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煤终通信技扎擄於 第1章多媒体通信技术欐论 1.1引言 1,2多媒体数据流的基本特征 13多媒体通信的性能描述与需求 1.4多媒体通信的服务质量 1.5多媒体通信的网络支持环境 1.6分布式多媒体应用 BACK
第1章 多媒体通信技术概论 第1章 多媒体通信技术概论 1.1 引言 1.2 1.3 多媒体通信的性能描述与需求 1.4 多媒体通信的服务质量 1.5 多媒体通信的网络支持环境 1.6 分布式多媒体应用
3●@●●。 ,第!。季媒通信技术揸讼 11引言 人类的信息交流已从单一媒体过渡到多媒体的形式。多媒 体信息形式有四种:音频、视频、图形和文本。其中,音频和 视频媒体与时间相关,称为连续媒体;图形和文本媒体与时间无 关,称为静态媒体。连续媒体具有隐含的时间关系,其播放速度 将影响所含信息的再现,必须在一段特定的时间内按特定的速度 播放;否则,媒体信息的完整性就会受到影响。而静态媒体则是 与时间无关的媒体,其播放速度不会影响所含信息的再现
第1章 多媒体通信技术概论 1.1 引 言 人类的信息交流已从单一媒体过渡到多媒体的形式。多媒 体信息形式有四种: 音频、 视频、图形和文本。其中,音频和 视频媒体与时间相关, 称为连续媒体; 图形和文本媒体与时间无 关, 称为静态媒体。连续媒体具有隐含的时间关系, 其播放速度 将影响所含信息的再现, 必须在一段特定的时间内按特定的速度 播放; 否则, 媒体信息的完整性就会受到影响。而静态媒体则是 与时间无关的媒体, 其播放速度不会影响所含信息的再现
3●@●●。 ,第!。季媒通信技术揸讼 (1)异步通信 异步通信用于在端系统之间交换那些不需要实时存储或者处理 的静态媒体数据。例如,多媒体电子函件就是采用的就是这种通信 方式。 (2)等时通信 等时通信用于在端系统之间传送诸如语音、视频之类需要实 时处理的连续媒体数据,产生低延迟、低抖动的连续位流(Bit Stream)。例如,在多媒体视频会议系统中,对于NISC制式的视频 信号,网络必须每隔33毫秒就应向播放地点提交一个视频帧,端到 端的延迟应当保持在250毫秒以下。由于连续媒体通信具有等时性, 通常采用“数据流”来抽象表示端到端连续媒体通′
第1章 多媒体通信技术概论 (1) 异步通信用于在端系统之间交换那些不需要实时存储或者处理 的静态媒体数据。 例如, 多媒体电子函件就是采用的就是这种通信 方式。 (2) 等时通信用于在端系统之间传送诸如语音、 视频之类需要实 时处理的连续媒体数据, 产生低延迟、低抖动的连续位流(Bit Stream)。 例如, 在多媒体视频会议系统中, 对于NTSC制式的视频 信号, 网络必须每隔33毫秒就应向播放地点提交一个视频帧, 端到 端的延迟应当保持在250 毫秒以下。由于连续媒体通信具有等时性, 通常采用“数据流”来抽象表示端到端连续媒体通信
第!,煤终通信技扎擄於 1.2多媒体数据流的基本特征 1.比特率可变性 (1)恒定比特率( Constant bit rate,CBR)传输 (2)可变比特率( Variable bit rate,VBR)传输 2.时间依赖性 3.信道对称性
第1章 多媒体通信技术概论 1.2 多媒体数据流的基本特征 1. 比特率可变性 (1) 恒定比特率(Constant Bit Rate, CBR)传输 (2) 可变比特率(Variable Bit Rate, VBR)传输 2. 时间依赖性 3. 信道对称性
3●@●●。 ,第!。季媒通信技术揸讼 1.3多媒体通信的性能描述与需求 1.31多媒体通信的性能描述 1.网络性能参数 (1)春吐量 网络吞吐量( Throughput)是指有效的网络带宽,通常定义 成物理链路的传输速率减去各种传输开销,如物理传输开销以及 网络冲突、瓶颈、拥塞和差错等开销,它反映了网络的最大极限 容量,测量内容与具体的对象相关。例如:在网络层,吞吐量可表 示成单位时间内接收、处理和通过网络的分组数或比特数。它 是一种静态参数,反映了网络负载的情况
第1章 多媒体通信技术概论 1.3 多媒体通信的性能描述与需求 1.3.1 多媒体通信的性能描述 1. 网络性能参数 (1) 网络吞吐量(Throughput)是指有效的网络带宽, 通常定义 成物理链路的传输速率减去各种传输开销, 如物理传输开销以及 网络冲突、 瓶颈、 拥塞和差错等开销, 它反映了网络的最大极限 容量, 测量内容与具体的对象相关。 例如: 在网络层, 吞吐量可表 示成单位时间内接收、 处理和通过网络的分组数或比特数。 它 是一种静态参数, 反映了网络负载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