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 四、文盲文阅读。(共9分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完成第11~14题。 送东阳马生序 宋豪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 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 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 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 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 再食,无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 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 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无从致书以观 闲情逸致 B.益慕圣贤之道 道听途说 C.媵人持汤沃灌 赴汤蹈火 D.同舍生皆被绮绣 舍生取义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俟其欣悦 俟 (2)烨然若神人 烨然: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14.作者求学过程“勤且艰”,但同时也有“有足乐者”,从第①段哪几句话能够体现
1 朝阳: 四、文言文阅读。(共 9 分)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完成第 11~14 题。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 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 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 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 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 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 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 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无从致.书以观 闲情逸致. B. 益慕圣贤之道. 道.听途说 C. 媵人持汤.沃灌 赴汤.蹈火 D. 同舍.生皆被绮绣 舍.生取义 1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俟.其欣悦 俟: (2)烨然..若神人 烨然: 1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14.作者求学过程“勤且艰”,但同时也有“有足乐者”, 从第①段哪几句话能够体现
作者的“乐”?(2分) 禁文: 四、阅读《小石潭记》一文,完成第11-14题。(共9分)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 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 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 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己,日奉壹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心乐之 (2)斗折蛇行 (3)以其境过清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3分) (1)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2.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得出小石潭“其境过清,不 可久居”的结论。(3分) 宣武: 四、文盲文阅读(共8分) 阅读《岳阳楼记》(节选),完成11-13题
2 作者的“乐”?(2 分) 崇文: 四、阅读《小石潭记》一文,完成第 11—14 题。(共 9 分)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 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 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 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 分) ⑴心乐.之 ⑵斗折蛇.行 ⑶以.其境过清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3 分) ⑴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⑶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2.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得出小石潭“其境过清,不 可久居”的结论。(3 分) 宣武: 四、文言文阅读(共 8 分) 阅读《岳阳楼记》(节选),完成 11—13 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 阴,气象万干。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 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 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 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 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 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 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叹为观止 B.前人之述备矣 筹备会议 C.长烟一空 焕然,新 D.把酒临风 身临其境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13.作者写“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目的是什么?(2分) 丰台: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3题。(共10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
3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 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 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 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 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 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 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 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此则岳阳 楼之 大观. 叹为观.止 B.前人之 述备.矣 筹备.会议 C. 长 烟 一.空 焕 然 一.新 D. 把 酒 临.风 身临其境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13.作者写“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目的是什么?(2 分) 丰台: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1-13 题。(共 10 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
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 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 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 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 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孰视之 虽欲言,无可进者 12.将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3.邹忌能够成功劝谏的原因有哪些?(4分) 怀柔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10—12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 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 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 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 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4 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 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 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 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 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 分) 孰.视之 孰:____________ 虽.欲言,无可进者 虽:____________ 12.将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4 分) ①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②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3.邹忌能够成功劝谏的原因有哪些?(4 分) 怀柔: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 10—12 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 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必 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必以情。”对 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 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间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 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齐师伐我伐 (2)牺牲玉帛牺牲: (3)小大之狱狱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3分) (1)肉食者鄙翻译 (2)可以一战翻译: (3)一鼓作气翻译: 12.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2分) 密云: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小石潭记》选段,完成第10-13题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 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 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 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 久居,乃记之而去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可: (2)佁然不动 佁: (3)悄怆幽邃 邃: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3分) (1)全石以为底 翻译: (2)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翻译: 3)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翻译 12.请你根据选文第①②段的描述,说说“小石潭”的特点。(2分) 13.请你根据第④段的内容,说出小石潭“不可久居”的原因。(1分)
5 既克,公间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 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齐师伐.我 伐: (2)牺牲..玉帛 牺牲: (3)小大之狱. 狱: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3分) (1)肉食者鄙 翻译: (2)可以一战 翻译: (3)一鼓作气 翻译: 12. 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2分) 答: 密云: 四、文言文阅读(共 9 分) 阅读《小石潭记》选段,完成第 10—13 题。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 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 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 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 久居,乃记之而去。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 (2)佁.然不动 佁.: (3)悄怆幽邃. 邃.: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3 分) (1)全石以为底 翻译: (2)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翻译: (3)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翻译: 12.请你根据选文第①②段的描述,说说“小石潭”的特点。(2 分) 13.请你根据第④段的内容,说出小石潭“不可久居”的原因。(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