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场地工程(含绪论)一、名词解释1.场地竖向设计:是对风景园林中各个景点、设施及地貌在高程上进行统一协调而创造既有变化又统一协调的设计。2.等高线: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3.园林工程:是研究风景园林建设的工程技术,包括竖向处理,地形塑造,土方填筑的场地工程。4.绝对高程:地面上到大地水准面的绝对距离,简称高程或标高。5.园林设施:人为建造在园林中为游人提供服务的原理孟建筑。6.土壤的自然倾斜角:土壤自然堆积,经沉落稳定后,土壤表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夹角。7.零点线:指不挖不填的点,零点的连线就是零点线,是挖方和填方区的分界线。8.容重:单位体积内,天然状态下,土壤的重量。9.平整标高:居于某一水准面之上而表面上崎呕不平的土体,经平整后使其表面成为水平的,经平整后的这块土体的高度就是平整标高。10.竖向设计断面法:用许多断面表示原有地形和设计地形的状况的方法。11.水滴打击强度:是指单位受水面积内水滴对植物和土壤的打击动能,它与水滴大小,降落速度和密集程度有关。12.高程:地面上一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二、填空1.土方工程按使用年限分为永久性工程和临时性工程。2.设计等高线在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有陡坡变缓坡或缓坡改陡坡、平填沟谷、削平山脊、平整场地、园路设计等高线的绘制和计算。3.土方量计算的方法有体积公式估算法、方格法、断面法4.竖向设计的方法有等高线法、断面法、模型法、计算机绘图表现法5.土方量计算断面法主要分为垂直断面法、水平断面法。6.施工标高=原地形标高一设计标高7.高程根据其水准面选择不同可分为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8.土方施工过程包括土方开挖、土方运输、土方填筑、土方压实四个步骤
第一章 场地工程(含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场地竖向设计:是对风景园林中各个景点、设施及地貌在高程上进行统一协调 而创造既有变化又统一协调的设计。 2.等高线: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3.园林工程:是研究风景园林建设的工程技术,包括竖向处理,地形塑造,土方 填筑的场地工程。 4.绝对高程:地面上到大地水准面的绝对距离,简称高程或标高。 5.园林设施:人为建造在园林中为游人提供服务的原理孟建筑。 6.土壤的自然倾斜角:土壤自然堆积,经沉落稳定后,土壤表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 夹角。 7.零点线:指不挖不填的点,零点的连线就是零点线,是挖方和填方区的分界线。 8.容重:单位体积内,天然状态下,土壤的重量。 9.平整标高:居于某一水准面之上而表面上崎岖不平的土体,经平整后使其表面 成为水平的,经平整后的这块土体的高度就是平整标高。 10.竖向设计断面法:用许多断面表示原有地形和设计地形的状况的方法。 11.水滴打击强度:是指单位受水面积内水滴对植物和土壤的打击动能,它与水 滴大小,降落速度和密集程度有关。 12.高程:地面上一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二、填空 1.土方工程按使用年限分为永久性工程和临时性工程。 2.设计等高线在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有陡坡变缓坡或缓坡改陡坡、平填沟谷、削平 山脊、平整场地、园路设计等高线的绘制和计算。 3.土方量计算的方法有体积公式估算法、方格法、断面法。 4.竖向设计的方法有等高线法、断面法、模型法、计算机绘图表现法。 5.土方量计算断面法主要分为垂直断面法、水平断面法。 6.施工标高=原地形标高—设计标高 7.高程根据其水准面选择不同可分为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 8.土方施工过程包括土方开挖、土方运输、土方填筑、土方压实四个步骤
9.计算土方工程量的方法有体积公式计算法、断面法、方格网法。10.建筑与景观的矛盾体现在位置、大小、形状、色彩,功能、细节等方面。11.地形设计主要具有骨架、空间、造景、工程的作用。12.土方的运输方法包括人工运输、机械运输。13.垂直断面法适用于带状地形单体或土方的土方量计算。14.方格网法最适合平整场地的土方计算。15.土壤容重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施工的难易程度,容重越大,挖掘越难。在土方施工中按容重把土壤分为松土、半坚土、坚土等三类。16.土方工程中,一般将土壤含水量在5%以内的称千土,30%以内的称潮土,大于30%称湿土。17.土方施工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清理现场、排水、放线。18.支典园林的成就是中国风景园林工程的集中体现。19.园林建设工程的内容分为:风景园林工程、园林建筑工程。20.园林工程管理是对整个工程的全面组织管理,其关键是施工速度。21.当地面坡度<3%可视为平底。22.道路、广场和桥梁的竖向设计的主要是控制坡度、坡向。23.风景园林场地工程包括竖向设计、土方计、土方施工。24.在园林建设中,一般开始的工程是土方工程。25.陡坡变缓坡坡度变小。26.土方施工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清理现场、排水、定点放线。27.园林工程的功能有衣食住行、美学与生产、社会功能。28.方格网标注时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分别是标注的施工标高、角点编号、设计标高、原地形标高。29.风景园林竖向设计的原则利用为主、改造为辅、因高堆山、就低普水。30.风景园林工程竖向规划设计图纸的表达分三阶段为规划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施工图阶段。31.地形设计最重要的是利用为主、改造为辅。32.坡度公式i=h/L。33.一般园路的坡度一般不超过8%
9.计算土方工程量的方法有体积公式计算法、断面法、方格网法。 10.建筑与景观的矛盾体现在位置、大小、形状、色彩,功能、细节等方面。 11.地形设计主要具有骨架、空间、造景、工程的作用。 12.土方的运输方法包括人工运输、机械运输。 13.垂直断面法适用于带状地形单体或土方的土方量计算。 14.方格网法最适合平整场地的土方计算。 15.土壤容重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施工的难易程度,容重越大,挖掘越难。在土方 施工中按容重把土壤分为松土、半坚土、坚土等三类。 16.土方工程中,一般将土壤含水量在 5%以内的称干土,30%以内的称潮 土,大 于 30%称湿土。 17.土方施工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清理现场、排水、放线。 18.古典园林的成就是中国风景园林工程的集中体现。 19.园林建设工程的内容分为:风景园林工程、园林建筑工程。 20.园林工程管理是对整个工程的全面组织管理,其关键是施工速度。 21.当地面坡度<3%可视为平底。 22.道路、广场和桥梁的竖向设计的主要是控制坡度、坡向。 23.风景园林场地工程包括竖向设计、土方计、土方施工。 24.在园林建设中,一般开始的工程是土方工程。 25.陡坡变缓坡坡度变小。 26.土方施工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清理现场、排水、定点放线。 27.园林工程的功能有衣食住行、美学与生产、社会功能。 28.方格网标注时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分别是标注的施工标高、角点编号、设计 标高、原地形标高。 29.风景园林竖向设计的原则利用为主、改造为辅、因高堆山、就低凿水。 30.风景园林工程竖向规划设计图纸的表达分三阶段为规划阶段、技术设计阶段、 施工图阶段。 31.地形设计最重要的是利用为主、改造为辅。 32.坡度公式 i=h/L。 33.一般园路的坡度一般不超过 8%
34.插入法求某点高程的基本公式一一h为等高差、Ha为低边等高线的高程、HX为相邻等高线之间某点高程、X为某点到低边等高线的距离、L为相邻等高线之间最小距离。35.等高线是一组垂直距相等、水平于地面的假想面。36.园林土方压实工作的顺序为由边缘向中心压实,由低处向高处压实。37.压实松土时应分层进行,夯实工具应先轻后重。39.模型法进行地形竖向设计的特点是表现直观形象、县体和费时费工、投资多不便搬动、需专门放置场所。40.用体积公式计算土方工程量的特点是简易便捷、精度较差、多用于规划阶段的估算。41.土方工程量的计算分为估算和计算两种。三、简答题1.简述地形设计的内容。答:地形设计主要指地貌及地物景观的高程设计。(1)地貌设计以总体设计为依据,合理确定地表起伏的形态,如峰、峦、坡、谷、河、湖、泉、瀑等地貌小品的设置,以及它们之间的位置、形状、大小、比例高程关系等都要通过地貌设计来解决。(2)水体设计确定水体的水位,解决水的来源与排放问题。(3)园路设计主要确定道路(或广场)的纵向坡度及变坡点高程。(4)建筑设计地形设计中,对于建筑及小品应标明地坪与周围环境的高程关系,并保证排水通畅。(5)排水设计在地形设计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地面水的排队问题。合理划分汇水区域,正确确定径流走向。一般不准出现积留雨水的洼地。(6)植物种植在高程上的要求在地形的利用和改造过程中,对原址上有保留价值的名木古树,其周围地面的标高及保护范围,应在图纸上加以标明。2.简述竖向设计的原则。答:(1)功能优先,造景并重(2)利用为主,改造为辅(3)因地制宜,顺应自然
34.插入法求某点高程的基本公式 ——h 为等高差、Ha 为低边等高线的高程、HX 为相邻等高线之间某点高程、X 为某点到低边等高线的距离、L 为相邻等高线之 间最小距离。 35.等高线是一组垂直距相等、水平于地面的假想面。 36.园林土方压实工作的顺序为由边缘向中心压实,由低处向高处压实 。 37.压实松土时应分层进行,夯实工具应先轻后重。 39.模型法进行地形竖向设计的特点是表现直观形象、具体和费时费工、投资多、 不便搬动、需专门放置场所。 40.用体积公式计算土方工程量的特点是简易便捷、精度较差、多用于规划阶段 的估算。 41.土方工程量的计算分为估算和计算两种。 三、简答题 1.简述地形设计的内容。 答:地形设计主要指地貌及地物景观的高程设计。 (1)地貌设计 以总体设计为依据,合理确定地表起伏的形态,如峰、峦、坡、 谷、河、湖、泉、瀑等地貌小品的设置,以及它们之间的位置、形状、大小、比 例高程关系等都要通过地貌设计来解决。 (2)水体设计 确定水体的水位,解决水的来源与排放问题。 (3)园路设计 主要确定道路(或广场)的纵向坡度及变坡点高程。 (4)建筑设计 地形设计中,对于建筑及小品应标明地坪与周围环境的高程关 系,并保证排水通畅。 (5)排水设计 在地形设计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地面水的排队问题。合理划分 汇水区域,正确确定径流走向。一般不准出现积留雨水的洼地。 (6)植物种植在高程上的要求 在地形的利用和改造过程中,对原址上有保留 价值的名木古树,其周围地面的标高及保护范围,应在图纸上加以标明。 2.简述竖向设计的原则。 答:(1)功能优先,造景并重 (2)利用为主,改造为辅 (3)因地制宜,顺应自然
(4)就地取材,就地施工(5)填挖结合,土方平衡3.简述用方格网法进行土方量计算的步骤。答:(1)做方格控制网(2)求原地形标高(3)求平整标高(4)求设计标高(5)求施工标高(施工标高=原地形标高一设计标高)(6)求零点及零点线(7)土方计算4.简述减少土方工程量的措施。答:(1)场地设计遵循“因地制宜”原则;(2)园林建筑和地形结合;(3)注重园路选线对土方工程的影响;(4)多搞小地形,少搞或不搞大规模的挖湖堆山;(5)缩短土方调配运距,减少小搬运:(6)合理的管道布线和埋深,重力流管要避免逆坡埋管。6.简述等高线的性质。答:(1)同一等高线上所有点高程都相等。(2)每一条等高线都是闭合的。(3)等高线的水平间距的大小,表示地形的缓或陡。(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或重叠,只有在悬崖处等高线才可能出现相交的情况,在某些垂直于地平面的峭壁、地坎或挡土墙、驳岸处等高线才会重合。(5)等高线在图纸上不能直穿横过河谷、堤岸和道路。7.简述园林工程的特点。答:园林工程具有艺术性,技术性,时代性,是技术与生物科学的统一,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并且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协同作业,多方配合。在营建时还应体现出安全性,后续性,可体验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性。8.简述土方工程施工设计应注意的事项
(4)就地取材,就地施工 (5)填挖结合,土方平衡 3.简述用方格网法进行土方量计算的步骤。 答:(1)做方格控制网 (2)求原地形标高 (3)求平整标高 (4)求设计标高 (5)求施工标高(施工标高=原地形标高—设计标高) (6)求零点及零点线 (7)土方计算 4.简述减少土方工程量的措施。 答:(1)场地设计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2)园林建筑和地形结合; (3)注重园路选线对土方工程的影响; (4)多搞小地形,少搞或不搞大规模的挖湖堆山; (5)缩短土方调配运距,减少小搬运; (6)合理的管道布线和埋深,重力流管要避免逆坡埋管。 6.简述等高线的性质。 答:(1)同一等高线上所有点高程都相等。 (2)每一条等高线都是闭合的。 (3)等高线的水平间距的大小,表示地形的缓或陡。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或重叠,只有在悬崖处等高线才可能出现相交的情况, 在某些垂直于地平面的峭壁、地坎或挡土墙、驳岸处等高线才会重合。 (5)等高线在图纸上不能直穿横过河谷、堤岸和道路。 7.简述园林工程的特点。 答:园林工程具有艺术性,技术性,时代性,是技术与生物科学的统一,技术与 艺术的统一,并且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协同作业,多方配合。在营建时还应体现 出安全性,后续性,可体验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性。 8.简述土方工程施工设计应注意的事项
答:(1)摸清施工条件,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与机械:(2)合理调配土方,使总施工量最少;(3)合理组织机械施工,以发挥最高效率;(4)作好道路、排水、降水、土壁支撑等准备及辅助工作:(5)合理安排施工计划,避开冬、雨季施工;(6)制定合理可行的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9.简述放坡开挖的适用条件。答:(1)场地允许(2)邻近无重要建筑物和管线(3)基坑边土体位移限制不大(4)土质为一般粘性土或粉土以及碎石土、风化岩石等良好土质(5)开挖深度超过4一5米时,宜采用分级放坡地下水位降至坑底10.简述地形设计的程序和原则。答:地形设计的程序为:选拟定中心线,用水准仪测定中心线各特征点的标高,然后绘制纵断面,用不同的线条来表示原地形的标高,设计地形标高和施工标高。地形设计的原则:因地制宜的原则、因园取材的原则、量力而行的原则。11.简述竖向设计三种方法的优劣。答:竖向设计的方法有等高线法、段面法、模型法。(1)等高线法:在园林设计中使用最多,一般地形测绘图都是用等高线或点标高表示。在绘有原地形等高线的底图上用设计等高线进行地形改造或创作,在同一张图纸上便可表达原有地形、设计地形状况及公园的平面布置、各部分的高程关系,大大方便了设计过程中进行方案比较及修改工作,也便于进一步的土方计算工作。(2)断面法:是用许多断面表示原有地形和设计地形状况的方法。从断面图上可以了解各方格点上的原地形标高和设计地形标高,这种图纸便于土方量计算,也方便施工。(3)模型法:采用泥土,沙,泡沫等材料制作成缩小的模型的方法。此法表现直观形象,具体。但制作费工时,投资较多,且大的模型不便搬动。如需保存,还需要专门的放置场所
答:(1)摸清施工条件,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与机械; (2)合理调配土方,使总施工量最少; (3)合理组织机械施工,以发挥最高效率; (4)作好道路、排水、降水、土壁支撑等准备及辅助工作; (5)合理安排施工计划,避开冬、雨季施工; (6)制定合理可行的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9.简述放坡开挖的适用条件。 答:(1)场地允许 (2)邻近无重要建筑物和管线 (3)基坑边土体位移限制不大 (4)土质为一般粘性土或粉土以及碎石土、风化岩石等良好土质 (5)开挖深度超过 4—5 米时,宜采用分级放坡地下水位降至坑底 10.简述地形设计的程序和原则。 答:地形设计的程序为:选拟定中心线,用水准仪测定中心线各特征点的标高, 然后绘制纵断面,用不同的线条来表示原地形的标高,设计地形标高和施工标高。 地形设计的原则:因地制宜的原则、因园取材的原则、量力而行的原则。 11.简述竖向设计三种方法的优劣。 答:竖向设计的方法有等高线法、段面法、模型法。 (1)等高线法:在园林设计中使用最多,一般地形测绘图都是用等高线或点标 高表示。在绘有原地形等高线的底图上用设计等高线进行地形改造或创作,在同 一张图纸上便可 表达原有地形、设计地形状况及公园的平面布置、各部分的高 程关系,大大方便了设计 过程中进行方案比较及修改工作,也便于进一步的土 方计算工作。 (2)断面法:是用许多断面表示原有地形和设计地形状况的方法。从断面图上 可以 了解各方格点上的原地形标高和设计地形标高,这种图纸便于土方量计算, 也方便施工。 (3)模型法:采用泥土,沙,泡沫等材料制作成缩小的模型的方法。此法表现 直观形象,具体。但制作费工时,投资较多,且大的模型不便搬动。如需保存, 还需要专门的放置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