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情调研 八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本试卷共8页,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钢笔或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 (28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少壮不努力, (《汉乐府·长歌行》) (2)相顾无相识, (王绩《野望》) (3)▲,孤帆天际看。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4)▲,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6)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7)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8)衣沾不足惜, (陶渊明《归园田居》) (9)白头吊古风霜里,_▲ (陈与义《登岳阳楼》) (10)在《使至塞上》中,“ ”这两句 诗描绘了边塞雄奇壮美的景象 2.请在田字格内用行楷字临摹下面的句子。(3分)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本本本本 3.回顾经典课文,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1 ▲ ▲ ▲ ▲ ▲ ▲ ▲ ▲ ▲ ▲ ▲ ▲ ▲ ▲ ▲ ▲ 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情调研 八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8 页,分值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钢笔或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 一(28 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 分) (1)少壮不努力, ▲ 。 (《汉乐府·长歌行》) (2)相顾无相识, ▲ 。 (王绩《野望》) (3) ▲ ,孤帆天际看。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4) ▲ ,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 ▲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6)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 。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7)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8)衣沾不足惜, ▲ 。 (陶渊明《归园田居》) (9)白头吊古风霜里, ▲ 。 (陈与义《登岳阳楼》) (10)在《使至塞上》中,“ ▲ , ▲ ”这两句 诗描绘了边塞雄奇壮美的景象。 2.请在田字格内用行楷字临摹下面的句子。(3 分)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3.回顾经典课文,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1)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背影》) (2)有一天傍晩,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 大院,里面有几间ta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老王》) (3)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 huang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 上了他。(《芦花荡》) 蹒(▲)跚荒僻(▲)ta(▲)败张 huang(▲)失措 4下面句子都出自课文,括号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聪明” 在这里是贬词褒用,表示自夸。) B.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雷同”意思为 不该相同而相同。) C.在国内,这座桥也是为历来人们所称赞的。(这个句子是病句,语序不当。 D.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句中有两组反义词。) 5.选出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3分) A.我家邻村,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 B.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C.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 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D.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祥 的彩画,还有飞凤、舞凤、等图案。 6.国庆节期间,北京的小明到苏州去玩,住 千 在豪盛宾客(宾馆名),想要去狮子林玩, 婳隘 向你询问怎么从宾馆到狮子林去,你热情 的给他指明了路线。请根据右图,写出你 对小明说的话。(3分) 路 你说 9平子材
2 (1)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背影》) (2)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 大院,里面有几间 tā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老王》) (3)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 huáng 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 上了他。(《芦花荡》) 蹒.( ▲ )跚 荒僻.( ▲ ) tā( ▲ )败 张 huáng( ▲ )失措 4.下面句子都出自课文,括号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聪明” 在这里是贬词褒用,表示自夸。) B.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雷同”意思为 不该相同而相同。) C. 在国内,这座桥也是为历来人们所称赞的。(这个句子是病句,语序不当。) D.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句中有两组反义词。) 5.选出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 ▲ )(3 分) A. 我家邻村,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 B.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C.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 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D. 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祥 的彩画,还有飞凤、舞凤、等图案。 6.国庆节期间,北京的小明到苏州去玩,住 在豪盛宾客(宾馆名),想要去狮子林玩, 向你询问怎么从宾馆到狮子林去,你热情 的给他指明了路线。请根据右图,写出你 对小明说的话。(3 分) 你说: ▲
7.下面是一则新闻,请拟定一个标题。(不超过12字)(2分) 中国台湾网10月22日消息第24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10月19日正式 揭晓,本网评论员赵静的网络评论《政治破题是两岸划过“深水区”的必备船桨》 获得三等奖,这也是中国台湾网首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网络新闻作品于2006年开始参评中国新闻奖,第24届中国新闻奖共有18 件网络新闻作品获奖,包括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中国台湾网等中央重点新 闻网站都有作品获奖。其中,中国台湾网评论作品《政治破题是两岸划过“深水 区”的必备船桨》获得三等奖。据悉,中国记协将于11月7日记者节前夕举办本 届“两奖”颁奖报告会。 4||△△△△△4 二(42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14题。(19分) 【古诗阅读】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代了诗人此行的目的:初次离家,从蜀地乘船远至 楚地的荆门 B.颔联以游动的视角描绘了两岸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江水向原野奔腾而去 的壮阔景色。 C.颈联描写近景,用两幅美丽画面写江上美景,第一幅是天边云霞图,第二幅 是水中映月图 D.诗题中的“送别”应该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没有送别朋友的 离情别绪。 9.尾联中的“送”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3分)
3 7.下面是一则新闻,请拟定一个标题。(不超过 12 字)(2 分) 中国台湾网 10 月 22 日消息 第 24 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 10 月 19 日正式 揭晓,本网评论员赵静的网络评论《政治破题是两岸划过“深水区”的必备船桨》 获得三等奖,这也是中国台湾网首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网络新闻作品于 2006 年开始参评中国新闻奖,第 24 届中国新闻奖共有 18 件网络新闻作品获奖,包括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中国台湾网等中央重点新 闻网站都有作品获奖。其中,中国台湾网评论作品《政治破题是两岸划过“深水 区”的必备船桨》获得三等奖。据悉,中国记协将于 11 月 7 日记者节前夕举办本 届“两奖”颁奖报告会。 ▲ ▲ ▲ ▲ ▲ ▲ ▲ ▲ ▲ ▲ ▲ ▲ 二 (42 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 8—14 题。(19 分) 【古诗阅读】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 )(3 分)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代了诗人此行的目的:初次离家,从蜀地乘船远至 楚地的荆门。 B.颔联以游动的视角描绘了两岸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江水向原野奔腾而去 的壮阔景色。 C.颈联描写近景,用两幅美丽画面写江上美景,第一幅是天边云霞图,第二幅 是水中映月图。 D.诗题中的“送别”应该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没有送别朋友的 离情别绪。 9.尾联中的“送”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3 分) ▲
【古文阅读】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 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 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每句一处)。(2分)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不见曦月( (2)夏水襄陵( (3)虽乘奔御风(▲) (4)晴初霜旦(▲) 1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至于夏水襄陵相与步于中庭 B.以此夸能 不以疾也 C.春冬之时 天下之伟观也 D.绝巘多生怪柏哀转久绝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4.文章结尾引用渔者之歌,有何作用?(2分) (二)阅读《苏州园林》选段,完成15-17题。(9分) ①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
4 【古文阅读】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 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 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每句一处)。(2 分) 自 非 亭 午 夜 分,不 见 曦 月。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 分) ⑴不见曦.月( ▲ ) ⑵夏水襄.陵( ▲ ) ⑶虽.乘奔御风( ▲ ) ⑷晴初霜旦.( ▲ ) 1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A. 至于.夏水襄陵 相与步于.中庭 B.以.此夸能 不以.疾也 C. 春冬之.时 天下之.伟观也 D.绝.巘多生怪柏 哀转久绝.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 分)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14.文章结尾引用渔者之歌,有何作用?(2 分) ▲ (二)阅读《苏州园林》选段,完成 15—17 题。(9 分) ①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
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孑大多是两边无 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 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 番 ②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个角落都注意图画 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 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 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③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大 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四扇,八扇 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 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④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杄大多 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 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 安静闲适的感觉。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15.选文介绍了苏州园林处处都注意体现“完美的图画”的特点,请分别概括② ③、④段介绍的内容。(3分) 16.揣摩下面的语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4分) (1)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是怎样的 情形吗?)
5 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 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 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 番。 …… ②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 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 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 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③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大 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四扇,八扇, 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 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④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 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 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 安静闲适的感觉。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15.选文介绍了苏州园林处处都注意体现“完美的图画”的特点,请分别概括②、 ③、④段介绍的内容。(3 分) ▲ 16.揣摩下面的语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4 分) (1)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是怎样的 情形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