPV4版本取值为4; P报头长度(HD):4位,P数据报的报头长度(以32位为单位); 服务级别:8位,用于规定优先级、传送速率、吞吐量和可 靠性等参量; 报文长度:16位,包括报头和数据两部分的总长度(以字节为 单位) 标识:16位,数据报惟一标识,以便于数据报的分段与重装; 标志:3位,数据报是否分段标志
第 6 章 多媒体通信协议 IP数据报格式中各个字段的简要说明如下: ·版本: 4位, IP协议的版本号, IP v4版本取值为 4; ·IP报头长度(IHL): 4位, IP数据报的报头长度(以 32 位为单位); ·服务级别: 8位, 用于规定优先级、 传送速率、 吞吐量和可 靠性等参量; ·报文长度: 16位, 包括报头和数据两部分的总长度(以字节为 单位); ·标识: 16位, 数据报惟一标识, 以便于数据报的分段与重装; ·标志: 3位, 数据报是否分段标志;
第6章多媒体通信协议 分段偏移:13位,以64位为单位表示的分段偏移; 生存期:8位,允许数据报在网间传输的存活时间; 上层协议号:8位,指出发送数据报的上层协议 报头检查和:16位,仅用于对报头的正确性检查 源P地址:32位,发送数据报的源主机IP地址; 日的PP地址:32位,接收数据报的目的主机IP地址; 任选项:可变长度,提供任选的服务,如时间戳、错误报告及 特殊路由等: 填充:可变长度,保证IP报头以32位为边界对齐
第 6 章 多媒体通信协议 ·分段偏移: 13位, 以 64 位为单位表示的分段偏移; ·生存期: 8位, 允许数据报在网间传输的存活时间; ·上层协议号: 8位, 指出发送数据报的上层协议; ·报头检查和: 16位, 仅用于对报头的正确性检查; ·源IP地址: 32位, 发送数据报的源主机IP地址; ·目的IP地址: 32位, 接收数据报的目的主机IP地址; ·任选项: 可变长度, 提供任选的服务, 如时间戳、 错误报告及 特殊路由等; ·填充: 可变长度, 保证IP报头以 32 位为边界对齐
第6章多媒体通信协议 2.数据报的分段与重装 (1)数据报分段 在数据报分段时,每个段都要加上IP报头,形成IP数据报。与数 据报分段相关的字段有 标识(ID):数据报的惟一标识。被分段传送的P数据报设有 相同的标识。 报文长度:对每一个被分段的IP数据报都要重新计算其报文 长度 分段偏移:每一个被分段的IP数据报要表明它在原始数据报 中的位置,用64位的倍数来表示。 标志:如果是无分段的P数据报,该标志为0;如果是有分段的 IP数据报除了最后一个分段IP数据报将该标志置为0外,其它的都 将该标志置为1
第 6 章 多媒体通信协议 2. 数据报的分段与重装 (1) 数据报分段 在数据报分段时,每个段都要加上IP报头, 形成IP数据报。与数 据报分段相关的字段有: ·标识(ID): 数据报的惟一标识。 被分段传送的IP数据报设有 相同的标识。 ·报文长度: 对每一个被分段的IP数据报都要重新计算其报文 长度。 ·分段偏移: 每一个被分段的IP数据报要表明它在原始数据报 中的位置, 用 64位的倍数来表示。 ·标志: 如果是无分段的IP数据报, 该标志为 0; 如果是有分段的 IP数据报,除了最后一个分段IP数据报将该标志置为0 外, 其它的都 将该标志置为1
第6章多媒体通信协议 (2)数据报重装 在互连网络中,被分段的各个IP数据报进行独立的传输,它 们在经过中间路由器转发时可能选择不同的路由。这样,到达 目的主机的IP数据报顺序与发送的顺序不一定相一致。因此,目 的主机上的P协议必须根据IP数据报中相关字段(标识、长度 偏移及标志等)将分段的各个IP数据报重新组装成完整的原始数 据报,然后再提交上层协议
第 6 章 多媒体通信协议 (2) 在互连网络中, 被分段的各个IP数据报进行独立的传输, 它 们在经过中间路由器转发时可能选择不同的路由。这样, 到达 目的主机的IP数据报顺序与发送的顺序不一定相一致。因此, 目 的主机上的IP协议必须根据IP数据报中相关字段(标识、 长度、 偏移及标志等)将分段的各个IP数据报重新组装成完整的原始数 据报, 然后再提交上层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