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型题 1.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主要区别是 A触发点的存在 B伴有其它神经系统体征 C常有牙疾 D疼痛的程度 E卡马西平的治疗效果 治疗不正确的是 A面神经炎用强的松 B三叉神经痛用卡马西平 C重症肌无力用新斯的明 D震颤麻痹用多巴胺 E急性脊髓炎用皮质激素 3.急性炎症性脱髓藥性多发性神经病第1周内必备的症状是 A手套袜套状感觉障碍 B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 C四肢肌肉萎缩 D大小便障碍 E脑脊液蛋白一细胞分离 4.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出现呼吸明显无力、痰多。应采取的治疗措施 A用呼吸兴奋药 B吸痰 C吸氧 D注射免疫抑制剂 E立即气管切开 5.急性脊髓炎不应出现 A急性脊髓横贯性损害 B脊髓休克 C脑脊液蛋白增高 D压颈试验无梗阻 E眼球震颤 6.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 A基底节 B中脑 C脑叶 D桥脑 E小脑 7.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区别点为 A昏迷程度 B有无高血压 C有无定位性体征 D起病速度 E有无脑疝形成 8.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是
1 (一)A 型题 1.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主要区别是: A 触发点的存在 B 伴有其它神经系统体征 C 常有牙疾 D 疼痛的程度 E 卡马西平的治疗效果 2. 治疗不正确的是 A 面神经炎用强的松 B 三叉神经痛用卡马西平 C 重症肌无力用新斯的明 D 震颤麻痹用多巴胺 E 急性脊髓炎用皮质激素 3.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第 1 周内必备的症状是 A 手套袜套状感觉障碍 B 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 C 四肢肌肉萎缩 D 大小便障碍 E 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 4.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出现呼吸明显无力、痰多。应采取的治疗措施 A 用呼吸兴奋药 B 吸痰 C 吸氧 D 注射免疫抑制剂 E 立即气管切开 5. 急性脊髓炎不应出现 A 急性脊髓横贯性损害 B 脊髓休克 C 脑脊液蛋白增高 D 压颈试验无梗阻 E 眼球震颤 6. 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 A 基底节 B 中脑 C 脑叶 D 桥脑 E 小脑 7. 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区别点为 A 昏迷程度 B 有无高血压 C 有无定位性体征 D 起病速度 E 有无脑疝形成 8. 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是
A风湿性心脏病 B脑动脉粥样硬化 C高血压 D休克 E先天性脑底动脉瘤 9在急性脑血管病中,起病最急的是 A蛛网膜下腔出血 B脑出血 C脑栓塞 D脑血栓形成 E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0.诊断癫痴的依据是 A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B颅骨Ⅹ线片 C脑CT或脑MRI D脑脊液检查 E病史和脑电图 11.癫瘸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是 A数种药物同时使用 B控制发作后即可停药 C长期规律服药 D定期肌注安定 E定期停药查脑电图 12.女,68岁,左上睑下垂,左眼球仅能外展,瞳孔扩大,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消失,最 可能的病变是: A右侧面神经左外展神经麻痹 B左动眼神经麻痹 C左视神经病变 D右额叶病变 E左侧霍纳氏征 13.男性,60岁,一年前始走路困难,做精细动作不灵活,检查虽无瘫痪,但四肢被动运 动时有相当阻力,震颤明显,动作迟缓,尤于起步时困难,待迈开步后,两脚即以小碎步 向前移动,患者神经系统哪个部位受累可能性最大 A皮质脊髓束 B脊髓丘脑束 C小脑齿状核 D红核 E黑质 14.左侧舌下神经损害产生: A舌向左偏,无舌肌萎缩和肌束震颤 B舌向左偏,左舌萎缩和肌束震颤 C舌向右偏,左舌肌萎缩和肌束震颤 D舌向左偏,左舌味觉消失 E舌向左偏,左舌痛觉消失
2 A 风湿性心脏病 B 脑动脉粥样硬化 C 高血压 D 休克 E 先天性脑底动脉瘤 9. 在急性脑血管病中,起病最急的是 A 蛛网膜下腔出血 B 脑出血 C 脑栓塞 D 脑血栓形成 E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0. 诊断癫痫的依据是 A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B 颅骨 X 线片 C 脑 CT 或脑 MRI D 脑脊液检查 E 病史和脑电图 11. 癫痫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是 A 数种药物同时使用 B 控制发作后即可停药 C 长期规律服药 D 定期肌注安定 E 定期停药查脑电图 12. 女,68 岁,左上睑下垂,左眼球仅能外展,瞳孔扩大,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消失,最 可能的病变是: A 右侧面神经左外展神经麻痹 B 左动眼神经麻痹 C 左视神经病变 D 右额叶病变 E 左侧霍纳氏征 13. 男性,60 岁,一年前始走路困难,做精细动作不灵活,检查虽无瘫痪,但四肢被动运 动时有相当阻力,震颤明显,动作迟缓,尤于起步时困难,待迈开步后,两脚即以小碎步 向前移动,患者神经系统哪个部位受累可能性最大 A 皮质脊髓束 B 脊髓丘脑束 C 小脑齿状核 D 红核 E 黑质 14. 左侧舌下神经损害产生: A 舌向左偏,无舌肌萎缩和肌束震颤 B 舌向左偏,左舌萎缩和肌束震颤 C 舌向右偏,左舌肌萎缩和肌束震颤 D 舌向左偏,左舌味觉消失 E 舌向左偏,左舌痛觉消失
15.病人说话不流利,只能讲一两个简单的字,但能理解别人言语,也能理解书写的东西 但读出来有困难,病变应在 A优势侧颞上回后部 B优势侧颞中回后回 C优势顶叶角回 D优势侧额下回后部 E优势侧颞中回及颞下回后部 16司眼球运动的颅神经为: A.三叉神经; B.视神经 C.动眼神经 D.付神经 E.前庭神经 17出现巴彬斯基征病损主要部分是: A.锥体束 B.锥体外系; C.小脑; D.脊髓前角 E.周围神经。 18管舌前2/3味觉颅神经为: .舌咽神经 B.迷走神经 C.三叉神经 D.面神经 E.舌下神经。19 19运动性失语的损害部位 A.枕叶; B.额叶; C.顶叶 D.颞叶 E.内囊 20患者突起双下肢瘫痪,双肋弓以下痛、触、深部感觉障碍, 病变水平为 A.胸4 B.胸10 C.胸12 D.胸7 E.胸8 21引起共济失调的病损主要为下面哪部位受损: A.新纹状体 B.前庭神经; C.旧纹状体; D.小脑; E.锥体束
3 15. 病人说话不流利,只能讲一两个简单的字,但能理解别人言语,也能理解书写的东西, 但读出来有困难,病变应在: A 优势侧颞上回后部 B 优势侧颞中回后回 C 优势顶叶角回 D 优势侧额下回后部 E 优势侧颞中回及颞下回后部 16 司眼球运动的颅神经为: A.三叉神经; B.视神经; C.动眼神经; D.付神经; E.前庭神经。 17.出现巴彬斯基征病损主要部分是: A.锥体束; B.锥体外系; C.小脑; D.脊髓前角; E.周围神经。 18.管舌前 2/3 味觉颅神经为: A.舌咽神经; B.迷走神经; C.三叉神经; D.面神经; E.舌下神经。19. 19.运动性失语的损害部位: A.枕叶; B.额叶; C.顶叶; D.颞叶; E.内囊。 20.患者突起双下肢瘫痪,双肋弓以下痛、触、深部感觉障碍, 病变水平为: A.胸 4; B.胸 10; C.胸 12; D.胸 7; E.胸 8。 21.引起共济失调的病损主要为下面哪部位受损: A.新纹状体; B.前庭神经; C.旧纹状体; D.小脑; E.锥体束
22出现病变侧动眼神经瘫痪,对侧面神经,舌下神经及上下肢的上运动神 A.经元瘫痪,即 Weber.'s综合征,其病损为一侧: B.一侧延髓受损: C.一侧脊髓受损 D.一侧中脑受损; E.一侧颞叶受损; F.一侧桥脑受损。 三A 叉神经痛最常发生的部位是三叉神经 B.第一、三支; C.第二、三支; D.第三支 E.第 24重症肌无力患者发生胆碱能危象时临床表现不应是: A.呼吸困难、浅促; B.唇周、肢端紫绀 C.出汗、唾液增多; D.瞳孔扩大 E.肌束颤动。 25脑栓塞最常见的病因是: A.风湿性心脏病; B.高血压病; C.股骨骨折 羊水栓塞 E.动脉硬化。 26格林一巴利综合征最突出的表现是: A.四肢瘫痪; B.脑脊液、蛋白一细胞分离 C.脑脊液蛋白、细胞均增高 D.脑脊液细胞一蛋白分离 E.末梢型感觉障碍。 27治疗三叉神经痛所选药物: A.苯妥英纳 B.卡马西平; 安 D.氯硝安定 E.丙戊酸纳。 28有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下面哪一项是不正确: A.起病突然 B.神经系统局灶性体征,24小时内恢复 C.常反复发作 D.神经系统局灶体征至三天完全恢复 E.CT(-)。 29脊髓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4 22.出现病变侧动眼神经瘫痪,对侧面神经,舌下神经及上下肢的上运动神 A.经元瘫痪,即 Weber.’s 综合征,其病损为一侧: B.一侧延髓受损; C.一侧脊髓受损; D.一侧中脑受损; E.一侧颞叶受损; F.一侧桥脑受损。 23.三叉神经痛最常发生的部位是三叉神经: A.第一、二、三支; B.第一、三支; C.第二、三支; D.第三支; E.第一、二支。 24.重症肌无力患者发生胆碱能危象时临床表现不应是: A.呼吸困难、浅促; B.唇周、肢端紫绀; C.出汗、唾液增多; D.瞳孔扩大; E.肌束颤动。 25.脑栓塞最常见的病因是: A.风湿性心脏病; B.高血压病; C.股骨骨折; D.羊水栓塞; E.动脉硬化。 26.格林—巴利综合征最突出的表现是: A.四肢瘫痪; B.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 C.脑脊液蛋白、细胞均增高; D.脑脊液细胞---蛋白分离; E.末梢型感觉障碍。 27.治疗三叉神经痛所选药物: A.苯妥英纳; B.卡马西平; C.安定; D.氯硝安定; E.丙戊酸纳。 28.有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下面哪一项是不正确: A.起病突然; B.神经系统局灶性体征,24 小时内恢复; C.常反复发作; D.神经系统局灶体征至三天完全恢复; E.CT(-)。 29.脊髓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肺炎 B.褥疮 C.败血症; D.消化道出血 泌尿道感染。 30右侧直接光反应消失,间接光反应存在,病变在 A.左视神经; B.左动眼神经 C.右视神经 D.右动眼神经 E.右三叉神经。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Wallen berg syndrome)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眩晕、呕吐、眼球震颤(前庭神经核受损) B、交叉性感觉障碍(三叉神经脊束核及对侧的脊髓丘脑束受损 C、病变同侧 Horner怔 D、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舌咽、迷走神经受损) E、病变对侧小脑性共济失调 32、意者一侧瞳孔缩小、眼裂变小、眼球内陷,同侧面部少汗,应是损害: A、动眼神经 B、面神经 C、视神经 颈上交感神经通路 E、以上均不是 33、有一患者考虑为多发性硬化,先后两次发作,双下肢乏力,大小便失禁,双上肢 未见异常,未出现视力异常,但视觉诱发电位(VEP)显著异常,无其他脑神经异常体征, 未查脑脊液,诊断考虑为 A、临床确诊为多发性硬化 B、实验室支持确诊 C、临床可能多发性硬化 D、不支持多发性硬化 E、实验室支持可能多发性硬化 运动性失语的病变部位是: 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 非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 C、优势半球颞下回后部 D、非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 E、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 小脑病变的表现是: A、睁眼时站立较稳,闭眼时不稳 B、慌张步态 C、睁闭眼时均不稳,闭眼时更明显 D、剪刀样步态 E、跨阈步态 36、患者能无意识睁眼闭眼,光反射存在,角膜反射存在,对外界刺激无反应,无自 发性言语及有目的动作,呈上肢屈曲,下肢伸直姿势,有病理征,为下列哪一种综合征 A、无动性缄默症 B、谵妄状态 C、闭锁综合征 D、意志缺乏症 E、去皮层综合征 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诊断中不正确的是: A、四肢弛缓性瘫痪 B、起病前常有感染病史 C、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 D、明显的括约肌功能障碍 E、主要危险是呼吸肌麻痹
5 A.肺炎; B.褥疮; C.败血症; D.消化道出血; E.泌尿道感染。 30.右侧直接光反应消失,间接光反应存在,病变在: A.左视神经; B.左动眼神经; C.右视神经; D.右动眼神经; E.右三叉神经。 31、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 syndrome)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 眩晕、呕吐、眼球震颤(前庭神经核受损) B、 交叉性感觉障碍(三叉神经脊束核及对侧的脊髓丘脑束受损) C、 病变同侧 Horner 怔 D、 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舌咽、迷走神经受损) E、 病变对侧小脑性共济失调 32、 患者一侧瞳孔缩小、眼裂变小、眼球内陷,同侧面部少汗,应是损害: A、 动眼神经 B、面神经 C、视神经 D、颈上交感神经通路 E、 以上均不是 33、 有一患者考虑为多发性硬化,先后两次发作,双下肢乏力,大小便失禁,双上肢 未见异常,未出现视力异常,但视觉诱发电位(VEP)显著异常,无其他脑神经异常体征, 未查脑脊液,诊断考虑为: A、 临床确诊为多发性硬化 B、 实验室支持确诊 C、 临床可能多发性硬化 D、 不支持多发性硬化 E、 实验室支持可能多发性硬化 34、 运动性失语的病变部位是: A、 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 B、 非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 C、 优势半球颞下回后部 D、 非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 E、 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 35、 小脑病变的表现是: A、 睁眼时站立较稳,闭眼时不稳 B、 慌张步态 C、 睁闭眼时均不稳,闭眼时更明显 D、 剪刀样步态 E、 跨阈步态 36、 患者能无意识睁眼闭眼,光反射存在,角膜反射存在,对外界刺激无反应,无自 发性言语及有目的动作,呈上肢屈曲,下肢伸直姿势,有病理征,为下列哪一种综合征: A、无动性缄默症 B、谵妄状态 C、闭锁综合征 D、意志缺乏症 E、 去皮层综合征 37、 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诊断中不正确的是: A、四肢弛缓性瘫痪 B、起病前常有感染病史 C、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 D、明显的括约肌功能障碍 E、 主要危险是呼吸肌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