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唯物辨证法的联系观 3.7.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联系的含义,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 2、理解联系的多样性 3、运用联系观,结合实例,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说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二)能力目标 培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正确分析和把握自身发展条件, 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学习重点难点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课前预习案】(20分钟) 阅读与思考: 自主学习 自主探究 阅读课本P54一P57,在教材找出并勾画以下知识,初步识记结合自己对课本的理解,自主完成所列问题 联系的普遍性 思考判断 1、联系的含义: 联系的普遍性是说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有 2、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 、联系的客观性 1、含义 2、方法论要求: 2、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 3、联系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 联系是客观的吗? 、联系的多样性: 1、联系多样性的表现 3、思考:“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是一种什么 样的联系?
1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3.7.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联系的含义,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 2、理解联系的多样性。 3、运用联系观,结合实例,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说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二)能力目标 培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正确分析和把握自身发展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二、 学习重点难点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课前预习案】(20 分钟) 一、阅读与思考: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 P54—P57,在教材找出并勾画以下知识,初步识记 自主探究 结合自己对课本的理解,自主完成所列问题 一、联系的普遍性: 1、联系的含义: 2、联系的普遍性: 二、联系的客观性: 1、含义: 2、方法论要求: 3、联系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 三、联系的多样性: 1、联系多样性的表现: 1、思考判断: 联系的普遍性是说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有 联系。 2、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 联系是客观的吗? 3、思考:“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是一种什么 样的联系?
2、联系多样性的方法论要求: 归纳与总结:根据你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概括本框知识体系 【课堂探究案】(25分钟) 【背景材料】 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1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 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 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 探究点一:人类的生态环境为什么恶化? 探究点二:地球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有着怎样的关系? 探究点三:人们如何处理好追求经济利益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 【拓展探究】 材料一丝绸之路自古以来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9月5日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时提出,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 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2013年10月, 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发展海洋合作伙伴关 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 2、联系多样性的方法论要求: 二、归纳与总结:根据你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概括本框知识体系: 【课堂探究案】(25 分钟) 【背景材料】 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 21 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 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 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 探究点一:人类的生态环境为什么恶化? 探究点二:地球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有着怎样的关系? 探究点三:人们如何处理好追求经济利益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 【拓展探究】 材料一 丝绸之路自古以来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国家主席习近平 2013 年 9 月 5 日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时提出,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 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2013 年 10 月, 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发展海洋合作伙伴关 系,共同建设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中亚地区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科技落后,资本不足;而我国,经 济快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但能源资源日益短缺。因此,中国与中亚诸国存在广阔的合作 前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成了2014年APEC领 导人会议热议的焦点,“一带一路”对密切我国同中亚、南亚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深化区 域交流合作,统筹国内国际发展,拓展西部大开发和对外开放的空间,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新丝绸之路”建成的意义。 【典型例题1】 1968年,斯班瑟发明了胶水新配方,但根据新配方研制的胶水粘不牢东西,人们认为 这是不成功的发 明。几年后,弗雷应用斯班瑟的发明成功硏制了不干胶记事贴,产品行销世界各地。把“不 成功”的发明 用在合适的地方,成就了成功的创意。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①联系是客观的,发明创造要避免改变事物的联系 ②联系是多样的,发明创造要善于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③联系是必然的,发明创造要排除事物的偶然性 ④联系是具体的,发明创造要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 A.①② ①③ C.②④ D.③④ 【典型例题2】 20世纪30年代,喜旱莲子草(革命草)作为饲料被引入我国。后来迅速蔓延,造成本 土植物种类以及这些植物为食的鱼类迅速减少,水体严重污染,蚊虫大量滋生等诸多问题 这表明() ①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②事物之间联系具有多样性 ③事物联系是创造出来的 ④事物联系都有“人化”特点 A.①② C.②④ D.③④ 【当堂检测案】(10分钟)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物理学家格拉塞有一次在喝啤酒时,将鸡块小鸡骨头丢入啤酒杯里,啤酒的气泡显示了 鸡骨沉落的轨迹。受此启发,他经过不断试验,发现带电高能粒子能穿越液态氮时,同样 出现一串气泡。他由此发明了“气泡室”,成功探测出高能粒子的运动轨迹,并因此荣获诺
3 材料二 中亚地区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科技落后,资本不足;而我国,经 济快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但能源资源日益短缺。因此,中国与中亚诸国存在广阔的合作 前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成了 2014 年 APEC 领 导人会议热议的焦点,“一带一路”对密切我国同中亚、南亚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深化区 域交流合作,统筹国内国际发展,拓展西部大开发和对外开放的空间,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新丝绸之路”建成的意义。 【典型例题 1】 1968 年,斯班瑟发明了胶水新配方,但根据新配方研制的胶水粘不牢东西,人们认为 这是不成功的发 明。几年后,弗雷应用斯班瑟的发明成功研制了不干胶记事贴,产品行销世界各地。把“不 成功”的发明 用在合适的地方,成就了成功的创意。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 ①联系是客观的,发明创造要避免改变事物的联系 ②联系是多样的,发明创造要善于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③联系是必然的,发明创造要排除事物的偶然性 ④联系是具体的,发明创造要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典型例题 2】 20 世纪 30 年代,喜旱莲子草(革命草)作为饲料被引入我国。后来迅速蔓延,造成本 土植物种类以及这些植物为食的鱼类迅速减少,水体严重污染,蚊虫大量滋生等诸多问题。 这表明( ) ①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②事物之间联系具有多样性 ③事物联系是创造出来的 ④事物联系都有“人化”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当堂检测案】(1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物理学家格拉塞有一次在喝啤酒时,将鸡块小鸡骨头丢入啤酒杯里,啤酒的气泡显示了 鸡骨沉落的轨迹。受此 启发,他经过不断试验,发现带电高能粒子能穿越液态氮时,同样 出现一串气泡。他由此发明了“气泡室”,成功探测出高能粒子的运动轨迹,并因此荣获诺
贝尔物理学奖。这一事例表明() ①间接联系比直接联系更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②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 系的创新意识 ③创新意识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 下形成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2、放开“单独二胎”是我国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和完善,顺应了群众期盼,有利于社会和 谐稳定。专家表示,放开“单独二胎”可调节人口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不会导致人口暴 涨。这说明(B) ①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②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创造新的联系 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要坚持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个省市沿线约 6000万人将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间接惠及人口近1亿。由此可见(D) A.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改变客观联系 B.人们能够按照自己需要创造新的联 系 C.只要加强联系,就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D.人们可以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 系 4、挪威极地硏究所的硏究员伊恩·斯特林博士在北冰洋斯瓦尔巴特群岛上,抓拍到一只看 似体格健壮的雄性北极熊。数月后,在百里之外却看到了它枯瘦如柴的尸体,令人不忍直视。 对此,野生动物专家推测,正是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引起海冰层的不断消退,北极熊难以捕 食以致“食不果腹”。下列选项中与“北极熊饿死”现象所蕴含哲理相一致的是(A ①唇亡齿寒,巢覆卵破②乐极生悲,否极泰来③础润而雨,月晕而风④近水知鱼性 近山识鸟音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综合交通通道为展开空间,依托以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和中心城 市,对域内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 同步发展。材料蕴含的哲理有(C) ①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就能实现质的飞跃
4 贝尔物理学奖。这一事例表明( ) ①间接联系比直接联系更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 ②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 系的创新意识 ③创新意识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 下形成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放开“单独二胎”是我国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和完善,顺应了群众期盼,有利于社会和 谐稳定。专家表示,放开“单独二胎”可调节人口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不会导致人口暴 涨。这说明( B ) ①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②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创造新的联系 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要坚持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个省市沿线约 6 000万人将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间接惠及人口近1亿。由此可见( D ) A.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改变客观联系 B.人们能够按照自己需要创造新的联 系 C.只要加强联系,就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D.人们可以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 系 4、挪威极地研究所的研究员伊恩·斯特林博士在北冰洋斯瓦尔巴特群岛上,抓拍到一只看 似体格健壮的雄性北极熊。数月后,在百里之外却看到了它枯瘦如柴的尸体,令人不忍直视。 对此,野生动物专家推测,正是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引起海冰层的不断消退,北极熊难以捕 食以致“食不果腹”。下列选项中与“北极熊饿死”现象所蕴含哲理相一致的是( A ) ①唇亡齿寒,巢覆卵破 ②乐极生悲,否极泰来 ③础润而雨,月晕而风 ④近水知鱼性, 近山识鸟音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综合交通通道为展开空间,依托以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和中心城 市,对域内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 同步发展。材料蕴含的哲理有( C ) ①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就能实现质的飞跃
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 ③要把握事物的多样联系,积极创造事物间的自在联系 ④注重各个要素的有机整合,可以发挥整体的最佳功能 A.①③ B.①② 6、山东省委、省政府作出决定:“建设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生态山 东”。(5分) 据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分析建设生态山东的正确性, 3.7.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系统的含义和特征 2、理解系统优化的方法和综合性思维方式。 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培养综合性思维,统筹全局,实现整体最有目标。 (二)能力目标 把握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培养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全局观念,培养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 会的关系 二、学习重点难点 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系统优化的思维方法。 【课前预习案】(20分钟) 、阅读与思考 自主学习 自主探究 阅读课本P57-P59在教材找出并勾画以下知识,初步识记结合自己对课本的理解,自主完成所列问题 、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 1、思考: 1、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 做事情为什么要强调顾全大局?
5 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 ③要把握事物的多样联系,积极创造事物间的自在联系 ④注重各个要素的有机整合,可以发挥整体的最佳功能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6、山东省委、省政府作出决定:“建设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生态山 东”。(5分) 据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分析建设生态山东的正确性。 3.7.2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系统的含义和特征。 2、理解系统优化的方法和综合性思维方式。 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培养综合性思维,统筹全局,实现整体最有目标。 (二)能力目标 把握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培养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全局观念,培养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 会的关系。 二、 学习重点难点 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系统优化的思维方法。 【课前预习案】(20 分钟) 一、阅读与思考: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 P57—P59,在教材找出并勾画以下知识,初步识记 自主探究 结合自己对课本的理解,自主完成所列问题 一、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1、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 1、思考: 做事情为什么要强调顾全大局?