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的收集 信息收集首先要确定信息需求的问题或者叫做信 息的识别。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想得到关于客观情 况的全部信息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所以信息的识别是 十分重要的。确定信息的需求要从系统目标出发,要 从客观情况调查出发,加上主观判断,规定数据的思 路 1)信息识别的方法 由决策者进行识别。 系统分析员亲自观察识别。 两种方法结合
1.信息的收集 信息收集首先要确定信息需求的问题或者叫做信 息的识别。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想得到关于客观情 况的全部信息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所以信息的识别是 十分重要的。确定信息的需求要从系统目标出发,要 从客观情况调查出发,加上主观判断,规定数据的思 路。 (1)信息识别的方法 ● 由决策者进行识别。 ● 系统分析员亲自观察识别。 ● 两种方法结合
(2)信息的采集 信息识别以后,下一步就是信息的采集。由于目标 不同,信息的采集方法也不相同,主要有三种方法: 自下而上的广泛收集。它服务于多种目标,一般 用于统计。 有目的的专项收集。有时可以全面调查,有时可 以抽象调查。 随机积累法
(2)信息的采集 信息识别以后,下一步就是信息的采集。由于目标 不同,信息的采集方法也不相同,主要有三种方法: ●自下而上的广泛收集。它服务于多种目标,一般 用于统计。 ●有目的的专项收集。有时可以全面调查,有时可 以抽象调查。 ●随机积累法
2.信息的传输 信息传输理论最早是在通信中研究的,信息 传输的一般模式如图1.2所示: 信息源 编码器+信道 译码器 接收器 噪声干扰 图12信息传输的一般模式
2.信息的传输 信息传输理论最早是在通信中研究的,信息 传输的一般模式如图1.2所示:
3.信息的加工 数据要经过加工以后才能成为信息,其过程如下图 1.3所示: 数据 预信息 信息 决策 结果 图13数据加工过程 数据加工以后成为预信息或统计信息,统计信 息再经过加工才成为信息。信息使用才能产生决策, 有决策才有结果。每种转换均需时间,因而不可避 免地产生时间延迟。这也是信息的一个重要特征 滞后性。信息的不可避免的滞后性要求我们很好 地研究,以便满足系统的要求
3.信息的加工 数据要经过加工以后才能成为信息,其过程如下图 1.3所示: 数据加工以后成为预信息或统计信息,统计信 息再经过加工才成为信息。信息使用才能产生决策, 有决策才有结果。每种转换均需时间,因而不可避 免地产生时间延迟。这也是信息的一个重要特征— —滞后性。信息的不可避免的滞后性要求我们很好 地研究,以便满足系统的要求
4.信息储存 信息储存是将信息保存起来,以备将来使用。 数据存储的设备主要有三种:纸、胶卷和计算 机存储器。纸虽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现在仍然 是储存数据的主要材料。胶卷起初作为纸的补充, 存储图象,后来也用来存储文字和数字。计算机存 储器主要用来存储变化的业务和控制信息
4.信息储存 信息储存是将信息保存起来,以备将来使用。 数据存储的设备主要有三种:纸、胶卷和计算 机存储器。纸虽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现在仍然 是储存数据的主要材料。胶卷起初作为纸的补充, 存储图象,后来也用来存储文字和数字。计算机存 储器主要用来存储变化的业务和控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