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质量检测(四)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基础知识训练(15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伴随着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昌民明确表示,人社部将进行长期 护理保险制度的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子女带薪护理”方案呼之欲出 ②他心高气傲,目空一切,总喜欢妄自菲薄别人,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愿意跟他打交 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 ③库克长期以来其实已在掌管苹果公司,乔布斯两次病休期间,实干家库克都临危授命, 负责苹果的日常运营工作 ④苹果和三星手机的热卖机型和价格差优势,导致手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手机市场的 再规划也迫在眉睫 ⑤刚刚还是烈日当头,一转眼,老天爷的脸阴沉下来,狂风怒号,大街上尘土飞扬,整 个城市瓦釜雷鸣,紧接着,瓢泼大雨倾泻而下 ⑥法国今后必定会加大安保和反恐的投入,但由于经济疲软、福利水平较高,法国已经 捉襟见肘的财政将面临更加严苛的考验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⑥ D.②③⑤ 解析:选D①呼之欲出:形容画像非常逼真,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也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符合语境。②妄自菲薄:形容过分地看轻自己。用错对象。③临 危授命:在危亡关头勇于献出生命。不合语境。④迫在眉睫:形容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 符合语境。⑤瓦釜雷鸣:比喻无才无德的人占据高位,煊赫一时。望文生义。⑥捉襟见肘 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符合语境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今年12月以来,大雾天气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气象机构预测,近期将有一股较强 冷空气影响中国中东部地区,对驱散大雾天气起到积极作用 在公共图书馆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成为公众获取知识和信 息的重要渠道,也成为数字图书馆的传输途径和服务渠道。 C.根据规划,未来5年,我国将至少发射100个左右航天器,包括卫星、飞船、探测 器等,绝大多数为我国生产、使用,也有小部分将满足国际市场需求 D.中国科协召开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大会,通过缅怀钱学森与科协的点滴过往, 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继承、学习其科学精神,为中国科技事业发挥力量 解析:选BA项,搭配不当。“驱散”与“天气”不能搭配,应去掉“天气”。C项
1 单元质量检测(四) (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 一、基础知识训练(15 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①伴随着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昌民明确表示,人社部将进行长期 护理保险制度的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子女带薪护理”方案呼之欲出 ....。 ②他心高气傲,目空一切,总喜欢妄自菲薄 ....别人,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愿意跟他打交 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 ③库克长期以来其实已在掌管苹果公司,乔布斯两次病休期间,实干家库克都临危授命 ...., 负责苹果的日常运营工作。 ④苹果和三星手机的热卖机型和价格差优势,导致手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手机市场的 再规划也迫在眉睫 ....。 ⑤刚刚还是烈日当头,一转眼,老天爷的脸阴沉下来,狂风怒号,大街上尘土飞扬,整 个城市瓦釜雷鸣 ....,紧接着,瓢泼大雨倾泻而下。 ⑥法国今后必定会加大安保和反恐的投入,但由于经济疲软、福利水平较高,法国已经 捉襟见肘 ....的财政将面临更加严苛的考验。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⑥ D.②③⑤ 解析:选 D ①呼之欲出:形容画像非常逼真,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也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符合语境。②妄自菲薄:形容过分地看轻自己。用错对象。③临 危授命:在危亡关头勇于献出生命。不合语境。④迫在眉睫:形容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 符合语境。⑤瓦釜雷鸣:比喻无才无德的人占据高位,煊赫一时。望文生义。⑥捉襟见肘: 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符合语境。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A.今年 12 月以来,大雾天气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气象机构预测,近期将有一股较强 冷空气影响中国中东部地区,对驱散大雾天气起到积极作用。 B.在公共图书馆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成为公众获取知识和信 息的重要渠道,也成为数字图书馆的传输途径和服务渠道。 C.根据规划,未来 5 年,我国将至少发射 100 个左右航天器,包括卫星、飞船、探测 器等,绝大多数为我国生产、使用,也有小部分将满足国际市场需求。 D.中国科协召开纪念钱学森诞辰 100 周年大会,通过缅怀钱学森与科协的点滴过往, 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继承、学习其科学精神,为中国科技事业发挥力量。 解析:选 B A 项,搭配不当。“驱散”与“天气”不能搭配,应去掉“天气”。C 项
语意重复。“至少”与“左右”删去其一。D项,语序不当。“继承、学习”应为“学习、 继承”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近年来出现了所谓国学热。 重要的不是意见之争,而是学理或技术 性争论。 ①就像自然生态需要多样性,不能随便说哪个物种是“坏的”,更不能随便认为哪种文 化不应该存在。 ②关于国学到底“好不好”的争论几乎没有意义。 ③但居然演变成一种“轻浮”的文化争论,这就让人失望了。 ④何况国学存在数千年,自有其伟大力量和深刻道理。 ⑤过于随便地进行批判,没有任何建设性。 ⑥国人对国学有兴趣,本是理所当然的事。 A.⑥④②③①⑤ B.②①④⑤③⑥ C.⑥③⑤①④② D.②①⑤③④⑥ 解析:选C确定首句:第⑥句中的“有兴趣”跟“国学热”在内容上紧密相连,故首 选⑥。理顺句子间的逻辑关系:第⑥句中的“本是”与第③句中的“但”构成转折关系:第 ③句中的“‘轻浮’的文化争论”与第⑤句中的“随便地进行批判”在内容上紧密相连:而 第①句是通过打比方的方法对第⑤句的解说:第①句与第④句构成递进关系。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你寄来的大作我已拜读,对文中个别的字句我冒昧地作了雅正,谨供参考 B.刘老师快要退休了,却仍在为培养学生而略尽绵薄,其高尚师德让人敬仰 C.我们诚挚地邀请著名民俗专家莅临会议,指导我社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 D.值此中秋佳节,令女出阁之庆,聊备薄酒,以飨众亲朋好友 解析:选CA项,“雅正”是敬辞,一般用于请对方对自己的诗文书画加以指教。此 处不得体。B项,“略尽绵薄”是谦辞,用在别人身上不得体。D项,“令”,敬辞,称对 方:且没有“令女”这一说法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包身工》是我国现代著名剧作家夏衍写的一篇报告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 篇报告文学作品 B.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严格区别的,《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沁园春”是词牌,“长 沙”是标题 C.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为新月派代表诗人,曾赴剑桥大学学习,留下了著名 的诗篇《再别康桥》。 D.巴金的主要作品有著名的“激流三部曲”(《雾》《雨》《电》)和“爱情三部曲”(《家》 2
2 语意重复。“至少”与“左右”删去其一。D 项,语序不当。“继承、学习”应为“学习、 继承”。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近年来出现了所谓国学热。________________。重要的不是意见之争,而是学理或技术 性争论。 ①就像自然生态需要多样性,不能随便说哪个物种是“坏的”,更不能随便认为哪种文 化不应该存在。 ②关于国学到底“好不好”的争论几乎没有意义。 ③但居然演变成一种“轻浮”的文化争论,这就让人失望了。 ④何况国学存在数千年,自有其伟大力量和深刻道理。 ⑤过于随便地进行批判,没有任何建设性。 ⑥国人对国学有兴趣,本是理所当然的事。 A.⑥④②③①⑤ B.②①④⑤③⑥ C.⑥③⑤①④② D.②①⑤③④⑥ 解析:选 C 确定首句:第⑥句中的“有兴趣”跟“国学热”在内容上紧密相连,故首 选⑥。理顺句子间的逻辑关系:第⑥句中的“本是”与第③句中的“但”构成转折关系;第 ③句中的“‘轻浮’的文化争论”与第⑤句中的“随便地进行批判”在内容上紧密相连;而 第①句是通过打比方的方法对第⑤句的解说;第①句与第④句构成递进关系。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 分)( ) A.你寄来的大作我已拜读,对文中个别的字句我冒昧地作了雅正,谨供参考。 B.刘老师快要退休了,却仍在为培养学生而略尽绵薄,其高尚师德让人敬仰。 C.我们诚挚地邀请著名民俗专家莅临会议,指导我社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 D.值此中秋佳节,令女出阁之庆,聊备薄酒,以飨众亲朋好友。 解析:选 C A 项,“雅正”是敬辞,一般用于请对方对自己的诗文书画加以指教。此 处不得体。B 项,“略尽绵薄”是谦辞,用在别人身上不得体。D 项,“令”,敬辞,称对 方;且没有“令女”这一说法。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 分)( ) A.《包身工》是我国现代著名剧作家夏衍写的一篇报告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 篇报告文学作品。 B.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严格区别的,《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沁园春”是词牌,“长 沙”是标题。 C.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为新月派代表诗人,曾赴剑桥大学学习,留下了著名 的诗篇《再别康桥》。 D.巴金的主要作品有著名的“激流三部曲”(《雾》《雨》《电》)和“爱情三部曲”(《家》
《春》《秋》) 解析:选D“激流三部曲”是《家》《春》《秋》,“爱情三部曲”是《雾》《雨》《电》。 二、阅读能力训练(40分) (一)课内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16分) 在一种特殊优惠的保护之下,吸收着廉价劳动力的滋养,在中国的东洋厂飞跃地庞大了 单就这福临路的东洋厂讲,光绪二十八年三井系的资本收买大纯纱厂而创立第一厂的时候, 锭子还不到两万,可是三十年之后,他们已经有了六个纱厂,五个布厂,二十五万锭子,三 千张布机,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万元的资本。美国一位作家索洛曾在一本书上说过,美国铁 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横卧着一个爱尔兰工人的尸首。那么,我也这样联想,东洋厂的每 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 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猪猡一般的生活, 泥土一般的作践一—血肉造成的“机器”终究和钢铁造成的不一样,包身契上写明的三年期 限,能够做满的不到三分之二。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 的瘦,身体像弓一样的弯,面色像死人一样的惨!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逼着在做 工。譬如讲芦柴棒吧,她的身体实在瘦得太可怕了,放工的时候,厂门口的“抄身婆”(检 查女工身体的女人)也不愿意去接触她的身体: “让她扎一两根油线绳吧!骷髅一样,摸着她的骨头会做噩梦!” 但是带工老板是不怕做噩梦的!有人觉得太难看了,对她的老板说: “譬如做好事吧,放了她!” 放她?行!还我二十块钱,两年间的伙食、房钱。”他随便地说,回转头来对她一瞪: 不还钱,可别做梦!宁愿赔棺材,要她做到死! 芦柴棒现在的工钱是每天三角八,拿去年的工钱三角二做平均,两年来在她身上已经收 入了二百三十块了! 6.作者认为在中国的东洋厂能够飞跃地庞大的原因有哪些?(3分) 参考答案:①一种特殊优惠的保护;②吸收廉价劳动力 7.作者在第一段列举了大量的数字,这些数字是为了说明什么?(4分) 答 参考答案:作者通过东洋厂三十年前后数字的对比,向我们揭示了东洋厂发展之迅速
3 《春》《秋》)。 解析:选 D “激流三部曲”是《家》《春》《秋》,“爱情三部曲”是《雾》《雨》《电》。 二、阅读能力训练(40 分) (一)课内阅读(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16 分) 在一种特殊优惠的保护之下,吸收着廉价劳动力的滋养,在中国的东洋厂飞跃地庞大了。 单就这福临路的东洋厂讲,光绪二十八年三井系的资本收买大纯纱厂而创立第一厂的时候, 锭子还不到两万,可是三十年之后,他们已经有了六个纱厂,五个布厂,二十五万锭子,三 千张布机,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万元的资本。美国一位作家索洛曾在一本书上说过,美国铁 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横卧着一个爱尔兰工人的尸首。那么,我也这样联想,东洋厂的每 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 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猪猡一般的生活, 泥土一般的作践——血肉造成的“机器”终究和钢铁造成的不一样,包身契上写明的三年期 限,能够做满的不到三分之二。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 的瘦,身体像弓一样的弯,面色像死人一样的惨!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逼着在做 工。譬如讲芦柴棒吧,她的身体实在瘦得太可怕了,放工的时候,厂门口的“抄身婆”(检 查女工身体的女人)也不愿意去接触她的身体: “让她扎一两根油线绳吧!骷髅一样,摸着她的骨头会做噩梦!” 但是带工老板是不怕做噩梦的!有人觉得太难看了,对她的老板说: “譬如做好事吧,放了她!” “放她?行!还我二十块钱,两年间的伙食、房钱。”他随便地说,回转头来对她一瞪: “不还钱,可别做梦!宁愿赔棺材,要她做到死!” 芦柴棒现在的工钱是每天三角八,拿去年的工钱三角二做平均,两年来在她身上已经收 入了二百三十块了! 6.作者认为在中国的东洋厂能够飞跃地庞大的原因有哪些?(3 分) 答: 参考答案:①一种特殊优惠的保护;②吸收廉价劳动力。 7.作者在第一段列举了大量的数字,这些数字是为了说明什么?(4 分) 答: 参考答案:作者通过东洋厂三十年前后数字的对比,向我们揭示了东洋厂发展之迅速
规模之壮大,而这一切的取得都是建立在压榨中国廉价劳动力的基础上,从而向读者揭示出 工厂的规模越大压榨就越惨烈的可怕现实。 8.作者在描写包身工的生活时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既有对包身工群体的描写,又 有像“芦柴棒”这样的个体刻画,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5分) 答 参考答案:使读者对包身工的了解全面、具体而深入;给读者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 震撼读者的内心 9.从抄身婆和带工老板的对话中,我们能看出什么?(4分) 答 参考答案:包身工的身体健康差到极点,极其缺乏营养,由此可知平时的饭食质量之差; 带工老板心狠手辣,极其残忍,对包身工没有丝毫的同情,不榨到最后一分钱绝不会放手 (二)课外阅读(24分) A.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12分) 梦境沉入洪水的暂安一夜 [美]丹·卢泽德 现在是星期日的子夜时分,发这份急电的时候,街道一片沉寂。但是在城市中心,人们 的心碎了 家园沉入水里。汽车也被淹没,房子里黑漆漆的空无一人,而家具漂在水上。 缓缓上涨的水在防护墙上发出阴险的响声。但是人已撒离的地区静悄悄的。一切都很平 这是耳闻目睹到的场景。但是,当城市里运沙袋的英雄们躺下来休息时,1982年的这 场洪水造成的难民们还处在混乱中。 他们今夜睡在坑坑洼洼的陌生的小屋里,房间里的地板上铺着亚麻油毡。在教堂中心 当焦虑不安终于为疲倦所压倒,人们开始沉入睡眠,怀着感谢和平静。还有上百张或者更多 的床铺放在搭得形形色色的房子里,以防备还有大雨的预言实现。 此时此刻,据说有3000人已被迫从他们的家里撤出来。大多数人是附近的老住户,位 于这座城市的三条河的两岸 主要是在城市的这个地区,吸纳洪水而救出难民。疲倦的海军陆战队士兵、消防队员和 志愿者们赶来照顾难民,帮助麻烦的、不情愿离开的人到小救生筏子上,一次又一次把这些 人运到高地上,其他的交通工具在那儿等着
4 规模之壮大,而这一切的取得都是建立在压榨中国廉价劳动力的基础上,从而向读者揭示出 工厂的规模越大压榨就越惨烈的可怕现实。 8.作者在描写包身工的生活时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既有对包身工群体的描写,又 有像“芦柴棒”这样的个体刻画,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5 分) 答: 参考答案:使读者对包身工的了解全面、具体而深入;给读者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 震撼读者的内心。 9.从抄身婆和带工老板的对话中,我们能看出什么?(4 分) 答: 参考答案:包身工的身体健康差到极点,极其缺乏营养,由此可知平时的饭食质量之差; 带工老板心狠手辣,极其残忍,对包身工没有丝毫的同情,不榨到最后一分钱绝不会放手。 (二)课外阅读(24 分) A.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12 分) 梦境沉入洪水的暂安一夜 [美]丹·卢泽德 现在是星期日的子夜时分,发这份急电的时候,街道一片沉寂。但是在城市中心,人们 的心碎了。 家园沉入水里。汽车也被淹没,房子里黑漆漆的空无一人,而家具漂在水上。 缓缓上涨的水在防护墙上发出阴险的响声。但是人已撤离的地区静悄悄的。一切都很平 静。 这是耳闻目睹到的场景。但是,当城市里运沙袋的英雄们躺下来休息时,1982 年的这 场洪水造成的难民们还处在混乱中。 他们今夜睡在坑坑洼洼的陌生的小屋里,房间里的地板上铺着亚麻油毡。在教堂中心, 当焦虑不安终于为疲倦所压倒,人们开始沉入睡眠,怀着感谢和平静。还有上百张或者更多 的床铺放在搭得形形色色的房子里,以防备还有大雨的预言实现。 此时此刻,据说有 3 000 人已被迫从他们的家里撤出来。大多数人是附近的老住户,位 于这座城市的三条河的两岸。 主要是在城市的这个地区,吸纳洪水而救出难民。疲倦的海军陆战队士兵、消防队员和 志愿者们赶来照顾难民,帮助麻烦的、不情愿离开的人到小救生筏子上,一次又一次把这些 人运到高地上,其他的交通工具在那儿等着
现在是午夜,城市中心人已撤离的部分沉入一片黑暗。断电、停气,正常的一切都不再 存在。 那些及时站出来的人一一用沙袋和临时垒起来的土堤同洪水搏斗一一仅仅是在等着河 水涨到顶点。他们的家得以幸免。现在,他们的自信又恢复了。他们今晚睡在自己的床上。 但是他们也担心,城市还能承受多少水?雨在夜空中潜伏着。 在河西边,令人心碎的程度最深,损失最为严重。在莫米和圣乔,水逼近防洪堤顶部。 居民们爬到防水墙上察看水的最高线,他们在寻找希望的迹象。看到防洪堤还牢固的地方, 他们就觉得有了希望;哪里防洪堤出现了缺口,哪里的希望就像耗子一样淹没在水里 难民们今天晚上讲了上千件事,都是他们看到和听到的 有个人想起万布林大街上的一幢房子,那儿阳光春天般地暖暖地照在明亮的黄砖围墙 上。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妇在他们的小黄房子的前院里等待着。那位绅士坐在走道上的一把黄 色椅子上,膝盖上横着一根拐杖。他的妻子黄色的头发已经斑白,站在那儿望着奇怪的人来 来往往。他们是一幅岩画,一张发黄的照片,不合时宜。 隔着一个街区的距离,水正沿着大街向他们逼近。这个女人只会说结结巴巴的英语,她 的丈夫只是点头。糟透了的洪水,唉,糟透了的洪水。水有多高了?耸耸肩,他们将不得不 离开吗?一个虚弱的、不安的微笑。谁知道呢?她说。谁知道呢? 邻近防洪堤的莫米地区,河水在那儿最宽也最深,低吟的河水在黑暗中翻滚。几乎没有 人站在街灯下的防洪堤上。现在没有这个必要。他们感到安全 在像口袋一样的湖边地区,两条河的拐弯处,水没有漫出河道。这里有一种乐观的信念。 星期六夜里难以入睡的焦虑结束了。那里没有搭起的小屋子,也没有因洪水损害生活而感到 的痛苦。他们暂时逃脱了洪水,但是洪水就在眼前。 现在,午夜过后,城市沉入梦乡,3000名难民安顿下来,得到了食物供给。仍有两个 世界存在着。湿和干,高地和低地。两个世界被汹涌的河水和桥分开。两种运气。好运气和 坏运气。 明天有希望达到河水顶点。达到顶点,水就会退下去,无家可归的人会忘掉痛苦的记忆。 然后将重新挖掘出这些记忆加以回想。 但这都是明天的事了。今夜仍有不安的睡眠,陌生的床铺,这场战斗的奇怪的空虚感一 一部分失掉了,一部分赢得了。今夜,在城市中间,仍然有破碎的心灵。但是最坏的事已经 过去了。街道安静下来,一切都那么平静 (选自《韦恩堡新闻哨兵报》,1982年3月15日,李予阳译 新闻背景: 在截稿时间的巨大压力下对重要事件的余波和未来发展做出展望,这是对新闻记者的一 大挑战。如果这种事件是一起严重的自然灾害,这么做难度就更大了。美国印第安纳州《韦 恩堡新闻哨兵报》的专栏作家丹·卢泽德却做到了这一点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篇新闻稿既有对难民群体的描写,又有对万布林大街难民个体的描写,真实地反
5 现在是午夜,城市中心人已撤离的部分沉入一片黑暗。断电、停气,正常的一切都不再 存在。 那些及时站出来的人——用沙袋和临时垒起来的土堤同洪水搏斗——仅仅是在等着河 水涨到顶点。他们的家得以幸免。现在,他们的自信又恢复了。他们今晚睡在自己的床上。 但是他们也担心,城市还能承受多少水?雨在夜空中潜伏着。 在河西边,令人心碎的程度最深,损失最为严重。在莫米和圣乔,水逼近防洪堤顶部。 居民们爬到防水墙上察看水的最高线,他们在寻找希望的迹象。看到防洪堤还牢固的地方, 他们就觉得有了希望;哪里防洪堤出现了缺口,哪里的希望就像耗子一样淹没在水里。 难民们今天晚上讲了上千件事,都是他们看到和听到的。 有个人想起万布林大街上的一幢房子,那儿阳光春天般地暖暖地照在明亮的黄砖围墙 上。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妇在他们的小黄房子的前院里等待着。那位绅士坐在走道上的一把黄 色椅子上,膝盖上横着一根拐杖。他的妻子黄色的头发已经斑白,站在那儿望着奇怪的人来 来往往。他们是一幅岩画,一张发黄的照片,不合时宜。 隔着一个街区的距离,水正沿着大街向他们逼近。这个女人只会说结结巴巴的英语,她 的丈夫只是点头。糟透了的洪水,唉,糟透了的洪水。水有多高了?耸耸肩,他们将不得不 离开吗?一个虚弱的、不安的微笑。谁知道呢?她说。谁知道呢? 邻近防洪堤的莫米地区,河水在那儿最宽也最深,低吟的河水在黑暗中翻滚。几乎没有 人站在街灯下的防洪堤上。现在没有这个必要。他们感到安全。 在像口袋一样的湖边地区,两条河的拐弯处,水没有漫出河道。这里有一种乐观的信念。 星期六夜里难以入睡的焦虑结束了。那里没有搭起的小屋子,也没有因洪水损害生活而感到 的痛苦。他们暂时逃脱了洪水,但是洪水就在眼前。 现在,午夜过后,城市沉入梦乡,3 000 名难民安顿下来,得到了食物供给。仍有两个 世界存在着。湿和干,高地和低地。两个世界被汹涌的河水和桥分开。两种运气。好运气和 坏运气。 明天有希望达到河水顶点。达到顶点,水就会退下去,无家可归的人会忘掉痛苦的记忆。 然后将重新挖掘出这些记忆加以回想。 但这都是明天的事了。今夜仍有不安的睡眠,陌生的床铺,这场战斗的奇怪的空虚感—— 一部分失掉了,一部分赢得了。今夜,在城市中间,仍然有破碎的心灵。但是最坏的事已经 过去了。街道安静下来,一切都那么平静。 (选自《韦恩堡新闻哨兵报》,1982 年 3 月 15 日,李予阳译) 新闻背景: 在截稿时间的巨大压力下对重要事件的余波和未来发展做出展望,这是对新闻记者的一 大挑战。如果这种事件是一起严重的自然灾害,这么做难度就更大了。美国印第安纳州《韦 恩堡新闻哨兵报》的专栏作家丹·卢泽德却做到了这一点。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这篇新闻稿既有对难民群体的描写,又有对万布林大街难民个体的描写,真实地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