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感觉器 第一节概述 一、组成 感觉器:由感受器及其副器组成。 感受器:机体接受内、外环境各种刺激的结构。 结构简单的感受器:颈A窦(压力感受器)、颈A小球(化学感受器) 游离神经末梢(痛觉感受器)、触觉小体(触觉感受器)和环层小体(压觉 感受器) 结构复杂的感受器(即感觉器):视器、 前庭蜗器。 感受器分类: 1.外感受器分布在皮肤、视器、蜗器、味蕾、嗅粘膜等处,接受外界 环境刺激,如痛、温、触、压、声、光、味、嗅等刺激。 2.内感受器分布在内脏、血管等处,接受内环境刺激,如压力、渗透 压、离子和化合物变化等刺激。 3.本体感受器 分布在肌、肌腱、关节、前庭器,感受运动和平衡变化 时产生的刺激。 二、功能 接受刺激,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通过感觉传导路,传至大脑,产生感 觉
第八章 感觉器 第一节 概 述 一、组成 感觉器:由感受器及其副器组成。 感受器:机体接受内、外环境各种刺激的结构。 结构简单的感受器:颈A窦(压力感受器)、颈A小球(化学感受器) 、 游离神经末梢(痛觉感受器)、触觉小体(触觉感受器)和环层小体(压觉 感受器) 。 结构复杂的感受器(即感觉器):视器、前庭蜗器。 感受器分类: 1.外感受器 分布在皮肤、视器、蜗器、味蕾、嗅粘膜等处,接受外界 环境刺激,如痛、温、触、压、声、光、味、嗅等刺激。 2.内感受器 分布在内脏、血管等处,接受内环境刺激,如压力、渗透 压、离子和化合物变化等刺激。 3.本体感受器 分布在肌、肌腱、关节、前庭器,感受运动和平衡变化 时产生的刺激。 二、功能 接受刺激,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通过感觉传导路,传至大脑,产生感 觉
第二节视器 一、眼球 (一)眼球壁 1.纤维膜 (1)角膜:前1/6,有屈光 作用。无血管,无色透明,神经 末梢丰富。 角膜炎、翳、角膜移植。 (2)巩膜:后5/6,白色, 不透明。 巩膜V窦
第二节 视 器 一、眼球 (一) 眼球壁 1.纤维膜 (1) 角膜:前1/6,有屈光 作用。无血管,无色透明,神经 末梢丰富。 角膜炎、翳、角膜移植。 (2) 巩膜:后5/6,白色, 不透明。 巩膜V窦
2.血管膜(血管、色素) (1)虹膜:圆盘状,中有瞳孔。 瞳孔括约肌一一副交感神经 瞳孔开大肌一一交感神经支配 交大附小 (2)睫状体 睫状肌一一副交感神经 发出睫状小带与晶状体相连 功能一一调节晶状体曲度、产生房水 (3)脉络膜后2/3 营养眼球内组织、吸收眼内分散光线作用
2.血管膜(血管、色素) (1) 虹膜:圆盘状,中有瞳孔。 瞳孔括约肌--副交感神经 瞳孔开大肌--交感神经支配 交大附小 (2) 睫状体 睫状肌--副交感神经 发出睫状小带与晶状体相连 功能--调节晶状体曲度、产生房水 (3) 脉络膜 后2/3 营养眼球内组织、吸收眼内分散光线作用
3.视网膜 虹膜部 睫状体部盲部:无感光作用 视部:有感光作用 视神经盘(视神经乳头) 黄班:视神经盘颗侧约3.5mm处,有 一黄色小区,称为黄斑,黄斑的中央凹陷 处,称中央凹,是感光最敏锐的地方
3.视网膜 虹膜部 睫状体部 盲部:无感光作用 视部:有感光作用 视神经盘(视神经乳头) 黄斑:视神经盘颞侧约3.5mm处,有 一黄色小区,称为黄斑,黄斑的中央凹陷 处,称中央凹,是感光最敏锐的地方
视网膜视部的组织结构: 外层:色素上皮层 感光细胞层:视锥、视杆细胞 内层 双极细胞层 神经节细胞层 夜盲症(VitA)
视网膜视部的组织结构: 外层:色素上皮层 感光细胞层:视锥、视杆细胞 内层 双极细胞层 神经节细胞层 夜盲症(Vi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