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 33 情,在正确观点之下,比引起快乐(并因而类乎死亡)的那 些事情,不是更有利于自然〔反而是少有利于自然);并且因 此,引起患难来的那些事情比引起幸福的那些事情并不是较 为有益的(相反,它们还是益处较少的),因为真正有益的事 情不会引起损害来,不过还有……,例如受了侵害才进行报 复而本人并非攻击者的那些人;或父母对自己行事不端,而 自己对父母仍然事奉唯谨的人们;或宁愿人们发誓控诉自己, 而自己不提出那类控诉来的人们。我们会发现,在这里所提 到的这些行动中,有许多是有害于自然的。它们使本可以减 少的痛苦加多,使本可以加多的快乐减少,使本可以避免的 侵害成为侵害。 〔作者下面要从另一个观点攻击法律的正义。他迄今为止 是攻击法律和其论据。现在他就攻击法庭和其作用。他迄今 为止是主张,法律将是作非;现在他主张,法律的机构不能 实行它自己的虚妄论据。〕现在假定采取那些行径的人,得到 法律的任何协助,而不采取那样行径,只采取相反路线的人 们由法律方面蒙受任何损失,那么,服从国法,还有一点用 处。但是事实上,法律的正义显然不足以救助那些采取那种 行径的人们。在一起初即是在对事实作任何法律鉴定以 前),法律允许受害的一造受害,加害的一造犯罪。不过法律 的正义不但在这一点上不能防止受害的一造受到侵害,或防 止加害的一造犯罪,还有进于此者。如果我们考究法律正义 的报复行动这一点,它无论如何是自命要作到的),我们就 发现,那一类正义对受害者并不比对加害者更为有利。(残篇
情 , 在 正 确 观 点 之 下 , 比 引 起 快 乐 〔 并 因 而 类 乎 死 亡 〕 的 那 些 事 情 , 不 是 更 有 利 于 自 然 〔 反 而 是 少 有 利 于 自 然 〕 ; 并 且 因 此 , 引 起 患 难 来 的 那 些 事 情 比 引 起 幸 福 的 那 些 事 情 并 不 是 较 为 有 益 的 〔 相 反 , 它 们 还 是 益 处 较 少 的 〕 , 因 为 真 正 有 益 的 事 情 不 会 引 起 损 害 来 , 不 过 还 有 … … , 例 如 受 了 侵 害 才 进 行 报 复 而 本 人 并 非 攻 击 者 的 那 些 人 ; 或 父 母 对 自 己 行 事 不 端 , 而 自 己 对 父 母 仍 然 事 奉 唯 谨 的 人 们 ; 或 宁 愿 人 们 发 誓 控 诉 自 己 , 而 自 己 不 提 出 那 类 控 诉 来 的 人 们 。 我 们 会 发 现 , 在 这 里 所 提 到 的 这 些 行 动 中 , 有 许 多 是 有 害 于 自 然 的 。 它 们 使 本 可 以 减 少 的 痛 苦 加 多 , 使 本 可 以 加 多 的 快 乐 减 少 , 使 本 可 以 避 免 的 侵 害 成 为 侵 害 。 〔 作 者 下 面 要 从 另 一 个 观 点 攻 击 法 律 的 正 义 。 他 迄 今 为 止 是 攻 击 法 律 和 其 论 据 。 现 在 他 就 攻 击 法 庭 和 其 作 用 。 他 迄 今 为 止 是 主 张 , 法 律 将 是 作 非 ; 现 在 他 主 张 , 法 律 的 机 构 不 能 实 行 它 自 己 的 虚 妄 论 据 。 〕 现 在 假 定 采 取 那 些 行 径 的 人 , 得 到 法 律 的 任 何 协 助 , 而 不 采 取 那 样 行 径 , 只 采 取 相 反 路 线 的 人 们 由 法 律 方 面 蒙 受 任 何 损 失 , 那 么 , 服 从 国 法 , 还 有 一 点 用 处 。 但 是 事 实 上 , 法 律 的 正 义 显 然 不 足 以 救 助 那 些 采 取 那 种 行 径 的 人 们 。 在 一 起 初 〔 即 是 在 对 事 实 作 任 何 法 律 鉴 定 以 前 〕 , 法 律 允 许 受 害 的 一 造 受 害 , 加 害 的 一 造 犯 罪 。 不 过 法 律 的 正 义 不 但 在 这 一 点 上 不 能 防 止 受 害 的 一 造 受 到 侵 害 , 或 防 止 加 害 的 一 造 犯 罪 , 还 有 进 于 此 者 。 如 果 我 们 考 究 法 律 正 义 的 报 复 行 动 〔 这 一 点 , 它 无 论 如 何 是 自 命 要 作 到 的 〕 , 我 们 就 发 现 , 那 一 类 正 义 对 受 害 者 并 不 比 对 加 害 者 更 为 有 利 。 〔 残 篇 西 方 伦 理 学 名 著 选 辑 3 3
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 中下余的若干行已残阙不完;不过它们的含义似乎是:当 个案子提交法庭审理时,受害者比加害者并不处于较优越的 地位,而且可能处于劣败的地位。他只能肯定侵害的事实,并 力图说服法庭使之相信那个事实。而加害的一造则能否认那 个事实,并力图说服法庭,使之相信他的否认的真实。最后 使法庭下判决的是或此或彼的一造的较大辩才;而受害的 造并不能保证有较大辩才。 二) 生于名门望族的人,我们恭而敬之:生于寒微之家的人 们,我们既不恭之,又不敬之。在这一点上,我们在彼此对 待的行为方面是(不文明的,而是)野蛮的。我们的天赋在 切点上都一律平等,不论我们是希腊人或蛮族。我们可以 观察到人人天生有人所必须具备的任何一种能力的特征 …我们没有一个人(依据上述那一类天赋能力的任何特 点〕可注定,作为一个希腊人,或一个野蛮人的。我们每个 人都通过自己的口鼻来呼吸空气。 (选自巴克. Barker)著《希腊政治学说》的 录,关文运译) 附录:希腊奴隶主民主派所理想的生活 甲、梭伦 梭伦(公元前639?—559)是雅典大政治家,被称为古希腊 七贤人之一。他曾在公元前594年被雅典民主势力拥为执政官
中 下 余 的 若 干 行 已 残 阙 不 完 ; 不 过 它 们 的 含 义 似 乎 是 : 当 一 个 案 子 提 交 法 庭 审 理 时 , 受 害 者 比 加 害 者 并 不 处 于 较 优 越 的 地 位 , 而 且 可 能 处 于 劣 败 的 地 位 。 他 只 能 肯 定 侵 害 的 事 实 , 并 力 图 说 服 法 庭 使 之 相 信 那 个 事 实 。 而 加 害 的 一 造 则 能 否 认 那 个 事 实 , 并 力 图 说 服 法 庭 , 使 之 相 信 他 的 否 认 的 真 实 。 最 后 使 法 庭 下 判 决 的 是 或 此 或 彼 的 一 造 的 较 大 辩 才 ; 而 受 害 的 一 造 并 不 能 保 证 有 较 大 辩 才 。 〕 ( 二 ) 生 于 名 门 望 族 的 人 , 我 们 恭 而 敬 之 ; 生 于 寒 微 之 家 的 人 们 , 我 们 既 不 恭 之 , 又 不 敬 之 。 在 这 一 点 上 , 我 们 在 彼 此 对 待 的 行 为 方 面 是 〔 不 文 明 的 , 而 是 〕 野 蛮 的 。 我 们 的 天 赋 在 一 切 点 上 都 一 律 平 等 , 不 论 我 们 是 希 腊 人 或 蛮 族 。 我 们 可 以 观 察 到 人 人 天 生 有 人 所 必 须 具 备 的 任 何 一 种 能 力 的 特 征 。 … … 我 们 没 有 一 个 人 〔 依 据 上 述 那 一 类 天 赋 能 力 的 任 何 特 点 〕 可 注 定 , 作 为 一 个 希 腊 人 , 或 一 个 野 蛮 人 的 。 我 们 每 个 人 都 通 过 自 己 的 口 鼻 来 呼 吸 空 气 。 ( 选 自 巴 克 〔 E . B a r k e r 〕 著 《 希 腊 政 治 学 说 》 的 附 录 , 关 文 运 译 ) 附 录 : 希 腊 奴 隶 主 民 主 派 所 理 想 的 生 活 甲 、 梭 伦 梭 伦 ( 公 元 前 6 3 9 ? — 5 5 9 ) 是 雅 典 大 政 治 家 , 被 称 为 古 希 腊 七 贤 人 之 一 。 他 曾 在 公 元 前 5 9 4 年 被 雅 典 民 主 势 力 拥 为 执 政 官 , 3 4 西 方 伦 理 学 名 著 选 辑
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 进行改革与立法。他企图建立一个为新旧势力俱可采取的和谐政 治。不意后来竞为新旧两势力所不容。以致只好逃出希腊,漫游 亚非各国。他多才多艺,能作文赋诗。他留下有诗文。普鲁塔克 的《希腊罗马对比名人传》曾为他作有详细传记。他理想的个人 生活,多半可代表希腊民主派人士的人生观。下文,乃选自希罗 多德《历史》中记载他与埃及国王谈快乐一节。这一节,常为西 方后来伦理学学者赞赏与引用。故附录作参考。 关于理想的个人生活的叙述 希罗多德:《历史》第一卷30-33)梭伦便出发外游; 在这时间,他访问了埃及的阿玛西斯,又到撒尔迪斯访问了 克洛伊索斯 croesus。在他到达以后,克洛伊索斯便把他当 作客人来接待,要他住在他自己的宫殿里。在他来后三四天, 克洛伊索斯就命令自己的臣仆领着梭伦去参观他的宝库,把 那里所有一切伟大的和华美贵重的东西都给他看。在他看完 并且非常仔细地检视了这一切之后,克洛伊索斯就趁着这个 机会问他道:“雅典的客人呵,我们听到了很多关于你的智慧, 关于你为了求知和视察外界而巡游列国的事情。因此我很想 向您请教一下,到目前为止在您所遇到的所有的人中间,怎 样的人是最幸福的?”他所以这样问,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是人 间最幸福的人;然而梭伦却正直无私,毫不谄媚地回答他说: 国王啊,我看是雅典的泰洛斯”。听到这话时感到惊讶的克 洛伊索斯紧緊接着插上去问:“到底为什么您认为泰洛斯是最幸 福的人呢?”梭伦回答说:“第一,因为泰洛斯的城邦是繁荣 的而且他又有出色的孩子,他在世时又看到他的孩子们也都
进 行 改 革 与 立 法 。 他 企 图 建 立 一 个 为 新 旧 势 力 俱 可 采 取 的 和 谐 政 治 。 不 意 后 来 竟 为 新 旧 两 势 力 所 不 容 。 以 致 只 好 逃 出 希 腊 , 漫 游 亚 非 各 国 。 他 多 才 多 艺 , 能 作 文 赋 诗 。 他 留 下 有 诗 文 。 普 鲁 塔 克 的 《 希 腊 罗 马 对 比 名 人 传 》 曾 为 他 作 有 详 细 传 记 。 他 理 想 的 个 人 生 活 , 多 半 可 代 表 希 腊 民 主 派 人 士 的 人 生 观 。 下 文 , 乃 选 自 希 罗 多 德 《 历 史 》 中 记 载 他 与 埃 及 国 王 谈 快 乐 一 节 。 这 一 节 , 常 为 西 方 后 来 伦 理 学 学 者 赞 赏 与 引 用 。 故 附 录 作 参 考 。 关 于 理 想 的 个 人 生 活 的 叙 述 〔 希 罗 多 德 : 《 历 史 》 第 一 卷 3 0 — 3 3 〕 梭 伦 便 出 发 外 游 ; 在 这 时 间 , 他 访 问 了 埃 及 的 阿 玛 西 斯 , 又 到 撒 尔 迪 斯 访 问 了 克 洛 伊 索 斯 ( C r o e s u s ) 。 在 他 到 达 以 后 , 克 洛 伊 索 斯 便 把 他 当 作 客 人 来 接 待 , 要 他 住 在 他 自 己 的 宫 殿 里 。 在 他 来 后 三 四 天 , 克 洛 伊 索 斯 就 命 令 自 己 的 臣 仆 领 着 梭 伦 去 参 观 他 的 宝 库 , 把 那 里 所 有 一 切 伟 大 的 和 华 美 贵 重 的 东 西 都 给 他 看 。 在 他 看 完 并 且 非 常 仔 细 地 检 视 了 这 一 切 之 后 , 克 洛 伊 索 斯 就 趁 着 这 个 机 会 问 他 道 : “ 雅 典 的 客 人 呵 , 我 们 听 到 了 很 多 关 于 你 的 智 慧 , 关 于 你 为 了 求 知 和 视 察 外 界 而 巡 游 列 国 的 事 情 。 因 此 我 很 想 向 您 请 教 一 下 , 到 目 前 为 止 在 您 所 遇 到 的 所 有 的 人 中 间 , 怎 样 的 人 是 最 幸 福 的 ? ” 他 所 以 这 样 问 , 是 因 为 他 认 为 自 己 是 人 间 最 幸 福 的 人 ; 然 而 梭 伦 却 正 直 无 私 , 毫 不 谄 媚 地 回 答 他 说 : “ 国 王 啊 , 我 看 是 雅 典 的 泰 洛 斯 ” 。 听 到 这 话 时 感 到 惊 讶 的 克 洛 伊 索 斯 紧 接 着 插 上 去 问 : “ 到 底 为 什 么 您 认 为 泰 洛 斯 是 最 幸 福 的 人 呢 ? ” 梭 伦 回 答 说 : “ 第 一 , 因 为 泰 洛 斯 的 城 邦 是 繁 荣 的 而 且 他 又 有 出 色 的 孩 子 , 他 在 世 时 又 看 到 他 的 孩 子 们 也 都 西 方 伦 理 学 名 著 选 辑 3 5
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 有了孩子,并且这些孩子也都长大成人了;其次,因为他一 生一世享尽了人间的安乐,却又死得极其光荣。当雅典人在 埃列乌西斯和邻国人作战的时候,他前来援助本国人,击溃 了敌人并极其英勇地死在疆场之上了。雅典人在他阵亡的地 点给他举行了国葬并给了他很大的荣誉。” (31)梭伦列举了关于泰洛斯的幸福的许多情节,这样便 促使克洛伊索斯要继续问下去。在他说完之后,克洛伊索斯 又问他,除去泰洛斯之外在他看来谁是最幸福的,心里以为 无论怎样自己总会轮到第二位了。梭伦回答说:“克列欧毕斯 和比顿,他们都是阿尔哥斯人,他们不但有十分充裕的财富, 他们还有这样大的体力,以致他们二人在运动会上都曾得过 奖;特别是关于他们两个人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当阿尔哥斯 人为赫拉女神举行一个盛大的祭典时,他们的母亲一定要乘 牛车到神殿那里去。但那时他们的牛并没有及时地从田地里 给赶回家里来,于是害怕时间赶不上的青年人就把轭驾到自 己的肩头,亲自把母亲乘坐的车拉来了。他们把母亲拉了四 十五斯塔迪昂的路程直到神殿的跟前。全体到神殿来朝拜的 人都亲眼看到了他们所做的事情之后,他们就极其光彩地结 束了他们的一生。从他们两个人身上,神也就清楚地表示出, 对一个人来说,死是怎样一件比活着要好的事情。原来阿尔 哥斯的男子们围住了这辆车并称赞两个青年人的体力;而阿 尔哥斯的妇女则称赞有幸而生了这样一对好儿子的母亲;母 亲对于这件事,以及对于因这件事而赢得的赞赏也感到十分 欢喜,她于是站立在女神的神像面前,请求女神把世人所能
有 了 孩 子 , 并 且 这 些 孩 子 也 都 长 大 成 人 了 ; 其 次 , 因 为 他 一 生 一 世 享 尽 了 人 间 的 安 乐 , 却 又 死 得 极 其 光 荣 。 当 雅 典 人 在 埃 列 乌 西 斯 和 邻 国 人 作 战 的 时 候 , 他 前 来 援 助 本 国 人 , 击 溃 了 敌 人 并 极 其 英 勇 地 死 在 疆 场 之 上 了 。 雅 典 人 在 他 阵 亡 的 地 点 给 他 举 行 了 国 葬 并 给 了 他 很 大 的 荣 誉 。 ” ( 3 1 ) 梭 伦 列 举 了 关 于 泰 洛 斯 的 幸 福 的 许 多 情 节 , 这 样 便 促 使 克 洛 伊 索 斯 要 继 续 问 下 去 。 在 他 说 完 之 后 , 克 洛 伊 索 斯 又 问 他 , 除 去 泰 洛 斯 之 外 在 他 看 来 谁 是 最 幸 福 的 , 心 里 以 为 无 论 怎 样 自 己 总 会 轮 到 第 二 位 了 。 梭 伦 回 答 说 : “ 克 列 欧 毕 斯 和 比 顿 , 他 们 都 是 阿 尔 哥 斯 人 , 他 们 不 但 有 十 分 充 裕 的 财 富 , 他 们 还 有 这 样 大 的 体 力 , 以 致 他 们 二 人 在 运 动 会 上 都 曾 得 过 奖 ; 特 别 是 关 于 他 们 两 个 人 有 这 样 的 一 个 故 事 : 当 阿 尔 哥 斯 人 为 赫 拉 女 神 举 行 一 个 盛 大 的 祭 典 时 , 他 们 的 母 亲 一 定 要 乘 牛 车 到 神 殿 那 里 去 。 但 那 时 他 们 的 牛 并 没 有 及 时 地 从 田 地 里 给 赶 回 家 里 来 , 于 是 害 怕 时 间 赶 不 上 的 青 年 人 就 把 轭 驾 到 自 己 的 肩 头 , 亲 自 把 母 亲 乘 坐 的 车 拉 来 了 。 他 们 把 母 亲 拉 了 四 十 五 斯 塔 迪 昂 的 路 程 直 到 神 殿 的 跟 前 。 全 体 到 神 殿 来 朝 拜 的 人 都 亲 眼 看 到 了 他 们 所 做 的 事 情 之 后 , 他 们 就 极 其 光 彩 地 结 束 了 他 们 的 一 生 。 从 他 们 两 个 人 身 上 , 神 也 就 清 楚 地 表 示 出 , 对 一 个 人 来 说 , 死 是 怎 样 一 件 比 活 着 要 好 的 事 情 。 原 来 阿 尔 哥 斯 的 男 子 们 围 住 了 这 辆 车 并 称 赞 两 个 青 年 人 的 体 力 ; 而 阿 尔 哥 斯 的 妇 女 则 称 赞 有 幸 而 生 了 这 样 一 对 好 儿 子 的 母 亲 ; 母 亲 对 于 这 件 事 , 以 及 对 于 因 这 件 事 而 赢 得 的 赞 赏 也 感 到 十 分 欢 喜 , 她 于 是 站 立 在 女 神 的 神 像 面 前 , 请 求 女 神 把 世 人 所 能 3 6 西 方 伦 理 学 名 著 选 辑
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 享受到的最高幸福赐给她那曾使她得到巨大光荣的儿子克列 欧毕斯和比顿。她的祈祷终了之后,他们就奉献牺牲和参加 圣餐,随后,他们便睡在神殿里面。他们再也没有起来,而 是就在这里离开了人世。阿尔哥斯人认为他们俩是非常优秀 的人物,因此就给他们立了像,献纳到德尔斐神殿里去”。 (32)这样,梭伦就把这两个青年人放到幸福的第二位上 去了。克洛伊索斯发火了,他说:“雅典的客人啊!为什么您 把我的幸福这样不放到眼里,竟认为它还不如一个普通人?” 梭伦这样回答说:“克洛伊索斯啊,你所问的是关于人间的事 情的一个问题,可是我却知道神是非常嫉妒的,并且是很喜 欢干扰人间的事情的。悠长的一生使人看到和体验到他很不 喜欢看到和很不喜欢体验到的许许多多的东西。我看一个人 活到七十岁也就算够了。在这七十年中间,若不把闰月计算 在内的话,共有两万五千二百天。若是像季节准时到来那样 地每隔一年再加上一个闰月,则在七十年以外,还要有三十 五个这样的月份,这样就得再加上一千O五十天。这样在七 十年当中的总的天数就是两万六千二百五十天了:然而可以 说绝对没有一天的事情是会和另一天的事情完全相同的。这 样看来,克洛伊索斯,人间的万事真是完全无法逆料啊。说 到你本人,我认为你极为富有并且是统治着许多人的国王;然 而就你所提的问题来说,只有在我听到你幸福地结束了你的 一生的时候,才能够给你回答。毫无疑问,纵然是豪富的人 物,除非是他很幸福地把他的全部巨大财富一直享受到他临 终的时候,他是不能说比仅能维持当日生活的普通人更幸福
享 受 到 的 最 高 幸 福 赐 给 她 那 曾 使 她 得 到 巨 大 光 荣 的 儿 子 克 列 欧 毕 斯 和 比 顿 。 她 的 祈 祷 终 了 之 后 , 他 们 就 奉 献 牺 牲 和 参 加 圣 餐 , 随 后 , 他 们 便 睡 在 神 殿 里 面 。 他 们 再 也 没 有 起 来 , 而 是 就 在 这 里 离 开 了 人 世 。 阿 尔 哥 斯 人 认 为 他 们 俩 是 非 常 优 秀 的 人 物 , 因 此 就 给 他 们 立 了 像 , 献 纳 到 德 尔 斐 神 殿 里 去 ” 。 ( 3 2 ) 这 样 , 梭 伦 就 把 这 两 个 青 年 人 放 到 幸 福 的 第 二 位 上 去 了 。 克 洛 伊 索 斯 发 火 了 , 他 说 : “ 雅 典 的 客 人 啊 ! 为 什 么 您 把 我 的 幸 福 这 样 不 放 到 眼 里 , 竟 认 为 它 还 不 如 一 个 普 通 人 ? ” 梭 伦 这 样 回 答 说 : “ 克 洛 伊 索 斯 啊 , 你 所 问 的 是 关 于 人 间 的 事 情 的 一 个 问 题 , 可 是 我 却 知 道 神 是 非 常 嫉 妒 的 , 并 且 是 很 喜 欢 干 扰 人 间 的 事 情 的 。 悠 长 的 一 生 使 人 看 到 和 体 验 到 他 很 不 喜 欢 看 到 和 很 不 喜 欢 体 验 到 的 许 许 多 多 的 东 西 。 我 看 一 个 人 活 到 七 十 岁 也 就 算 够 了 。 在 这 七 十 年 中 间 , 若 不 把 闰 月 计 算 在 内 的 话 , 共 有 两 万 五 千 二 百 天 。 若 是 像 季 节 准 时 到 来 那 样 地 每 隔 一 年 再 加 上 一 个 闰 月 , 则 在 七 十 年 以 外 , 还 要 有 三 十 五 个 这 样 的 月 份 , 这 样 就 得 再 加 上 一 千 ○ 五 十 天 。 这 样 在 七 十 年 当 中 的 总 的 天 数 就 是 两 万 六 千 二 百 五 十 天 了 ; 然 而 可 以 说 绝 对 没 有 一 天 的 事 情 是 会 和 另 一 天 的 事 情 完 全 相 同 的 。 这 样 看 来 , 克 洛 伊 索 斯 , 人 间 的 万 事 真 是 完 全 无 法 逆 料 啊 。 说 到 你 本 人 , 我 认 为 你 极 为 富 有 并 且 是 统 治 着 许 多 人 的 国 王 ; 然 而 就 你 所 提 的 问 题 来 说 , 只 有 在 我 听 到 你 幸 福 地 结 束 了 你 的 一 生 的 时 候 , 才 能 够 给 你 回 答 。 毫 无 疑 问 , 纵 然 是 豪 富 的 人 物 , 除 非 是 他 很 幸 福 地 把 他 的 全 部 巨 大 财 富 一 直 享 受 到 他 临 终 的 时 候 , 他 是 不 能 说 比 仅 能 维 持 当 日 生 活 的 普 通 人 更 幸 福 西 方 伦 理 学 名 著 选 辑 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