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2、识字写字。 第一课时 质疑探究 1、谈话引入:小朋友,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 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 己的孩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 (设计理念:本课内容充满童趣,谈话直奔课文主旨,吸引学生,激 发学习兴趣。) 2、课件演示:播放蒲公英、苍耳等植物传播种子的动画,引导学生观 察。今天《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要告诉我们植物传播种子的巧妙 办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 (设计理念: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引导学生观看动画,整体感知, 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释疑探究 感知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11 教学目标: 1、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2、识字写字。 第一课时 质疑探究 1、谈话引入:小朋友,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 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 己的孩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 (设计理念:本课内容充满童趣,谈话直奔课文主旨,吸引学生,激 发学习兴趣。) 2、课件演示:播放蒲公英、苍耳等植物传播种子的动画,引导学生观 察。今天《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要告诉我们植物传播种子的巧妙 办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 (设计理念: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引导学生观看动画,整体感知, 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释疑探究 感知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交流。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这只是初读,学生 能说出自己的读书所得就要加以表扬,不能要求过高。) (设计理念:尝试朗读,整体感知,交流收获,培养自主读书的能力, 体验读书的快乐。) 识字 自己练读生字。引导学生可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 2、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给生字找朋友,用词 语说话 (设计理念:新课标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 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方法,来调 动学生识字的热情,相互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效果。) 赏读 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美 2、选读。选自己喜欢的一节练读,再展示。 3、通读全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 (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 整体感知课文,在正确、流利的读书的冋时,获得初步的理解与体验。)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如、已、娃、纷、好。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注意的地方 3、教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如“已”要半封口,不能写成自己的 己”等
12 3、交流。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这只是初读,学生 能说出自己的读书所得就要加以表扬,不能要求过高。) (设计理念:尝试朗读,整体感知,交流收获,培养自主读书的能力, 体验读书的快乐。) 识字 1、 自己练读生字。引导学生可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 2、 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 3、 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给生字找朋友,用词 语说话。 (设计理念:新课标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 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方法,来调 动学生识字的热情,相互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效果。) 赏读 1、 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美。 2、 选读。选自己喜欢的一节练读,再展示。 3、 通读全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 (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 整体感知课文,在正确、流利的读书的同时,获得初步的理解与体验。) 写字 1、 出示要写的字:如、已、娃、纷、好。学生认读。 2、 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注意的地方。 3、 教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如“已”要半封口,不能写成自己的 “己”等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设计理念:在重视学生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应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第二课时 导入 挑苹果游戏:(将生字卡片做成苹果形写上编号)你选择第几号苹果, 读出上面的生字,再组词造句 诵读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语气。引导学生评一评老师哪读得好 哪读得不好 2、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3、朗读比赛。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让学生进行单纯的模仿, 要引导学生的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获得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演读 教师引读,学生尝试背诵课文 2、学生自由练背 3、课文表演。边背边加上动作。也可让学生进行想象发挥,进行小 型课本剧表演。(以鼓励为主,参与为主。) (设计理念:加强学生的诵读练习,加深学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发展 语感,丰富学生的积累。) 讨论 1、“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
13 4、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设计理念:在重视学生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应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第二课时 导入 挑苹果游戏:(将生字卡片做成苹果形写上编号)你选择第几号苹果, 读出上面的生字,再组词造句。 诵读 1、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语气。引导学生评一评老师哪读得好, 哪读得不好。 2、 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3、 朗读比赛。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让学生进行单纯的模仿, 要引导学生的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获得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演读 1、 教师引读,学生尝试背诵课文。 2、 学生自由练背。 3、 课文表演。边背边加上动作。也可让学生进行想象发挥,进行小 型课本剧表演。(以鼓励为主,参与为主。) (设计理念:加强学生的诵读练习,加深学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发展 语感,丰富学生的积累。) 讨论 1、“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
2、“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得 到它?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加强对课文的体验和领悟,开阔视野, 培养综合素养。) 练习 1、出示课后“读读抄抄”中的词语,引导学生多方式读词 2、扩展仿说词语。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快来与同学交流。 (设计理念:创设多样的练习方式,巩固所学,达到学用结合。) 拓展探究: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把你课外搜集了解到展示出来 吧! 设计理念: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索 奥秘的兴趣。)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甲、洼、豆、识、经。学生认读。 2、自己练写,小组评议。 3、教师小结,指导重点。 4、学生再练写。 (设计理念:写字是学生的重要技能,尝试之后,发现不足,及时改 进,增强写字效果。) 教学资料: 种子传播的奥秘 种子的传播方式大致有四种:风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水传播
14 2、“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得 到它?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加强对课文的体验和领悟,开阔视野, 培养综合素养。) 练习 1、 出示课后“读读抄抄”中的词语,引导学生多方式读词。 2、 扩展仿说词语。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快来与同学交流。 (设计理念:创设多样的练习方式,巩固所学,达到学用结合。) 拓展探究: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把你课外搜集了解到展示出来 吧! (设计理念: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索 奥秘的兴趣。) 写字 1、 出示要写的字:甲、洼、豆、识、经。学生认读。 2、 自己练写,小组评议。 3、 教师小结,指导重点。 4、 学生再练写。 (设计理念:写字是学生的重要技能,尝试之后,发现不足,及时改 进,增强写字效果。) 教学资料: 种子传播的奥秘 种子的传播方式大致有四种:风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水传播
如:春天,柳絮四处飞扬。你知道春天柳絮飞扬的奧秘吗?抓一团柳 絮仔细观察,会发现里面有些小颗粒,那就是柳树的种子。柳树就是 靠柳絮的飞扬,把种子传播到四面八方的。 凤仙花妈妈的办法跟豌豆妈妈的办法差不多,凤仙花果实成熟后炸裂, 凤仙花妈妈用这种办法把种子送到四面八方。 4、古诗两首(《赠刘景文》仙山行》)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 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背诵古诗 2、难点:"橙、橘、斜"的识记;"枫″的书写;古诗的理解 、教学主要方法:自主识字、情境感悟 四、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投影仪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赠刘景文》 、介绍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苏轼吗?苏轼是我国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 居士,所以他又叫苏东坡。他很欣赏一位诗人,叫刘景文,苏东坡写 了一首诗送给他,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这首诗,好吗?
15 如:春天,柳絮四处飞扬。你知道春天柳絮飞扬的奥秘吗?抓一团柳 絮仔细观察,会发现里面有些小颗粒,那就是柳树的种子。柳树就是 靠柳絮的飞扬,把种子传播到四面八方的。 凤仙花妈妈的办法跟豌豆妈妈的办法差不多,凤仙花果实成熟后炸裂, 凤仙花妈妈用这种办法把种子送到四面八方。 4、 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会认 10 个生字。会写 6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 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背诵古诗。 2、难点:“橙、橘、斜”的识记;“枫”的书写;古诗的理解。 三、教学主要方法:自主识字、情境感悟 四、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投影仪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赠刘景文》 一、介绍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苏轼吗?苏轼是我国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 居士,所以他又叫苏东坡。他很欣赏一位诗人,叫刘景文,苏东坡写 了一首诗送给他,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这首诗,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