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讲起从略,由学生自行辑录归纳) 基本观念举例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君子务本 吾日三省吾身 敬事而信 使民以时 礼之用和为贵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为政以德 君子不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多闻阙疑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下一讲起从略,由学生自行辑录归纳)
11 (下一讲起从略,由学生自行辑录归纳) 基本观念举例: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君子务本 吾日三省吾身 敬事而信 使民以时 礼之用和为贵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为政以德 君子不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多闻阙疑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下一讲起从略,由学生自行辑录归纳)
第八讲《八佾》、《里仁》选讲 《八佾》、《里仁》是《论语》的第三、第四章。第三章有不少孔子论 礼的内容,第四章有不少孔子论君子的内容,都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如以“君 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为互补的君臣守则,就与后世所传的“君叫臣死臣不得不 死”单一性的无条件服从论有所区别。而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样的道 德观念,到“父母在,不远游”这样的民间信条,都可以在这两章中找到它的源头。 八佾篇第三 3.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3.4」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齐奢也,宁俭;丧,与齐易也, 宁戚。” 3.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3.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 “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3.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3.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3.14」子曰:“周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3.15」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 子闻之,曰:“是礼也。” 3.18」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3.19』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 君以忠。” 「3.20』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24」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 白 子何患於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3.25」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3.26」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里仁篇第四 4.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4.4】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 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 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12 第八讲 《八佾》、《里仁》选讲 《八佾》、《里仁》是《论语》的第三、第四章。第三章有不少孔子论 礼的内容,第四章有不少孔子论君子的内容,都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如以“君 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为互补的君臣守则,就与后世所传的“君叫臣死臣不得不 死”单一性的无条件服从论有所区别。而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样的道 德观念,到“父母在,不远游”这样的民间信条,都可以在这两章中找到它的源头。 八佾篇第三 『3.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3.4』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齐奢也,宁俭;丧,与齐易也, 宁戚。” 『3.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3.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 “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3.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3.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3.14』子曰:“周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3.15』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 子闻之,曰:“是礼也。” 『3.18』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3.19』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 君以忠。” 『3.20』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24』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 曰:“二三子何患於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3.25』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3.26』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里仁篇第四 『4.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4.4』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 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 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