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I1=P12/PC,I2=P2PC 故Pa=VP1 又(P1/P0)2=10uPlo(P2/Po)2=10Lp10 故总声压级: L=10lg((P2+p2)/P2) 10lg(104p10+104p20) 如Lp1=LP,即两个声源的声压级相等,则总声压级 LPI +10 1g2 LPI+3(dB) 计算说明,作用于某一点的两个声源声压级相等,其合成的总声压级比一个声源的声压 级增3dB。 当声压级不相等时,按上式计算较麻烦。可以利用图表曲线值来计算。 方法是:设LP>LP,以上Lp1-LP值按图查得△Lp(P3表),则总声压级Lp总=Lp1 +△LP。当L1≠L2时,求L1+2可查分贝和增值表,求合成声压级。 表L1≠L2时,求L1+2可查分贝和增值表 L1-L2|0 56|789101112 △L30221181.1.210080.60.5040303 注:L1-L2=13△L=0.3;L1-L2=14△L=0.2:L1-L2=15以上△L=0。 例两声源作用于某一点的声压级分别为LP=96dB。L=93dB。由于Lm-LP=3dB, 查曲线得△Lp=1.8dB,固此Lp总=96+1.8=978dB
6 由于 I1 = P1 2 / PC,I2 = P2 2 /PC 故 P 总 = √ P1 2 + P2 2 又 (Pl/P0) 2 = 10 LP1/10 (P2/Po) 2 = l0 LP2/10 故总声压级: Lp = 10 lg ( (P1 2 +p2 2 ) / P0 2 ) = 10 lg ( 10Lp1/10 + 10Lp2/10 ) 如 LP1 = L P2,即两个声源的声压级相等,则总声压级: LP = LP1 + 10 lg2 ≈ LP1 + 3(dB) 计算说明,作用于某一点的两个声源声压级相等,其合成的总声压级比一个声源的声压 级增 3dB。 当声压级不相等时,按上式计算较麻烦。可以利用图表曲线值来计算。 方法是:设 LP1>LP2,以上 LP1 —LP2 值按图查得△LP(P352表),则总声压级 LP总=LP1 + △LP。 当 L1≠ L2 时,求 L1+2 可查分贝和增值表,求合成声压级。 表 L1≠ L2 时,求 L1+2 可查分贝和增值表 L1- L2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L 3.0 2.5 2.1 1.8 1.5 1.2 1.0 0.8 0.6 0.5 0.4 0.3 0.3 注:L1- L2=13 △L= 0.3 ;L1- L2=14 △L= 0.2 ;L1- L2=15 以上 △L= 0 。 例 两声源作用于某一点的声压级分别为 LP1=96dB。LP2= 93dB。由于 LP1- LP2=3dB, 查曲线得△Lp = 1.8dB,固此 Lp 总=96 +1.8 =97.8dB
由图可知,两个噪声相加,总声压级不会比其中任一个大3分贝以上,而两个声压级相差 10分贝以上时,叠加增量可忽略不计。掌握了两个声源的叠加,就可以推广到多声源的叠 加,只需逐次两两叠加即可,而与叠加次序无关。 例如,有八个声源作用于一点,声压级分别为7075、82、909395、100dB,它们 合成的总声压级可以任意次序查图7-1的曲线两两叠加而得,任选两种叠加次序叠加或者 利用表进行计算 应该指出,根据彼的叠加原理,若是两个相同频率的单频声源叠加,会产生干涉现象, 即需考虑叠加点各自的相位,不过这种情况在环境噪声中几乎不会遇到 (二)噪声的相减 噪声测量中经常碰到如何扣除背景噪声问题,这就是噪声相减的问题。通常是指噪声源 的声级比背景噪声高,但由于后者的存在使测量读数增高,需要减去背景噪声。 例为测定某车间中一台机器的噪声大小,从声级计上测得声级为104dB,当机器停止 工作:测得背景噪声为100dB,求该机器噪声的实际大小。 解;由题可知104dB是指机器噪声和背景噪声之和(Ll,而背景噪声是00dB(Lp) LP-Ln=4dB,从图7-2中可查得相应之△Lp=22dB,因此该机器的实际噪声 声级LP为:LP=LP-△LP=1018dB 7.3.噪声的物理量和主观听觉的关系 从噪声的定义可知:它包括客观的物理现象(声波和主观感觉两个方面。但最后判别噪声 的是人耳。所以确定噪声的物理量和主观听觉的关系十分重要。不过这种关系相当复杂 固为主观感觉牵涉到复杂的生理机构和心理因素。这类工作是用统计方法在实验基础上进行 研究的。 731响度和响度级
7 由图可知,两个噪声相加,总声压级不会比其中任一个大 3 分贝以上,而两个声压级相差 10 分贝以上时,叠加增量可忽略不计。掌握了两个声源的叠加,就可以推广到多声源的叠 加,只需逐次两两叠加即可,而与叠加次序无关。 例如,有八个声源作用于一点,声压级分别为 70、75、82、90、93、95、l00 dB,它们 合成的总声压级可以任意次序查图 7—1 的曲线两两叠加而得,任选两种叠加次序叠加或者 利用表进行计算。 应该指出,根据彼的叠加原理,若是两个相同频率的单频声源叠加,会产生干涉现象, 即需考虑叠加点各自的相位,不过这种情况在环境噪声中几乎不会遇到。 (二)噪声的相减 噪声测量中经常碰到如何扣除背景噪声问题,这就是噪声相减的问题。通常是指噪声源 的 声级比背景噪声高,但由于后者的存在使测量读数增高,需要减去背景噪声。 例 为测定某车间中一台机器的噪声大小,从声级计上测得声级为 104dB,当机器停止 工作:测得背景噪声为 100dB,求该机器噪声的实际大小。 解;由题可知 104dB 是指机器噪声和背景噪声之和(Lp),而背景噪声是 l00 dB(Lp1)。 LP – LP1 = 4dB,从图 7—2 中可查得相应之△Lp =2.2dB,因此该机器的实际噪声 声级 LP2 为:LP2 = LP - △LP = 101.8dB。 7.3. 噪声的物理量和主观听觉的关系 从噪声的定义可知:它包括客观的物理现象(声波)和主观感觉两个方面。但最后判别噪声 的 是人耳。 所以确定噪声的物理量和主观听觉的关系十分重要。不过这种关系相当复杂, 固为主观感觉牵涉到复杂的生理机构和心理因素。这类工作是用统计方法在实验基础上进行 研究的。 7.3.1 响度和响度级
1.响度(N)人的听觉与声音的频率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两个声压相等而频率不 相同的纯音听起来是不一样响的。响度是入耳判别声音由轻到响的强度等级概念,它不仅 取决于声音的强(如声压级),还与它的频率及波形有关。响度的单位叫“宋”,1宋的定义 为声压级为40dB,频率为1000HZ,且来自听者正前方的平面波形的强度。如果另一个声音 听起来比这个大n倍,即声音的响度为宋。 2,响度级(LN) 响度级的概念也是建立在两个声音的主观比较上的。定义1000H纯音声压圾的分贝值 响度级的数值,任何其他频率的声音,当调节1000Hz纯音的强度使之与这声音一样响时, 则这1000Hz纯音的声压级分贝值就定为这一声音的响度级值。响度级的单位叫“方”。 利用与基准声音比较的方法,可以得到入耳听觉频率范围内一系列响度相等的声压级与 频率的关系曲线,即等响曲线,该曲线为国际标准化组织所采用,所以又称IsO等响曲线 等响曲线中同一曲线上不同频率的声音,听起来感觉一样响,而声压级是不同的。从曲 线形状可知,人耳对1000-4000Hz的声音最敏感。对低于或高于这一频率范围的声音,灵 敏度随频率的降低或升高而下降。 例如,一个声压级为80dB的20Hz纯音,它的响度级只有20方,因为它与20dB的 1000Hz纯音位于同一条曲线上,同理,与它们一样响的1万赫纯音声压级为30分贝。 3.响度与响度级的关系: 根据大量实验得到,响度级每改变10方,响度加倍或减半 例如,响度级20方时响度为05宋;响度级40方时响度为1宋;响度级为50方时响 度为2宋,以此类推。它们的关系可用下列数学式表示 N=2(LN-40010 或LN=40+33.2lgN 响度级的合成不能直接相加,而响度可以相加 例如:两个不同频率而都具有60方的声音,合成后的响度级不是60+60=120方)
8 1.响度(N) 人的听觉与声音的频率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两个声压相等而频率不 相同的纯音听起来是不一样响的。 响度是入耳判别声音由轻到响的强度等级概念,它不仅 取决于声音的强(如声压级),还与它的频率及波形有关。 响度的单位叫“宋”,1 宋的定义 为声压级为 40dB,频率为 1000HZ,且来自听者正前方的平面波形的强度。如果另一个声音 听起来比这个大 n 倍,即声音的响度为宋。 2,响度级(LN) 响度级的概念也是建立在两个声音的主观比较上的。 定义 1000Hz 纯音声压圾的分贝值 响度级的数值,任何其他频率的声音,当调节 1000Hz 纯音的强度使之与这声音一样响时, 则这 1000Hz 纯音的声压级分贝值就定为这一声音的响度级值。响度级的单位叫“方”。 利用与基准声音比较的方法,可以得到入耳听觉频率范围内一系列响度相等的声压级与 频率的关系曲线,即等响曲线,该曲线为国际标准化组织所采用,所以又称 ISO 等响曲线。 等响曲线中同一曲线上不同频率的声音,听起来感觉一样响,而声压级是不同的。 从曲 线形状可知,人耳对 1000 - 4000Hz 的声音最敏感。 对低于或高于这一频率范围的声音,灵 敏度随频率的降低或升高而下降。 例如,一个声压级为 80dB 的 20Hz 纯音,它的响度级只有 20 方,因为它与 20dB 的 1000Hz 纯音位于同一条曲线上,同理,与它们一样响的 1 万赫纯音声压级为 30 分贝。 3.响度与响度级的关系: 根据大量实验得到,响度级每改变 10 方,响度加倍或减半。 例如,响度级 20 方时响度为 0.5 宋; 响度级 40 方时响度为 l 宋; 响度级为 50 方时响 度为 2 宋,以此类推。它们的关系可用下列数学式表示; N = 2((LN-400)/10)) 或 LN = 40 + 33.2lgN 响度级的合成不能直接相加,而响度可以相加。 例如:两个不同频率而都具有 60 方的声音,合成后的响度级不是 60 + 60=120(方)
而是先将响度级换算成响度进行合成,然后再换算成响度级。 本例中等响曲线60方相当于响度4宋,所以两个声音响度合成为4+4=8(宋),而8 宋按数学计算可知为70方,因此两个响度级为60方的声音合成后的总响度级为70方。 732计权声级 上面所讨论的是指纯音(或狭频带信号)的声压级和主观听觉之间的关系,但实际上声源所 发射的声音几乎都包含很广的频率范围。为了能用仪器直接反映人的主观响度感觉的评价 量,有关人员在噪声测量仪器一一声级计中设计了一种特殊滤波器,叫计权网络。通过计 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已不再是客观物理量的声压级,而叫计权声压级或计权声级,简称声 级。通用的有A、B、C和D计权声级。 A、B、C和D计权声级: A计权声级是模拟人耳对55dB以下低强度噪声的频率特性: B计权声级是模拟55dB到85dB的中等强度噪声的频率特性 C计权声级模拟高强度噪声的频率特性 D计权声级是对噪声参量的模拟,专用于飞机噪声的测量。 计权网络是一种特殊滤波器,当含有各种频率的声波通过时,它对不同频率成分的衰减 是不一样的。A、B、C计权网络的主要差别是在于对低频成分衰减程度,A衰减最多,B 其次,C最少。A、B、C、D计权的特性曲线频率特性,其中A、B,C三条曲线分别近似 于40方、70方和10方三条等响曲线的倒转。A、B、C、D级权特性曲线特性是以1000Hz 为参考计算衰减的,因此以上曲线均重合于1000Hz,后来实践证明,A计权声及表征人耳 主观听觉较好,故近年来B和C计权声级较少应用。A计权声级以Lpa或LA表示,其单 位用dB(A)表示。A、B、C、D计权特性曲线图参阅相关文献。 733等效连续声级、噪声污染级和昼夜等效声级 (一)等效连续声级A计权声级能够较好地反映入耳对噪声的强度与频率的主观感觉,因此
9 而是先将响度级换算成响度进行合成,然后再换算成响度级。 本例中等响曲线 60 方相当于响度 4 宋,所以两个声音响度合成为 4+4=8 (宋), 而 8 宋按数学计算可知为 70 方,因此两个响度级为 60 方的声音合成后的总响度级为 70 方。 7.3.2 计权声级 上面所讨论的是指纯音(或狭频带信号)的声压级和主观听觉之间的关系,但实际上声源所 发射的声音几乎都包含很广的频率范围。 为了能用仪器直接反映人的主观响度感觉的评价 量,有关人员在噪声测量仪器——声级计中设计了一种特殊滤波器,叫计权网络。 通过计 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已不再是客观物理量的声压级,而叫计权声压级或计权声级,简称声 级。通用的有 A、B、C 和 D 计权声级。 A、B、C 和 D 计权声级: A 计权声级是模拟人耳对 55dB 以下低强度噪声的频率特性; B 计权声级是模拟 55dB 到 85dB 的中等强度噪声的频率特性; C 计权声级模拟高强度噪声的频率特性; D 计权声级是对噪声参量的模拟,专用于飞机噪声的测量。 计权网络是一种特殊滤波器,当含有各种频率的声波通过时,它对不同频率成分的衰减 是不一样的。 A、B、C 计权网络的主要差别是在于对低频成分衰减程度,A 衰减最多,B 其次,C 最少。 A、B、C、D 计权的特性曲线频率特性,其中 A、B,C 三条曲线分别近似 于 40 方、70 方和 10 方三条等响曲线的倒转。 A、B、C、D 级权特性曲线特性是以 1000Hz 为参考计算衰减的,因此以上曲线均重合于 1000Hz,后来实践证明,A 计权声及表征人耳 主观听觉较好,故近年来 B 和 C 计权声级较少应用。A 计权声级以 Lpa 或 LA 表示,其单 位用 dB(A)表示。 A、B、C、D 计权特性曲线图参阅相关文献。 7.3.3 等效连续声级、噪声污染级和昼夜等效声级 (一)等效连续声级 A 计权声级能够较好地反映入耳对噪声的强度与频率的主观感觉,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